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绪论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464393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9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学绪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土壤学绪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土壤学绪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土壤学绪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土壤学绪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土壤的基本概念二、土壤肥力的概念三、土地的基本概念四、土壤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五、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l组成地球的四大圈层:(1)岩石圈:(2)水圈:(3)大气圈:(4)生物圈:l岩石圈:位于地表,主要由富含硅、铝的硅酸盐类岩石所构成,又称为地壳。l水圈:包括地球表面的湖泊、江河、海洋等水域,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l生物圈: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空间,上至海平面上十多公里,下至海平面以下十余公里乃至地下几百米。l大气圈:环绕地球最外层的气体圈层。l地表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了一层疏松的物质,称为母质。l由这层疏松的风化物质构成的地壳表层,称为风化壳。风化壳厚可达几十米,薄的仅几厘米,

2、甚至可以忽略不计。l在疏松的母质层的上部,生物活动比较强烈,累积的有机质比较多,这就是土壤。l不同行业的人给土壤下的定义不同。l从农业的角度出发,可以给土壤如下的定义:土壤就是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1、土壤具有肥力:这是土壤区别于其它自然体的质的特征。2、土壤资源数量的有限性3、土壤资源质量的可变性4、土壤资源空间分布上的固定性l十七世纪末:-英国的John Woodward得出细土是植物生长“要素”的结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腐植质是植物生长“要素”;l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西(Liebig)发现植物依靠土壤中的矿质元素而生活,创立著名的“矿质营养学说”。该观点后来又被著名

3、的洛桑试验站(Rothamsted)所证实。l20世纪30年代:威廉斯扩大了土壤肥力的概念。他认为土壤肥力就是“土壤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同时而且不间断地供给植物以养分和水份的能力”。l1989年美国土壤学会的土壤肥力的定义是:土壤供应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的能力。l我国土壤学家(1987)提出的土壤肥力的概念:l-在植物生活期间,土壤供应和调节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份、养分、热量、空气和其它生活条件的能力。l水、肥、气、热被称为土壤肥力的四大要素。l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垂直立体空间,土壤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l土地具有强烈的“社会经济”属性,而土壤的“社会经

4、济”属性较弱。l是植物生长和生物生产不可缺少的基地;l是制定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重要依据;l古罗马王朝的兴旺发达尼罗河畔肥沃的土壤资源;l古代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印度河流域、长江和黄河流域、中东的幼发拉底河流域),都位于大河流域,有着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灌溉条件,有利于稳定的有组织的社会。l土壤资源的破坏导致文明的衰落:-幼发拉底河流域,灌溉系统管理不善,导致盐分在耕地中的大量累积,原来肥沃的土壤变成了不满之地,城市瓦解了,人们只好远走他乡。-水土流失(中国的黄河流域)l土壤是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共同作用的结果;l土壤圈与其它圈层处于平衡状态;l土壤的质量与其它圈层的质量密切相关;l土壤在维持生态平

5、衡、减缓环境退化方面起重要作用。土壤矿物质:95-99%固体部分 (1/2)土壤有机质:1-5%土壤 液相:变化不定 孔隙部分 (1/2)气相:变化不定土壤氮素土壤磷素土壤钾素l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除C,H,O主要来自大气之外,其余元素主要靠土壤供应,包括:大量元素:N,P,K,Ca,Mg,S 微量元素:Fe,Mn,Cu,Zn,Mo,B 所谓土壤养分,就是指这些主要靠土壤提供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l水溶态:溶解于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有效性很高,很容易被作物吸收。l交换态:被吸附于土壤胶体上的养分离子,有效性高。l缓效态:存在于某些矿物中,如固定于矿物中的K,有效性较低。l难溶态:存在于土壤矿

6、物中的养分,难溶解,难被利用,基本无效。l有机态:主要存在于有机质和微生物中的养分,经过转化以后,才能被吸收。一、土壤氮素的形态和含量(一)形态 1、有机态 2、无机态l是土壤氮素的主要形态,约占土壤全氮量的95%以上;l按溶解度和水解的难易程度有可以分为三种:(1)水溶性有机态N:5%,易水解称为速效N;(2)水解性有机N:50-70%,可以被酸、碱、酶水解成为可溶性或无机态N。(3)非水解性有机N:30%,不溶于水,也不能被酸、碱、酶水解。l一般只占土壤全N的1-2%,最多不超过5-8%。l主要是NH4+,NO3-,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l土壤全N量与土壤有机质有显著的相关性,全N一般占有

