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第三讲--仁(共53张)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453976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导读第三讲--仁(共53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论语》导读第三讲--仁(共53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论语》导读第三讲--仁(共53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论语》导读第三讲--仁(共53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论语》导读第三讲--仁(共53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语论语中的中的仁仁2 “如果人类要在如果人类要在2121世纪继续生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 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奖者集会巴黎时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奖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的宣言3追随着记忆的车轮,追随着记忆的车轮,我们走进我们走进论语论语4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善者而

2、改之。”子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万世师表万世师表 道贯古今道贯古今百代馨香百代馨香 德配天地德配天地2022-12-106 删诗书删诗书,定礼乐定礼乐,创儒学创儒学,传经艺传经艺,师表万世师表万世;赞周礼赞周礼,写春秋写春秋,立杏坛立杏坛,育才德育才德,.,.桃李三千桃李三千2022-12-10名著导读名著导读论语论语7 公元前公元前551551前,有一个叫前,

3、有一个叫颜徵在颜徵在的女子在尼丘山祝祷的女子在尼丘山祝祷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仙女言:“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天生圣人,天降音天生圣人,天降音乐。乐。”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结果这个孩子一出生,就发现

4、他与众不同。怎么与众不同?不同?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他降生后不但头顶如反盂(yy,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盛汤浆或饭食的圆口器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具。反盂,即头顶上中间低四面高),而且面部有“七露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称为七露。看上去像个怪物,他的父亲叔梁纥(hh)和母亲)和母亲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颜徵在就把他扔在野地里了。后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老鹰给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老鹰给

5、他打扇子,遮蔽骄阳;又有一只老虎将他衔进了一个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山洞,并给他喂乳汁。这就是所谓的“龙生虎养鹰打扇龙生虎养鹰打扇”的的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传说,这个传说至今还在曲阜曲阜一带流传。一带流传。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这个人是谁?大名鼎鼎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也。孔子是也。孔子 ,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对他的尊称,孔老二是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对他带点贬义的称呼。头盖骨与众不同,头盖骨与众不同,四周高中间低,四周高中间低,故名故名“丘丘”11 孔子,名 ,字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6、,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人,身通六艺者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 三千 七十二 12 孔子孔子(前前551551前前479)479),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为“万世师表万世师表”、“千古圣千古圣人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伟大的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年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

7、衰落。但他磨练意志,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父,家境衰落。但他磨练意志,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最终成为一(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最终成为一代宗师。代宗师。13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孔子的仁孔子的仁论语中的论语中的“仁仁”字共出现字共出现109109次,次,这里是这里是“仁仁”第一次出现。第一次出现。论语中的论语中的“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含义宽泛:含义宽泛:一是孔子倡导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道德准则;一是孔子倡导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道德准则;二是指具有仁德的人,即仁人;二是指具有仁德的人

8、,即仁人;三是指仁爱之政,即仁政;三是指仁爱之政,即仁政;四同于四同于“人人”。学而篇学而篇1212有子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为仁之本与!”【译文】【译文】有子说: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却喜欢触犯上层统他的为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却喜欢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欢造反的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欢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

9、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建立了,治国、做人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啊!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啊!”仁的根本仁的根本孝弟孝弟【评析】【评析】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学之内容在仁,而行仁的根本在孝悌,在家中实行了孝弟,儒家认为,学之内容在仁,而行仁的根本在孝悌,在家中实行了孝

10、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成为通行之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成为通行之大道,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大道,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此谓会的安定。此谓“圣人以孝治天下圣人以孝治天下”,被视为,被视为“治国之宝鉴治国之宝鉴”。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

11、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要求。颜渊篇颜渊篇12221222樊迟问仁。子曰: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问知。问知。子曰:子曰:“知人。知人。”樊迟未达。子曰: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举直错诸枉(1)(1),能使枉者直。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乡(2)(2)也吾见于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何谓也?谓也?”子夏曰: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举皋陶(3)

