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选课件1法律逻辑学教程法律逻辑学教程精选课件2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一、思维、语言与逻辑一、思维、语言与逻辑“逻辑”是英文Logic的音译,它导源于希腊文(逻各斯),原意是指言辞、思想、理性、规律等。古代西方学者用“逻辑”指称研究推理论证的学问。我国近代学者将“逻辑”意译为“论理学”、“理则学”、“名学”、“辩学”等。到20世纪初,我国逐渐通用“逻辑”的译名。精选课件3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一个多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1)指客观事物的规律。如“建设和谐社会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逻辑继续”。(2)指思维的规律、规则。如“法律辩护要合乎逻辑”。(3)指研究思维的结构形式及其规律
2、的学科,即逻辑学。如“学点文法和逻辑”。(4)指某种特殊的观点、方法。如“杀人不眨眼者所奉行的是暴徒逻辑”。精选课件4逻辑学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那么,什么是思维?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基于实践之上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感性认识是形成感觉、知觉和表象的阶段,它对事物的认识是形象的、直观的、表面的。理性认识就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和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和推论理推论理的阶段,它对事物的认识是抽象的、概括的、间接的。例如,“犯罪行为”是对所有触犯刑法并依据刑法予以刑事处罚的危害社会行为的反映,它所揭示的不是某一犯罪
3、行为的具体特征,而是经过对各种犯罪行为的属性进行抽象、概括而得到的关于这类行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精选课件5思维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思维内容是思维对象及其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思维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基本形态,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判断是对思维对象及其属性作出断定的思维形态;推理是从已知知识得出未知知识的思维形态。思维形式就是同一类型的思维的共同结构。何谓“同一类型”?(待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思维必须借助语言形式,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伴随整个体思维过程,并总结、记录、巩固思维成果。(概念与语词、判断与语句、推理与句组句群相应)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p q(“法律
4、是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的制度”、“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既是危难,又是机遇”这三个判断共同的结构形式。)精选课件6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科学。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科学。逻辑学首先是研究思维形式特别是推理形式及其规律的。逻辑学首先是研究思维形式特别是推理形式及其规律的。什么是思维的形式?什么是同类型思维?什么是思维的形式?什么是同类型思维?(1 1)所有人都是要死的,基地组织成员是人,所以,基地)所有人都是要死的,基地组织成员是人,所以,基地组织成员是要死的。组织成员是要死的。(2 2)船在海上,人在船上,所以,
5、人在海上。)船在海上,人在船上,所以,人在海上。(3 3)所有法学专业学生都应学习法理学,本班同学是法学)所有法学专业学生都应学习法理学,本班同学是法学专业学生,所以,本班同学应学习法理学。专业学生,所以,本班同学应学习法理学。以上三例是同一类型思维,具有共同结构:以上三例是同一类型思维,具有共同结构:所有所有MM是是P P,所有所有S S是是MM,所以,所有所以,所有S S是是P P。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精选课件7其次,逻辑学要研究抽象思维的规律。其次,逻辑学要研究抽象思维的规律。抽象思维的规律有包括基本规律和非基本规抽象思维的规律有包括基本规律和非基本规律律基本规律主要
6、有保证思维确定性的同一律,基本规律主要有保证思维确定性的同一律,保证思维前后一保证思维前后一贯无矛盾的矛盾律和保证无矛盾的矛盾律和保证思维明确性的排中律。思维明确性的排中律。非基本规律指存在于推理等思维形式中的特非基本规律指存在于推理等思维形式中的特殊规律(通常称公理、推导规则)。殊规律(通常称公理、推导规则)。精选课件8最后,逻辑学要研究思维方法,也称最后,逻辑学要研究思维方法,也称认识现实的逻辑方法。主要有明确概认识现实的逻辑方法。主要有明确概念或词项的定义、划分方法,确定命念或词项的定义、划分方法,确定命题的真假值的值法,求因果联系的科题的真假值的值法,求因果联系的科学归纳法、增强论证性
