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究》教学课件第二单元儒道互补1《论语》十则安乡一中龚德国.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2294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经典研究》教学课件第二单元儒道互补1《论语》十则安乡一中龚德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究》教学课件第二单元儒道互补1《论语》十则安乡一中龚德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究》教学课件第二单元儒道互补1《论语》十则安乡一中龚德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究》教学课件第二单元儒道互补1《论语》十则安乡一中龚德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国文化经典研究》教学课件第二单元儒道互补1《论语》十则安乡一中龚德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安乡一中 龚德国一导入一导入感动历史人物颁奖词感动历史人物颁奖词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二认识先贤二认识先贤 孔子,名孔子,名丘丘,字,字仲尼仲尼,春春秋秋时期时期鲁国鲁国陬邑人。我国古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思想核心是“仁仁”,即

2、仁爱、,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提倡德治和教化。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教育,他首创他致力于教育,他首创私人私人讲学之风,主张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有教无类类”,“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三三论语论语简介简介“宋代有名的宰相赵普曾经对宋太宗赵匡义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更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1、论语论语是一部记是一部记录录孔子孔子和和他弟子他弟子言行言行的书。

3、共的书。共20篇,体例篇,体例主要是主要是语录体、对话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体、叙事体。内容上。内容上以以教育教育为主。是为主。是儒家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经典著作之一。南宋南宋时,时,朱熹朱熹把它列为把它列为“四书四书”之一,与之一,与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合称合称“四四书书”。2、常识扩展“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四初中四初中论语论语十则十则(1)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说(yu)乎?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4、不知而不愠愠(yn),不亦君子乎,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曾子曰:“吾日三吾日三省省(xng)吾身:为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不习乎?”(3)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学而不思则罔罔(wng),思),思而不学则而不学则殆殆(di)。)。”(5)子曰:)子曰:“由,由,诲诲(hu)女知之乎)女知之乎!知知之为知之,不之为知之,不知知(zh)为不知,是)为不知,是知知(zh)也。也。”(6)子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省(xng)

5、也。也。”(7)子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士不可以不弘弘(hng)毅,)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已,不亦远乎?”(9)子曰:)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凋(dio)也。)也。”(10)子贡问曰:)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者乎?”子曰:子曰:“其恕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 1、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

6、求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敏(mnmn)于事而慎于言,)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 2、子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踰y矩矩(jj)。)。”3 3、子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4 4、颜渊季路侍。子曰:、颜渊季路侍。子曰:“盍盍(h)各言尔志?)各言尔志?”子路曰:子路曰:“愿车愿车马衣轻马衣轻裘裘(

7、qi)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颜渊曰:“愿无伐善,愿无伐善,无施劳。无施劳。”子路曰:子路曰:“愿闻子之志。愿闻子之志。”子曰:子曰:“老者安之,朋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信之,少者怀之。”5 5、子曰:、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五。听课文朗读五。听课文朗读6 6、子曰:、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仁者寿”。7 7、子曰:、子曰:“饭疏食饭疏食,饮水,曲饮水,曲肱肱(gnggng)而枕之,乐亦在其)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8、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8 8、子曰:、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qq)戚。)戚。”9 9、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目。请问其目。”子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颜渊曰: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010、孔子曰:、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

9、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之在得。”六课文分析六课文分析1、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君子食无求饱饱,居无求,居无求安安,敏敏于于事事而慎而慎于于言,言,就就有道有道而而正正焉焉,可谓好学也,可谓好学也已已。”(1 1)重点字词)重点字词饱:饱:安:安:于:于:而:而:慎:慎:就:就:焉:焉:饱足饱足安逸,舒适安逸,舒适对于(在)对于(在)表并列表并列小心,谨慎小心,谨慎靠近靠近语气助词语气助词1、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敏于事而慎于于事而慎于言,就

10、言,就有道有道而而正正焉,可谓好学也焉,可谓好学也已已。”(2)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说话却小心谨慎,到到有道德的人有道德的人那里去那里去匡正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是好学了了。”1、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敏于事而慎于于事而慎于言,就言,就有道有道而而正正焉,可谓好学也焉,可谓好学也已已。”(3)研讨:此则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研讨:此则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一则谈的是学习的态度、表现和要求。这一则谈的是学

11、习的态度、表现和要求。1、子曰:、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敏于事而慎于于事而慎于言,就言,就有道有道而而正正焉,可谓好学也焉,可谓好学也已已。”(4)解读:)解读:此则讲的是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君子可以不求食求食饱、不求食好,饱、不求食好,居住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

