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国际税收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1788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X 页数:141 大小:67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国际税收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1页
第六章国际税收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1页
第六章国际税收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41页
第六章国际税收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41页
第六章国际税收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国际税收第一节 国际税收第二节 国际重复课税及其免除第三节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第四节 商品课税的国际协调第五节 涉外税收制度第六节 国际税收协定第一节 国际税收n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税收问题n1、跨国纳税人和跨国课税对象 n跨国纳税人:在两个或以上国家同时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或经济组织。n对象:两个或以上国都享征税权的课税对象(所得、商品流转、财产价值)n2、国际税收协调和国际税收分配 n(1)国际税收问题n a 跨国商品课税方面的关税战n B 跨国商品、所得和财产课税中的重复征税n跨国所得课税中的重复征税: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例)n跨国财产课税中的重复征税: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

2、课税对象(例)n跨国商品课税中的重复征税: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例)nC 国际逃税和避税n(2)国际税收协调n所得税和财产税方面:国际税收协定范本 OECD范本和联合国范本n商品税方面:关贸总协定n(3)国际税收分配国际税收协调的结果n跨国所得课税 例n跨国财产课税 例n跨国商品课税 国内商品税 关税所得税重复课税财产税重复课税商品税重复课税二 国际税收的概念 n1、国际税收:两个或以上国家政府在对跨国纳税人就跨国课税对象进行征税过程中发生的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n2、研究对象n各国政府为处理同其他国家政府间税收分配关系所采取的单、双和多边措施,及由此形成的相关国际准则和规范。n主要内容:

3、税收管辖权确立、国际重复课税避免、国际避税和反避税、国际税收协定n涉及税种:跨国所得课税、财产课税和商品课税。3、国家税收管辖权n(1)税收管辖权的原则和类型n税收管辖权原则n属地(人)原则:地域(国籍和住所)标准,n税收管辖权类型n公民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地域管辖权:n税收管辖权与税种的关系n商品税管辖权:地域管辖权 n所得税管辖权n综合所得税制下:居民(公民)管辖权和(或)地域管辖权n分类所得税制下:单一的地域管辖权 n财产税管辖权 n一般财产税:居民(公民)管辖权和/或地域管辖权n特别财产税:单一的地域管辖权(2)公民/居民税收管辖权确立 n公民纳税人的确定标准n自然人公民 血统标准 出

4、生地标准n公民公司 法律标准、公司投资者个人国籍、公司负责人国籍、公司实际管理的所在地、企业主要机构所在地n居民纳税人的确定标准n自然人居民n住所(永久性居住场所)或居所(习惯性居住场所)标准n时间标准:连续或累计计算居留时间、计算居留期间起迄点、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 n意愿标准 n居民公司n法律标准:按照本国法律组建并登记注册 n总机构标准:总管理机构设在本国境内 n控制和管理中心标准:实际控制和管理中心所在地在本国境内 n主要经营活动标准:公司占最大比例贸易额或利润额在本国境内实现 n控股权标准:握有能够控制表决权的股份的股东是本国居民n双重居民身份的处理 n双重居民身份的处理n自然人双重

5、居民身份的判定 将各种标准进行排序n永久性住所n重要利益中心 n习惯性居所 n国籍 n双方国家协商n法人双重居民身份的判定n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判定标准 n如果跨国法人在一国设有经营的实际管理机构,而在另一国设有总机构,应由双方国家协商(3)、地域税收管辖权的确立 n境内来源所得的确定标准 n经营所得:在本国境内设有“常设机构”。n常设机构的确认 n跨国营业所得的征税范围 n常设机构利润的核定方法 n国际运输所得的征税n劳务所得 n投资所得 n财产所得 n其它所得n常设机构确认n常设机构:一个企业在一国境内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n常设机构范围n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

6、和车间;n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矿场、油井、气井、采石场等;n建筑工地,建筑、装配或安装工程,或者与其有关的监督管理活动,但应连续超过一定期限,一般为六个月或一年;n有雇员或其他非独立代理人(包括本企业的子公司)经常代表本企业从事营业活动。n构成常设机构的场所的基本条件n是场所:如房屋、场地或机器设备等设施;没规模限制;不论自有租用。n是固定的:有确定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永久性,足以表明它是常设的;暂时的间断或停顿,不影响其常设机构的存在;n是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营业活动的场所:不是从事非营业性质的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的场所。n认定常设机构的例外情况n从事非营业性质的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的场所 n通过