12、(3),不仁者远,不仁者远(4)(4)矣。汤矣。汤(5)(5)有天下,选于众,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举伊尹(6)(6),不仁者远矣。,不仁者远矣。”山西运城舜帝圣像山西运城舜帝圣像 “上古四圣上古四圣”之一皋陶之一皋陶孔子关于孔子关于“仁仁”的含义:爱人的含义:爱人【注释】【注释】(1)(1)举直错诸枉:错,同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措”,放置。诸,这是,放置。诸,这是“之于之于”二字的合音。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2)(2)乡:音乡:音xingxing,同,同“向向”,刚才、过去。,刚才、过去。(3)(3)皋陶:传说中舜

13、时掌握刑法的大臣。皋陶: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4)(4)远:动词,远离,远去。远:动词,远离,远去。(5)(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6)(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译文】【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子说:“了解人。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提拔正直的人,位置在提拔正直的人,位置在邪恶人之上,这样能使邪者归正。邪恶人之上,这样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

14、刚才刚才我见到老师,向他问智,他说我见到老师,向他问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位置在邪恶人之上,选拔正直的人,位置在邪恶人之上,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子夏说:“这话的意思很丰富呀!舜有了天下,在众这话的意思很丰富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提拔出来,坏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有了天下,在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提拔出来,坏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提拔出来,坏人也就难以存在了。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提拔出来,坏人也就难以存在了。”【原文】【原文】里仁篇里仁篇44 44 子曰: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

15、:“如果立志实行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如果立志实行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评析】【评析】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既然对他人怀有爱心,怎么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既然对他人怀有爱心,怎么还会做伤害他人的事呢?还会做伤害他人的事呢?孟子忠实地解释了孔子关于孟子忠实地解释了孔子关于“仁仁”的含义:的含义:“亲亲,仁也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仁之实,事亲是也”;“人人亲其亲,长其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长,而天下平”孟子孟子离娄上离娄上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也说:朱熹在论语集注中也说:“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即爱亲人,同时也要推己及人:即爱亲人,

16、同时也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上 雍也篇雍也篇630 630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译文】至于仁人,自己要想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一同站得住;自己要事至于仁人,自己要想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一同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

17、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评析】【评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是实行“仁仁”的重要原则。的重要原则。“推己及推己及人人”就做到了就做到了“仁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仁”的基本主张。这是孔子思想的一的基本主张。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从亲人而至他人:从亲人而至他人:子路见于孔子。孔子曰:子路见于孔子。

18、孔子曰:“智者若何?智者若何?仁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子路对曰:“智者使人知己,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子曰:“可谓士矣。可谓士矣。”孔子家语孔子家语三恕第九三恕第九 夫温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夫温良者,仁之本也;慎敬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动作)也;逊接者,也;宽裕者,仁之作(动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不敢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仁也;其尊让有如

19、此者。孔子家语孔子家语儒行解第五儒行解第五 所以所以“仁仁”的对象的对象由他人而至邦国:由他人而至邦国: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是故仁者莫是故仁者莫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有大乎爱人,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有土之君,修此三者,则四海之内,供命而已矣。土之君,修此三者,则四海之内,供命而已矣。孔子家语孔子家语王言解第三王言解第三最高道德的人最高道德的人微子篇微子篇181 181 微子微子(1)(1)去之,箕子去之,箕子(2)(2)为之奴,比干

20、为之奴,比干(3)(3)谏而死。孔子曰: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殷有三仁焉。”【注释】【注释】(1)(1)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劝他不听,遂离开纣王。(2)(2)箕子:箕,音箕子:箕,音jj。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殷纣王的叔父。他去劝纣王,见王不听,便披发装疯,被降为奴隶。装疯,被降为奴隶。(3)(3)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激怒纣王而被杀。【译文】【译文】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谏劝被杀死了。微子离开了纣王,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

21、干谏劝被杀死了。孔子说:孔子说:“这是殷朝的三位有最高道德的人啊!这是殷朝的三位有最高道德的人啊!”这三位仁人首先是有爱人之心,其次就是有突出表现这三位仁人首先是有爱人之心,其次就是有突出表现愿舍去富且贵愿舍去富且贵而成全爱人之心。而成全爱人之心。“仁仁”可是有最高道德的人,可是人的道德境界。可是有最高道德的人,可是人的道德境界。道德境界道德境界 颜渊篇颜渊篇121 121 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克己复礼(1)(1)为仁。一日克己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目请问其目(2)(2)。”