12、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我们的一生,终究是我们的一生,终究是精神生命精神生命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的一生,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终究有限,而终究有限,而精神的升华精神的升华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才是人生的最终之道。外在的追求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会导致冲突紧张而又矛盾的一生,精神的升华却会呈现心理心理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的平安与人生的顺遂。我们并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我们并

13、不是要把两方面对立起来,而是要把重心放平衡,是要把重心放平衡,人生就有无限的追求,而物质的追求,人生就有无限的追求,而物质的追求,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实在会让生命总是紧张而烦恼。2 2“吾十吾十有有五而志五而志于于学,学,三十而三十而立立,四十而,四十而不惑不惑,五十而知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六十而,六十而耳顺耳顺,七十而,七十而从从心所欲,不心所欲,不踰(yy)矩矩。”(1)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有:于:于:立:立:从:从:踰:踰:矩:矩:通通“又又”。在。在。自立。自立。遵从,随。遵从,随。逾,越过。逾,越过。规矩。规矩。2 2“吾十吾十有有五而志五而志于于学,学,三十而三十而立立,四

14、十而,四十而不惑不惑,五十而知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六十而,六十而耳顺耳顺,七十而,七十而从从心所欲,不心所欲,不踰(yy)矩矩。”(2)翻译:)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天命,六十岁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也不会超出规矩。2 2“吾十吾十有有五而志五而志于于学,学,三十而三十而立立,四十而,四十而不惑不惑,五十而知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六十而

15、,六十而耳顺耳顺,七十而,七十而从从心所欲,不心所欲,不踰(yy)矩矩。”(3)研讨:此则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研讨:此则讲了哪些方面的问题?这则谈的是学习和修养问题。这则谈的是学习和修养问题。3子曰:子曰:“由,由,诲诲(hu)女知知之之乎乎?知知之为知之,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是知知 也。也。”(1)重点字词)重点字词诲:诲:女:女:之:之:是:是:知知:知知:教教通通“汝汝”助词,不译助词,不译代词,这代词,这知道知道通通“智智”3子曰:子曰:“由,由,诲诲(hu)女知知之之乎乎?知知之为知之,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是知知 也。也。”(2)翻译:)翻译:孔子说

16、:孔子说:“由,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道,这就是智慧啊这就是智慧啊!”3子曰:子曰:“由,由,诲诲(hu)女知知之之乎乎?知知之为知之,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是知知 也。也。”(3)研讨:此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研讨:此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学习要有谦虚的态度。3子曰:子曰:“由,由,诲诲(hu)女知知之之乎乎?知知之为知之,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是知知 也。也。”(4)解读:)解读:这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这一则

17、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孔子是自学成自学成才才的典范,的典范,勤奋不倦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积累,在不断,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

18、自己,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态度,“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为政)。孔子)。孔子以学习为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后一则强调了要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4颜渊颜渊季路季路侍侍。子曰:。子曰:“盍盍各言尔志?各言尔志?”子路曰:子路曰:“愿车马衣轻愿车马衣轻裘裘(qu)与朋友与朋友共共,敝敝(b)之而无之而无憾憾。”颜渊曰:颜渊曰:“愿愿无伐善无

19、伐善,无施无施劳劳。”子路曰:子路曰:“愿闻子之志。愿闻子之志。”子曰:子曰:“老者老者安安之,朋友之,朋友信信之,少之,少(sho)者者怀怀之之。”(1)重点字词)重点字词侍:侍:裘:裘:共:共:憾:憾:劳:劳:安:安:信:信:怀:怀:陪侍。陪侍。皮衣。皮衣。动词,指共同享用。动词,指共同享用。抱怨,埋怨。抱怨,埋怨。功劳功劳安逸。安逸。信任。信任。关怀。关怀。4颜渊颜渊季路季路侍侍。子曰:。子曰:“盍盍各言尔志?各言尔志?”子路曰:子路曰:“愿车马愿车马衣轻衣轻裘裘(qu)与朋友与朋友共共,敝敝(b)之而无之而无憾憾。”颜渊曰:颜渊曰:“愿愿无伐善无伐善,无施无施劳劳。”子路曰:子路曰:“