7、的反证法、归学归纳法、增强论证性的反证法、归谬法等。谬法等。精选课件9三、逻辑学的性质1、全人类性 2、基础性 3、工具性 4、规范性精选课件10四、逻辑学的产生与发展四、逻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逻辑学的产生:世界三大逻辑学发源地及最早的三大逻辑: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古代中国(墨辩逻辑)、古代印度(因明逻辑)二、逻辑学的发展:逻辑学的第一次里程碑式大发展:近代西方归纳逻辑的产生(弗兰西斯培根)逻辑学的第二次里程碑式大发展:现代数理逻辑的产生(莱布尼茨怀特海、罗素)逻辑学的第三次里程碑式大发展:辩证逻辑的产生(黑格尔、马克思)精选课件11第二节 法律逻辑学的特点与作用一、法律逻辑学的特点一
8、、法律逻辑学的特点法律逻辑学还是一门正在研究和探索的新学科,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目前我国高校所开设的法律逻辑学课,大多是在没有学过普通逻辑知识的学生中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把握普通逻辑的一般原理及其在法学和法律工作让学生把握普通逻辑的一般原理及其在法学和法律工作中的应用中的应用。所以,我们现在学习的法律逻辑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逻辑学,而是“法律专业普通逻辑学”的简称。我们暂且称之为法律逻辑学。法律逻辑学是逻辑学中的一法律逻辑学是逻辑学中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涉法思维的形式、方法与规门新兴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涉法思维的形式、方法与规律的逻辑学学科。律的逻辑学学科。精选课件12
9、那么,法律逻辑学有何特点呢?法律逻辑学既体现了一般逻辑理论的共性,又带有涉法思维的特点。首先,法律逻辑学要介绍一般的逻辑理论知识,如命题逻辑、词项逻辑、谓词逻辑、归纳逻辑等。其次,法律逻辑学要介绍研究涉法思维活动中的特殊形式与规律的逻辑知识理论,如侦查逻辑、法律规范逻辑、法律论辩逻辑等。精选课件13二、法律逻辑学的作用首先,法律逻辑是推进进法律一致性的重要手段。逻辑学与法律公平、公正相依伴,法律推理是法学研与运作的重要方法,司法程序是否公平、公正的晴雨表。其次,法律逻辑学有助于提高立法工作水平。立法既要遵循立法原则、立法政策,还要讲究法律条文的准确性、一致性与恰当性。最后,法律逻辑学有助于提高
10、法学研究与依法办案的能力。逻辑论证与表达,案情归纳与演绎分析,识别、驳斥逻辑谬与诡辩,提高论辩能力,都是法学研究与依法办案的能力,这些能力与法律工作者的逻辑学素食密切相关。精选课件14第二章 命题逻辑(上)第一节 命题概述一、命题及其逻辑特征1、什么是命题命题:命题是借助语句陈述思维对象情况并有真假之分的思想。例如:(1)任长霞是人民心中的好局长。(2)所有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3)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没有选举权。精选课件15(4)有的律师不是兼职的。(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6)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7)只有现场作案人,才可能到过犯罪现场。(8)并非如果某人有作案工具,他就
11、是作案人。2、命题的逻辑特征: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有真假之分(8例中有2例为假)精选课件16二、命题与语句及判断2、命题和语句 语句是按一定规则组成的语言文字的符号串。命题和语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命题都要用语句表达。区别:(1)是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2)有些语句子不直接表达命题(只有陈述句、反诘疑问句直接表达命题,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不直接表达命题)(3)同一语句可表达不同命题(4)不同语句可表达同一命题精选课件173、命题和判断一个命题所陈述的思维对象情情况,如果被思维主体肯定或否定,命题就变成判断。所以,命题和判断的区别在于陈述的内容与主体有关还是无关。无关是命题,有关是判断。精选
12、课件18三、命题的种类 规范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 真值模态命题 直言命题(性质命题)命题 简单命题:命题的词项分解形态命题的词项分解形态 非模态命题 关系命题 复合命题:命题的宏观联结形态命题的宏观联结形态复合命题有七种基本形式: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必要条件假言、充分必要条件假言)、负命题。精选课件19第二节 复合命题一、什么是复合命题复合命题就是包含其他命题的命题。复合命题是宏观联结态的命题,它以简单命题为基本单元,不再对简单命题内部结构作微观分析,即不分解组成命题的词项,如主词、谓词等。复合命题中所包含的命题称子命题,有多层次子命题的复合命题称多重复合命题。子命题若是