22、子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颜渊曰:曰:“回虽不敏,请事回虽不敏,请事(3)(3)斯语矣。斯语矣。”【注释】【注释】(1)(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2)(2)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3)(3)事:从事,照着去做事:从事,照着去做。【译文】【译文】颜渊问仁德。孔子说:颜渊问仁德。孔子说:“抑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抑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

23、是仁人。实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践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颜渊说:“请问实行仁请问实行仁的纲领。的纲领。”孔子说: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事不要看,不合于礼的话不要听,不不合于礼的事不要看,不合于礼的话不要听,不合于礼的话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事不要做。合于礼的话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事不要做。”颜渊说:颜渊说:“我虽然愚笨,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评析】【评析】钱穆先生将钱穆先生将“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译为只要能译为只要能做到这样,便见

24、天下全归我心之仁。做到这样,便见天下全归我心之仁。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可以理解为“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是进入仁境的充分必要条件,故是进入仁境的充分必要条件,故“仁仁”为道德境界。为道德境界。子路篇子路篇1312 1312 子曰: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政。”“仁仁”可指仁心施政。可指仁心施政。八佾篇八佾篇33 33 子曰: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

25、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他怎么能运用乐呢?”【评析】【评析】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即爱心,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即爱心,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爱心之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认为没有爱心之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26、。仁通过礼来体现:仁通过礼来体现:里仁篇里仁篇4343子曰: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喜爱某人和厌恶某人。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喜爱某人和厌恶某人。”【评析】【评析】儒家在讲儒家在讲“仁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爱人”,而且还有,而且还有“恶人恶人”一方面。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一方面。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仁”,就必然会有,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正确的爱和恨。仁是辩证的:仁是辩证的:子路子路1324 1324 子贡问曰: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乡人皆好之

27、,何如?”子曰:子曰:“未可未可也。也。”“”“乡人皆恶之,何如?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其不善者恶之。”【译文】【译文】子贡问孔子说:子贡问孔子说:“满乡村的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满乡村的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子贡又问孔子说:“满乡村的人都厌恶、满乡村的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是满乡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是满乡村的好人都喜欢他,满乡村的坏人都厌恶他。村的好人

28、都喜欢他,满乡村的坏人都厌恶他。”【评析】这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仁非限于【评析】这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仁非限于“爱人爱人”的一面,还有的一面,还有“恶人恶人”的一面。的一面。孔子阐述实现仁的途径并申言自己还没有做到:孔子阐述实现仁的途径并申言自己还没有做到:述而篇述而篇730730孔子理想孔子理想子曰: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了。”【评析】【评析】孔子认为实现仁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孔子认为实现仁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

29、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里仁篇里仁篇4646子曰: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仁矣乎?我未见力不

30、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德的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再好也没有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再好也没有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东西影响自己。有谁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东西影响自己。有谁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过。”【评析】【评析】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孔子特别强调个

31、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经过个人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述而篇述而篇734“734“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译文】【译文】“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评析】【评析】孔子认为,说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孔子认为,说

32、起圣与仁,他自己还不敢当,但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同时,他仍不知疲倦地教诲向努力,他会不厌其烦地去做,同时,他仍不知疲倦地教诲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别人。这是他的由衷之言。所以所以“仁仁”是一种高深的境界:是一种高深的境界:夫子以其仁为大学之深。(孔子家语弟子行第十二)夫子以其仁为大学之深。(孔子家语弟子行第十二)而颜回做得不错:而颜回做得不错:雍也篇雍也篇67 67 子曰: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焉而已矣。”【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

33、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了。”是故是故人君人君先立仁于己,然后先立仁于己,然后大夫大夫忠而士信。忠而士信。孔子家语孔子家语王言解第三王言解第三“仁仁”的特征的特征 孔子的孔子的“仁仁”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如,李世民的太子如,李世民的太子“三仁三仁”:1 1、立太子,长孙无忌的理由是、立太子,长孙无忌的理由是“仁仁”: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谓曰:谓曰:“我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

