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型题型1 概述内容概述内容 1.考题表述:考题表述:(1)简要概括(或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故事、事)简要概括(或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故事、事件)的内容。件)的内容。(2)概述文章(故事、事件)的内容。)概述文章(故事、事件)的内容。2.解题方法:解题方法:第一步:整体感知。第一步:整体感知。人人文章写了谁?(明确人物主次)文章写了谁?(明确人物主次)事事做了什么事?(明确具体事件)做了什么事?(明确具体事件)情情表达作者什么情感或什么主题?表达作者什么情感或什么主题?物物写了什么景或物?写了什么景或物?理理阐明的事理、蕴含的哲理阐明的事理、蕴含的哲理 第二步:提取要素。第二步:提取要素。第
2、三步:组织答案。第三步:组织答案。第三步:组织答案。第三步:组织答案。A.写人叙事类文章写人叙事类文章人人+事事+结果结果 即:即:谁?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的?结果如何?谁?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的?结果如何?(注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B.写景状物类文章写景状物类文章物物+特征特征+理理 即:即: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蕴含什么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蕴含什么哲理或表达什么情感哲理或表达什么情感?特别提醒:特别提醒:概述内容,要看清题目表述,是概述内容,要看清题目表述,是“概括内容概括内容”还是还是“概述、复述故事概述、复述故事”,有否字数限制。,有否字数限制。
3、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22分)分)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容。(3分)分)考点:文意把握考点:文意把握 题型:概述内容题型:概述内容 【导思导思】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把握文章的人、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把握文章的人、事、物、情、理。即:谁?做了什么事?表达什么事、物、情、理。即:谁?做了什么事?表达什么情感?然后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情感?然后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人人我我 事事拖堂让安锐发言,对他一生产生了积极拖堂让安锐发言,对他一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的影响。答案答案:在一节竞赛课上,我拖堂让安锐发
4、言,对在一节竞赛课上,我拖堂让安锐发言,对他一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一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分)分)【示例示例】(2009龙岩市龙岩市终于可以说声对不终于可以说声对不起起)概述文章内容()概述文章内容(100字左右)。(字左右)。(6分)分)【解析解析】文章记叙了文章记叙了“我我”(谁?)买了一(谁?)买了一本盗版书请作者签名,作家在明知盗版的情况下本盗版书请作者签名,作家在明知盗版的情况下还是微笑着给我签了名。(做了什么事?)十年还是微笑着给我签了名。(做了什么事?)十年后,在这个作家的新书发布会上,已成为记者的后,在这个作家的新书发布会上,已成为记者的我,巧妙地把当年的盗版书和一封信交
5、给作家,我,巧妙地把当年的盗版书和一封信交给作家,终于对作家说了声迟到的终于对作家说了声迟到的“对不起对不起”。(怎么做(怎么做的?结果如何?)的?结果如何?)题型题型2 语言赏析语言赏析 语言赏析题的答题模式:语言赏析题的答题模式:切入角度切入角度作作 用用 表表 述述修辞角度修辞角度运用运用修辞,修辞,(修辞特性,如生动形象)(修辞特性,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写出了内容,表达了内容,表达了情感。情感。用词特点用词特点运用运用词词+(准确、贴切传神或生动形象)(准确、贴切传神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写出了内容,或表达了内容,或表达了情感。情感。描写角度描写角度运用运用词词+(准确、贴切传神或生
6、动形象)(准确、贴切传神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地写出了内容,或表达了内容,或表达了情感。情感。句式角度句式角度句式及其特点内容情感句式及其特点内容情感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体验其所蕴含的哲理和情趣体验其所蕴含的哲理和情趣举例运用举例运用 角度一角度一 修辞角度修辞角度 分析语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其所表达的内分析语运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其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和效果。(注:词句赏析首选修辞,如果容情感和效果。(注:词句赏析首选修辞,如果没有使用修辞,再考虑用词角度或其他角度)没有使用修辞,再考虑用词角度或其他角度)【示例示例】(2013(2013福州市福州市快递快递)根据句子后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面的提
