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2021年夏季2019-2020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宋代大画家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中国园林的基本思想。江南园林多是小园,为了小中见大,“望”就特別重要。就是要使游览者可以望出园去,从小空间望到大空间,望到一个新境界,获得丰富的美的享受。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说:“轩盈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中国园林中的建筑物,为什么柱子这么高?为什么窗户这么大?就是为了“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也就是使游览者把外界无限时
2、间、空间的景色都“收”“纳”过来。窗子起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园林常常把窗子设计成扇形,称为“便面”。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面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开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这就是清代李渔说的“尺幅窗,无心画”。造园家称窗户为“漏窗”,就是不同景区的景色相互漏出,整个园林景色就流动了起来。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江南园林常常在窗外布置一根石笋、几根竹子。明人有首小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这个小房间与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户把外边的景色引了进来;没有
3、人出现,更突出了这个房间的空间美。不但窗子,中国园林里的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丰富游览者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颐和园有个匾额,上题“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也是这个意思。中国的园林都少不了亭子。亭子的作用就是把游览者的目光从小空间引到大空间。人在亭子里,向四面望去,向广远的世界推去,又将世界的无边妙色揽进心中。亭子空空落落,没有一物,但似乎天下的景色都可汇聚到这个亭子当中。元人有诗说:“江山无限景,都在一亭中。”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不是说这个亭子就是画,而是
4、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画,你进了这个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苏州沧浪亭是一个以亭子著称的园林,园中高高的沧浪亭据山而立,如揽四面风云。坐在这座亭子里,四面眺望,周边的美景尽收眼底。坐在亭子里,昼吹微风,晚照明月,看绿水荡漾着山影,于是,游览者获得了心灵的安慰这正是中国造园家所追求的境界。(节选自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南园林大多数为小园,其原因是园子空间小,可从中望到大空间,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美的享受。B. 高柱大窗的中国园林建筑物,可以使游人在游览时突破时空的限制,心灵也可随视线进入新的境界。C. 苏轼的
5、诗意思是说站在高楼之上可以看到更远更多的美丽景致,这样就能吸引远方漂泊的游子归来。D. 景色如画,而亭子独在景色之外,立于亭中,借助一定的高度,便可俯视全局,眼前美景一览无余。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段把中国园林基本思想中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进行对比,突出了“可望”的重要性。B. “窗子起很重要的作用”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很重要的分论点,同时,还能够承接上段而引领下文。C. 段引用了明人小诗,较为形象具体地论证了窗户在构建小房间的空间之美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D. 以一“望”字统领全篇,无论是讲“窗”的重要,还是论“亭”的重要,都是围绕“望”字来进行。3.
6、根据文意,下列对联最适合挂到沧浪亭的廊柱上的一项是( )A.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B.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C. 帆影多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D.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4. 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段中“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的理解。【答案】1. B 2. A 3. D 4. 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窗外的景色就是一幅画;不同景区的景色从窗子相互漏出,整个园林景色就流动起来;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景色都不相同。(二)(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琐忆唐弢当我还不曾和鲁迅先生相识的时候,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鲁迅多疑。”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
7、,如何睚眦必报。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不过也曾有过一个时期,的确很想见见鲁迅先生。1933至1934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检查,他不断更换笔名。我当时也在这个副刊写些同类性质的文章,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声东击西),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自己作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呢?我十分内疚,很想当面致个歉意,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颇有点惴惴不安。正当想见而又不敢去见的时候,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与鲁迅先生(不
8、谋而合/不期而遇),互通姓名之后,鲁迅先生接着说:“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于意料之外。我立刻紧张起来,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心里一急,嘴里越是结结巴巴。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说着,就笑了起来。我先是一怔,接着便明白过来了:这指的是他曾经使用“唐俟”这笔名,他是的确姓过一回唐的。于是,我也笑了起来。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他
