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第三章血血 液液bloodblood第一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二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血 细细 胞胞 生生 理理第三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四节生生 理理 性性 止止 血血血型与输血原则血型与输血原则医学1本章要求本章要求?1.掌握血细胞比容、血量、血浆渗透压的概念、正常值和意义。2.熟悉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和血液的功能。3.了解血细胞发生的部位和过程。4.掌握红细胞的数量、功能、生理特性、生成与调节。5.熟悉白细胞与血小板的数量与功能。6.掌握生理性止血的概念与过程。7.掌握血液凝固的概念、基本过程和特点;了解生理性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8.掌握ABO血型的分型、抗原与抗体和血型
2、鉴定,了解ABO血型的遗传与分布。9.了解Rh血型的分型、特点和临床意义。10.掌握输血原则与交叉配血试验。医学2一、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血液血浆血浆血细胞血细胞第一节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医学3(一)血细胞blood cellsRBC数量最多,占99%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血小板platelet最少医学血细胞的组成血细胞的组成4血(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概 念:血(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常值:男性为4
3、0%50,女性为37%48,新生儿 约55。例:严重腹泻或大面积烧伤时血浆量红细胞比容;贫血红细胞红细胞比容。医学血细胞比容示意图血细胞比容示意图5(二)血浆blood plasma含水约91%92,含溶质约8%9。溶质中血浆蛋白含量最多,其余为无机盐及蛋白有机物等。1.血浆蛋白plasma protein正常成人血浆蛋白总量约为 60-80g/L白蛋白(A):约4050g/L,球蛋白(G):约2030g/L,纤维蛋白原:约24g/LA/G比值:1.52.5/L1、2、四种球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主要功能:参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协助运输激素、脂质、离子、维生素等低分子物质;参与生理止
4、血过程;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和营养功能等。6医学2.电解质主要为无机盐:阳离子主要为 Na+及少量的Ca2+、Mg2+等,阴离子主要为 Cl-及少量的HCO3、HPO42等。3.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主要包括:尿素、尿酸、肌酐、肌酸、氨基酸、氨和胆红素等。4.其它葡萄糖、脂类、乳酸,微量酶、维生素、激素以及少量气体等。医学7二、血量blood volume?血量是指全身血液的总量。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临床应用:?成人一次失血在500ml以下,即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通过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及储存血量的动员等机体的代偿作用,血量和血液的主要成分能很快
5、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少量失血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正常人一次献血200300ml,对其身体并不会带来损害。?中等失血即一次失血约1 000ml,达全身血量的20%,人体功能则难以通过代偿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输血、输液等处理。?大失血即失血量达血液总量的30%以上时,如不及时进行抢救,就可危及生命。医学8三、血浆的理化特性1颜色:血液的颜色取决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颜色。动脉血呈鲜红色;静脉血呈暗红色。2.比重:正常人全血比重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血浆比重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红细胞比重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成正比。3.粘滞度:全血的粘滞度主要取决于血细胞比容的高低,血浆的粘滞度主要取决
6、于血浆蛋白的含量。血液的粘滞性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4.酸碱度(pH值)(1)正常值:pH为7.357.45?pH?7.35=酸中毒;pH?7.45=碱中毒;pH?6.9或?7.8,将危及生命。(2)维持相对稳定的因素:1)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H2CO32)通过肺和肾的调节:医学95.血浆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概念:指溶液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影响因素:渗透压的大小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变,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的大小无关。渗透作用示意图渗透作用示意图医学10分类:晶体渗透压crystal osmotic pressure胶体渗透压colloid
7、 osmotic pressure组成组成无机盐、糖等晶体物质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主要为NaCl)(主要为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压力压力意义意义大(300mmol/L或770KPa)小(1.3mmol/L或3.3KPa)维持细胞内外水分交换 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能 的交换和维持血浆容量医学11临床应用:胶体渗透压与水肿的关系:血浆蛋白(白蛋白)浓度浓度胶渗压胶渗压水向组水向组织间隙转移织间隙转移组织液组织液水肿。水肿。渗透压与溶液的关系: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0.9NaCl溶液或5葡萄糖溶液医学121运输2维持内环境稳态3防御4营养