7、示加以赏析。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答案答案】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这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效果)地写出快递员怒气冲冲、心急火燎离开(效果)地写出快递员怒气冲冲、心急火燎离开时的样子(内容),体现了他此时的急躁和粗暴时的样子(内容),体现了他此时的急躁和粗暴(情感)。(情感)。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品味下面句子。(5分)分)“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珍珠落在盘中,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珍珠落在盘中,是那么地清悦动听。是那么地清悦动听。”考点:内容探究考点:内容探究 题型:原因分析题型:原因分析 点拨:
8、点拨:修辞修辞+(修辞效果)(修辞效果)+内容内容+情感情感 答案:答题要点:比喻(把小女孩说的每个答案:答题要点:比喻(把小女孩说的每个字比成珍珠,用珍珠落盘的声音形容小女孩说话的字比成珍珠,用珍珠落盘的声音形容小女孩说话的清悦动人)。小女孩开口说话显得特别珍贵(难清悦动人)。小女孩开口说话显得特别珍贵(难得)。得)。“我我”第一次听到小女孩开口说话感到无第一次听到小女孩开口说话感到无比的欣喜(激动、高兴)。比的欣喜(激动、高兴)。3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结合语境,从修辞角度品味下面句子。(5分)分)“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珍珠落在盘中,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一颗珍珠落在盘
9、中,是那么地清悦动听。是那么地清悦动听。”考点:内容探究考点:内容探究 题型:原因分析题型:原因分析 点拨:点拨:修辞修辞+(修辞效果)(修辞效果)+内容内容+情感情感 答题要点:比喻(把小女孩说的每个字比成答题要点:比喻(把小女孩说的每个字比成珍珠,用珍珠落盘的声音形容小女孩说话的清悦动珍珠,用珍珠落盘的声音形容小女孩说话的清悦动人)。小女孩开口说话显得特别珍贵(难得)。人)。小女孩开口说话显得特别珍贵(难得)。“我我”第一次听到小女孩开口说话感到无比的欣第一次听到小女孩开口说话感到无比的欣喜(激动、高兴)。喜(激动、高兴)。4.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段中
10、画线的语句。(语句。(3分)分)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考点:词句理解考点:词句理解 题型:句子赏析题型:句子赏析 思路:切入角度思路:切入角度+内容内容+情感情感 答案: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分)。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表现这些话语的美好和温暖(1分),表达出分),表达出“我我”永远永远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回味,永远为之感动的心理(1分)。(或生动形象地表分)。(或生动形象地表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现这些温暖人的话语
11、(1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永久的回味(永久的回味(1分)。分)。角度二角度二 用词特点用词特点 从用词方面分析其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和作从用词方面分析其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和作用:用:(1 1)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生动形象、贴生动形象、贴切传神切传神 (2 2)词语的)词语的感情色彩、语境义感情色彩、语境义;(3 3)副词副词的修饰作用及其表达效果;的修饰作用及其表达效果;(4 4)分析)分析叠词叠词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表达效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果。强调:强调:运用重叠词,可以表示情感的加强、程度的运用重叠词,可以表示情感的加强、程度
12、的加深、动作的持续等,同时可以使得句子间结构加深、动作的持续等,同时可以使得句子间结构匀称音韵和谐旋律优美,恰当地运用重叠词,能匀称音韵和谐旋律优美,恰当地运用重叠词,能够增强语言的气势和力量。够增强语言的气势和力量。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其表达效果。(4分)分)(1)门)门早已早已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打开,清瘦的章先生满头华发,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站在门边,把他引进客厅。(2)史力合上存折,双手)史力合上存折,双手捧着捧着递还给先生,递还给先生,说:说:“我做义工的时间,即是先生义务教诲学生我做义工的时间
13、,即是先生义务教诲学生的时间,只有您知道我有多少长进,还是由您保的时间,只有您知道我有多少长进,还是由您保管吧。管吧。”思路回顾:品味加点字的表达效果,首先理思路回顾:品味加点字的表达效果,首先理该词的本义及在文中的具体意思(语境义),然该词的本义及在文中的具体意思(语境义),然后答出该词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后答出该词所表达的内容情感。解题要点:该词原指解题要点:该词原指 ,文中指文中指 ,该该词生动形象写出了词生动形象写出了 (内容情感)。(内容情感)。答案:答案:(1)()(2分)分)“早已早已”表现了章文心待人表现了章文心待人的彬彬有礼和盼望有人能帮他的彬彬有礼和盼望有人能帮他“查找资料,