13、简单命题,则称该子命题是复合命题的原子命题。如1:如果一个地方发生了某件重要新闻,那么,因特网是很快就会发布出这一新闻来。形式是:如果p,那么 q。2:不能说这件事不是甲干的就是乙干的。形式是:并非“要么p,要么 q”(或并非p)精选课件20复合命题的真假值称为逻辑值。一个复合命题真,称为该命题有真的真值,记为“1”;一个复合命题假,称为该命题有假的真值,记为“0”。复合命题的真假值由子命题的真假与子命题之间的联结方式决定。表示子命题之间联结方式的逻辑算子是复合命题的联结词。精选课件21二、复合命题联结词复合命题是借助于命题联结词联结子命题构成的。在思维实际中,子命题或真或假,复合命题的真假也
14、确定了。从逻辑理论说,子命题是变项;命题联结词是常项。常项(命题联结词)是特殊的词项。如,“春天来临”与“百花齐放”是两个子命题,联结词不同,可有不同的复合命题(“春天来临并且百花齐放”、“春天来临或者百花齐放”、“如果春天来临,那么百花齐放”)变项(子命题)可以指派其为真为假(称真值指派)仅从真值角度反映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和关系的联结词,称为真值联结词。复合命题有七种其基本形式:精选课件22三、复合命题的种类及其特征(一)联言命题什么是联言命题联言命题就是用“并且”联结若干子命题、陈述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如 这种行为既是违法行为也是犯罪行为。法官分析证据时,不仅要注意原告方提供的证据
15、,而且要注意被告方提供的证据。常见的联言命题的联结词及其公式表示:并且 而且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既又 一方面一方面 最典型的是:并且 联言命题又称合取命题公式:p 并且q;p q(合取式)合取词、合取支精选课件23联言命题真值表 p q p q 1 1 1 1 0 0 0 1 0 0 0 0精选课件24真值表显示联言命题的判定方法:所有支命题为真,则联言命题为真,只要一支命题为假,则联言命题为假。联言命题的性质:联言命题为真,则每一支命题为真精选课件25联言推理 什么是联言推理 联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是联言命题并根据联言命题逻辑特征由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推理 联言推理的两个有效式:分解式 p
16、q p;p q q 合成式p,q p q 精选课件26二、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就是陈述若干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命题。如1:企业在交易会上或者或者了解了产品信息,或者获得了技术情情报。如2:某甲伤人要么是故意的,要么是过失的。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精选课件271、相容选言命题 什么是相容选言命题相容选言命题是用“或者”联结若干子命题、陈述若干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为真的命题。如上例1企业在交易会上或者或者了解了产品信息,或者获得了技术情情报。相容选言命题的语言联结词及其公式表示:或者 或许或许 可能可能 最具典型的:或者 相容选言命题 又称析取命题。公式:p 或者q;p q(析取
17、式)析取支、析取词精选课件28相容选言命题真值表 p q p q 1 1 1 1 0 1 0 1 1 0 0 0精选课件29真值表显示相容选言命题的判定方法:只要有一个支命题为真,则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如果全部支命题为假,则相容选言命题为假。相容选言命题的性质:相容选言命题为真,且其余支命题为假,则剩下唯一的支命题为真。精选课件30相容选言推理什么是相容选言推理什么是相容选言推理 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中有一个相容选言命题,并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或结论中有一个相容选言命题,并根据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由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推根据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由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推理。理。相容选言推
18、理的有效式:相容选言推理的有效式:否定肯定式否定肯定式p qp q,p q p q p q p q,q pq p析取引入式析取引入式 p p qp p q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 精选课件312、不相容选言命题什么是不相容选言命题不相容选言命题是由联结词“要么要么”联结若干子命题、陈述若干事物情况中有且只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选言命题 如上例2某甲伤人要么是故意的,要么是过失的。不相容选言命题的语言联结词及其公式表示:要么要么 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 最具典型的是:要么要么 不相容选言命题 又称不相容析取命题。公式:要么p,要么 q;p!q(不相容析取式)不相容析取支、不相容析取词精选
