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体育科目三必背题一、选择题的常考知识点考点一:肌纤维类型与收缩形式人类的全部骨骼肌均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组成,通常根据纤维的收缩速度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收缩速度较慢,称慢肌纤维;一类收缩速度快,称快肌纤维。两者区别如下: 1.形态特征直径:快肌纤维大于慢肌纤维;线粒体数量:快肌纤维小于慢肌纤维; 毛细血管:快肌纤维少于慢肌纤维;肌球蛋白 ATP 酶的活性:快肌纤维高于慢肌纤维; 2.代谢特征无氧代谢能力:快肌纤维高于慢肌纤维; 有氧氧化能力:慢肌纤维高于快肌纤维; 3.生理特征收缩速度:快肌纤维收缩速度远快于慢肌纤维;收缩力量:快肌纤维收缩时产生的力量大于慢肌纤维;抗疲劳能力:慢肌纤维抗疲
2、劳能比快肌纤维强,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更容易疲劳; 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项目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快肌纤维百分比高于慢肌纤维; 耐力项目: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于快肌纤维需要速度又需要耐力项目:肌肉中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百分比相当(如中跑、自行车);优秀的耐力项目运动员:腿肌中慢肌纤维百分比占优势;优秀的速度和力量项目运动员:腿肌中快肌纤维百分比占优势。考点二:运动性心脏肥大运动性心脏肥大:是运动心脏的主要形态特征,可发生在左、右心室和心房,但以左心室肥大为主。(肥大程度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耐力运动员的心脏肥大表现为全心扩大,不仅左右心室均显著扩大,同时还伴有左心室室壁厚度的轻度增加。耐力项目
3、运动员的这种心脏肥大,又称离心性肥大; 力量项目运动员的心脏肥大主要以心室,特别是左心室心壁增厚为主,左右心室腔的扩大都不明显。因而力量项目运动员的心脏肥大,又称向心性肥大。考点三:出血的急救1. 出血的类型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自伤口的近心端呈间歇性、喷射状流出,血流速度快, 短时间内可大量出血,易引起休克,危险性大。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自伤口的远心端呈持续的、缓慢的向外流出,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但大静脉出血也会引起致命的后果。毛细血管出血:血色红、多为渗出性出血,危险性小。2.止血的方法常用的外出血临时止血法有以下几种:冷敷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抬高伤肢法、屈肢加压止血法、指压止血法。
4、3.间接指压止血法又称止血点止血法,是止血方法中最重要、最有效且极简单的一种方法。(1) 头部出血:头部前额、颞部出血,要压迫颞浅动脉。其压迫点在耳屏前方, 用手指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在颞骨上。(2) 面部出血:面部出血应压迫颌外动脉,其压迫点在下颌角前面约 1.5cm 处, 用手摸到搏动后将该血管压迫在下颌骨上。(3) 上肢出血:肩部和上臂出血可压迫锁骨下动脉;前臂出血可压迫肱动脉;手指出血可压迫指动脉;(4) 下肢出血:大腿、小腿部出血可压迫股动脉;足部出血可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考点四:运动中血液的重新分布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但增加的心输出量将在各个器官内重新分配,通过体内调节机制
5、,各器官的血流量发生重新分配。运动的骨骼肌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不参与运动的肌肉以及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运动时皮肤血流量的变化:运动初期皮肤血流减少,随着运动的持续进行,肌肉产热增加,体温升高,通过体温调节机制使皮肤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促进散热。运动时血液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肌肉运动时,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使不参加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运动时骨骼肌和心肌的代谢活动增强,局部代谢产物增多而积聚,使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开放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多,血液与肌肉组织进行交换的面积增大,气体扩散的距离缩短,使运动的肌肉和心肌能得到较多的氧和营养物质。考点六:有氧耐力 1.有氧耐力是
6、什么?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肌肉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必须依赖于结构和机能方面的基础条件,如对氧的摄取、运输与利用,肌纤维类型和神经调节功能等。有氧耐力主要与人体肌肉中的糖原储备有关。个体乳酸阈是训练有氧耐力最有效的强度指标。2. 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1) 有氧耐力与心肺功能心肺功能是有氧耐力的重要条件。强有力的心肺功能是运动中供氧充足的保证。心脏泵血功能是有氧耐力素质的重要生理基础,被称之为有氧耐力的中枢机制。长期从事氧耐力训练,可以使心脏出现运动性肥大, 其特点是左心室扩张时心室腔容积增大。(2) 有氧耐力与血液功能最大吸氧量取决于心脏的泵血功能、血液的气体运输能力以及肌
7、肉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如血液的携氧能力对最大吸氧量有很大的影响。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氧的运载媒体,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多少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重要因素。3. 有氧耐力如何训练有氧耐力训练一般采用持续性练习和间断性练习两种方法。在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的持续训练以及长距离的匀速跑或长段落的间歇训练。提高有氧耐力的关键因素是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长期耐力训练后期, 随着心脏泵血功能的提高,有氧耐力水平也随之提高。最能发展肌肉耐力的方法是负荷强度小,重复次数多。4. 有氧耐力的评价指标:有氧耐力的评价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二、体育心理学考点1、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
8、法,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焦虑习惯的技术。利用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焦虑习惯的目的。2、模拟训练法也称“比赛模式化训练”、“比赛适应性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3、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4、暗示训练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物,采用简接、含蓄的方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