9、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黑暗社会的不调和。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或者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的平易近人了吧。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而是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侃侃而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又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记得在闲谈中,鲁迅先生还讲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至于自
10、己怎样尽心竭力,克己为人,却绝口不提。有一次,我从别处听来一点掌故,据说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并不太熟的青年,靴子破了,跑到鲁迅先生住着的绍兴县馆,光着脚往床上一躺,让鲁迅先生提着靴子上街,给他去找人修补。他睡了一觉醒来,还埋怨补得太慢,劳他久等呢。“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他。“呃,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这是为的什么呢?”“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这一点终归是好的。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
11、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们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鲁迅先生对待敌人,对待变坏了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也许这就是有些人觉得他不易接近的缘故吧。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他的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站在鲁迅先生面前,我有好几次都想大声呼喊:我爱生活!我爱一切正义和真理!写于鲁迅八十诞辰之时,北京。(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5.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伎俩 毁谤(bng)B. 窘态 内疚(ji)C. 妨碍 半晌(
12、shng)D. 梦魇 埋怨(mi)6. 下列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声东击西 不谋而合 夸夸其谈B. 指桑骂槐 不期而遇 夸夸其谈C. 声东击西 不期而遇 侃侃而谈D. 指桑骂槐 不谋而合 侃侃而谈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认识鲁迅先生前常听人议论鲁迅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睚眦必报等等,信以为真,也就不敢去接近他了。B. 作者唐弢和鲁迅先生在自由谈发表同类性质的文章,且因鲁迅经常更换笔名,所以他们被反动派检查人员视为一人。C. 在对鲁迅先生进行肖像描写时,作者用形容性格“倔强”修饰“头发”,看似不合理,却更能体现鲁迅
13、先生的平易近人。D. 鲁迅先生爱憎分明,对待热爱生活、热爱正义和真理的青年充满热忱,指点迷津;而对待变坏了的青年决不宽恕和妥协。8.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以“琐忆”为题,从自己年轻时与鲁迅交往的往事中选取了几个片段,以小见大,从中折射出鲁迅精神的光辉。B. 作者采用欲扬先抑手法,先渲染流言中的鲁迅如何难接近,后通过叙述与鲁迅的交往,突出鲁迅的从容亲切和深刻。C. 在回忆鲁迅鼓励青年树立信心时,引述先生“小溪”和“烂泥塘”的比喻,体现他的真知灼见和对青年的循循善诱。D. 全文以记叙与鲁迅先生几次谈话为主,辅以恰到好处的议论、描写和抒情,语言华丽,但情感始终
14、保持冷静克制。9. 与鲁迅第一次见面时,作者为何感到“出于意料之外”?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10. 结合文本,谈谈“进化论”对鲁迅产生的影响。【答案】5. D 6. B 7. C 8. D 9. 没想到鲁迅先生如此快人快语,这让作者感到窘迫;没想到鲁迅先生是那样的幽默和善解人意。 10. (1)正面影响:有过帮助。让鲁迅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2)负面影响:受过牵制。让鲁迅相信所有青年人都是好,忽视了他们也会变坏。二、古诗文阅读(28分)(一)(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邢云飞,顺天人。好石,见佳不惜重直。偶渔于河,有物挂网,沉而取之,则石径尺,四面玲珑,峰峦叠秀。喜
15、极,如获异珍。既归,雕紫檀为座,供诸案头。每值天欲雨,则孔孔生云,遥望如塞新絮。一日,有老叟款门而请,曰:“此吾家故物,失去已久,今固在此耶。既见之,请即赐还。”邢与争作石主。叟笑曰:“既汝家物,有何验证?”邢不能答。叟曰:“前后九十二窍,孔中五字云清虚天石供。”邢审视,孔中果有小字,竭目力才可辨认;又数其窍,果如所言。邢无以对,但执不与。叟笑曰:“谁家物而凭君作主耶!”拱手而出。邢送至门外;既还,已失石所在。邢急追叟,则叟缓步未远。奔牵其袂而哀之。叟曰:“奇哉!径尺之石,岂可以手握袂藏者耶?”邢知其神,强曳之归,长跽请之。叟乃曰:“石果君家者耶,仆家者耶?”答曰:“诚属君家,但求割爱耳。”叟
16、曰:“既然,石固在是。”入室,则石已在故处。叟曰:“天下之宝,当与爱惜之人。此石能自择主,仆亦喜之。然彼急于自见,其出也早,则魔劫未除。既欲留之,当减三年寿数,乃可与君相终始。君愿之乎?”曰:“愿。”叟乃以两指捏一窍,窍软如泥,随手而阴。闭三窍,已,曰:“石上窍数,即君寿也。”作别而去。后邢至八十九岁,自治葬具,又嘱子必以石殉,及卒,子遵遗教,瘗石墓中。半年许贼发墓劫石去子知之遂絷送到官一讯即伏问石则鬻宫氏取石至,官爱玩欲得之,命寄诸库。吏举石,石忽堕地,碎为数十余片。邢子拾碎石出,仍瘗墓中。(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节)11.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见佳不惜重直 直
17、:价钱B. 每值天欲雨 雨:下雨C. 然彼急于自见 见:看见D. 自治葬具 治:备办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偶渔于河 因击沛公于坐B. 有老叟款门而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 入室,则石已在故处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 叟乃以两指捏一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3. “跽”是古代的一种礼仪,下列图示能准确表现其姿态的一项是( )A. B. C. D. 1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半年许/贼发墓劫石/去子知之/遂絷送到官/一讯即伏/问石/则鬻宫氏B. 半年许/贼发墓劫石去/子知之/遂絷送到官一讯/即伏/问石/则鬻官氏C.