8、5参与生理性止血医学13第二节第二节1.部位胚胎早期:卵黄囊;胚胎第二个月开始:肝、脾造血;胚胎发育到第四个月以后:骨髓开始造血并逐渐增强;婴儿出生后:主要依靠骨髓造血。血细胞生理血细胞生理一、造血(hemopoiesis)过程血细胞发生过程中造血部位的迁移血细胞发生过程中造血部位的迁移医学142.过程:各类血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发生过程一般可分为: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和可辨认的前体细胞三个阶段。医学15血细胞发生过程示意图血细胞发生过程示意图医学163.造血微环境造血过程以及各级血细胞在造血组织生存的环境称为造血微环境。包括造血器官中的基质细胞、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基质和各种调节
9、因子,以及进入造血组织的神经和血管。造血微环境的改变可导致机体造血功能异常。正常成孰血细胞类型正常成孰血细胞类型医学17(一)红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男性(4.55.5)1012/L;Hb:120160g/L女性(3.55.0)1012/L;Hb:110150g/L新生儿:6.0 7.01012/L;形态与功能: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直径约为8m,无细胞核;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缓冲功能。糖酵解是其获得能量的惟一途径。临床应用:使用血库中存放的血液应加入葡萄糖以满足红细胞能量代谢的需要;陈旧的血液由于糖酵解产生ATP减少,Na+泵活性降低,使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升高,血液检测时医学常常会有血K+
10、浓度升高。二、红细胞正常红细胞正常红细胞18红细胞的功能气体运输(O2,CO2)医学19正常红细胞可塑变形性正常红细胞可塑变形性(二)红细胞的生理特征1.红细胞的可塑变形性plastic deformation)影响RBC变形能力的因素:与表面积和体积呈正相关(双凹园碟形);与红细胞内的粘度呈负相关;与红细胞膜的弹性呈正相关。衰老或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医学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202.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 suspension stability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即红细胞在血
11、浆中下沉的速度,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简称 血沉。数值:魏氏法(Westergren)男子为015mm/h,女子为020mm/h。医学21意义: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血沉一般较快。患某些疾病时(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等),血沉可明显加快。增加血沉的主要原因为红细胞叠连,决定红细胞叠连的因素主要在于血浆成分的变化,而不在于红细胞本身。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及胆固醇增高时,可加速红细胞叠连,血沉加快;而血浆白蛋白、磷脂增多时则抑制叠连发22
12、医学生,使血沉减慢。3.红细胞的渗透脆性osmotic fragility概念: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是指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即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抗低渗液的能力大=脆性小=不易破;抗低渗液的能力小=脆性大=容易破。正常值:0.42%0.46%NaCl溶液中,部分红细胞开始破裂溶血;在0.32%0.34%NaCl溶液中,红细胞全部破裂溶血。临床意义:如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患者其脆性特别大;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其脆性显著减小。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1.9%尿素是等渗溶液,而不是等张溶液;0.9%NaCl既是等渗溶液也是等张溶液。医学2
13、3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医学24(三)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1.红细胞的生成条件(1)正常的骨髓组织:异常-再障贫血。(2)造血原料:蛋白质和铁是基本原料。铁:机制:Hb合成必须原料。成人每天需铁2030mg,其中5%由食物补充,95%由体内铁(来自+32RBC破坏)的再利用。Fe需还原成 Fe才能被利用。临床应用:铁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或慢性失血血缺铁性贫血(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蛋白质:(3)成熟因子:DNA对于细胞分裂和 Hb合成有密切25医学关系,而合成DNA需叶酸和VitB12的参与。叶酸:机制:蝶酰单谷氨酸:蝶酰单谷氨酸经肠粘膜入血经肠粘膜入血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多谷氨多谷氨
14、酸酸参入参入DNA合成。临 床应用:叶酸吸收障碍:叶酸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VitB12:机制:形成内因子-VitB12复合物:防B12被蛋白酶水解;与回肠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与回肠细胞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B12吸收入血吸收入血部分贮存于部分贮存于肝、部分与运输蛋白结合肝、部分与运输蛋白结合参入参入DNA合成。临床应用:机体缺乏内因子或体内产生抗内因子抗体时体时B12吸收障碍吸收障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医学262.红细胞生成的调节红细胞生成的过程、寿命和衰亡?早期:红系祖细胞-爆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burst forming unit-erythroid,BFU-E),爆式促进因子(burst
