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标准化与供应链管理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0766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4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标准化与供应链管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物流标准化与供应链管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物流标准化与供应链管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物流标准化与供应链管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物流标准化与供应链管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现代物流概论之 标准化与供应链管理第七章第七章 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第一节:物流标准化的概念物流标准化的概念,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特点 重点掌握物流标准的种类,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重点掌握助理物流师)掌 握 第二节:物流标准化的方法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 (掌握助理物流师)理 解物流标准化的形式,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 (理解助理物流师)掌 握第三节:物流标准化内容 (掌握助理物流师 理 解第四节:国内外物流标准化建设 一般了解物流标准化的含义物流标准化的种类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物流标准化的含义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物流标准化的概念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特点 标

2、准化和标准化的概念国家标准 3935中关于标准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产品、工作、工程、服务等普遍的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统一的标准的过程。标准化是国民经济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它对于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和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物流标准化的概念物流标准化是以指以物流系统为对象,围绕运输、储存、装卸、包装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技

3、术和工作方面的标准,并按照技术要求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过程。物流标准化具有以下含义:1.物流标准化是以制定标准、贯彻标准并随着发展的需要而修定标准的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2.物流标准是物流标准化过程的产物。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都是要通过制定和贯彻具体标准来实现的。因此,制定、修订和贯彻物流标准,是物流标准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3.物流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实施,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整个物流实现标准化,每一项标准得到贯彻实施,可以加速运输、装卸的速度,降低暂存费用,减少中间损失,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4.物流标准化是一个相对

4、 的概念。从深度上讲,无论是单个标准,还是标准系统,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都要经过为断调整。每经过一次调整,它的结构就更趋合理,功能水平就相应提高,并逐步向深层次发展。从广度上看,一项孤立的标准,即使很完整,水平很高,标准化的目的也是不容易实现的,还必须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标准都建立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发挥系统的整体作用,这个系统再与其他系统相结合、配套,形成更大的系统。物流标准化的活动过程就是系统的建立和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过程。物流标准化系统的特点1和一般标准化系统不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涉及面更为广泛,其对象也不像一般标准化系统那样单一,而是包括了机电、建筑、工具、工作方法等许多种类。虽然处于一

5、个大系统中,但缺乏共性。从而造成标准种类繁多,标准内容复杂,也给标准的统一性及配合性带来很大困难。2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这是由于物流也物流管理思想诞生较晚,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过去在没有归入物流系统之前,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并且经多年的应用,不断发展和巩固已很难改变。在推行物流标准化时,必须以此为依据,个别情况固然可将有关旧标准化体系推翻,按物流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重建新的标准化体系,但通常还是在各个分系统标准化基础上建立物流标准化系统。这就必然从适应及协调角度建立新的物流标准化系统,而不可能全部创新。3物流标准化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科学性

6、要求体现现代科技成果,不仅要以科学试验为基础,还要求与物流的现代化(包括现代教育和管理)相适应,要求能将现代科技成果联结成物流大系统。民主性指标准的制定应采用协商一致的办法,广泛考虑各种现实条件,广泛听取意见,使标准更具权威、减少阻力,易于贯彻执行。经济性是标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标准化生命力如何的决定因素。4物流标准化有非常强的的国际性。由于我国执行的搞活及开放政策,对外贸易和交流近年来大幅度上升,国际交往、对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所有的国际贸易又最终靠国际物流来完成。各个国家都很重视本国物流与国际物流的衔接,在本国物流管理发展初期就力求使本国物流标准与国际也是其不同于

7、一般产品标准的重特点。物流标准的种类基础标准分系统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基础标准基础标准是制定其他物流标准应遵循的、全国统一的标准,是制定物流标准必须遵循的技术基础与方法指南。主要包括专业计量单位标准、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物流专业名词标准等。1专业计量标准。物流标准是建立在一般标准化基础之上的专业标准化系统,除国家规定的统一计量标准外,物流系统还要有自身独特的专业计量标准。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基础模数尺寸是指标准化的共同单位尺寸,或系统各标准尺寸的最小公约尺寸。在制定各个具体的尺寸标准时,要以基础模数为依据,选其整数倍为规定的尺寸标准,这样,可以大减少尺寸的复杂性,使物流系统各个环节

