1、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目标【唯物史观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把握封君封臣制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把握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的实质,用历史的眼光认识西欧城市的发展进程,培养学度、庄园与农奴制度的实质,用历史的眼光认识西欧城市的发展进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时空观念】通过通过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欧洲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古时期的欧洲所处的特定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古时期的欧洲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
2、阶段特征。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概述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取得自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概述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取得自由和自治的方式,理解城市兴起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提高学生由和自治的方式,理解城市兴起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的实质、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与对外战争的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
3、、自主的实质、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与对外战争的影响,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梳理西欧城市的兴起和通过教学让学生梳理西欧城市的兴起和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形成的过程,培养对形成的过程,培养对中古时期的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理性认识。中古时期的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理性认识。时空坐标情景导入 中古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早期在欧美普遍被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
4、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中古时期的欧洲文明是由不同区域构成的多中心的区域文明它的形成具有断裂和整合的特征。中世纪的欧洲文明是由基督宗教这个各区域文明的同质、核心元素和各区域的异质元素组成。欧洲中世纪不是黑暗时期,也并非科技荒芜或一无是处的时代。中世纪是由古代通往近代的桥梁,它对于古代希腊、罗马等欧洲文明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后代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天主教研究论籍光明黑暗西欧中世纪的概念名称概念远古远古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上古上古(较早的古代)(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公元前2070年公元220年)这个时期。世界史的奴隶
5、社会为上古时期。中古中古(较晚古代)(较晚古代)中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220684)这个时期西方中世纪指(约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奴隶社会结束,进入封建社会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近古近古指武则天当政(684)到鸦片战争之前(1840)的一段时期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
6、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钱乘旦西方那块土西欧封建社会:主要国家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1、罗马帝国的分裂(公元395年)2、蛮族入侵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西欧封建社会:主要国家3、中古西欧主要国家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西哥特王国法兰克王国东哥特王国汪达尔-阿兰诸王国东罗马帝国西欧封建社会:形成条件1、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2、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西欧封建社会:主
7、要特征一一.政治政治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产产生生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关关系系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效忠封君,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影影响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
8、割据局面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思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利与义务都是有条件的分封:权利与义务 ;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权力和义务相互交织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都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都分都分土地土地不同:不同:“时间不同:时间不同:.维持形式不同: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维持形式不同: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来维系;天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子是最高统治者;西欧: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西欧:以土地为纽带,靠效忠来维系 不可越级统治不可越级统治西欧封建社会:主要特征西欧封建社会:主要特征二二 .经济经济庄园制和农奴制庄园制和农奴制庄
9、园:指乡村的田园房舍;大面积的田庄。中世纪英、法等国出现带有防御设施的庄园宅邸,宅邸中的大厅为庄园主的会议厅和佃户集会的场所西欧封建社会:主要特征地位地位庄园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大小不一耕地耕地类型类型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农民份地自由农份地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自耕自收。农奴和自由农民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农奴份地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1、领主、佃户 领主领主指庄园内的封建主。领主拥有庄园的经营权、行政
10、权、司法权。庄园内的人民在政治上效忠其领主,在经济上依附于领主,直接向领主缴租。佃户佃户包括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佃户的基本义务是为领主提供劳役。自由农民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留权。农奴农奴没有什么自主权,法律上强调农奴人身属于主人。农奴世代为农奴,只有被主人释放才能免除农奴身份,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可由主人买卖或转让。有独立经济,有财产,有家庭必须在庄园上耕种领主自营地,受劳役地租剥削。西欧封建社会:主要特征2 2、土地(直领地、份地)、土地(直领地、份地)“直领地直领地”“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的土地称为“直领地”,通常占庄园全部可耕地的13
11、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领主直领地主要由农奴耕作。领主派出总管严密监视农奴的劳作,为了提高直领地所得,领主会研究先进的耕作技术方式。“份地份地”:佃户的“份地”,是佃户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一般每周要在直领地上劳动3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庄园的耕地呈条田状插花分布,领主自营地、各户农奴份地互相交错在一起,实行强迫轮种。西欧封建社会:主要特征3、庄园法庭 任务:任务:庄园法庭主要审理庄园内的案件。主持人主持人: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召开时间召开时间: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召开地点召开地点:法庭开庭的
12、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作用作用: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相关史事:法国庄园法庭记录,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西欧封建社会:主要特征西欧封建社会:主要特征 相关史事: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沃尔瑟姆庄园在1340年6月19日
13、庄园法庭开庭有这样的判决,一个叫路斯的家奴没经领主同意就将5英亩的持有地租给了自由人罗伯特萨拉,为期好几年,庄园法庭命令路斯将这块土地交回到领主手中,罚他12便士,并将罗伯特那里获得的收入上交。1272年在斯塔夫德郡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领主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农提起拆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材料二(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材料一 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