15、promoting activator,BPA)?晚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医学erythroid,CFU-E),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其它因素。27医学28骨髓骨髓红细胞生成的调节EPO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反馈环医学293红细胞的破坏?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每天约有0.8%的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其中有90%的破损或衰老的红细胞被肝、脾中巨噬细胞吞噬,释放出的铁和氨基酸可被再利用,脱铁血红素转变为胆色素随粪、尿排出体外。?另外10%的衰老红细胞在血管中受机械冲击而破碎,释放出的血红蛋白与血浆中的触珠
16、蛋白结合被肝脏摄取。临床应用:严重溶血时,血浆中血红蛋白浓度过高超过了触珠蛋白结合能力,未能与触珠蛋白结合的血红蛋白将直接由肾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医学30三、白细胞(一)白细胞的总数和分类总数:(4.010.0)109/L(400010000/mm3)分类:中性粒细胞占5070淋巴细胞占 20 40单核细胞占38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嗜碱性粒细胞占01医学31变异: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波动范围较大,如:一天之内,下午较早晨多;新生儿最高,出生后3天3月10109/L;进食、疼痛、运动、情绪激动、月经期、妊娠、分娩WBC数数。白白 细细 胞胞 变变 异异医学32生理特性:变形、游走、渗出、趋化和吞
17、噬等医学33(二)白细胞的功能1.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增多。2.单核细胞monocyte: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医学单核细胞343.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趋化因子A:吸引、聚集嗜碱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4.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不能杀菌,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其胞内的
18、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所以,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医学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55.淋巴细胞lymphocyte: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 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医学36(三)白细胞的生成与破坏医学37干 细 胞 白系祖细胞定向白系祖细胞 可识别白系前体细胞成熟白细胞白细胞在血液中停留时间很短,主要在组织中发挥作用。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FS)GM-CSF、G-CSF、M-CSF抑制因子:乳铁蛋白、转化生长因子-)医学38骨骨髓髓(一)数量与形态(100-300)109/L,7-1
19、4天变异:可有6%10%的变化:通常午后较清晨高;冬季较春季高;静脉血较毛细血管高;剧烈运动及妊娠中、晚期高。四、血小板体积小、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医学39血小板垂直侧面模式图血小板垂直侧面模式图血小板赤道面模式图血小板赤道面模式图血小板内含多种颗粒以及开放管道系统、致密管道系统和微管血小板内含多种颗粒以及开放管道系统、致密管道系统和微管医学40未未活活化化的的血血小小板板血小板受刺激时可伸出伪足血小板受刺激时可伸出伪足而变成不规则形状而变成不规则形状(扫描电镜图)(扫描电镜图)激激活活的的血血小小板板医学41(二)特性1.粘附:释放血小板膜糖蛋白、内皮下组织、血浆成分、胶原纤维等。
20、von Willebrand因子2.聚集:第一时相(可逆)、第二时相(不可逆)。在致聚剂作用下,GPb/a与钙离子、纤维蛋白结合,促进血小板聚集。cAMP降低、钙离子升高促进血小板聚集生理致聚剂:ADP(主要,剂量依赖)、血拴烷A2(TXA2,PGI2可抑制TXA2)、胶原(强不可逆性聚集)、凝血酶。病理致聚剂:细菌、病毒等3.释放:ADP、ATP、5-HT、因子、钙离子等4.收缩:收缩蛋白、钙离子、因子等5.吸附:吸附凝血因子医学421.参与生理性止血作用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暴露出胶原纤维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血小板粘着在胶原纤维上吸附凝血因子吸附凝血因子促凝血
21、酶原激活物形成促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松软血栓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松软血栓彼此粘连聚集成聚合体释放血小板因子释放血小板因子促纤维蛋白形成促纤维蛋白形成网络血细胞网络血细胞在在Ca2+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作用下其内含蛋白收缩血凝块回缩血凝块回缩坚实血栓坚实血栓2促进凝血:血小板含有许多与凝血有关的因子,具有较强的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3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血小板能沉积于血管壁并融合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及时修补血管壁,从而维持毛细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4.纤溶作用:血小板解体释放出的纤溶酶以及纤溶酶激活物,可以激活纤溶系统,有利于血凝块的液化,保持血管中血流的畅通。医学43(三)血小板生理功能(四)血小