8、协调配合,并成为系列化的基础。基础模数尺寸一旦确定,设备的制造、设施的建设、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配合协调、物流系统车其他系统的配合就以其为依据。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定的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是:600mm400mm。3集装基础模数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是最小的集装尺寸,它是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基础上,按倍数推导出来的各种集装设备的基础尺寸。在物流系统中,由于集装尺寸必须与各环节的物流设施、设备相配合,在对整个物流系统设计时,通常以集装尺寸为核心进行设计。集装模数尺寸是物流系统各个环节标准化的核心,它决定和影响着其他物流环节的标准化。4物流建筑基地模数尺寸。它主要是指物流系统中各种建筑物所使用的

9、基础模数,在设计建筑物的长、宽、高尺寸、门窗尺寸以及跨度、深度等尺寸时,要以此为依据。5物流专业术语标准。包括物流专业名词的统一化、专业名词的统一编码以及术语的统一解释等。物流专业术语标准化可以避免由于人们对物流词汇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物流工作的混乱。6物流核算、统计标准化。物流核算、统计的规范化是建立系统情报网、对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以系统进行宏观控制与微观监测的必备前提。这一标准乐含下述内容:(1)确定共同的、能反映系统及各环节状况的最少核算项目;(2)确定能用以对系统进行分析并可为情报系统收集储存的最少的统计项目;(3)确定核算、统计的具体方法,确定共同听核算统计计量单位;(

10、4)制定核算、统计的管理、发布及储存规范等。7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标识、条形码的标准化便成为物流系统中重要的标化内容。分系统技术标准1.运输车船标准。对象是物流系统中从事物品空间位置转移的各种运输设备,如火车、货船、拖挂车、卡车、配送车等。从各种设备有效衔接、货物及集装的装运,与固定设施的衔接等角度制定的车厢、船舱尺寸标准,载重能力标准,运输环境条件标准等。此外,从物流系统与社会关系角度出发,制定的噪音等级标准、废气排放标准等。2.作业车辆标准。对象是物流设施内部使用的各种作业车辆,如叉车、台车,手车等。包括尺寸、运行方式、作业范围、作业重量、作业速度等方面的技术标准。3.传输机具标准。包括

11、水平、垂直输送的各种机械式、气动式起重机、传送机、提升机的尺寸、传输能力等技术标准。4.仓库技术标准。包括仓库尺寸、建筑面积、有效面积、通道比例、单位储存能力、总吞吐能力、温湿度等技术标准。5.站台技术标准。包括站台高度、作业能力等技术标准。6.包装、托盘、集装箱系列尺寸标准,包装物强度标准,包装、托盘、集装箱荷重标准以及各种集装、包装材料、才质标准等。7.货架、储罐标准。包括货架净空间、载重能力、储罐容积尺寸标准等。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 工作标准是指对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所制定的标准。物流工作标准是对各项物流工作制定的统一要求和规范制度,主要包括:各岗位的职责及权限范围;完成各项任

12、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与相关岗位的协调、信息传递方式,工工作人员的考核与奖罚方法;物流设施、建筑的检查验收规范;吊钩、索具使用、放置规定;货车和配送车辆运行时刻表、运行速度限制以及异常情况处理方法等。物流作业标准是指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物流设备运行标准,作业程序、作业要求等标准。这是实现作业规范化、效率经及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物流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物流是社会分工专业化的产物,它与经济水平和市场发达程度密切关,我国正在加快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物流标准化工作已从“行政需要“转向“市场需求“。有需求的标准才有价值。一致性与协调性原则:物流是个复合型产业,物流标准化涉及众多行业和部门。所以物流标

13、准化的推动强调协调性和一致性。科学发展原则:物流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基础性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把基础打牢打实,用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观点指导物流标准化的进程。推进企业创新原则:物流标准化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或制约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要通过标准的实施积极促进企业在规范发展中不断进行提升和创新。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推进物流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我国积极融入国际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一个基础准则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通过公平竞争不断成长和壮大。物流标准化的方法 从世界范围看,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各个国家都还处于初始阶段。在这个初始阶段,标准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规格尺