7、经纪人、一般佣金代理人或其它独立地位代理人进行营业 n一个公司不能由于不同程度地受控于另一公司,而被认为是另一公司的常设机构跨国营业所得的征税范围 n归属原则常设机构所在国只能以归属于该常设机构的跨国营业所得为应税范围。(例例 1)n引力原则常设机构所在国除了以归属于该常设机构的跨国营业所得为应税范围以外,对于并不通过该常设机构,但经营的业务与常设机构经营的相同或同类,由此而获取的所得,也要列入行使地域管辖权征税的范围。(例例 2)n例例 1n甲国居民公司A公司向乙国销售一批电视机,取得营业所得10,000美元。n如果A公司是由本公司将这批电视机直接销售给乙国进口商的,那么,乙国不能认为这10

8、,000美元的营业所得是来自本国。n例例 2n如果A公司在乙国设有分公司B公司(B公司应认定为A公司在乙国设立的常设机构),A公司通过B公司销售电视机,取得营业所得10,000美元,另外还通过乙国的C公司(C公司与A公司没有任何附属或控制关系,因此是一家独立代理人)销售收录机,取得营业所得8,000美元。n按照归属原则,乙国将对归属于B公司的电视机营业所得10,000美元行使地域管辖权征税;而按照引力原则,乙国不但可以对归属于B公司的电视机营业所得10,000美元征税,还可以对并未通过B公司但与B公司经营同类商品所获取的收录机营业所得8,000美元一并行使地域管辖权征税。常设机构利润的核定方法

9、常设机构利润的核定方法n独立核算法n将常设机构同其总机构间交易和费用往来,按照两个完全独立的企业来处理。n允许常设机构从其毛收入中扣除营业目的所发生的有关费用,包括它应该承担的总机构实际发生的总管理费和实际垫付的费用。n不得扣除项目:发生在常设机构同它的总机构或总机构所属其他常设机构之间的特许权特许权使用费、佣金手续费和利息使用费、佣金手续费和利息等。n总利润法n按照企业总利润一定比例确定其设在非居住国常设机构所得。n在常设机构不能提供准确凭证据以计算扣除营业费用时,可以采取这种方法确定常设机构利润。n只办理接洽、通讯联络等事宜的常设机构,无营业利润,只有费用损失,其费用和利润由其总机构汇总按

10、一定的比例重新分配,以体现其经营成果。n核定法 n以常设机构的营业收入额或费用支出额为基数,按照核定的利润率推算利润。n针对不按“分公司”规格登记的常设机构,国际运输所得的征税 n国际海运和空运企业利用船舶和飞机从事国际运输取得利润一般由企业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国独占行使征税权,即使该企业并不是该国的居民n跨国海运企业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国n船舶船籍所在国:船舶母港(船舶登记人办理船舶所有权登记港口)船舶经营者居住国n例:n某国际船运公司A公司由一家美国居民公司B公司控股。n如果A公司经营的船舶均在希腊的港口登记,即船舶的母港在希腊,则应认为A公司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国为希腊,由希腊对其国际运输所得征税

11、;n如果A公司经营的船舶无母港,则因为A公司经营者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国为美国,由美国对其国际运输所得征税。n劳务所得确定标准 n劳动地点标准:以劳动活动发生在本国事实为依据 n支付地点标准:以劳动报酬在本国支付事实为依据n不同类型劳务所得来源国的确定 n独立劳务所得自由职业者从事专业性劳务或其他独立性活动所取得的报酬。n非独立劳务所得个人从事受聘或受雇于他人的劳动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和其他报酬。n其他劳务所得独立劳务所得n劳动地点标准n固定基地标准以在本国设有经常使用的固定基地从事专业性劳务活动为依据,对通过该固定基地取得的所得征税;n停留时间标准 以在有关会计年度中停留在本国的时间累计是否已达

12、到一定的天数(一般为183天)作为依据,就其在本国进行活动取得的独立劳务所得征税n支付地点标准n其所得是由该国的居民支付的,或者是由设在该国境内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负担的,也可认定其所得是来源于该国境内非独立劳务所得n劳动地点标准具体一般适用停留时间标准,即以某雇员或职员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停留在某个国家的时间累计是否已超过183天作为依据n支付地点标准跨国自然人受雇于某国而取得的报酬由该国的居民雇主支付,或者由设在该国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负担其他劳务所得 n董事费:劳务活动地点为公司居住国。n演员、艺术家和运动员的收入:演出活动所在国 n退休金 n跨国政府人员所得,一般由支付退休金政府所在国征税