19、课件32不相容选言命题真值表 p q p!q 1 1 0 1 0 1 0 1 1 0 0 0精选课件33真值表显示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判定方法:如果只有一个支命题为真,其余支命题为假,那么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如果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支命题为真,或所有支命题都为假,则不相容选言命题为假。不相容选言命题的性质:不相容选言命题为真,且其余支命题为假,则剩下唯一的支命题为真;一个支命题为真,则其余支命题为假。精选课件34精选课件35不相容选言推理 什么是不相容选言推理什么是不相容选言推理 不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不相容选言命不相容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不相容选言命题,并根据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必
20、然推题,并根据不相容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而必然推出的推理。出的推理。不相容选言推理的两个有效式:不相容选言推理的两个有效式:否定肯定式(否定肯定式(p p!q q),p q p q (p p!q q),q p q p 肯定否定式肯定否定式 (p p!q q),p p q q (p p!q q),q q p p不相容选言推理规则不相容选言推理规则 精选课件36三、假言命题1、假言命题与条件关系假言命题是陈述一事物情况存在需要条件的复合命题,因此也称条件命题。如1:如果该嫌疑人参与作案,那么该嫌疑人有作案时间。如2:只有合理施肥,才能获得高产。如3:当且仅当某一行为是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题的行为,它
21、就是故意杀人行为。假言命题由命题联结词联结两个子命题构成。表示条件的子命题称前件,表示结果的子命题是后件。假言命题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精选课件37条件分为三类充分条件: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未必无后件。必要条件:无前件必无后件,有前件未必有后件。充分必要条件:有前件必有后件,无前件必无后件。相应地,假言命题分为三类: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精选课件382、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就是陈述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语言联结词及其公式表示:如果那么 只要就 倘若则
22、最具典型的是:如果那么 公式:如果p,那么q;pq(蕴涵式)蕴涵词例:如果是桃树,则先花后叶。精选课件39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值表 p q p q 1 1 1 1 0 0 0 1 1 0 0 1精选课件40 p q p q 1(桃桃树树)1(先先花后叶花后叶)1 1(果树)0(不不先花后叶先花后叶)0 0(李树)1(先先花后叶花后叶)1 0(柑橘树)0(不不先花后叶先花后叶)1精选课件41真值表显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判定方法:如果前件假或者后件真,那么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真;如果前件真而同时后件假,则为假。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命题的性质: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真,且前件真,那么后件必真;如果后件
23、假,则前件必假。精选课件42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特性,由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推理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两个有效式:肯定前件式p q,p q 否定后件式 p q,q p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C1至此止精选课件433、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什么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陈述前件为后件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语言联结词及其公式表示:只有才 除非不 必须才 最具典型的是:只有才 公式:只有p,才q;pq(反蕴涵式)反蕴涵词。例:只有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才构成行贿罪。精选课件44
