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与地坛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目标1.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2.2.感悟生命的真谛。感悟生命的真谛。教学重难点l 教学重点:学会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学会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l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诵读等方式感悟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教学难点:通过文本诵读等方式感悟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亲的关爱。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初中。18岁去延安插队,因腿疾住进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史铁生面
2、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想到了自杀,但 最 后 还 是 面 对 困 难,勇 敢 地 活 了 下 来。他 在 做 了 7年 临 时 工 之 后,拿 起 笔 走 上 了 中 国 文 坛,1 9 7 9 年 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 的 清 平 湾 和 奶 奶 的 星 星 分 别 获 得 了 1 9 8 3 年和 1 9 8 4 年 全 国 优 秀 短 篇 小 说 奖,他 一 举 成 名,从 残疾临时工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后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作品以关注人生的独特
3、主题和风格引人注目。主要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合欢树、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夏日的玫瑰、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景点作品”。“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史铁生解释他的名字话剧人生话剧人生铁生喜欢北京人艺的话剧,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都会满心欢喜地前往剧场。有几次,我在剧场内见到他,他都是提前做好各项准备的样子,首先是要保证当日中午睡上好觉,下午坚决拒绝朋友来访或再三说明,尽力减短交谈时间,以
4、储备晚间看戏的精力。看戏时,轮椅车旁挂着一个水壶,着装也是少有的利落整齐。未等开演,他就焦急地摇着车开到第一排侧边,恭恭敬敬地守候着铃声响起。人物轶事人物轶事我与地坛我与地坛发表于发表于19911991年年上海文学上海文学第一期。第一期。此时史铁生此时史铁生4040岁,四十是一岁,四十是一个充满迷惑与智慧的人生阶段。个充满迷惑与智慧的人生阶段。史铁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下这篇寓哲理与诗情史铁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下这篇寓哲理与诗情为一体的散文。为一体的散文。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我我”是作者自己,即史铁生。“地坛地坛”,即方泽坛。解题解题地坛又称方泽坛,在中国北京安定门外,是明世宗以后明清两代皇帝
5、每年夏至祭祀土地神的地地坛又称方泽坛,在中国北京安定门外,是明世宗以后明清两代皇帝每年夏至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方。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形,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中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了解了解“地坛地坛”n 地坛鸟瞰图地坛鸟瞰图n 地坛牌楼地坛牌楼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阅读课文第一节、第五节的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问题一:问题一: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
6、么问题?结果如何?问题二:问题二:“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阅读课文第一节、第五节的第一句话,说一说作者与地坛的遭遇有何相似之处?颓废、迷惘颓废、迷惘 我我 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园 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少被人记起。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儿去 同病相怜同病相怜地坛被人遗弃地坛被人遗弃我被社会遗弃我被社会遗弃问题一:问题一:问题二: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
7、么问题?结果如何?问题二:问题二:地坛的沉思?地坛的沉思?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为什么来这个世上?为什么来这个世上?怎样活?怎样活?是否该去死?是否该去死?作者的沉思作者的沉思我该不该去死?我该不该去死?我为什么要出生?我为什么要出生?我应该怎么去活?我应该怎么去活?死,应该顺其自然死,应该顺其自然 无须思考无须思考 地坛的述说地坛的述说请同学们借助网络、书籍、学案等
8、,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阅读时,圈点勾画精彩句子和关键语段,找出你认为最美的几幅画面并给予命名,体味画面特点,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些画面的。完成下面的表格。阅读时,圈点勾画精彩句子和关键语段,完成自主任务单任务单:任务单:自主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任务单我与地坛我与地坛内容内容作者作者生平生平时代时代背景背景景中画面景中画面画面特点画面特点作者情感作者情感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前二十年,作者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20岁时突至的疾病使作者的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作者为了排解内心的
9、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对生命的新认识,地坛已经成为作者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作者这样写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他的心路历程。1.“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为何要强调这种区别?文本探究文本探究 地坛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地神的神圣场所,曾有过怎样的繁华与辉煌,不难想象。可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却冷落如一片野地,由盛到衰;史铁生在风华正茂的20岁忽然残废了双腿,由健全到残缺。相同的命运轨迹,令他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只有在地坛沧桑、宁静的怀抱里,他那颗颓废绝望的心才能找到心灵的抚慰。2.分析作者为何“自从那个下午我无
10、意识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文本探究文本探究 3阅读第5段的景物描写,完成下表。景物特点生命启示(1)蜂儿:(2)蚂蚁:(3)瓢虫:(4)蝉蜕:(5)露水:景物特点生命启示(1)蜂儿:“稳稳地”生活得优雅、淡定、从容(2)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转身”“疾行”生活得快乐、悠闲、自在;说明它充满活力,充满信心,有目标(3)瓢虫:先是“爬”,接着是“祈祷”,最后是“升空”按自己的方式,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靠自己的力量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4)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要获得重生、新生,需要耐得住寂寞,必须像蝉一样经历蜕壳的煎熬(5)露水:“摔开万道金光”
11、虽微小、短暂,但即使面临死亡也精彩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 说明地坛是破败、荒芜、古旧的,同时又宁静,充满活力、生气。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地坛是对“生命”和“世界”的解读,也是作者的解读,让作者获得新生。4.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作者在生命最美好的年华瘫痪了,内心备受折磨,在“生”于“死”的矛盾中苦苦针扎。在来到地坛之后,看到了荒芜但不衰败的地坛景象,获得了对生命的重新思考,知道了“死”的必然之后,决定坦然面对不幸,思考“生”的问题。5.怎样理解“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母亲是一位“疼爱”而
12、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6.在作者的心目中,“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母亲不仅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7.你是怎样理解“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我”的每一寸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亲的心。母亲的关爱像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不知不觉它就埋入了土地,然后潜滋暗长。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灵才突然发现,母亲的爱原来已经长成了一棵苍翠的松柏,一直为“我”遮风挡雨。“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
13、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母爱的诠释。充分传达出“我”的懂得与后悔。9.“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有何含义。“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10.我”、地坛、母亲三者是怎样的一种联系?明晰主旨明晰主旨 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体悟到的母爱。透过这些朴实、纯净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铁生的精神魅力,以及他澄净的思想和深切的感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拓展训练拓展训练请你以“珍爱生命”、“善待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