13、,但如果一个跨国政府退休人员,是政府所在国非居民,且同时是其居住国居民和国民,则退休金仅在居住国征税。n如退休金是非居住国居民或者设在该国常设机构支付,则该项退休金由非居住国征税。n按照一国社会保障计划由政府专项基金支付的退休金和其它款项,由支付退休金的政府所在国征税。n由纳税人的居住国征税。n为政府服务的报酬 n在政府所在国以外的国家为政府提供服务,并且这个提供服务并取得报酬的人员又是他提供服务所在国的居民和国民,由取得所得的纳税人的居住国征税。n在政府所在国以外的国家为政府提供服务,并且并不仅仅是由于提供该项服务以致停留时间过长,而成为其提供服务所在国居民,亦由取得所得的纳税人的居住国征税

14、。n由支付所得的政府所在国征税n学生所得n学生或企业学徒如果仅由于接受教育或培训的目的停留在非居住国,其为维持生活、教育或培训而收到的来源于该非居住国以外的款项,该非居住国不应征税。投资所得投资所得n如股息、利息以及各种特许权使用费,这类所得的取得是基于股权、债权、专利权、商誉权、版权等各种权利,因此也被称为权益所得。n境内来源投资所得的确定标准 n支付者标准n股息、债券利息、银行存款利息 n由本国居民、本国境内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支付n权益使用地标准n贷款利息、特许权使用费n与本国境内的经营活动有关的贷款利息、提供在本国境内使用的专利、专有技术等所收取的费用n一般并不附加所得的受益人在本国活

15、动或居住的条件n投资所得税收管辖权的确立n由权益的提供方和使用方所在国分享税收利益n规定相关权益的提供方和使用方所在国都可以对权益所得征税n权益使用方(即权益收益的支付方)所在国征税时,要有一定的限制,以便给权益提供方所在国行使征税权留有余地,限制程度由双方国家通过谈判在税收协定中加以确定。n如果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是通过常设机构取得的,则应并入该常设机构的营业利润中,按一般的企业所得税率征税特许权使用费n指由于使用,或有权使用下列对象所支付的作为报酬的各种款项,包括n任何文学、艺术或科学著作(包括电影胶片)的版权n任何专利、商标、设计或模型、计划、秘密配方或程序n工业、商业或科学设备n有

16、关工业、商业或科学经验的情报 财产所得财产所得n由于拥有不动产和有形动产而取得的定期收益(主要是租金收益)和在各种不动产、动产转让过程中产生的溢价收益,即资本利得(Capital Gains)。n不动产所得:以财产座落国为其所得来源国n有形动产所得:以财产所在国为其所得来源国 n资本利得 n资本利得来源国的确定标准n财产存在地标准 n不动产及有形动产n无形动产:某项权利关系发生在本国境内n船舶、飞机等动产:属于本国居民或常设机构 n财产销售地标准n转让不同类型财产取得的资本利得来源国的确定n不动产利得n销售动产收益:转让者的居住国 n转让从事国际运输的船舶、飞机所取得的收益:船舶、飞机经营企业

17、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国 n转让常设机构的营业财产或固定基地的财产: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的所在国转让股票所取得的收益n一般情况下应由转让者的居住国征税n如果一个公司的财产主要由位于某国的不动产组成,则转让该公司股本的股票所取得的收入,应由该不动产所在国征税n对于转让其他股票所取得的收益,若该项股票达到某公司股权的一定比例(如25),则由该公司的居住国征税。第二节国际重复课税及其免除n一 国际重复课税的类型n1、税制性重复课税n同一课税权主体对同一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课征不同形式的税收n例n2、法律性重复课税n由于在法律上采取不同税收管辖权原则或者基于同一原则采用具体标准不同而造成重复课税

18、n一般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课税权主体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进行多次课税。n当实施这类重复课税的课税权主体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时,就成为法律性的国际重复课税。n具体情形 n3、经济性重复课税n基于相同确立税收管辖权原则,对由同一经济交易联系起来的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重复课税。n例如,对公司和股东、丈夫和妻子、信托的受托人和受益人、交易活动的买方和卖方、债权人和债务人等的重复课税.n具体情况 n假定A国居民汉斯取得10万美元总收入,他将二分之一用于消费,二分之一于储蓄,用于消费部分二分之一购买生活必需品,二分之一购买奢侈品。n在复合税制结构下,汉斯10万美元总收入,将面临政府多次