24、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真值表 p q p q 1 1 1 1 0 1 0 1 0 0 0 1精选课件45 p q p q行贿量大1(谋谋不正当利不正当利)1(是是行贿罪行贿罪)1行贿量小1(谋谋不正当利不正当利)0(非非行贿罪行贿罪)1 0(不不谋利谋利)1(是是犯罪犯罪)0 0(不不谋不正当利)谋不正当利)0(非非行贿罪行贿罪)1精选课件46真值表显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判定方法:如果前件真或者后件假,那么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真;如果前件假而同时后件真,则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假。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性质: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真,且前件假,那么后件必假;如果后件真,则前件必真。精选课件47必要条件假言
25、推理 什么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并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特性,而由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推理 必要假言推理的两个有效式:否定前件式 pq,p q 肯定后件式 p q,q p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精选课件484、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就是陈述前件是后件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语言联结词及其公式表示:当且仅当则 如果那么;并且,只有才 最具典型的是:当且仅当当且仅当则则公式:p当且仅当q;pq(等值式)等值例:如果而且只有某一行为是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它就是故意杀人行为。
26、精选课件49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真值表 p q p q pqp q 1 1 1 1 1 1 0 0 1 0 0 1 1 0 0 0 0 1 1 1精选课件50真值表显示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判定方法:如果前件和后件同时为真或者同时为假,那么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真;如果前件和后件的真假值相反,则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假。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性质:如果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真,且前件真,那么后件必真(且前件假,那么后件必假);如果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为真,且后件真,那么前件必真(且后件假,则前件必假)。精选课件51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充
27、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并根据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逻辑特性,由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推理的四个有效式:肯定前件式p q,p q 否定前件式p q,p q 肯定后件式p q,q p 否定后件式p q,q p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精选课件52(四)负命题(四四)负命题负命题什么是负命题什么是负命题 负命题是用联结词负命题是用联结词”并非并非”联结某个子命题联结某个子命题,因而因而否定某个命题的命题。如:否定某个命题的命题。如:并非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并非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负命题的语言联结词及其公式负命题的语言联结词及其公式负命