22、板的生成与破坏血小板是由在骨髓中形成的成熟巨核细胞胞质脱落而形成。从原始巨核细胞到释放血小板入血,大约需要810天,进入血液的血小板,一半以上在血液中循环,其余的贮存于脾脏。血小板进入血液后,只在开始两天具有生理功能,但其平均寿命可有714天。衰老的血小板在脾、肝和肺组织中被吞噬。骨髓中巨核细胞增殖与分化、血小板的生成受一系列造血生长因子的调节。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的重要因子。医学44第三节第三节一、生理性止血功能生理性止血生理性止血Physiological hemostasis(一)生理性止血概念:血液自受损小血管流出后,短时内出血自行停止
23、的现象。临床上用针刺破耳垂或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测定出血延续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正常人约为13 min。止血过程1.受损小血管收缩2.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3.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凝血块4.血小板修复内皮,血栓溶解医学45(二)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1.血小板与血栓:粘附+聚集聚集松软血栓;松软血栓;释放血小板因子等释放血小板因子等加固血栓;加固血栓;收缩收缩坚实血栓。坚实血栓。2.血小板的促凝活性:参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和凝血酶原的激活;结合多种凝血因子,从而加速凝血过程。3.血小板与血管收缩:血小板释放的TXA2、5-HT收缩血管。收缩血管。医学
24、46二、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概念:?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胶冻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简称凝血。正常人血凝块形成的时间为515min(玻管法),称为凝血时间(blood coagulation time)。血凝块扫描电镜图血凝块扫描电镜图血清:血凝块回缩(12h)析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血清(blood serum)和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和其它部分凝血因子,但增加了少量的在凝血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物质和激活了的凝血因子。医学47(一)凝血因子按国际命名法编号的凝血因子按国际命名法编号的凝血因子?编号同义名编号同义名?因子纤维蛋白原因子?抗血友病因
25、子(AHF),?因子凝血酶原?抗血友病球蛋白?因子组织凝血致活素因子?血浆凝血致活素成分(PTC)?因子Ca2+?因子?Stuart-Prower因子?因子前加速素,加速球蛋白,因子血浆凝血致活素前质(PTA)?易变因子因子?接触因子,Hageman因子?因子前转变素,血清凝血酶因子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原转变加速素(SPCA)?医学48凝血因子特点:除因子外,都是血浆中的正常成分;除因子外,都是血浆中蛋白质,且大多数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的;凝血因子一旦被激活,?将引起一系列酶促反应,按一定顺序使所有凝血因子先后被激活,而发生瀑布式的凝血反应;在维生素参与下,因子、由肝脏合成,缺乏维生素或肝功
26、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因子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医学49(二)凝血过程基本过程:凝血过程可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生成三个基本阶段?X Xa?II IIa近年认为近年认为:外源性凝血途径在体:外源性凝血途径在体I Ia内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中起关内生理性凝血反应的启动中起关键作用,而内源性凝血途径对凝键作用,而内源性凝血途径对凝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起非血反应开始后的维持和巩固起非医学常重要的作用。常重要的作用。50?分分类类凝凝?血血小小结结外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内源性凝血凝血过程凝血过程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血管
27、内膜暴露胶原纤维 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结合因子结合因子激活因子激活因子因子因子X X激活因子激活因子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复合物复合物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凝血酶凝血酶凝血酶原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纤维蛋白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形成凝血块形成凝血块)组织和血中组织和血中少少快、快、?约十几秒钟约十几秒钟凝血因子分布凝血因子分布参与因子数量参与因子数量凝血时间凝血时间全在血中全在血中多多慢、约数分钟慢、约数分钟医学51三、抗凝与促凝体内血液凝固的控制正常情况下,血流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1.正常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完整光
28、滑,不易激活因子完整光滑,不易激活因子;血液中无因子血液中无因子,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不会启动内源或外源性凝血过程;血管内皮细胞可释放前列腺素I2和一氧化氮等活性物质,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等作用;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以及其它凝血因子;单核巨噬细胞可吞噬活化的凝血因子等。2.血液不断流动、流速快3.生理性抗凝物质作用(主要原因)4.血液中具有纤溶系统医学52(一)体内的生理性抗凝物质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最重要的是抗凝血酶、TFPI和肝素丝氨酸蛋白抑制物:抗凝血酶(antithrombin)是肝脏合成的球蛋白。能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失去活性;能使激活的因子、a a、a a失活;与