19、课税。n一重征税:所得税n首先,按本国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若税率20,则缴纳所得税2万美元,税后所得为8万美元。n二重征税:n 增值税n4万美元购买消费品,消费品价格包含销售者转嫁的税收,若A国对消费品普遍征税,税率50,税负有一半转嫁给消费者,则汉斯还负担1万美元增值税。n 一般财产税n汉斯用于储蓄4万美元将形成财产,如银行存款、房屋、土地、金银、古董等,若A国征收一般财产税,税率为3,对于这些财产,汉斯缴纳0.12万美元一般财产税。n三重征税n消费税n汉斯计划消费额有一部分(1.5万美元)购买奢侈品,A国对奢侈品在增值税之外还要征收消费税,由于对奢侈品课税时税收负担基本上是由消费者承担,设

20、消费税税率为50,则汉斯需负担消费税0.75万美元。法律性重复课税的具体情形n居民(或公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重叠引起的重复课税(例 2)n居民管辖权与公民管辖权重叠引起的重复课税(例3)n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重叠引起的重复课税(例4)(例5)n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重叠引起的重复课税(例6)(例7)n居民管辖权、公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重叠引起的重复课税 例例 2n某美国居民公司A公司在中国设立一家分公司,该分公司在某纳税年度取得利润100万美元。由于美国行使居民管辖权征税,A公司须将此100万美元并入其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所得向美国税务当局申报纳税;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行使地域管辖权征税,A公

21、司还要就来源于中国的这100万美元向中国税务当局申报纳税,从而由于两个国家行使基于不同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同一笔跨国所得在两个国家都承担了纳税义务,发生了国际重复课税。例例 3.3n美籍华人王先生在中国开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并已在中国居住二年。某纳税年度他的律师事务所取得利润。由于美国行使公民管辖权征税,王先生拥有美国国籍,因此须就其全部所得30万美元向美国税务当局申报纳税;同时,由于中国行使居民管辖权征税,王先生在中国居住二年,已具有中国居民身份,王先生还须就这30万美元向中国税务当局申报纳税。这样,王先生的全部所得在两个国家都承担了纳税义务,发生了国际重复课税。例 3.4 n甲、乙两国均

22、行使居民管辖权,对于自然人居民纳税人的确定,甲国采用住所标准,乙国采用居住时间标准。A先生的家庭和财产都在甲国,但出于经商的目的,某一税收年度他在乙国居住了较长时间,根据各自国家的国内税法,甲、乙两国同时认定他为本国的居民纳税人对其行使居民管辖权征税,从而A先生的全部所得(或财产)将在两国承担双重的税收负担。例例3.53.5n甲、乙两国均行使居民管辖权,对于法人居民纳税人的确定,甲国采用注册地标准,乙国采用总机构标准。B公司在甲国注册,但将其总机构设在乙国,甲、乙两国同时认定他为本国的居民纳税人并对其行使居民管辖权征税,从而B公司的全部所得将在两国承担双重的税收负担。例例 3.7n甲国A公司在

23、乙国的常设机构B公司派雇员S先生(S先生为甲国的公民和居民)到丙国从事技术指导,S先生的薪金由B公司支付。n乙国根据这笔薪金是由设在本国境内的常设机构负担,而判定其来源于本国.n丙国则根据劳务的提供地在本国,也判定这笔薪金来源于本国.例例 3.6n甲国A公司派雇员S先生(S先生为甲国的公民和居民)到乙国从事技术指导,S先生的薪金由A公司支付。n甲国根据这笔薪金支付地是在本国,而判定其来源于本国.n乙国则根据劳务的提供地在本国,也判定这笔薪金来源于本国.经济性重复课税的具体情况n跨国信托分红例例 8n跨国股息收益例例 9n跨国商品交易额例例 10n跨国利息所得例例 11n跨国分居津贴和抚养费 例

24、例 8n假定甲国信托公司A公司某纳税年度经营一笔信托财产实现所得10万美元,根据甲国税法,A公司须就这笔所得缴纳20的所得税。当A公司将将税后的8万美元分配给受益人乙国居民X先生时,乙国又行使居民管辖权,对X先生取得的8万美元信托分红再次课税。这时,甲、乙两国虽然都是行使居民管辖权,却发生了对同一笔信托所得的国际重复课税。例例 9n甲国的A公司在乙国设立一家子公司B公司,在某纳税年度B公司取得利润100万美元,B公司在税后利润中向A公司支付股息50万美元.n根据乙国税法的规定,B公司要就其全部利润向乙国缴纳30的所得税。n根据甲国的税法规定,母公司获得的股息又要在甲国纳税。例例 10n甲国的A