14、寸来实现全物流系统的贯通,取得提高物流效率的初步成果。所以这里介绍的物流标准化的一些方法,主要指初步的规格的方法及做法。物流标准化的形式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路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物流标准化的形式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表现形态。标准化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表现不同的标准化内容。研究标准化形式及其特点,是为了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化任务,选用适宜的标准化形式,达到即定的目标。在标准形式中较多运用的有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简化简化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物流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统一化是把同类事物两种经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

15、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混乱,为人类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在物流中,对于各种编码、符号、代号、标志、名称、单位、包装运输中机具的品种规格系列和使用特性等,必须实现统一。如铁路宽度,我国过去有多种,极大地妨碍了运输,现在统一轨距为1435。这样,凡按标准建造的铁路,火车都可通过,提高了运输速度和经济效益。系列化系列化是对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它按照用途和结构将同类型产品归并在一,使产品品种典型化,又把同类型的产品的主要参数、尺寸,按优先数理论合理分级,以协调同类产品和配套产品与包装之间的关系。比如按ISO标准确定并制造集装箱系列,

16、不仅广泛适用于各类货物,极大地提高了运输能力,而且为计算船舶载运量和港口码头吞吐能力,公路与桥梁的载荷能力提供了依据。通用化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和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者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互换性是通用性的前提,互换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产品的功能可以互换;二是指尺寸互换性。通用化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通用化程度越高对市场的适应性越强。组合化组合化 是按照标准化的原则,设计制造出若干组通用性较强的单元,再根据需要进行拼合的标准化形式。活字印刷术是组合化的典型创造。对于物品编码系统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也同样可以通过组合化使之更加合理化。物流标准化的基本思

17、路物流标准化的基点物流系统各环节标准化的配合物流标准化的基点物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涉及面也广泛,过去,构成物流这个大系统的许多组成部分也并非没有搞标准化,但是,这往往咒形成局部标准化或与物流某一局部有关的横向系统的标准化。从物流系统来看,这些缺乏联系的局部的标准化之间却缺乏配合性,不能形成纵向的标准化体系。所以要形成整个物流的标准化,必须在这个局部中寻找一个共同的基点,这个基点能贯穿物流的全过程,形成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核心,这个基点的标准化成了衡量物流全系统的基准,这各个局部的标准化的准绳。为了确定这个基点,人们将进入物流领域的产品分成了三类,即:零杂货物、散装货物与集装货物三类。这三类标准

18、化难易程度是不同的:零杂货物及散装货物在物流的“结、节点”上,例如在换载、装卸时,都必然发生组合数量及包装形式的变化,因此,要想在这些“结、节点”上,实现操作及处理的标准化,那是相当困难的。集装货物在物流过程的始终都是以一个集装体为基本单位,其包装形态在装卸、输送及保管的各个阶段都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集装货物在“结、节点”上容易实现标准化的处理。为了确定这个基点,人们还调查了物流的现状并对物流发展趋势做了预测,预测肯定了集装形式是末来物流通行的主导形式,而散装只是在某些专用区域可能有所发展,而在这些专用区域中很容易建立独立的标准化系统。至于零杂货物的末来,一部分可能向集装靠拢,向标准尺

19、寸靠拢;另外一部分还会保持其多样化的形态而难以实现标准化。所以不论是国际物流还是国内物流,都可以肯定的讲,集装系统是使物流全过程贯通而形成的体系,是保持物流各环节上使用的设备、装置及机械之间整体性及配合性的核心,所以系统是使物流过程联贯而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基点。物流系统各环节标准化的配合配合性是建立物流体系必须体现的要求,具体的讲,以 集装系统为物为物流标准化的基点,这个基点的作用之一,就是以此为准来解决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性,就物流系统而言,下述范围的配合性是很重要的:1.集装与生产企业最后工序(也是物流活动的初始环节)包装环节的配合性。为此,要研究集装的“分割系列”,以此来确定对包装环节的要求

20、,如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小包装尺寸等。2.集装与装卸机具、装卸场所、装卸小工具(如吊索、跳板等)的配合性。3.集装与仓库站台、货架、搬运机械、保管设施乃至仓库建筑(净高度、门高、门宽、通路宽度等)的配合性。4.集装与保管条件、工具、操作方式的配合性。5.集装与运输设备、设施,如运输设备的载重、有效空间尺寸等的配合性。6.集装和末端物流的配合性能末端物流是送达给消费者的物流,因此是以消费者的兴趣为转移的。集装物流转变成末端物流,一是要对简单性的集装容易地进行多样化的分割,就必须研究集装的“分割系列”;另一方面是进行“流通加工”活动,以解决集装的简单化与末端物流多样化要求的矛盾。7.集装与国际物流