28、题的语言联结词有负命题的语言联结词有:并非并非;不是不是;不能说不能说;是不对是不对的的;不能成立等不能成立等.典型形式是典型形式是”并非并非”.公式:公式:并非并非P P P(P(否定式否定式)否定号否定号精选课件53负命题的真值表 p p 1 0 0 1精选课件54真值表显示 ,p q负命题的判定方法:支命题为假,则负命题为真,支命题为真,则负命题为假。负命题的性质:负命题为真,则支命题为假双重否定律 p p;p p德摩根律(1)(p q)p q(2)(p q)p q精选课件55负命题推理什么是负命题推理 负命题推理就是前提或者结论是负命题并根据负命题逻辑特性由前提必然推出结论的推理 负命
29、题推理的两个有效式 双否消去式 p p;双否引入式 p p负命题推理的规则 精选课件56四、法律条文中的复合命题法律条文中的复合命题有其特殊性。法律文件中经常出现下述特殊命题形式。1、定义形式的命题此类复合命题是定义,其特点是主词、谓词外延相等,故可交换位置表述。如: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2、除外命题法律文件中用以规定例外情况或附加条件的文字,常以“但是除外”这种形式表示,“但是”后面的文字称为“但书”。如: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精选课件573、混合型多重复合命题法律文件内容复杂,通常由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等多种复合命题形式相结合组成多重复合命题。如(刑法):
30、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其形式为:(p (q r)t)s精选课件58再如(刑法):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p1 s t)(p2 s t)(p3 s t)(p4 s t)(p5 s t)(p6 s t)(p7 s t)精选课件594、无联结词复合命题(省略了联结词)如:法律明文规
31、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量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得定罪量刑。这是省略联结词的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公式:(p q)(p q)又如: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本章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各该条的规定从重处罚。(顿号起联结词“或者”的作用,第一逗号处省略了联结词“并且”,第二逗号处省略了联结词“则”)公式:(p1 p2 p3)(q1 q2 q3)r精选课件60“或者”的含义有一般含义,也有特殊意义。如: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船只、汽车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最后的“或者”是针对不同情况而
32、言的,不是可任意选取的。因为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公式:(p r1)(pq r2r3)精选课件61其他复合命题推理(一)等值推理(是与的叠合,与与 、与与相通,故等值与互推相通相通,故等值与互推相通)(p q)p q(p q)p q(p q)p q(p q)p q(p q)(p q)(p q)(p q)精选课件62(p q)(p q)(p q)(q p)(p q)r)(pr)q)精选课件63(二)假言联锁推理充分联锁式(肯定式与否定式)(p q)(q r)(p r)(p q)(q r)(r p)必要联锁式(肯定式与否定式)(p q)(q r
33、)(r p)(p q)(q r)(p r)精选课件64二难推理二难推理简单构成式简单构成式(p r)()(q r)()(p q)r复杂构成式复杂构成式(p r)()(q s s)()(p q)(r s s)简单破坏式简单破坏式(p r)()(p s s)()(r s s)p复杂破坏式复杂破坏式(p r )()(q s s)()(r s s)(p q)精选课件65C1C1至此止至此止反驳二难诡辩的三种方法反驳二难诡辩的三种方法揭前提虚假揭推理形式错仿二难推理驳斥法精选课件66综合推理实例分析P4548精选课件67第三节 复合命题重言式与真值表一、重言式与真值函项(一)真值函项也称真值函数,真值随
34、变项而变化的的命题形式。真值函项分一元真值函项、二元真值函项、三元真值函项等。前述复合命题基本形式中,负命题是一元真值函项,其它六种可以是二元真值函项或多元真值函项。精选课件68一元真值函项表示法 p 1 2 3 4 1 1 1 0 0 0 1 0 1 0精选课件69一元真值函项对应的真值形式1:pp,(p p),p p2:p,p p,p p,(p),3:p,p p,p p 4:p p,(p p),(pp)精选课件70二元真值函项表示法p q123456789101112131415161 11 1 1 1 1 1 1 10 0 0 0 0 0 0 01 01 1 1 1 0 0 0 01 1
35、 1 1 0 0 0 00 11 1 0 0 1 1 0 01 1 0 0 1 1 0 00 01 0 1 0 1 0 1 01 0 1 0 1 0 1 0精选课件71(二)重言式和非重言式真值函项可分为恒真、恒假、可真可假三种,我们将其分别称作重言式、永假式、可真式(可满足式)。1、重言式(是逻辑规律)2、非重言式永假式(矛盾式)可满足式精选课件72二、真值表判定法制作真值表的方法p q q p q1 1 0 01 0 1 10 1 0 10 0 1 1精选课件731、真值表(判定)法(1)判定是否重言式pqpq q p (pq)q (pq)q p 1 1 100 0 11 0 0 10 0