25、公司将其产品销售给乙国的子公司B公司,售价为150万元,A公司将该150万元计入销售收入,B公司则将其计入成本,经核算,两公司的利润分别为50万元和15万元。n甲国的税务当局接受了A公司的销售价格150万元,并对利润50万元予以课税。但乙国的税务当局认为这笔交易的正常交易价格应为140万元,因此,将B公司的应税所得额由15万元调整为25万元,并据以课税。例例 11n甲国A公司向乙国B公司提供一笔贷款,A公司由此取得利息须计入总所得,向甲国政府纳税,但是乙国政府根据这笔贷款的性质及本国税法的有关规定,仅允许B公司按照支付利息的一定比例作为费用扣除,这样未能扣除的利息实际上被甲、乙两国重复课税。二

26、 国际重复课税的经济影响 n国际重复课税对税收公平的影响n横向公平 n国际重复课税对税收效率影响n资本输出中性n从资本输出国角度看,税收不应改变资本输出方向,资本不论投向国内还是国外,以及投向国外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其相对边际收益率都不应因税收而发生改变。n资本输入中性n从资本输入国角度考察,税收不应改变资本输入方向,来自于国内、外以及来自国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应承担相同的税收负担。三 国际重复课税免除 n国际重复课税免除原则n属地优先n国际重复课税免除对象n从非居住国获取的已纳税跨国所得或财产n免除项目的性质,必须是税,而不是费。n免除的税种必须是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n免除的所得税类税种,其计

27、税基础必须是净收入 四 国际重复课税免除的主要方法 n扣除法(Deduction Method)n免税法(Exemption Method)n抵免法(Credit Method)n减免法(Reduction Method)n税收饶让抵免 免除重复课税前情况n纳税人在非居住国纳税,税收负担n Tf=Yfrf n在居住国的应纳税额nTd=Yrd=(YdYf)rd n重复课税额()()fffddbfdfdYr rrTYr rr(一)扣除法 n在居住国应税所得总所得在非居住国已纳税收n在非居住国纳税,税收负担n Tf=Yfrf n纳税人在居住国的应纳税额nTd=(YTf)rd=(YdYfYfrf)rd

28、 n得到的税收扣除nTde=Yfrfrd n重复课税额(1)0,()(1)0,()ffdfddbdefdffdYrrrrTTYrrrr例例 12甲国采取扣除法n甲国居民A在某纳税年度取得总所得50万元,其中来自甲国的所得20万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30万元。甲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10万元以下的所得适用税率为10,102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20,203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30,30万元以上的适用税率为40,乙国实行30的比例税率。n居民A在甲国的应纳税额计算如下:n应纳税所得额总所得在非居住国已纳税收50303041万元n应纳税额1010(2010)20(3020)30(4130)4010.4万元(二

29、)免税法n居住国对本国居民(公民)来自国外并已由外国政府征税的那部分所得,完全免于或部分免于课征本国所得税。n实质:居住国全部放弃或部分放弃本国的居民(公民)来源于国外所得的税收管辖。n全额免税法纳税人在居住国的应纳税额 Td=Ydrd n累进免税法:对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国内所得征税时,将已被本国免予征税的国外所得额考虑在内,用其免税所得额未扣除前应适用税率征税,n意义:仅对纳税人境外所得免除双重征税,不会使其国内所得因扣除国外所得后降入较低税率档次。n纳税人在居住国的应纳税额dddYTY rY免税法 n纳税人在居住国的应纳税额nTd=Ydrd n得到的税收扣除nTex=Yfrd n重复课税额(

30、)0,()0,()ffdfddbexfdYrrrrTTrr例例 13n甲国居民A在某纳税年度取得总所得50万元,其中来自甲国的所得20万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30万元。甲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10万元以下的所得适用税率为10,102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20,203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30,30万元以上的适用税率为40,乙国实行30的比例税率。n甲国采取全额免税法免除国际重复课税,则居民A在甲国的应纳税额计算如下:n应纳税所得额境内所得20万元n应纳税额1010(2010)200303万元甲国采取累进免税法n甲国居民A在某纳税年度取得总所得50万元,其中来自甲国的所得20万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30万元。

31、甲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10万元以下的所得适用税率为10,102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20,203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30,30万元以上的适用税率为40,乙国实行30的比例税率。n居民A在甲国的应纳税额计算如下:n应纳税额1010(2010)20(3020)30(20/50)(5030)40(20/50)=7.4万元(三)抵免法(Credit Method)n居住国对本国居民(公民)来自本国和外国所得征税时,允许纳税人将其在国外已缴纳税款从本国应纳总税款中抵扣。n既承认两种税收管辖权并地域税收管辖权优先,又对纳税人已承担的外国税收在行使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时予以考虑,以避免再次征税。n全额抵免:抵免