21、的配合性。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确定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作用和建筑模数尺寸的做用大体是相同的。目前ISO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已基本认定600mm*400mm为基础模数尺寸。物流模数 物流模数即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前面已提到,物流标准化的基点应建立在集装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基础模数尺寸之上,还要确定集装的基础模数尺寸(即最小的集装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可以从600mm*400mm按倍数系列据推导出来,也可以在满足基础模数的前提下,从卡车或大型集装箱的分割系列推导出来。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物流模数作为物流系统各环节的标准化的核心,是形成系列化的基础。依据物流模数进一步确定有

22、关系列的大小及尺寸,再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确定这定型的生产制造尺寸,这就完成某一环节的标准系列尺寸。(卡车车厢外壁宽)2500mm 2350mm(卡车车厢内壁宽)2180mm(冷冻车车厢内壁宽)-50mm作业必要的空余 -80mm 2300mm 2100mm 2 2(最小集装单元的 最大容许尺寸)1150mm*1150mm 1250mm*1050mm 1100mm*1100mm 1200mm*1000mm 图7-1基础模数尺寸的形成 日本在确定物流模数尺寸时,就是采用的后一种方法,以卡车(早已大量生产并实现了标准化)的车厢宽度为物流模数确定的起点,推导出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如图7-1所示。由物流

23、模数体系,如构成图7-2所示关系,可以确定各环节尺寸。如图7-2所示,根据物流模数可以推导出大量的系列尺寸。分 割 内包装 店铺 系 装基 列 外包装 保管设备 卸础 搬模 物流模数 卡车 运数 倍 集装箱营 设 数 集装 火车车皮有 备 系 列 输送设备 图7-2 系列尺寸推导关系 例如,按1200mm*1000mm推算的最小尺寸为200*200的整数分割系列尺寸就有32个,这32个尺寸被日本工业标准JIS规定为“输送包装系列尺寸”如表7-1所示。见课本P204。和其它领域不同我国物流尚处于起步时期,还没有形成为全国习惯接受的标准化体系。目前,国际物流模数尺寸的标准化正在研究及制定中,但与物

24、流有关的许多设施、设备的技术标准大多早已发布,并有专门的专业委员会负责制定新的国际标准。目前,ISO对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对于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模数尺寸已大体取得了一致意见或拟定出了初步方案。作为物流标准化的基础和物流标准化首先要拟定的数据,几个基础模数尺寸如下:1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mm*400mm2 物流模数尺寸(集装箱基础模数尺寸):1200mm*1000mm为主,也允许1200*800及1100mm*1100mm。3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与集装基础模数尺寸的配合关系,如图7-3所示。dccdd图图7-3 模数尺寸配合关系模数尺寸配合关系虽然上述模数尺寸尚末正式分布实施,但是

25、目前看来已成定局,许多国家都以本国基准修改本国物流的有关标准,以和国际的发展趋势吻合。例如,英、美、加拿大、瑞典等国都已打算放弃国内原来使用的模数尺寸,而改用国际模数尺寸。日本等一些国家在用1200*1000的模数尺寸,而改用国际模数尺寸。日本等一些国家在用1100*1100正方形的集装模数,以形成本国的物流模数系列。日本是对物流标准化较重视的国家之一,标准化的速度也很快。日本政府工业技术院委托日本物流管理协议花了四年功夫对物流机械、设备的标准化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已提出日本工业标准(JIS)关于物流方面的若干草案,它们是:(1)物流模数体系;(2)集装的基本尺寸;(3)物流用语;(4)物流设施

26、的设备基准;(5)输送用包装的系列尺寸(包装模数);(6)包装用语;(7)大型集装箱;(8)塑料制通用箱;(9)平托盘;(10)卡车车厢内壁尺寸等。我国虽然尚末从物流系统角度全面开展各环节标准化工作,也尚末研究物流系统的配合性等问题,但是,已经制定了一些分系统的标准,其中汽车、叉车、吊车等已全部实现了标准化,包装模数及包装尺寸、联运用平托盘外部尺寸系列规定为优先选用尺寸两种,各为:TP2800mm*1200mm,TP3100mm*1200mm;可选用尺寸一种为TP800mm*1000mm。托盘高度基本尺寸为100mm与70mm两种。物流标准化内容物流标准体系表物流设施标准物流信息标准我国物流标