14、查找资料,听他说话听他说话”的迫切心情。的迫切心情。(2)()(2分)分)“捧着捧着”写出了史力对章先写出了史力对章先生生“再造之恩再造之恩”的感激与敬重之情。的感激与敬重之情。【示例示例】(2013(2013福州市福州市快递快递)根据句子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我的火终于我的火终于“腾腾”地窜上来,那窜上来的声地窜上来,那窜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从用词角度)音也几乎听得见。(从用词角度)【解析解析】从用词角度切入。示例:这句话运从用词角度切入。示例:这句话运用了用了“腾腾”这个拟声词(这句话运用了这个拟声词(这句话运用了“窜窜”这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个动词)
15、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我”听到快递员粗听到快递员粗暴喊叫时心中怒火升腾的情状。暴喊叫时心中怒火升腾的情状。角度三角度三 描写角度描写角度 判断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主要是人物描写、判断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主要是人物描写、环境(景物)描写,体会这些描写所表达的内容、环境(景物)描写,体会这些描写所表达的内容、情感。情感。【示例示例】(20122012南平市南平市一个走运的人一个走运的人)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其表达效果。(6 6分)分)(1 1)“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谁?谁?”“”
16、“女店主啊,你不知道?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子!(2 2)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解析解析】第(第(1 1)句从人物描写角度入手,第)句从人物描写角度入手,第(2 2)句从环境描写角度入手。)句从环境描写角度入手。答案示例:答案示例:(1 1)通过神态描写(细节描写)()通过神态描写(细节描写)(1 1分),分
17、),形象地(效果)刻画当形象地(效果)刻画当“我我”听说女店主居然是听说女店主居然是一个下肢瘫痪者时(一个下肢瘫痪者时(1 1分)感到非常意外、吃惊分)感到非常意外、吃惊(1 1分)(内容情感)。分)(内容情感)。(2 2)通过景物描写()通过景物描写(1 1分),烘托(效果)分),烘托(效果)出女店主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对出女店主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对“我我”产生的影响(产生的影响(1 1分)(内容),表达分)(内容),表达“我我”对女店对女店主的怀念之情(主的怀念之情(1 1分)。(情感)分)。(情感)角度四角度四 句式角度句式角度 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句式不同,表
18、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陈述句语气平稳语气平稳 疑问句疑问句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 感叹句感叹句抒发强烈感情抒发强烈感情 骈散句、长短句骈散句、长短句使语言清新生动、铿锵使语言清新生动、铿锵有力富于表现力。有力富于表现力。题型题型3 3 理解句段作用理解句段作用 1.1.考题表述:考题表述:(1 1)结合上下文分析开头句段的作用。)结合上下文分析开头句段的作用。(2 2)简要分析)简要分析句子(或段落)的作用。句子(或段落)的作用。(3 3)分析结尾句段的作用。)分析结尾句段的作用。2.2.解题步骤:解题步骤:第一步:读解文意第一步:读解文意明确句段所处位置(开明确
19、句段所处位置(开头、中间、结尾)。头、中间、结尾)。第二步:浮想要点第二步:浮想要点从内容(表情达意)从内容(表情达意)结构两个方面浮想答题的要点。结构两个方面浮想答题的要点。第三步:对号入座第三步:对号入座完成解答。完成解答。附录:重要句段在内容、结构上的作用:附录:重要句段在内容、结构上的作用:角度角度作用作用示例示例 内内容容开篇点题;交代故事背景、原因、环开篇点题;交代故事背景、原因、环境境开头句段开头句段点明中心主旨,或升华主旨,或暗含点明中心主旨,或升华主旨,或暗含主旨,或抒发情感主旨,或抒发情感结尾句段结尾句段推动情节发展推动情节发展过渡句段过渡句段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20、,烘托人物心情描写环境或景描写环境或景物的句段物的句段 突出景物特点、表达人物情感、推动突出景物特点、表达人物情感、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感情和性格特征表现人物感情和性格特征人物描写句段人物描写句段 接上表接上表 角度角度作用作用示例示例 结结构构线索作用,贯穿全文线索作用,贯穿全文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引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引发兴趣;伏笔铺垫发兴趣;伏笔铺垫开头句段开头句段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伏笔句段伏笔句段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过渡、照应句过渡、照应句段段结尾句段结尾句段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题目或开总结全文,首尾