32、额等于纳税人在境外缴纳外国税收数额,特点是简便易行,在来源国税率高于居住国税率的情况下,结果会影响居住国对居民纳税人境内所得本来应有税收利益,弊大于利n限额抵免:允许该纳税人将其向外国缴纳所得税税额在国外所得依照本国税法规定税率计算税额限度内,从应向居住国政府缴纳的税额中扣除全额抵免n纳税人在居住国的应纳税额nTd=YrdTf=YrdYfrfn得到的税收扣除nTcrf=Yfrfn重复课税额0,()()0,()fddbcrffdffdrrTTYrrrr纳税人税收负担的三种情况n居住国税率与非居住国税率相同,即rdrf时,居住国政府这时税收抵免就相当于税收豁免;n居住国税率高于非居住国税率,即rd

33、rf时,纳税人须按照较高的本国税率补交一部分税款;n居住国税率低于非居住国税率,即rdrf时,纳税人则可以得到退税。n总的来说,纳税人全部所得或财产承担的税负总会等于按居住国税率计算的总税负。例例 3.14甲国采取全额抵免法n甲国居民A在某纳税年度取得总所得50万元,其中来自甲国的所得20万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30万元。甲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10万元以下的所得适用税率为10,102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20,203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30,30万元以上的适用税率为40,乙国实行30的比例税率。n居民A在甲国的应纳税额计算如下:n应纳税所得额境内所得境外所得50万元n抵免前应纳税额1010(2010)

34、20(3020)30(5030)4014万元n抵免额境外所得境外税率30309万元n应纳税额抵免前应纳税额抵免额1495万元 限额抵免n纳税人在居住国的应纳税额n抵免限额 Cl=Yfrd n得到的税收扣除n重复课税额()()dffddfY rT TClTY rCl TCl()()fffdcrlfdfdYr rrTYr rr0,()0,()fddbcrlfdrrTTrr纳税人税收负担的三种情况n居住国税率与非居住国税率相同,即rdrf时,税收抵免就相当于税收豁免,居住国政府对境外税收给予全部抵免;n居住国税率高于非居住国税率,即rdrf时,居住国政府居住国政府对境外税收给予全部抵免,并按照较高的

35、本国税率补征其差额;n居住国税率低于非居住国税率,即rdrf时,居住国政府只允许抵免相当于较低的居住国税率的税收。纳税人不能得到退税,而只能承担较高的境外税负。例例 3.15甲国采取限额抵免法n甲国居民A在某纳税年度取得总所得50万元,其中来自甲国的所得20万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30万元。甲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10万元以下的所得适用税率为10,102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20,203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30,30万元以上的适用税率为40,乙国实行30的比例税率。n应纳税所得额境内所得境外所得50万元n抵免前应纳税额14万元n抵免限额境外所得境内税率1010(2010)20(30-20)30%6万元n

36、境外税收境外所得境外税率30309万元n境外税收抵免限额,抵免额抵免限额3万元n应纳税额抵免前应纳税额抵免额1468万元。例例 3.16甲国采取限额抵免法n甲国居民A在某纳税年度取得总所得50万元,其中来自甲国的所得20万元,来自乙国的所得为30万元。甲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10万元以下的所得适用税率为10,102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20,2030万元的适用税率为30,30万元以上的适用税率为40,乙国实行30的比例税率。n应纳税所得额境内所得境外所得50万元n抵免前应纳税额14万元n抵免限额境外所得境内税率1010(2010)203万元n境外税收境外所得境外税率30309万元n抵免限额境外税收,

37、抵免额6万元境外税收n应纳税额抵免前应纳税额抵免额1468万元。(四)减免法 n纳税人在居住国的应纳税额nTd=YdrdYfrdn得到的税收扣除nTre=(1)Yfrdn重复课税额(1)0,()0,()ffdfddbredffdY rrrrTTr Yrr(五)税收饶让抵免 n指居住国政府对于收入来源国给予外国投资者的减免税视同已经缴纳,给予抵免,不再要求本国投资者补交在非居住国得到减免的税款。n意义:鼓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n一般都要通过双边的国际税收协定加以明确规定。n三种类型n依照税法规定的减免税或者退税优待,按假如没有这些鼓励措施而征收的税额给予饶让抵免。n把税法上规定的税率与签订税

38、收协定降低的税率之间的课税差额视为已课税额,仍按税法规定的税率给予抵免。n在签订税收协定降低税率的基础上再给予的减免税额,视为已课税额,仍按税收协定的税率抵免。第三节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n一 国际避税和国际避税地n国际避税:跨国纳税人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际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差别、漏洞、特例和缺陷,规避或减轻其总纳税义务的行为。n二 国际避税产生的客观条件n各国行使的税收管辖权及其行使范围和程度上的差异n各国征税范围及税率上的差异 n各国税收优惠措施导致的税负差异 n 三 国际避税地n(一)国际避税地的概念n对所得和一般财产价值提供免税或低税优惠待遇,为跨国纳税人提供避税的便利条件的国家或地区n