34、;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上所欲,上曰: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无忌等请上所欲,上曰:“我欲立晋王。我欲立晋王。”无忌曰: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者,臣请斩之!”上谓治曰:上谓治曰:“汝舅许汝矣,汝舅许汝矣,宜拜谢。宜拜谢。”治因拜之。上谓无忌等曰:治因拜之。上谓无忌等曰:“公等公等已同我意,未知外议何如?已同我意,未知外议何如?”对曰:对曰:“晋王仁晋王仁孝,天下属心久矣,乞陛下试召问百官,有不孝,天下属心久矣,乞陛下试召问百官,有不同者,臣负陛下万死。同者,臣负陛下万死。”诏立晋王治为皇太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御承天门楼,赦天下。子,御承天门楼,

35、赦天下。2 2、阻止废太子,长孙的理由还是、阻止废太子,长孙的理由还是“仁仁”: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癸巳,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宁辞敕选良家女以实东宫;癸巳,太子遣左庶子于志宁辞之。之。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曰:“公劝我立雉奴,公劝我立雉奴,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何如?”无忌固争,以为不可。上曰:无忌固争,以为不可。上曰:“公以恪非己之甥公以恪非己之甥邪?邪?”无忌曰:无忌曰:“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太子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愿陛下熟思之。数易?

36、愿陛下熟思之。”上乃止。上乃止。贞观之治中贞观之治中长孙无忌长孙无忌 3 3、李世民临死前托孤,也用起了、李世民临死前托孤,也用起了“仁仁”:上苦利增剧,太子昼夜不离侧,或累日不食,发有变上苦利增剧,太子昼夜不离侧,或累日不食,发有变白者。上泣曰:白者。上泣曰:“汝能孝爱如此,吾死何恨!汝能孝爱如此,吾死何恨!”复召复召无忌及褚遂良入卧内,谓之曰:无忌及褚遂良入卧内,谓之曰:“朕今悉以后事付公辈。太朕今悉以后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谓太子曰:谓太子曰:“无忌、遂良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在,汝勿忧天下!”仍令遂良草遗诏。有顷,上崩。仍令遂良草遗诏

37、。有顷,上崩。“仁仁”成了政治的双刃剑,成了政治的双刃剑,到处管用。到处管用。还是司马迁一语中的:还是司马迁一语中的:淮南、衡山谋反淮南、衡山谋反(弘)乃上书曰:(弘)乃上书曰:“臣闻天下之通臣闻天下之通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故曰所以行之者也。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

38、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史记治人。(史记公孙弘列传)公孙弘列传)鄙人有言曰:鄙人有言曰:“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何知仁义,已飨其利者为有德。”故伯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跷暴戾,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跷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仁义存”,非虚言也。(史记,非虚言也。(史记游侠列传)游侠列传)【译文】世俗人有这样的说法:【译文】世俗人有这样的说法:“何必去区别仁义与否,何必去区别仁义与否,已经受利的就是有德。已经受利的就是有德。”所以伯夷以吃周粟为可耻,竟饿

39、死所以伯夷以吃周粟为可耻,竟饿死在首阳山;而文王和武王却没有因此而损害王者的声誉。盗在首阳山;而文王和武王却没有因此而损害王者的声誉。盗跖和庄跷凶暴残忍,而他们的党徒却歌颂他们道义无穷。由跖和庄跷凶暴残忍,而他们的党徒却歌颂他们道义无穷。由此可见,此可见,“偷盗衣带钩的要杀头,窃取国家政权的却被封侯,偷盗衣带钩的要杀头,窃取国家政权的却被封侯,受封为侯的人家就有仁义了受封为侯的人家就有仁义了”,这话并非虚假不实之言。,这话并非虚假不实之言。学而篇学而篇1313子曰: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

40、的仁心就很少了。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子路篇子路篇1327 1327 子曰: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刚、毅、木、讷近仁。”【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刚强、果决、朴实、言刚强、果决、朴实、言语不轻易出口,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语不轻易出口,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宪问篇宪问篇144144子曰: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名言,有名言的人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名言,有名言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