20、愿闻子之志。愿闻子之志。”子曰:子曰:“老者老者安安之,朋友之,朋友信信之,少之,少(sho)者者怀怀之之。”(2)翻译:)翻译: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先生说: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先生说:“何不何不各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子路说:“(我我)愿将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用坏了也不抱了也不抱怨。怨。”颜渊说:颜渊说:“(我)愿做到(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子路说:“希望听听希望听听您的志向。您的志向。”先生说:先生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朋使老人安

21、享晚年,使朋友信任我,使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友信任我,使年少的人得到关怀。”4颜渊颜渊季路季路侍侍。子曰:。子曰:“盍盍各言尔志?各言尔志?”子路曰:子路曰:“愿车马衣轻愿车马衣轻裘裘(qu)与朋友与朋友共共,敝敝(b)之而无之而无憾憾。”颜渊曰:颜渊曰:“愿愿无伐善无伐善,无施无施劳劳。”子路曰:子路曰:“愿闻子之志。愿闻子之志。”子曰:子曰:“老者老者安安之,朋友之,朋友信信之,少之,少(sho)者者怀怀之之。”(3)研讨评析:此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研讨评析:此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尊老敬老、真诚守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

22、构建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4颜渊颜渊季路季路侍侍。子曰:。子曰:“盍盍各言尔志?各言尔志?”子路曰:子路曰:“愿车马愿车马衣轻衣轻裘裘(qu)与朋友与朋友共共,敝敝(b)之而无之而无憾憾。”颜渊曰:颜渊曰:“愿愿无伐善无伐善,无施无施劳劳。”子路曰:子路曰:“愿闻子之志。愿闻子之志。”子曰:子曰:“老者老者安安之,朋友之,朋友信信之,少之,少(sho)者者怀怀之之。”(4)解读:)解读: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志”为题,讨论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

23、际关系为具体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提出对处理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提出对处理“老、中、轻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5子曰:子曰:“知知之者不如之者不如好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乐之之者。者。”(1)重点字词)重点字词知:知:好:好:乐:乐:之:之:知道,懂得。知道,懂得。爱好。爱好。以以为乐为乐

24、代词,它,代知识代词,它,代知识5子曰:子曰:“知知之者不如之者不如好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乐之之者。者。”(2)翻译:)翻译:先生说:先生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5子曰:子曰:“知知之者不如之者不如好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乐之之者。者。”(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

25、。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6子曰:子曰:“知知者者乐乐(ya)水水,仁者乐,仁者乐(ya)山;知者山;知者动动,仁者静;知者,仁者静;知者乐乐(l),仁者仁者寿寿。”(1)重点字词)重点字词知:知:乐乐:动:动:乐乐:寿:寿:通通“智智”。喜欢。

26、喜欢。活跃。活跃。快乐。快乐。长寿。长寿。6子曰:子曰:“知知者者乐乐(ya)水水,仁者乐,仁者乐(ya)山;知者山;知者动动,仁者静;知者,仁者静;知者乐乐(l),仁者仁者寿寿。”(2)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智者喜欢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6子曰:子曰:“知知者者乐乐(ya)水水,仁者乐,仁者乐(ya)山;知者山;知者动动,仁者静;知者,仁者静;知者乐乐(l),仁者仁者寿寿。”(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这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这一段话,

27、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人的个性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目标来追求,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7子曰:子曰:“饭疏食饭疏食,饮水饮水,曲曲肱肱(gng)而而枕枕之之,乐亦在其矣。不义,乐亦在其矣。不义而而富且贵,富且贵,于于我如浮我如浮云。云。”(1)重点字词)重点字词饮水:饮水:曲肱:曲肱:而:而:之:之:而:而:于:于:喝水。喝水。

28、弯着胳膊。弯着胳膊。连词,修饰。连词,修饰。代肱。代肱。却,转折连词。却,转折连词。对于。对于。7子曰:子曰:“饭疏食饭疏食,饮水饮水,曲曲肱肱(gng)而而枕枕之之,乐亦在其矣。不义,乐亦在其矣。不义而而富且贵,富且贵,于于我如浮我如浮云。云。”(2)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吃粗粮吃粗粮,喝水,弯着,喝水,弯着胳膊胳膊做枕做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合乎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合乎“义义”(不正当的手段)而获得的富贵,对于我(不正当的手段)而获得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7子曰:子曰:“饭疏食饭疏食,饮水饮水,曲曲肱肱(gng)而而枕枕之

29、之,乐亦在其矣。不义,乐亦在其矣。不义而而富且贵,富且贵,于于我如浮我如浮云。云。”(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的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大行不义之事。但是。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你怎么得到的