39、(二)国际避税地的类型n不征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n所得税和一般财产税的税负远低于国际一般水平n对境外所得免税,只对来源于境内的收入按较低税率征税n在制定和执行正常税制时,提供某些特殊税收优惠n(三)国际避税地的特点n提供各具特色的税收优惠待遇n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n社会基础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n财政规模小,并有其他财源n政府对经济很少干预,并提供一定的财产保护主要的国际避税地n(四)避税地模式对经济的积极作用n税收优惠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n增加财政收入n增加外汇收入n提高当地就业水平和劳动者素质n(五)避税地模式的局限性n外国企业在避税地的经营活动是虚构的,避税地的经济活动缺少稳定性n避税地的经济

40、基础脆弱,对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变动及证券市场的波动敏感,很容易受到外国经济的干扰 n易受资本输出国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的控制四 国际避税的主要方法n主体转移n跨国纳税人通过本身的国际迁移或为达到相似效果的其他安排来减轻税收负担的避税行为 n人的流动和人的非流动 n客体转移n跨国纳税人通过各类所得、财产以及与形成最终所得密切相关的要素,如资金、商品、劳务、费用等在国际间的流动或为达到相似效果的其他安排来减轻税收负担的避税行为。n物的流动和物的非流动 1 人的流动n跨国纳税人通过自身在各国税境之间的迁移,避免或改变其居民身份,以规避无限纳税义务.n避税效应n居住国的转移n以抵免法消除重复课税n高税居

41、住国:高水平无限纳税义务n低税居住国:低水平无限纳税义务加高水平有限纳税义务n居住国的避免n完全摆脱无限纳税义务,代之以在所有收入来源国(或财产存在国)的有限纳税义务的总和。n避税方法n个人居住国的转移n真正移居n假移居n部分移居n个人居住国的避免n公司居住国的转移2 人的非流动n(1)个人利用信托避税n个人纳税人(委托人)通过建立信托,将自己拥有的财产转给处于低税国的受托人进行保管和经营n这部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与委托人分离,委托人不再须就这部分财产价值及其产生的所得缴纳财产税及所得税。n(2)个人利用临时纳税人地位避税n临时纳税人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可被视为非居民,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而其在

42、原居住国也已不再具有居民身份,不必承担相应的无限纳税义务 n(3)公司居住国的避免n避免在某国注册;n不在某国设立总机构;n不在某国召集股东会议或管理决策会议;n不在某国保管公司帐册;n避免从某国发出电话或其它电讯指示;n选用某国的非居民担任管理人员;n具有某国居民身份的股东不参与管理活动,其股份与控制公司管理的权力分离,只保留收取股息、参与分红的权利。n(4)公司居住国的选择3 物的流动 n物的流动,指跨国纳税人通过各类所得、财产以及资金、商品、劳务、费用等相关要素在各国国境之间的流动,将课税对象从高税国向低税国转移,借以减轻税收负担n(1)在内部交易中应用转让定价n(2)设立避税地公司n(

43、3)滥用税收协定 (1)在内部交易中应用转让定价n关联企业与转让定价n关联企业:联属企业,指在国际和国内经济往来中,因在企业管理、控制或资本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间接参与,相互有特殊利益关系的企业。n转让定价:亦称转移价格、划拨价格,是跨国公司集团根据其全球经营战略目标,在集团内部各关联企业之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特许权或进行资金借贷等活动时确定的内部交易价格。n转让定价的具体手段n控制零部件和产品的销售价格 n控制关联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价格影响折旧费和资本利得 n控制利息、特许权使用费及设计、维修、广告、咨询等劳务费用 n控制运输费用、保险费、佣金、回扣 n控制租赁费 n控制母公司(总公司)向子

44、公司(分公司)分摊的管理费用 n转让定价的避税效应n居住国税率低于非居住国税率n所得向母(总)公司或其他低税子(分)公司转移n规避在高税非居住国的有限纳税义务n居住国税率高于非居住国税率n分支机构所得从总公司向分公司转移n抵免法消除国际重复课税,实行综合限额法扩大抵免限额n免税法消除国际重复课税规避居住国高税负n子公司 所得从母公司向子公司转移,利润保留在子公司而不汇回 n规避居住国高税负n转让定价的非税务动机n支持子公司的竞争能力 n控制东道国市场 n调节利润以实现集团公司内部的资金配置 n逃避东道国的价格控制n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 n获得更多补贴n降低关税n在合资企业中分得更多利润(2)设