14、畜和各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思考: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思考: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济、政治单位西欧封建社会:主要特征思考:东汉田庄与西欧中世纪庄园的异同思考:东汉田庄与西欧中世纪庄园的异同 共同点共同点:都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园内产品齐全。产品很少到市场交换;军事上都拥有私人武装;劳动者与
15、其领主有人身依附关系,劳动者都需要无偿的对其领主承担很多责任;差异:差异:欧洲中世纪的庄园是封建领主制。国王把土地和农奴赏赐给臣子,领主与农奴一般没有亲缘关系;而东汉的田庄是由皇帝赏赐及土地兼并而形成的,是封建地主制,大多聚族而居,依附农民大多是庄园主的亲族,田庄实际上是合经济关系和血缘关系于一体的社会组织。西欧庄园土地不能进行买卖,而东汉田庄土地可进行交易。西欧庄园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东汉田庄实行分子继承制。这就导致了西欧庄园经济的相对稳定。而东汉由于土地兼并等的原因使得田庄制度并不十分稳定。欧洲中世纪的庄园独立性强,庄园主在自己的庄园有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东汉的田庄主在自己的田庄内没有
16、这样大的法定权力,汉代的中央集权相对于中世纪的西欧更加高效。结果不同。庄园制瓦解后,西欧走上的资本主义道路,开始发展近代文明。而东汉田庄的消亡并没有为中国带来资本主义。西欧封建社会:主要特征思考:农奴和奴隶的异同思考:农奴和奴隶的异同.另一方面,与古代的奴隶身份相比,农奴的地位稍为高些。农奴的日常生活要遵守村社的习惯,他在村社有发言权。最重要的是这些习惯保证了他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力,并且可以把土地传给继承人。【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但他们(奴隶)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尽管许多农奴的命运肯定相当艰难,但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
17、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同:在法律上都是非自由人,都受到农奴主或奴隶主的压迫异: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的束缚更宽松。异:农奴的地位相对奴隶较高;与奴隶相比,农奴受到的束缚更宽松。西欧封建社会:主要特征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1.1.王权王权地地位位(1)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2)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3)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强强化化(1)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
18、中强化权力,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逐步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2)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3)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逐步走向统一。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督教会对西欧国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国家的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在加强王权的斗争中,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
19、国 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一支,4世纪起,法兰克人越过莱茵河进入高卢,不断扩张。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在教会及法兰克人、罗马人等支持下建立法兰克王国。克洛维一世 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
20、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基督教在罗国帝国时期曾受到压制,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基督教正式定为罗马国教,基督教取代多神信仰,成为帝国的官方宗教,后来又成为欧洲封建社会主要精神支柱。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二二.基督教会基督教会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基督教会地位在中古西欧占有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表现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政治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文化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教皇为查理加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什一税 中古西欧,以教皇为代表的教权体系与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体系同时存在
21、于个社会内部并发挥作用,它们之间既有对抗与制约,也存在合作与利用。正是教会权力对国王权力的制约与抗衡,使中古西欧的神性与俗性并驾齐驱、共同发展,从而形成了政教分离的二元体制。张巨斌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 1075 年,格里高利七世召开宗教会议,规定世俗国王不得有主教授职权,指责德皇亨利四世下属的几位贵族和主教犯有买卖圣职罪。1076 年2月,教皇又下诏开除亨利教籍,废其帝位,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煽动德意志大封建主反对皇帝。亨利迫于形势不得不向教皇求免,于1077 年1月,到意大利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前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才得以觐见,教皇表示同意恢复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利。吴于廑、齐世荣
22、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思考:依据下列材料,归纳中世纪教会对西欧的影响?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中世纪的欧洲,尽管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是分割的,但宗教却是统一的。它是一个统一而又遍及各国的机构,它的管辖权越过所有种族、民族、语言的分界线而通行无阻。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教会除了在政治上、精神上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外,在经济方面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整个西欧洲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束缚人性的发展。你从图中读出了哪你从图中读出了哪些信息?些信息?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繁荣,对外贸易繁荣,城市兴起和发展。城市兴起和发展。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三三.城市城市中古西欧
23、的王权、教会与城市三三.城市城市背景背景(1)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2)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提高,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使用时间时间1011世纪兴起,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主要的城市有伦敦、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米兰、威尼斯等概况概况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城市自城市自治治背景经济形态: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方式 与封建主谈判、以金钱赎买、武装暴动权利 确认市民享有
24、经济特权,城市拥有独立地司法审判权、政治和行政管理权影响(1)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2)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王权强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3)打破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条件 “大学”一词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西欧早期的大学有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等。意大利北部博洛尼亚大学,是以学生组成的社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划。对学生成绩的
25、评估和学位的授予,则由资深教授掌控。四、大学的兴起四、大学的兴起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1 1)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庄园农奴制经济的衰败。)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庄园农奴制经济的衰败。(2 2)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富有的商人们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促进市民阶层的壮大(富有的商人们成为早期资产阶级)(3 3)促进理性、世俗的文化发展,教育振兴。)促进理性、世俗的文化发展,教育振兴。(4 4)冲击封建主的力量,市民支持国王,有利于王权加强,国家统一。)冲击封建主的力量,市民支持国王,有利于王权加强,国家统一。(5 5)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