9、过程。5、运动兴趣的种类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验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与体验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1) 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物质兴趣:指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编写在对运动用品的兴趣。精神兴趣:指一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表现为对运动的偏好和渴望。(2)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搞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间接兴趣:不是对体育活动本身产生的兴趣,而是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3) 根据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
10、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广泛兴趣:对多项体育运动或某一项体育运动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感兴趣。中心兴趣: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类(项)体育运动(如球类运动)或体育运动的某一方面(如运动心理) 有特别浓厚而稳定的兴趣。(4)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6、如何培养体育兴趣(1)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通过培养学习动机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2) 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 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态度,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作用。(4) 结合体育教材内容的特点,利用竞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体育与健康
11、课程标准相关重点及记忆方法1、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记忆技巧:关键词记忆,身体练习、健康、必修课程2、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 实践性 健身性 综合性记忆口诀:忠实击剑3、课程价值:(1) 增进身体健康(2)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4) 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记忆方法:健康与体育。三维健康即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再加体育知识技能, 合为体育与健康4、基本理念(义务教育)(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1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记忆方法:关键词: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学生主体、个体差异5、课程目标(5 大目标)(1)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 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记忆方法:涉及层面为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以及体育知识和技能方面,借以理解记忆6、学习领域目标(义务教育)(1) 运动参与(2) 运动技能(3) 身体健康(4)
13、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记忆方法:理解记忆7、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水平一:1-2 年级水平二:3-4 年级水平三:5-6 年级水平四:7-9 年级水平五:高中水平六:高中发展性学习目标记忆方法:小学 123,初高 45,特长为 6三、教学评价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 2、体育教师评价的内容:(1)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评价:专
14、业道德评价,专业知识评价,专业能力评价, 身心素质评价,专业潜能评价。(2)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促进新教师成长的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援助教师的评价。(3) 体育教师教学表现和效果评价: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3、教师自我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内容: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教材化、教学方法的恰当性、教学效果方法:自省、自评、自我总结手段:教学目标回顾、阅览学生的学习卡片、对比学生前后变化、听取学生意见。4、教师间同行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内容:教学思想、教材化工作、教学风格、教学方法的恰当性、教学效果方法:互评、互议、学习同行优点、指出同行不足手段:日常教学观摩与评议、教学科
15、评优活动、教学研究活动、说课、教学总结四、优秀教学设计示例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案一、课题: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掌握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以及灵敏等素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间的互帮互助、自我展示、相互评价能力。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蹬地展体、压腕拨球(二)教学难点:上下肢用力协调连贯五、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整队集合,点名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活动一:绕篮球场慢跑 2 圈活动二:徒手操:头
16、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膝关节运动、正压腿、侧压腿(三)基本部分:1. 学习:教学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以右手为例,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膝关节微屈,五指自然分开,指根以上持球,肘关节朝前,屈肘翻腕置球于右肩前。投篮时,蹬地展体,右臂向前上方抬肘伸臂,压腕拨指。2. 练习练习一:徒手原地模仿练习练习二:持球原地投篮模仿练习:两人一组一球,相距 45 米模仿练习 。练习三:篮下近距离投篮练习3. 请学生进行动作展示。4. 游戏游戏名称:投篮比赛游戏规则: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 4 组,每组以半个篮球场为场地,从排头开始依次投篮,每人一次,直到最后一名同学投完。裁判统计每组投进的总数。投进数多的小组获胜。(四)结束部分 1.放松:篮球操放松2. 课的小结3. 回收器材、师生再见六、场地设施:篮球场、篮球若干七、教学效果:预计运动运动负荷:1.平均心率:120-130 次/分钟2.练习密度: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