45、立避税地公司n 基地公司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n基地公司,是指跨国公司在低税国或无税国出于在这些国家之外经营的目的而建立的子公司。n这里的低税国或无税国也称为基地国,一般是对本国公司的境外所得和财产免税或课以低税的国家。n 基地公司的避税功能n基地公司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身份 n母公司对基地公司实施有效的控制 n形式上就是一个信箱公司,不从事真正的工商业活动 n组建的目的是为在基地国以外进行经营活动提供税收上的便利 n典型的基地公司和非典型的基地公司 n典型的基地公司n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发生在母公司居住国和基地国以外的第三国n非典型的基地公司n实质性的经营活动发生在母公司的居住国基地公司的避税功能 n

46、母公司通过开展中介业务和转让定价等方式将各类所得和财产向基地公司转移n中介业务n在母公司与其在其他国家的所得来源之间插入一个中间环节(图1)n在公司集团内部其他关联公司之间进行的交易中插入一个中间环节(图2)n基地公司利用积累起来的资金向母公司或本集团内的其他公司进行贷款或再投资。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 控制 高税国(甲国)母公司A公司 避税地(乙国)子公司(基地公司B公司)所得来源(丁国D公司)所得来源(丙国C公司)所得来源(戊国E公司)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 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 图1图2控制 控制 控制 利润转移 利润转移 低价购买 高价销售 高税国母公司A公司

47、 实际业务 子公司C 子公司D 避税地子公司B公司(基地公司)基地公司的具体形式 n控股公司 n投资公司 n金融公司(图4)n贸易公司(图2)n持权公司n自保险公司股息、利息等所得 控制 向投资者分配 向投资者分配 高税国(甲国)母公司A公司 避税地(乙国)子公司(离岸基金B公司)所得来源(丁国D公司)所得来源(丙国C公司)所得来源(戊国E公司)股息、利息等所得 股息、利息等所得 投资者F 投资者G 图3控制 利息 利息 高税国(甲国)母公司A公司 避税地(乙国)子公司(金融公司B公司)贷款人 丙国C公司 借款人 丁国D公司 图4(3)滥用税收协定 n为了规避税负,本来没有资格享受协定待遇的第

48、三国居民设法利用税收协定提供的税收优惠,这就是滥用税收协定。n图5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 控制 甲国母公司A公司 子公司(税收协定缔约国乙国B公司)所得来源(税收协定缔约国丙国C 公司)图5直接导管公司踏脚石导管公司4 物的非流动n避免成为常设机构n通过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n通过缩短经营时间n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的选择n选择分支机构的有利条件n可以不缴纳资本注册税和印花税;n可以避免对支付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征收的预提所得税;n分支机构的经营亏损可以冲抵总机构的利润;n有可能利用本国免除国际重复课税的免税法。n选择分支机构的不利条件n分支机构在另一股份公司或合伙企业取得的股息收入不能享受间接抵

49、免待遇;n由于分支机构不是独立法人,一般不能享受所在国提供的免税期等税收优惠待遇;n分支机构一经取得利润,总机构在同一纳税年度内,必须就这些所得在居住国纳税,无从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n分支机构与总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一般不能作为费用扣除,应用转让定价手段受到一定的限制。n利用延期纳税的规定 n实行居民管辖权的国家对本国居民公司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取得的利润收入,当其以股息等形式汇回时,才予以征税。n跨国公司将境外子公司的税后利润长期积累在公司内部不予分配,或有意识地降低应分配股息的比例n前提条件:纳税人先在低税国设立子公司,并采用转让定价和开展中介业务等手段将利润向子公司转移 五 反

50、国际避税n1 反国际避税的一般方法 n完善税收立法 n对纳税人、课税对象、计税标准等基本要素采用经济的、会计的概念加以明确表述,避免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法律措词上纠缠不清 n现有税法的某些条款作出进一步的规定,凡是政府认为必须对其课税的活动及课税对象均列入应税范围,不给纳税人以避税的可乘之机 n综合性的反避税条款n规定居民纳税人要向居住国提供其在境外从事经营活动的情况n移居等行为须事先征得政府同意 n对国际避税案件有事后提供证明的义务n专门的反避税条款:如对公司内部定价作出特殊规定 n加强税收征管 n单边措施n努力搜集有关信息资料n加强税务调查与税务审计 n双边措施n情报交换n合作调查n2 反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章国际税收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