26、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材料三材料三 十一世纪末,在工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城市首先出现了第一所世俗大学十一世纪末,在工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城市首先出现了第一所世俗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到十二世纪,又相继出现了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十三世纪后,捷克的布拉格大学、到十二世纪,又相继出现了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十三世纪后,捷克的布拉格大学、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法国的奥尔良大学等等均已成立。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德国的海德堡大学、法国的奥尔良大学等等均已成立。材料一材料一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引起了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形势的重要变
27、化。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引起了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形势的重要变化。-孟广林世界中世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纪史材料二材料二 在西欧封建社会远未衰落之际,潜结构就顺利的形成了,其标志是城市自治。自治意味在西欧封建社会远未衰落之际,潜结构就顺利的形成了,其标志是城市自治。自治意味着建立一个政治机构来对新经济结构进行调节,突出表现在设立一种保护机构来对抗领主,维护着建立一个政治机构来对新经济结构进行调节,突出表现在设立一种保护机构来对抗领主,维护市民生活和商业贸易,并为市民文化生长提供土壤。市民生活和商业贸易,并为市民文化生长提供土壤。-金观涛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金观涛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
28、市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一、.拜占庭帝国演变演变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概况概况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查士查士丁尼丁尼统治统治扩张扩张 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法律法律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 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衰落衰落原因原因(1)征服活动带来了严重后果,消耗了自身的资源(2)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过程过程7世纪中后期,拜占庭丧失了
29、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灭亡灭亡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兴亡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17世纪,西欧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古代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罗马帝国,称东罗马帝国为“拜占庭帝国”这一称呼。拜占庭帝国历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作用作用: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节社会经济关系,稳定秩序、巩固统治。节社会经济关系,稳定秩序、巩固统治。对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立法(如拿破仑法典)产生了重大
30、影响。对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立法(如拿破仑法典)产生了重大影响。调调2、.拜占庭帝国法律内容内容(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回顾上节课:罗马市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及原因?(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演变演变发端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兴起(1)13世纪中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2)16世纪初,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并向周围扩张(3)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伊伊凡凡四四世世统统治治人物简介伊凡四世,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与其第二任妻子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1547年,正式加冕,为俄罗斯留里克王朝首位沙皇。内容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
31、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实行“特辖领地制”。他把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转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耍地,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被分封给小贵族。他们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历史意义伊凡四世改革巩固了中央集权并促进了俄罗斯统一国家的最终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俄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建立,并向周围扩张。通过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打败瑞典,吞并了芬兰湾沿岸和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土地。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
32、的国家,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在反抗蒙古统治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兴起。(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俄罗斯的扩张俄罗斯的扩张人教2019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37张幻灯片)人教2019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37张幻灯片)(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16世纪晚期越过乌拉尔山17世纪中期侵入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18世纪中期侵入中亚哈萨克西北部19世纪晚期先后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通过两次对土战争,夺取黑海北岸的大片土地。伙同普、奥两国三次瓜分波兰。人教2019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
33、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37张幻灯片)人教2019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37张幻灯片)课堂小结人教2019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37张幻灯片)人教2019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37张幻灯片)1.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意功能和美学功能无法截然分开。汉字一直保持着对称平衡的形态,与其最初扮演的“饰”的角色有相当关系。如果没有在青铜器上度过自己的童年,中国的书法艺术很可能跳不出美术字的窠臼,无从获得那种自由奔放的生
34、命感和力量感。2.对于这种能力,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联觉现象。一些人用基因来解释这个问题。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3.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数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联觉能力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4.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许多专家指出,联觉现象的研究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打开了大门。一些针对联觉现象的研究提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
35、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5.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6.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7.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8.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说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除了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人教2019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37张幻灯片)人教2019高中统编版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件: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37张幻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