41、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评析】孔子认为,德、言、仁、勇四者,德、仁是根本,【评析】孔子认为,德、言、仁、勇四者,德、仁是根本,劝戒世人少尚言、勇,而重德、仁。劝戒世人少尚言、勇,而重德、仁。临淄牛山北麓管仲纪念馆,临淄牛山北麓管仲纪念馆,孔子称之以孔子称之以“仁仁”。孔子称颂的孔子称颂的“仁仁”宪问篇宪问篇14161416子路曰: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曰:“未仁乎?未仁乎?”子曰: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如其仁!”齐桓公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

42、襄公无道,齐桓公由鲍叔齐桓公和公子纠都是齐襄公的弟弟。齐襄公无道,齐桓公由鲍叔牙侍奉先逃往莒国,公子纠也由他的两个师傅召忽和管仲侍奉继而逃往鲁牙侍奉先逃往莒国,公子纠也由他的两个师傅召忽和管仲侍奉继而逃往鲁国。齐襄公被他的从弟无知所杀,齐人又杀了无知。这时,齐桓公先回到国。齐襄公被他的从弟无知所杀,齐人又杀了无知。这时,齐桓公先回到齐国,被立为君,同鲁宣战,逼鲁国杀了公子纠,并要求将召忽和管仲送齐国,被立为君,同鲁宣战,逼鲁国杀了公子纠,并要求将召忽和管仲送回齐国。召忽因而自杀。管仲则归服齐桓公,并当了宰相。回齐国。召忽因而自杀。管仲则归服齐桓公,并当了宰相。未仁:子路认为管仲没有自杀,还未做

43、到仁。未仁:子路认为管仲没有自杀,还未做到仁。【译文】【译文】子路说: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因此自杀,但管仲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因此自杀,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停止了战争,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盟会,不用武力,停止了战争,都是管仲的力量。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是他的仁德。”1 1、慎择友:子贡问为仁。、慎择友:子贡问为仁。卫灵公篇卫灵公篇15101510子曰: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

44、,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译文】【译文】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工作做工的人想把工作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我们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大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我们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即向榜样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即向榜样看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卫灵公篇卫灵公篇15361536子曰: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面对着仁德,就是老

45、师,也不同他谦让。”“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从亚里士多德从17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20年之久。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了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柏拉图柏拉图(BC.427-BC.347)(BC.427-BC.347)古希腊哲学家,理想国古希腊哲学家,理想国 亚里斯多德(亚里斯多德(B

46、C.384BC.322BC.384BC.322年),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年),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 阳货篇阳货篇176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为仁矣。”请问之。曰: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译文】【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子张说:“请问哪五种。请问哪五种。”孔子

47、说: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子张篇子张篇196196子夏曰: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中矣。”【译文】【译文】子夏说: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趣;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就在其中了。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就在其中了。”

48、鸿鹄识得天际路 卫灵公篇卫灵公篇159 159 子曰: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身以成仁。”【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仁的。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仁的。”文天祥文天祥(12361283)(12361283)字宋瑞字宋瑞,号文山,南号文山,南宋庐陵人宋庐陵人 如何理解?如何理解?里仁篇里仁篇42 42 子曰: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1),不可以长处,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乐。仁者安仁(2)(2),知者利仁。,知者利仁

49、。”【注释】【注释】(1)(1)约:穷困、困窘。约:穷困、困窘。(2)(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才去行仁。【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评析】【评析】在这章中,孔子讲了三种对仁的不同态度而产在这章中,孔子讲了三种对仁的不同态度而产生的不同人生境界,反映了儒家孔门的道德观

50、。孔子认为,没生的不同人生境界,反映了儒家孔门的道德观。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以行仁为己任,行仁则安,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以行仁为己任,行仁则安,不行仁则愧;智者因利而行仁,有利则行,无利则止。显然,不行仁则愧;智者因利而行仁,有利则行,无利则止。显然,孔子以孔子以“仁者安仁仁者安仁”为最高境界。为最高境界。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到矢志不移,保持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论语》导读第三讲--仁(共53张)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