7、机质含量的5%左右。l除少数土壤外,我国大部分土壤全N含量大都在0.2%以下。l三种主要转化过程:-有机N的矿化作用;-脱N作用;-氮素的固定作用。l包括氨基化、氨化和硝化等三个步骤。以蛋白质为例:(1)氨基化作用:蛋白质水解成为肽,最后变为氨基酸的过程。(2)氨化作用:氨基酸进一步分解成为NH3的过程。(3)硝化作用:氨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为硝酸的过程。l指土壤氮素从土壤中损失的过程,包括反硝化作用、硝酸盐的淋失、氨的挥发等过程。l指土壤中的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后还原成为氧化二氮等气体逸失的过程2HNO3 2HNO2 N2O N2 2NOl反硝化作用是土壤氮素损

8、失的主要途径,应设法加以控制。l影响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土壤条件有:(1)氧的供应:通气性越差,反硝化作用越强烈。(2)土壤反应:强烈影响反硝化作用的速率,最佳:7.5-8(3)温度:最适30-35C(4)有机质:含量高,反硝化作用强。lNO3-易溶于水,又难以被土壤胶体吸附,所以容易随渗漏水淋失l这是土壤氮素引起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要途径。l土壤中的NH3,NH4+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作用形成的NH3的挥发;l挥发性铵肥(氨水、碳酸氢铵等)自身分解产生NH3挥发;l质地粘重、腐植质含量高、含水量高、石灰和碱性物质含量少的土壤,氨的挥发少。l通过矿物的、生物的或化学的作用将土壤氮素固定为暂时不能被植

9、物利用的状态的过程,称为氮素的固定过程。l包括微生物对氮素的同化作用、2:1型矿物对NH4+的晶格固定作用、以及土壤某些有机质与亚硝酸反应而产生的化学固定作用。l这种作用是暂时的,在适合的条件下,可以重新释放。l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l质地l温度l湿度l酸度l施肥1、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2、质地3、温度4、湿度5、酸度6、施肥l有机N是土壤全N的主要来源,有效N随土壤全N和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升高;l粘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有机质的分解较慢,所产生的有效N也较少。l砂质土壤有机含量较低,但有机质的分解较快,所产生的有效N较多。l有机质矿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l冬季土温低,有机质矿化率较低,土壤有

10、效N较少。l春季和初夏,矿化率迅速上升,土壤有效N显著升高。l湿度太高,有机质嫌气分解;l在通气良好而适度适当的情况下,有机质矿化作用较强,产生的有效N较多。l湿度太高会引起反硝化作用,导致N的损失。l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有机N的矿化最强。l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能明显增加有机N的矿化。l施用化肥会促进有机质的分解,有利于有机N的释放,还能提高土壤N的利用率。l施用新鲜有机肥料,会促进难分解有机N的矿化。一、形态与含量(一)形态 1、有机磷 2、无机磷l土壤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变异很大,从结晶氧化物1:1型粘土矿物2:1型粘土矿物(一)含量 土壤K的含量比N,P高。我国多数土壤全K含量变化在15

11、-20g/kg。最低的为广西的砖红壤,仅3.6g/kg,最高的为吉林的风沙土,达26.1g/kg。可以分为三种形态:1、矿物态K:指存在于矿物晶格中的K,约占全K的90%以上。只有在矿物被风化后才有效,属于无效态K。2、缓效态K:指被固定在粘粒矿物晶层中的K和存在于部分黑云母中的K。它们一般不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但通过适当的耕作,可以使之释放出来。3、速效K:包括水溶性和交换性K,仅占全K的1-2%。-从速效K变成缓效K或无效K的过程,成为K的固定。-粘土矿物晶格的固定是最主要的固定方式,晶格固定降低了K的有效性。lK的固定主要发生在2:1型粘土矿物中l不同的2:1型矿物对K的固定能力的大小顺

12、序如下:蛭石伊利石蒙脱石l速效K丰富的土壤,频繁的干湿交替会促进K的固定;而在速效K很缺乏、固定态K又较多的条件下,频繁的干湿交替则可能促进K的释放。1、全K量:全K量与有效K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在其他性质相似的情况下,全K量高的土壤,有效K也较高。2、母质:母质是土壤有效K的重要来源。母质含云母、长石多的,供K能力较强。风化度高的土壤,K的淋失严重,故K的有效性较低。3、质地:砂粒供K能力微弱,粉砂粒供K能力较强,粘粒的含K量和供K潜力都较强。因此,质地粘重的土壤的供K能力较强。砂土容易出现缺K现象。4、土壤吸收性和pH:吸附量高的土壤可以保存较多的K,因此供K能力较强。酸性土壤有效K含量比中性和碱性土壤低。5、干湿交替:过分干燥影响K离子向植物根部移动,植物容易缺K。干燥往往使部分土壤K被固定。水份过多也导致土壤的缺K,其主要原因是水溶性K的淋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土壤学绪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