36、 10 1 1 0 1 0 10 0 111 1 1精选课件74(2)判定是否互为等值 式 p q p pq p q p q 1 1 0 1 0 1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0 0 1 1 0 1精选课件752、归谬赋值法(pqpq)(q q p p)0 0 1 0 1 0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0 0 精选课件76归谬赋值法步骤(1)写出要判定的公式A(2)在A 的主联结词下写0(假)(3)按真值表,逆推出:子公式的值,并一直推下去,最后到命题变项,观其值(4)只要观赋值有矛盾(命题变项既真又假),即可判定A是重言式,逆推可止.精选课件77简
37、化归谬赋值法 6 3 6 2 6 3 6 1 4 5 3 4 5 2 4 5 3 4 56 3 6 2 6 3 6 1 4 5 3 4 5 2 4 5 3 4 5(pr)(qs)(pr)(qs)(ppq)(q)(r r s)s)0 1 1 1 0 1 1 0 1 0 1 1 0 0 0 1 0 0 1 0 1 1 1 0 1 1 0 1 0 1 1 0 0 0 1 0 0 1精选课件78第二节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NP推理系统推理系统自然推理系统自然推理系统命题逻辑命题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的自然推理系统NPNP精选课件79一、形式语言一、形式语言L L1、初始符号(三类)命题变项:p、q、r、s
38、、t,p1、p 2 命题常项:,技术性符号:(,)精选课件802、形成规则任何单个命题变项是公式。如果A是公式,则A是公式。如果A、B是公式,则(AB、(AB)、(AB)、(AB)是公式。只有形成的符号串是合式公式。p!q=df(pq)(pq)pq=df(p q)精选课件81精选课件82二、推导规则与形式推演二、推导规则与形式推演(一)推导规则(一)推导规则1 1、肯定前提规则(记为、肯定前提规则(记为P P):由):由A1A1、A2A2、An An可推出可推出Ai(i=1,2,n).Ai(i=1,2,n).该规则表明:给定若干前提之后,其中任一该规则表明:给定若干前提之后,其中任一前提可随时
39、引入。前提可随时引入。2 2、否定引入规则(记为、否定引入规则(记为 +):从):从A A推出推出BBB B,则可推,则可推出出A A3 3、否定消去规则(记为、否定消去规则(记为-):如果从):如果从A A推出推出BBB B,则,则可推出可推出A A。运用该规则,可临时引入假设(记作。运用该规则,可临时引入假设(记作H H),并),并消去该假设而得到消去该假设而得到A.A.4 4、蕴涵引入规则(记为、蕴涵引入规则(记为+):如果从):如果从A A推出了推出了B B,则可得,则可得出结论出结论ABAB。运用该规则,可临时引入假设(记作。运用该规则,可临时引入假设(记作H H),),并消去该假设
40、而得到并消去该假设而得到ABAB5 5、蕴涵消去规则(记为、蕴涵消去规则(记为-):从):从ABAB和和A A可推出可推出B B(分离(分离规则)规则)精选课件836 6、合取引入规则(记为、合取引入规则(记为+):从):从A A和和B B可推出可推出ABAB;7 7、合取消去规则(记为、合取消去规则(记为-):从):从ABAB可推出可推出A;A;从从ABAB可推出可推出B B;8 8、析取引入规则(记为、析取引入规则(记为+):从):从A A可推出可推出ABAB;从从B B可推出可推出ABAB9 9、析取消去规则(记为、析取消去规则(记为-):从):从ABAB和和A A可推可推出出B;B;从
41、从ABAB和和B B可推出可推出A A;1010、等值引入规则(记为、等值引入规则(记为 +):从):从AB,B A AB,B A,可得,可得ABAB1111、等值消去规则(记为、等值消去规则(记为 -):从):从ABAB可推得可推得AB AB;从从ABAB可推得可推得B A B A 精选课件84,p q1212、假言三段论规则(记为、假言三段论规则(记为H.SH.S):从):从AB AB 和和BCBC可推得可推得A A C C1313、假言易位规则(记为、假言易位规则(记为H.TH.T):从):从ABAB可推得可推得 B B A;A;从从 A A B B可推得可推得B A B A 1414、
42、二难推理规则(记为、二难推理规则(记为D.CD.C):从):从AB,A C,BCAB,A C,BC可推可推得得C;C;从从A B,A C,B DA B,A C,B D可推得可推得C DC D1515、双否引入规则(记为、双否引入规则(记为+):从):从A A可推得可推得A A1616、双否消去规则(记为、双否消去规则(记为 -):从):从A A可推得可推得A A1717、等值置换规则(记为、等值置换规则(记为R.PR.P):任意两个彼此等值的公式):任意两个彼此等值的公式可以互相替换。可以互相替换。(从(从(p qp q)直接推得)直接推得 p p q q,从,从 p p q q直接推得直接推
43、得 (p qp q))精选课件85(二)形式推演 什么是形式推演?什么是形式推演?形式推演就是类似于数学证明的逻形式推演就是类似于数学证明的逻辑推演(逻辑演算)。辑推演(逻辑演算)。精选课件86数学中“有前提的形式推演”举例1已知已知:在在ABC ABC 与与 A1B1C1A1B1C1中中,A=AA=A1 1,B=B,B=B1 1,AB=A,AB=A1 1B B1 1,求证求证:ABC ABC A A1 1B B1 1C C1 1 证明证明:A=A A=A1 1,B=B,B=B1 1,AB=A,AB=A1 1B B1 1 (已知已知)ABC ABC A A1 1B B1 1C C1 1 (全等