30、,最终也会怎么失去。8子曰:子曰:“君子君子坦荡荡坦荡荡,小人,小人长戚戚长戚戚。”(1)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君子总是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心胸宽广,小人,小人常常是是忧忧愁悲伤愁悲伤。”8子曰:子曰:“君子君子坦荡荡坦荡荡,小人,小人长戚戚长戚戚。”(2)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孔子认为,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孔子认为,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经常陷于忧惧之

31、中,心绪不宁。8子曰:子曰:“君子君子坦荡荡坦荡荡,小人,小人长戚戚长戚戚。”(3)解读:)解读: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孔子认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孔子认为,作为为,作为君子君子,应当有,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宽广的胸怀,可以,可以容忍容忍别人,别人,容纳容纳各种事件,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

32、能成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为君子。9 9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为仁。仁。一日一日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天下天下归仁焉归仁焉。为为仁由己,仁由己,而由而由人乎哉?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请问其目目。”子曰:子曰:“非礼勿视,非应勿听,非礼非礼勿视,非应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回虽不敏敏,请事请事斯语斯语矣。矣。”(1)重点字词)重点字词为:为:归:归:仁:仁:焉:焉:为:为:由:由:而:而:请:请:事:事:是。是。称许、赞赏。称许、赞赏。有仁道的人。有仁道的人。语气助词,了。语气助词

33、,了。实现。实现。依靠。依靠。难道。难道。请允许,希望。请允许,希望。从事,照着去做。从事,照着去做。9 9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为仁。仁。一日一日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天下天下归归仁焉仁焉。为为仁由己,仁由己,而由而由人乎哉?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请问其目目。”子子曰:曰:“非礼勿视,非应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应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回虽不敏敏,请事请事斯语矣。斯语矣。”(2)翻译:)翻译:颜渊问什么是颜渊问什么是“仁仁”。孔子说:。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回克制自己,一切回复到周礼上就是仁。一旦复到周礼上

34、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德之人。称赞你是个仁德之人。达到仁,是出于自己的努力,达到仁,是出于自己的努力,难道是由别人吗?难道是由别人吗?”颜渊说:颜渊说:“请问实行的请问实行的具体条具体条目目。”孔子说: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颜渊说:“我颜回虽然不我颜回虽然不聪敏聪敏,也愿意实践这这几句话。,也愿意实践这这几句话。”(3)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研讨评析:此则揭示了什么样道理?9 9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

35、仁。子曰:“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为仁。仁。一日一日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天下天下归归仁焉仁焉。为为仁由己,仁由己,而由而由人乎哉?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请问其目目。”子子曰:曰:“非礼勿视,非应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应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回虽不敏敏,请事请事斯语矣。斯语矣。”“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仁的主要解释。在,这是孔子关于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这里,孔子以礼礼来规定来规定仁仁,依礼而行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仁是内

36、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面的内容,一是克己克己,二是,二是复礼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人们的道德修养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论语一书的始终。一书的始终。9 9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为仁。仁。一日一日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天下天下归归仁焉仁焉。为为仁由己,仁由己,而由而由人乎哉?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请问其目目。”子子曰:曰:“非礼勿视,非应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37、勿动。非礼勿视,非应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回虽不敏敏,请事请事斯语矣。斯语矣。”(4)解读:)解读:这一则,孔子论述这一则,孔子论述“仁仁”,强调,强调克制私欲克制私欲,用礼来,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调了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调了个人的修身个人的修身。颜颜回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所学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其对老师所学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的和谐。应该说,讲究自我表现约束,应该说,讲究自我表现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

38、养调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10孔子曰: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戒:少少之时,血气未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定,戒之在色;及及其壮也,血气其壮也,血气方刚方刚,戒之在,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衰,戒之在,戒之在得得。”(1)重点字词)重点字词少:少:及:及:方刚:方刚:既:既:年少。年少。到。到。正旺盛。正旺盛。已经。已经。10孔子曰: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戒:少少之时,血气未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定,戒之在色;及及其壮也,血气其壮也,血气方刚方刚,戒之在

39、,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衰,戒之在,戒之在得得。”(2)翻译:)翻译:孔子说: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年少时,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年少时,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年时,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的是时,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的是贪欲贪欲。”10孔子曰: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君子有三戒:少少之时,血气未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定,戒之在色;及及其壮也,血气其壮也,血气方刚方刚,戒之在,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斗;及其老也,血