27、准体系图我国物流标准体系图:物流标准体系 物流通用 基础标准 物流技术标准 物流信息标准 物流管理标准 物流服务标准 物流技术 物流信息 物流管理 物流服务 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301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物 综 物 专 流 流 流 流 流 流 流 流 流 流 流 流 合 流 业 设 技 信 信 信 信 规 安 环 统 绩 卫 物 环 物 施 术 息 息 息 息 则 全 保 计 效 生 流 节 流 与 方 技 管 服 其 标 标 标 标 标

28、 评 服 作 服 设 法 术 理 务 它 准 准 准 准 准 估 务 业 务 备 标 标 标 标 相 标 标 标 标 标 准 准 准 准 关 准 准 准 准 准 标 准物流设施标准物流设施标准包括物流设施基础标准物流设施基础标准、物流设施物流设施、集装化器具集装化器具、物流物流设备设备五大类。物流设施设施基础标准物流设施设施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整个分标准体系的基础部分,它主要包括物流设施设备的原则、主要术语、分类、图示符号等;对于整个分标准体系而言,起着一个协调、交流、约束的作用。物流设施物流设施 随着物流管理理论不断向一体化、综合化发展作为基础支撑的物流设施,它的发展也日趋整合,往往在多个物

29、流要素中担当角色,如物流中心,兼有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多项功能;根据各种物流设施自身的特点,本着分类清晰,能体现现代物流原则的特点,物流设施大致分为四类:1 物流中心是一种现代物流设施,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根据主要功能的不同侧重于配送、中转、集货等。因此标准的效用范围不能太窄,以免造成多方面的限制。应该以通用的,评定性,事关人身、货物安全的标准为主。2 仓库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使体系表更加明确,层次清晰,根据仓库的特点和不同的要求,分为平面库、立体仓库、专业仓库。3 货运站场按照形态和动作条件的不同划分为:公路货运站场、铁路货运站场、码头、集装箱站台场。另外,对于与各种设施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其

30、中许多是各个物流节点的接口部分,它们的标准化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接口部分而言,个别的细节设施也是应该标准化的。集装化器具集装化器具 现代物流的特征之一是物料的集装单元化,集装单元化,集装单元化程度的高低是判断一个国家现代物流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从集装单元使用的频繁程度上,主要有下面几种类型,它们也构成了集装单元化器具标准,分为托盘标准、集装箱标准、周转箱标准、其他集装器具四个部分。物流设备物流设备 物流设备的种类繁多,一种设备常常出现在物流的多个环节中。物流设备标准的效用范围主要为部分设备的尺寸,如货车车厢;性能要求,如冷藏车的制冷性能;稳定性试验,如叉车的稳定性等。而不对具体的单体设备做过

31、多的关于参数性、部件性的要求。物流信息标准在物流管理过程中,条码作为物流信息的载体,对于提高物流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条码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将大力推动我国物流管理现代化。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图7-5、课本P209)可分为:物流信息采集标准、物流信息应用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物流信息服务标准和物流信息安全标准。一、物流信息基础标准 物流信息基础标准主要是指物流信息术语标准等。二、物流信息应用标准 物流信息应用标准包括:物流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物流信息应用标准、物流数据结果标准、物流信息交换标准和物流信息系统及相关标准。三、物流信息管理标准 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将以EPC系统管理标准为核心,建立

32、包括EPC系统准入制度、EPC注册登记制度、EPC数据管理与维护制度、EPC系统一致性测试方法和EPC系统安全体系等。四、物流信息服务标准 主要包括物流信息企业服务标准和从业人员服务标准。国内外物流标准化建设国际物流标准化现状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物流标准化的地位及作用国际物流标准化现状随着贸易的国际化,标准也日趋国际化。经国际标准为基础制定本国标准,已经成为WTO对各成员的要求。目前,世界上约有近300个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制定标准和技术规则。其中最大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联盟