29、肝素结合后作用增强20002000倍。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是小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糖蛋白。抑制凝血因子 的催化活性;结合和灭活凝血因子-复合物。医学53蛋白质C系统(protein C,PC):蛋白质C C、凝血酶调制素、蛋白质S S和蛋白质C C的抑制物。蛋白质C C是肝脏合成的VitKVitK依赖因子。灭活凝血因子、;阻碍因子;阻碍因子与血小板磷脂膜结合,从而降低因子结合,从而降低因子对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刺激对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刺激纤溶酶原激活物的释放,增强纤溶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肝 素(heparin):
30、是由肥大细胞产生的粘多糖。与一些体液抗凝物质结合后,增强抗凝血酶物质的抗凝活性;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大量TFPI和其他抗凝物质来抑制凝血过程;能增强蛋白质 C的活性和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54医学1.加速凝血(1)加钙:Ca2+在凝血过程中,不仅具有催化作用,而且参与形成催化激活凝血的复合物。(2)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利用粗糙面激活因子和促和促进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加速凝血。(3)应用促凝剂:维生素、止血芳酸等。维生素能促使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以加速凝血。(4)局部适宜加温:加速凝血酶促反应,加速凝血。2.延缓凝血+
31、2 2(1)(1)除钙剂:柠檬酸钠与CaCa 形成不易电离的+2 22 2可溶性络合物血CaCa;草酸铵或草酸钾与CaCa结合成不易溶解的草酸钙 血CaCa2 2+。(2)(2)降低血液温度。(3)(3)应用抗凝剂:如肝素,抗凝血酶等。55医学(4)(4)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二)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四、止血栓的溶解fibrinolysis与抗纤溶概念:纤维蛋白在水解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意义:使血液经常保持液态,血流通畅,防血栓形成。组成: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纤溶过程: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的降解两
32、个阶段)。激激 活活 物物抑抑 制制 物物?激活物的抑 制 物:血管激活物_组织激活物血浆激活物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纤溶酶原纤 溶 酶+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医学_抗纤溶酶:是一种2 球蛋白,能与纤溶酶结合成为复合物,使其失去活性。56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抗凝、纤溶的动态平衡凝血、抗凝、纤溶的动态平衡医学57第四节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血型与输血原则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血型的发现:1901年Landsteiner 发现了第一个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RBC的ABO血型系统。血型(blood group)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抗原)的类型。凝集原(agglutinogen
33、)是指镶嵌于红细胞膜上能使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起抗原作用的特异性蛋白质、糖蛋白或糖脂。凝集素(agglutinin)是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红细胞凝集(agglutination)当凝集原与其对应的凝集素相遇时,将会使红细胞彼此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簇簇不规则的红细胞团。血型的分类:人类的RBC除ABO血型外,还有R、Kell、MNSS、P等23个血型系统,还发现一些亚型。其他细胞的血型系统,如人白细胞上的抗原系统(HAL)在体内分布广泛,与器官移植的免役排斥反应密切相关;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抗原在输血时可引起发热反应。医学58二、红细胞血型(一)、ABOABO血型系统1.1.分型原
34、则以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抗原)类型分型。医学(1)抗原(凝集原):红细胞膜上存在 的凝集原的类型(A、B)分4型:A、B、AB、O。所有血型均有H凝集原,另外还有亚型。59(2)抗体(凝集素):天然抗体:IgM,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生后2-8月开始产生,8-10岁达高峰。ABO血型系统主要为天然抗体。免疫抗体:IgG,分子量小,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医学60注注:四种血型都有:四种血型都有 H H抗原(是形成抗原(是形成A A、B B抗原的结构基础),但其抗原性抗原的结构基础),但其抗原性较弱,故血清中一般不含抗较弱,故血清中一般不含抗H H抗体。抗体。A1A1型型RBCRBC可与可与A
35、2A2型血中的抗型血中的抗A1A1发生凝集反应。发生凝集反应。A2A2型和型和A2BA2B型的抗原性比型的抗原性比A1A1型和型和ABAB型的弱,血型鉴定时易使型的弱,血型鉴定时易使A2A2型和型和61医学A2BA2B型误判定为型误判定为O O型或型或B B型。型。2.遗传与分布决定ABO血型系统的各种表现型是基因(A、B、O基因),A基因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是隐性基因。基因型基因型表现型表现型OO OAA,AO ABB,BO BAB AB血型的抗原、抗体非同时产生。抗原:在胚胎上的RBC可检测到抗原A和抗原B,抗体:在出生后28个月开始产生,810岁时达高峰。我国各民族中A型、B型、O