40、气既衰衰,戒之在,戒之在得得。”(3)研讨评析:此则告诉人们什么道理?)研讨评析:此则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强调了要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壮年要成熟少年戒女色,壮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应该说,孔子说应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礼”的规范。这则对的规范。这则对我们今天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加强个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很有启迪意义。七课堂同步练习七课堂同步练习1.下列关于下列关于

41、论语论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是儒家经典之一。B.“仁”“义”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 述而里,孔子就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在论语 颜渊里,孔子说要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的一切欲望,回复到礼教的要求上来。D.论语 学而篇里提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强调君子不应过分看重物质条件,而应注重精神追求,即“好学”。【解析】【解析】D(A 论语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门人的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门人的语录;录;B“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C“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是指是指克制自己超出礼

42、制的欲望,而非所有欲望)克制自己超出礼制的欲望,而非所有欲望)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A曲肱(gng)社稷(j)稽首(j)鲜克有终(xin)B熊蹯(fn)弑君(sh)信禀(bng)上下相蒙(mng)C衮职(gn)嗾使(su)忿懥(zh)观其辟丸(p)D孝悌(d)舟舆(y)布橐(tu)靡不有初(m)【解析】【解析】A稽首(稽首(q)C辟辟(b)D悌悌(t)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盍各言尔志?(盍:何不)曲肱而枕之(肱:胳膊)B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受国之垢,是谓之耻(垢:耻

43、辱)C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偏爱)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即:虽然)D愚人无智,空口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爽:爽口)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适合,符合)【解析】爽,败坏。4.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敏于事而慎于言 慎:谨慎,慎重 B愿无伐善,无施劳 施:施加C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由:听凭 D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事:从事【解析】【解析】B项,项,“无施劳无施劳”是是“不表白自己不表白自己的功劳的功劳”的意思。施,表白。的意思。施,表白。5.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44、矣 B五十而知天命C可谓好学也已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解析】【解析】C项,项,“已已”通通“矣矣”。A、B、D三三项均无通假字。项均无通假字。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的一项是 ()A可谓好学也已 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C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D血气方刚,戒之在斗【解析】【解析】C项,项,“一日一日”古义为古义为“一旦一旦”,表假设;今义是表假设;今义是“一天一天”。7.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组是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既来之,则安之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饭黍粱者餍,餐糟糠者饱C愿车马衣裘

45、与朋友共 衣锦还乡D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解析】【解析】D 前者前者“乐乐”为动词,喜欢;后者为动词,喜欢;后者“乐乐”为为使动用法。使使动用法。使高兴(高兴(A 两个两个“安安”均为使动;均为使动;B 两个两个“饭饭”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吃;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吃;C 两个两个“衣衣”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穿)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穿)8.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下列各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请事斯语矣 B知者乐水,仁者乐山C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D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解析】【解析】D(A项,事,名词作动词,从事、项,事,名词作动词,从事、实行。实行。B项,乐,

4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项,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为乐。C项,安、信,动词的使动用法,项,安、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使安逸;使安逸;使信任。)信任。)9.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十五而志于学 不义而富且贵 B诲女知之乎 高余冠之岌岌C愿无伐善 自矜功伐 D就有道而正焉 天下归仁焉【解析】【解析】D 两个两个“焉焉”都是语气助词(都是语气助词(A 前者前者“而而”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后者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修饰,后者“而而”表示表示“转折转折”;B 第一个第一个“之之”为代词,第二为代词,第二个个“之之”做定语后置的标志;做定语后置的标志;

47、C 第一个第一个“伐伐”为为“夸耀夸耀”,第二个,第二个“伐伐”为为“功绩,功劳功绩,功劳”)10下列句子中下列句子中“焉焉”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组是 ()例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解析】【解析】C项与例句都是助词,表陈述语气。项与例句都是助词,表陈述语气。A项,兼词,项,兼词,“于是、于之于是、于之”;B项,代词,项,代词,“它它”;D项,形容词词尾,项,形容词词尾,“的样的样子子”。11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一项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敏于事而慎于言C月出于东山之上 D亦将有感于斯文【解析】【解析】A项为判断句。项为判断句。B、C、D三项均为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12下面各句,从句子类型看,与其他三项下面各句,从句子类型看,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利吾国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何功之有哉 D又比见人来奏事者【解析】【解析】D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国文化经典研究》教学课件第二单元儒道互补1《论语》十则安乡一中龚德国.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