33、等,它们创立的ISO、IEC、ITU、EAN、UCC均为国际标准。从世界范围看物流体系的标准化,各个国家都要还处于初始阶段,标准化的重点在于通过制定标准规格尺寸来实现全物流系统的贯通,提高物流效率。(一)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两大标准体系 1.ISO ISO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共同承担电子数据交换(EDI)标准制定,ISO负责语法规则和数据标准制定,UN/ECE负责报文标准制定.在ISO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2000条左右,其中运输181条、包装42条、流通2条、仓储93条、配送53条、信息1605条。2.EAN.UCC EAN开发的对物流单元和物流节点的编码,可以

34、用确定的报文格式通信,国际化的EAN.UCC标准是EDI的保证,是电子商务的前提,也物流现代化的基础。(二)发达国家物流标准化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已经成为先进国家提高物流动作效率和效益,提高竞争力的必备手段。在国际集装箱和EDI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各国开始进一步在物流的交易条件、技术装备规格,特别是单证、法律环境、管理手段等方面推行国际统一标准,使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融为一体。1.美国美国 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之一,参加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物流标准制定工作,制定出了物流结构、基本词汇、定义、物

35、流技术规范、海上多国部队物流、物流信息识别系统等标准。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军用和民用物流的数据记录、信息管理等方面和标准规范。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积极推进物流的运输、供应链、配送、仓储、EDI和进出口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美国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1200条,其中运输91条,包装314条,装卸8条,流通33条,仓储487条,配送121条,信息123条。2.日本日本 是对物流标准化比较重视的国家之一,标准化的速度也很快。日本在标准体系研究中注重与美国和欧洲进行合作,将重点放在标准的国际通用性上。日本政府工业技术院委托日本物流管理协会花4年的时间对物流机械、设备的标准化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已经提出日

36、本工业标准(JIS)关于物流方面的若干草案,它们包括物流模数体系、集装的基本 尺寸、物流用语、物流设施的设备基准、输送用包装的系列尺寸(包装模数)、包装用语、大型集装箱、塑料制通用箱、平托盘、卡车车厢内壁尺寸等。在日本 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400余条,其中运输24条,包装29条、流通4条、仓储38条、配送20条、信息302条。3.欧洲欧洲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是1961年由欧盟16国成立的标准化组织。该组织目前设立了第320技术委员会,负责运输、物流和服务(TRANSPORT-LOGISTICS AND SERVICE)的标准化工作,相关的还设立了第278技术委员会,负

37、责道路交通和运输的信息化,分14个工作组进行与ISO/TC 204内容大致相同的标准制定工作。另外还有第119技术委员会和第296技术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共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在英国现有的标准体系中,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2500条左右,其中运输733条,包装432条,装卸51条,流通51条,仓储400条,配送400条,信息400条,德国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流标准体系,该体系包含与物流相关的标准约有2480条左右,其中运输788条,包装40条,流通124条,仓储500条,配送499条,信息499条。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及对策(一)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一)

38、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 近些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提发展,中国物流标准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具体表现在:1.1.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或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或与物流有关的标准 据粗略统计,在中国现已制定颁布的物流或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已有近千个。包括在包装方面,中国已全面制定了包装术语、包装尺寸、包装标志、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包装技术、包装材料、包装材料试验方法、包装容器、包装容器试验方法、产品包装、运输、贮存与标志等方面的标准;物流机械与设施方面,中国制定了起重机械、输送机械、仓储设备、装卸机械、自动化物流机械装置以及托盘、集装箱等方面的标准。2.2.建立了与物流

39、有关的标准化组织、机构建立了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组织、机构 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以国家技术监督局为首的全国性的标准化研究管理机构体系,而这中间有许多机构和组织从事着与物流有关的标准化工作,为中国物流标准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如机械部标准化研究所、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以及集装箱、船舶、车辆、包装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为了加强物流标准化的组织工作,2003年来月,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长会牵头组建了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积极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活动 中国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与技术处,并明确了各自和技术归

40、口单位(见表7-2课本P213)。积极采用国际物流标准。在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方面的77个国家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有29个,占29。9%;公路水路运输方面的66个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1个,占3。03%;在铁路方面的125个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24个,占19。2%;在车辆方面的265个国标中,已采用国际标准的73个,占有27。5%。此外在商品条形码、企事业单位和社团代码、物流作业标志等方面也采用了国际标准。(二)我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二)我国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1.尽管我国建立了物流标识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如、等。但些标准的应用推广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以为例,应用正