18、半年许/贼发墓劫石/去子知之/遂絷送到官一讯/即伏/问石/则鬻宫氏D. 半年许/贼发墓劫石去/子知之/遂絷送到官/一讯即伏/问石/则鬻宫氏15.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邢云飞酷爱石头,偶然获得一块奇石,视为至宝,将其置于自己的桌案之上B. 当老叟上门和邢云飞索要奇石时,邢云飞执意不给,老叟一气之下带走奇石。C. 面对老叟质问,邢云飞承认了自己不是石头主人,但他依然希望拥有石头。D. 邢云飞死后,奇石被盗,当贪官想将其据为已有时,它却突然坠落摔成碎块。16. 老叟为何最后将奇石送给邢云飞?请简要概括。【答案】11. C 12. A 13. C 14. D 15
19、. B 16. 邢云飞爱石心切,态度诚恳,愿意为石头折寿三年;石头自己选择了邢云飞。(二)(11分)17.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苏洵六国论)【答案】齐人不曾贿赂秦国,最终随着五国而灭亡,为什么呢?18.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匪女之美,_。(诗经静女)(2)艰难苦恨繁霜鬓,_。(杜甫登高)(3)别有幽愁暗恨生,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4)奈何取之尽锱铢,_?(杜牧阿房宫赋)(5)柔情似水,_,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6)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7)盖儒者所争,_,_,而天下之理得矣。(王安石答司
20、马谏议书)【答案】 . 美人之贻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用之如泥沙 . 佳期如梦 . 肝肺皆冰雪 . 尤在于名实 . 名实已明三、作文(40分)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的老师可以来自现实生活,可以来自各种书籍,也可以来自大自然请以“以_为师”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在答题卡上;自定立意,自选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以大自然为师俗话说的好:“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初秋,凉意正起,是出外旅游并且接近大自然的好季节。接近大自然,不但能让我
21、们敞开心胸,增广见闻,而且对我们的身体有着莫大的益处,真是一举数得。大自然是我们的好友,是我们的良师,是一曲曲优美的歌曲,是一首首抒情的古诗,是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人间传说。我们都有过亲近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经历。面对每日的朝晖夕阴,每一年的花开叶落,上万年的雄奇山峰和深沉大海大自然是微妙的,是奇特的,是神奇的。在美妙的大自然里,可以感受到人生的启迪,引发出细细的思考,产生出与众不同的联想孙中山在革命时,遭遇了十次的失败,当他正要放弃时,突然瞧见墙角有一个蜘蛛网,每当那脆弱的网子被强风吹破时,蜘蛛就会赶忙把蜘蛛网修补起来。经过无数次的修补后,孙中山终于领悟到:这只蜘蛛遇到了挫折,都不畏
22、艰难的克服了几十次,而自己只遇到了十次挫折,就想放弃,岂不是连蜘蛛都不如吗?于是他终于下定决心,尝试了第十一次的革命,最后终于成功了。孙中山学习蜘蛛不放弃的精神,替国家创造了美好的未来,这不是一个学习大自然的一大例证吗?莱特兄弟小时候看到鸟儿在天空中飞翔,引发了他们长大以后决定发明飞机的决心,因此造福了人类;防毒面具是因为发现野猪不会因毒气中毒,而仿造野猪的外表所得到的灵感;古人也从大自然中发现了许多数学定理,如勾股定理、黄金比例,不但促进科学的进步,黄金比例更可应用在艺术上。大自然中仍有许多微妙而不为人所知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有很多震古烁今的伟大科学发现都是因为观察大自然而获得启发,我们怎能不善加利用呢?除了科学的探索,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多彩多姿,更让我们对上帝造物的神奇感到惊叹,也感觉自己的渺小,我们应以大自然为师,谦卑得向大自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