36、型分别各占30%左右,AB型占10%左右医学623.血型的鉴定用已知的标准血清(含有凝集素),检测未知的凝集原医学63(二)Rh血型系统1.Rh血型抗原和分型:人类RBC膜上现发现有40多种Rh凝集原,与临床关系密切有C、D、E、c、d、e六种抗原,d为静止抗原,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分型:Rh+:有D抗原为Rh阳性(汉族99)Rh-:无D抗原为Rh阴性(苗族12,塔塔尔族16)2.Rh血型抗体和特点: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可通过胎盘。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性64医学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3.3.临床意义:(1)(1)输血:第一
37、次输血不必考虑RhRh血型?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Rh血型是否相同在临床上给患者重复输血时,即便是同一供血者的血液,也要做交叉配血试验,以避免因Rh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输血反应(2)(2)妊娠:RhRh-的母亲若输过血,怀孕后其孕儿为RhRh+者,孕妇的抗Rh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第一次孕儿为RhRh+,胎儿的RBC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Rh+的抗体。?第二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Rh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65医学三、输血原则(一)输血的基本原则:1.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合:供血者
38、RBC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为原则。首先应输入同型血在血源紧缺无法得到同型血液而又必须输血的紧急情况下,可适当输入异型血液,输血量要少(一般少于300ml),输血速度要缓慢。2.对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相合,以避免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医学66临临床床血血型型鉴鉴定定图图医学67(二)、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cross-match test)供血者受血者结果直接配血(主侧)RBC +血清 -+?+间接配血(次侧)血清+RBC -+-+可 少慢 不 不输血原则医学68(三)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1.成分输血(transfusion of blood
39、 components):根据需要输入各种有效的成分,如将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制备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制品输入体内。成分输血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节约血源。2.自体输血(autologous transfusion):在手术前先抽取并保存病人自己的一部分血液,在以后进行手术时可按需要再将血液输给病人自己。自体输血可避免因异体输血带来的疾病传播和输注异体血细胞带来的并发症的发生。医学69(四)输血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和遵循输血的原则;2.输血前应检测血型和常规做交叉配血试验,细心检查、核对避免血型不合引起输血反应;3.输血时严格遵守操作规则,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意输血的速度和数量;
40、4.输血后一定时间内也应注意病人的反应;5.如有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或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救治。医学70复习思考题1.血液在内环境稳态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2.血沉的概念、正常值和影响因素有哪些?将正常人的红细胞放置于血沉快的病人血浆中,而将血沉快的病人红细胞放置于正常人血浆中,血沉会发生什么变化?3.血浆渗透压的概念、正常值、分类及作用有哪些?区别并举例说明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和等张溶液。4.红细胞生成的部位、原料、成熟因子和调节因子有哪些?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贫血的类型及原因。5.生理性止血的概念及机制?血小板在其中的重要性有哪些?6.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内、外源性血液凝固的主要异同点有
41、哪些?71医学7.生理情况下,机体内血管中为何不发生血液凝固、血流不畅或出血不止的现象,而将血液抽出放置于试管中则会很快凝固?8.ABO血型的分型原则和输血原则是什么?9.什么是交叉配血试验?在临床上给患者重复输血时,对于不同供血者,与受血者有相同血型要做交叉配血试验;即便是同一供血者的血液,也要做交叉配血试验,为什么?10.简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特性。11.将红细胞置于0.9%NaCl和5%葡萄糖的混合液中,其形态与功能有无改变?为什么?12.一次失误将500mL的蒸馏水输给了病人,会引起何后果?为什么?13.肝功能严重受损时,为何易导致出血倾向?医学7214.为什么月经血是不凝固的?15.为什么用温热生理盐水浸泡纱布按压伤口可促进止血?16.熟记下列正常值:红细胞比容、血沉、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分类、血小板数。17.区别下列概念:血浆和血清、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等渗溶液与等张溶液、血清与血浆、红细胞叠连与红细胞凝集、凝集原与凝集素、内源性血液凝固与外源性血液凝固、止血时间与凝血时间、血量与血型。医学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