44、判全等判定定理定定理:两角夹边两角夹边)精选课件87数学中“有前提的形式推演”举例2举例举例2 2已知已知:在在ABC ABC 与与 A1B1C1A1B1C1中中,A=A1,B=B1,AB=A1B1,A=A1,B=B1,AB=A1B1,求证求证:BC:BC上的高等于上的高等于B1C1B1C1上的高上的高,即即AH=A1H1AH=A1H1证明证明:(1)A=A1,B=B1,AB=A1B1 (1)A=A1,B=B1,AB=A1B1 (已知已知)(2)(2)ABC ABC A1B1C1 (A1B1C1 (全等判定定理全等判定定理:两角夹边两角夹边)(3)C=C1 (3)C=C1 (全等性质定理全等性
45、质定理:对应角相等对应角相等)(4)AC=A1C1 (4)AC=A1C1 (全等性质定理全等性质定理:对应边相等对应边相等)(5)(5)作高作高AHAH和和A1H1,A1H1,(6)(6)AHC AHC A1H1C1 (RT A1H1C1 (RT全等判定定理全等判定定理:一角一边一角一边)(7)AH=A1H1 (7)AH=A1H1 (全等性质定理全等性质定理:对应边相等对应边相等)精选课件88一个有穷的公式系列一个有穷的公式系列B1B1,B2B2,Bn Bn,是,是从前提从前提(不是空集)到结论不是空集)到结论B B的形式推演的形式推演,如果每一,如果每一BiBi(i=1i=1,2 2,nn)
46、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BiBiBiBi是临时引入的假设是临时引入的假设 BiBi是该序列中在前的若干公式应用推导规则得到是该序列中在前的若干公式应用推导规则得到的公式的公式B=BnB=BnBiBi是阶段性结论,其中是阶段性结论,其中 BnBn是最末的结论即结论是最末的结论即结论B B。精选课件89形式推演(证明)例示,p q定理1 p q,p q(1)p q P P(2)p P P(3)q (1)(2)-精选课件90定理2 (p q)p q(1)(p q)P P(2)(p q)H H(3)p H H(4)p q (3)+(5)(pq)(pq)(2)(4)+(6)p (3)(5)
47、-(7)q H H(8)p q (7)+(9)(p q)(p q)(2)(8)+(10)q (7)(9)-(11)p q (6)(10)+精选课件91(12)(pq)(pq)(1)(11)+(13)p q (2)(12)-涉法思维应用实例(教材第52页)精选课件92NP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可靠性:凡NP系统中的语法推出都是语义推出完全性:凡NP系统中的语义推出都是语法推出语法推出是形式正确的推理(正确的变形)语义推出是前提真,其推出的结论一定真.公式A1,A2,An B(语法推出)A1,A2,An B(语义推出)精选课件93,p q r练习题:第二、三章共15题P30-三13579四1五1六1
48、P55-二1246三24四4五4C2C2此章已授完此章已授完精选课件94第四章第四章 词项逻辑(上)词项逻辑(上)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1.1.明确什么是明确什么是词项词项及其词项的两个基本逻辑及其词项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特征;2.2.掌握词项和语词的关系;掌握词项和语词的关系;3.3.明确明确词项的种类词项的种类和词项间的关系;和词项间的关系;4.4.掌握下掌握下定义和划分定义和划分的方法并能依据定义或的方法并能依据定义或划分的规则分析定义或划分是否正确;划分的规则分析定义或划分是否正确;5.5.掌握词项的掌握词项的限制和概括限制和概括的方法。的方法。精选课件95第一节第一节 词项
49、概述词项概述这一节,重点把握两个问题:这一节,重点把握两个问题:1.1.什么是词项的内涵和外延?什么是词项的内涵和外延?2.2.词项和语词是什么关系?词项和语词是什么关系?精选课件96一、词项及其特征一、词项及其特征词项是指运用主谓式语句作出陈述性命词项是指运用主谓式语句作出陈述性命题(性质命题)时,题(性质命题)时,充当命题的主项、充当命题的主项、谓项的语词谓项的语词。例如:例如:有的合同是有效的。有的合同是有效的。任何法院都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任何法院都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精选课件97词项的内涵和外延词项的内涵和外延词项表达特定的概念词项表达特定的概念.词项的内涵词项的内涵是词项具有
50、的内在含义,是是词项具有的内在含义,是反映在词项中的思维反映在词项中的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概念),也就是概念的含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概念),也就是概念的含义。本质属性(特有属性)本质属性(特有属性)属性属性 非本质属性非本质属性词项的内涵是词项的内涵是词项的质词项的质,回答一个词项是什么。,回答一个词项是什么。词项的外延是词项词项指称的对象范围。词项的外延是词项词项指称的对象范围。外延是外延是词项的量词项的量,回答一个词项有哪些对象。,回答一个词项有哪些对象。精选课件98例如:例如:法律法律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