41、确率不足。.缺乏货物运输过程中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如托盘的尺寸、卡车的大小、仓库货架的尺寸等无法配套使用。其中托盘标准存在的问题较为典型,我国的物流企业有的采用欧美标准,有的采用日韩标准,还有的干脆自己定义,由于与产品包装箱尺寸不匹配,严重影响了物流配送系统的运作效率。.商品信息标准化工作落实盲目。我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在建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三)发展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对策(三)发展我国物流标准化的对策我国物流业是在传统的运输、仓储等行业上发展而来的,距离现代物流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与国外的物流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我们制定物流标准体系不仅

42、仅是要把现有的标准集成、汇总,更重要的是从物流系统的角度使标准完整化,找到标准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我国物流市场和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企业积极配合标准的制定,并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科研机构想互协作,加强标准的研究和制定。物流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能够使各种物流要素有效配合,需在对物流设施、设备、器具、作业方法等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且按照统一的标准组织物流活动。物流标准化对于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加快商品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一)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

43、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一)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物质资料从生产厂的原料供应、产品生产,经市场流通到消费环节,再到回收再生,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由于分工日益细化。从技术和管理角度来讲,要使整个物流系统形成一个统一的机整体,物流标准化起着纽带性关键作用。只有在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才能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高度协调统一,提高物流系统管理水平。(二)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产品的质量保证(二)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产品的质量保证物流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将工厂生产合格产品保质保量并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物流标准化对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配送等各个子系统都制定相应标准,形成

44、物流的质量保证体系,只要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就能合格的物资送到用户手中。(三)物流标准化是消除贸易壁垒(三)物流标准化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各国或地区标准不一,是重要的技术贸易壁垒,严重影响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要使国际贸易更快发展,必须在运输工具、包装、装卸、仓储、信息、甚至资金结算等方面采用国际标准,实现国际物流标准统一化。(四)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四)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 物流的高度标准化可以加快物流过程中运输、装卸、搬运的速度,降低储存费用,减少中间损失,提高工

45、作效率,因而可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物流效益,否则就会造成经济损失。(五)物流标准化(五)物流标准化是我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是我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使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发展目光集中到我国,我国加入后,物流首先受到来自国外的物流公司的冲击。所以。我国的物流业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接纳最先进的思想,运用最科学的动作和管理方法,改造和武装我们的物流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是引导我国物流企业与国际物流接轨的最佳途径。第八章 供应链管理第一节:供应链的概念 供应链的定义、特征 重点掌握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理解助理物流师)

46、掌握第二节: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 (掌握助理物流师)重点掌握供应链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理解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与主要内容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对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 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在世纪年代全球制造、全球竞争加剧的环境下,以供应链的理解不应仅仅是一条简单的从供应链到用户的链,而是一个范围更广阔的网链结构模式,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

47、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供应链的结构模型根据供应链的定义,其结构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供应供应商制造装配分销零售需求用户需求和设计信息流需求拉动销售时点信息供应商的供应商用户的用户供应商用户核心企业供需应求链源物流和服务流资金流 由图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如美国沃尔玛),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供应链的特征从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节点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是

48、一种需求与供应关系。供应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复杂性复杂性因为供应链企业组成了跨度(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由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二)动态性动态性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三)面向用户需求面向用户需求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的,并且在供应链的动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服务流、资金流动作的驱动源。(四)交叉性交叉性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

49、,增加协调管理的难度。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是这样定义的:“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是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产品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它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各个企业独立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真情种跨企业的协作,并且企业之间作为贸易伙伴,为追求共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共同努力。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 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供应链管理产生

50、的时代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市场正在趋于一体化,全球经济和信息也在趋于一体化,企业面临更为复杂多变化的竞争环境挑战。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光纤和卫星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实现技术、信息压缩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对大量信息进行迅速、准确、高效地传递和处理已成为现实。因此,国外企业纷纷通过研究、开发、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信息技术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制造、销售、组织结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人际关系、战略目标等多方面对企业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一一)世纪之交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世纪之交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对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物流标准化与供应链管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