21、呼应,照应题目或开头,留下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深思头,留下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深思 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结合语境,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分)分)(1)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大街上人来人往。有的视而不见,有的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驻足远观,有的且看且退。谁也不敢制止歹徒行劫。(这个场面描写有何作用?)(劫。(这个场面描写有何作用?)(3分)分)考点:词句理解考点:词句理解 题型:句段作用题型:句段作用 思路:从内容、结构两个角度分析。思路:从内容、结构两个角度分析。答案:内容上:运用排比的手法,写了路人答案:内容上:运用排比的手法
22、,写了路人的恐惧和冷漠,突出了歹徒的凶恶;结构上:与的恐惧和冷漠,突出了歹徒的凶恶;结构上:与下文弱小伙挺身而出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下文弱小伙挺身而出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合全文,说说第段有何作用。(结合全文,说说第段有何作用。(4分)分)考点:词句理解考点:词句理解 题型:句段作用题型:句段作用 点拨:点拨:内容内容点明中心主旨、抒发情感点明中心主旨、抒发情感 中间段中间段 呼应前文呼应前文 伏笔铺垫伏笔铺垫 结构结构 承上启下承上启下 揭开悬念揭开悬念 答案:内容上: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答案:内容上:揭开事情真相,突出林老师的师德和爱心(师德和爱心(2 2分)。结构上:也解开前文
23、的悬念,分)。结构上:也解开前文的悬念,回应前文的伏笔(回应前文的伏笔(2 2分)。分)。【示例示例】(2008龙岩市龙岩市)母亲的鞋架母亲的鞋架分析文章开头、分析文章开头、结尾语段的作用。(结尾语段的作用。(5分)分)开头:夜深了,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开头:夜深了,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 结尾:又是深夜,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结尾:又是深夜,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
24、响声。母亲从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走到鞋架前,弯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走到鞋架前,弯下腰来下腰来 【解析解析】答题要点: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设置答题要点: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设置悬念,引发兴趣;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引出下文(故事悬念,引发兴趣;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引出下文(故事的主人公);末段怀念母亲,深化主题。的主人公);末段怀念母亲,深化主题。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考点:词句理解考点:词句理解 题型:句段作用(环境描写)题型:句段作用(环境描写)思路:环境描写的作用:思路:环境描写的作
25、用:4.为情节展开作铺垫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3.推动情节发展推动情节发展 1.交代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交代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5.突出深化主题突出深化主题 6.渲染气氛渲染气氛 第一步:整体感知文章大意(方法:1.可在阅读文章之前浏览题目,明确考点;2.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内容,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加以揣摩)第二步:解答题目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20 一22 题。(8 分)伯瑜有过,其母笞之,泣。母曰:“他日苔汝未尝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选自韩诗外传)伯瑜犯了错,他母亲用鞭子抽他,(伯瑜)哭了起
26、来。母亲问:以前抽你你都没哭,今天竟然哭了起来,为啥?(伯瑜)回答道:以前被母亲鞭打,(身上)感觉很痛,如今母亲老了,没有力气,(打起来)不能让我(感到)疼痛,所以就哭了。司马芝。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郡温县人。少年时是书生,到荆州去躲避战乱,在鲁阳山里遇到贼寇。同行的人们都丢下老人和弱小逃走了。只有司马芝一个人坐在那里守护老母亲。贼寇来到后,用刀逼着司马芝。司马芝叩头说道:“母亲老了,杀了我之后放过我的母亲吧
27、。”贼寇们说:“这是个孝子啊!杀他是不义的。”司马芝因此免于被杀,推着小车把他母亲拉走了。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其母笞笞之(用鞭、杖或竹板打)B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走(逃跑)C遂遂得免害(于是)D杀之之不义(指代母亲)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他日得杖常痛,今母老矣,无力,不能痛,是以泣。22 两则选文中的主人公对母亲的孝,分别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回答)(1)伯 瑜:临笞哭母无力 (2)司马芝:临危不弃母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