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和结构。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和结构。掌握脊髓节段的概念、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掌握脊髓节段的概念、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掌握脊髓切面上灰、白质的配布及各部的名称。掌握脊髓切面上灰、白质的配布及各部的名称。掌握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的位置及功能性质。掌握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的位置及功能性质。掌握脊髓主要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掌握脊髓主要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 丘脑束)和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的位置丘脑束)和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的位置 和功能。和功能。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第一节 脊脊 髓髓 一、位置和外形一、位置和外形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2、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三、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第二节第二节 脑脑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2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CNSCNS包括脑和脊髓,二者无明包括脑和脊髓,二者无明显分界,通常以锥体交叉的下显分界,通常以锥体交叉的下端或第一颈神经为界端或第一颈神经为界 高级中枢(皮层中枢):大脑高级中枢(皮层中枢):大脑皮层皮层 皮层下中枢:小脑、间脑、纹皮层下中枢:小脑、间脑、纹状体等状体等 低级中枢:脊髓、脑干低级中枢:脊髓、脑干 脊髓的活动受脑的控制;脊髓脊髓的活动受脑的控制;脊髓又是又是CNSCNS最主要的部分最主要的部分3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
3、研室第一节第一节 脊髓脊髓 spinal cord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4椎管内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上端:平枕骨大孔下端:平第一腰椎体下缘下端:平第一腰椎体下缘一、脊髓的位置一、脊髓的位置5终丝终丝:脊髓:脊髓L1L1平面以下延续为平面以下延续为 无神经组织的细丝无神经组织的细丝(C4-T1)(L2-S3)颈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腰骶膨大二、脊髓的二、脊髓的外形外形前后稍扁的圆柱体,有前后稍扁的圆柱体,有2个膨大个膨大 颈膨大颈膨大:C4T1 腰骶膨大腰骶膨大:L2S3末端:末端:脊髓圆锥脊髓圆锥脊髓圆锥脊髓圆锥马尾马尾终丝终丝6颈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腰骶膨大 终丝终丝
4、前正中裂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后外侧沟 后中间沟后中间沟 脊髓表面有脊髓表面有6 6条纵沟条纵沟前正中裂(前正中裂(1)后正中沟(后正中沟(1)前外侧沟(前外侧沟(2)后外侧沟(后外侧沟(2)后中间沟(后中间沟(2)7脊髓表面有脊髓表面有6 6条纵沟条纵沟前正中裂(前正中裂(1)后正中沟(后正中沟(1)前外侧沟(前外侧沟(2)后外侧沟(后外侧沟(2)后中间沟(后中间沟(2)8三、脊髓节段三、脊髓节段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的脊髓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的脊髓即构成一个即构成一个脊髓节段脊髓节段 31个脊髓节段:个脊髓节段:C8、T12
5、、L5、S5、Co1 9第三胸椎第三胸椎骨折骨折第四胸节第四胸节损伤损伤例如:例如: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C1 C4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与同序数椎骨相对C5 T4 (1)与同序数的上与同序数的上1节椎体相对节椎体相对T5 T8 (2)与同序数的上与同序数的上2节椎体相对节椎体相对T9 T12 (3)与同序数的上与同序数的上3节椎体相对节椎体相对 L1 L5(T10 12)与第与第10 12胸椎相对胸椎相对S1 Co (L1)与第一腰椎相对与第一腰椎相对 10马尾的形成及腰椎穿刺马尾的形成及腰椎穿刺23451脊髓圆锥脊髓圆锥马尾马尾终丝终丝与脊神经相连的脊神经前、
6、后根汇合形成脊与脊神经相连的脊神经前、后根汇合形成脊神经,经相应的神经,经相应的椎间孔椎间孔出椎管。出椎管。脊髓比椎管脊髓比椎管短短,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下行一,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相应的椎间孔,在脊髓末端段距离才能到达相应的椎间孔,在脊髓末端平面以下下行的脊神经根形成平面以下下行的脊神经根形成马尾马尾。11四、脊髓的内部结构四、脊髓的内部结构 前角前角后角后角-头、颈、基底头、颈、基底侧角(侧角(T1L3)中间带中间带灰质前连合灰质前连合灰质后连合灰质后连合网状结构:后角基部外侧与白质之间,灰、白质混合网状结构:后角基部外侧与白质之间,灰、白质混合 交织交
7、织白质:白质:前索、外侧索、后索、白质前连合前索、外侧索、后索、白质前连合 中央管中央管灰质灰质中央灰质中央灰质12灰质后连合灰质后连合中央管中央管前角前角侧角侧角后角后角中间带中间带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灰质前连合灰质前连合13中央管中央管灰质灰质前角(前柱)前角(前柱)后角(后柱)后角(后柱)侧角(侧柱)侧角(侧柱)中间带中间带中央灰质中央灰质 灰质后连合灰质后连合 灰质前连合灰质前连合白质白质前索前索外侧索外侧索后索后索白质前连合白质前连合网状结构网状结构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的内部结构14中央管中央管纵贯脊髓全长纵贯脊髓全长内含脑脊液内含脑脊液由一层室管膜上皮构成由一层室管膜上皮构成向上通第四脑
8、室,向上通第四脑室,向下达终丝的起始部,向下达终丝的起始部,在脊髓圆锥内扩大为在脊髓圆锥内扩大为终室终室40岁以上的常闭塞岁以上的常闭塞终室终室15灰质灰质核团学说核团学说脊髓灰质脊髓灰质是神经元胞体和树突、是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神经胶质和血管等的复合体,内神经胶质和血管等的复合体,内有各种大小不一、形态和功能的有各种大小不一、形态和功能的神经元。神经元。其中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聚集其中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聚集成群或层,称为成群或层,称为神经核或板神经核或板。在纵切面上,灰质纵贯成在纵切面上,灰质纵贯成柱柱;在横切面上这些灰质柱呈突起状称为在横切面上这些灰质柱呈突起状称为角角。16 前角内侧核:前角
9、内侧核:支配颈肌和躯干肌支配颈肌和躯干肌前前 角角运动的低级中枢运动的低级中枢前角运动神经元包括前角运动神经元包括-神经元、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内含内含运动运动N元元,其轴突构成,其轴突构成前根前根(见于脊髓全长)(见于脊髓全长)(颈膨大和腰骶膨大)(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前角是运动的最后公路前角是运动的最后公路,它是它是运动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途径。运动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途径。前角外侧核:前角外侧核:支配四肢肌支配四肢肌损伤:骨骼肌瘫痪、萎缩、损伤:骨骼肌瘫痪、萎缩、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称软瘫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称软瘫Renshaw细胞:细胞:反馈性抑制反馈性抑制-神经元的作
10、用神经元的作用17中间带中间带 中间外侧核中间外侧核:位于:位于T1-L3节节段的侧角,即交感神经的段的侧角,即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低级中枢。骶副交感核骶副交感核:位于:位于S24节段,节段,中间带外侧部,副交感神中间带外侧部,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经的低级中枢。中间内侧核中间内侧核:占脊髓全长,:占脊髓全长,位于中间带内侧部,中央位于中间带内侧部,中央管外侧。接收后根传入的管外侧。接收后根传入的内脏感觉纤维,中继后至内脏感觉纤维,中继后至内脏运动神经元,与内脏内脏运动神经元,与内脏感觉有关,引起内脏反射。感觉有关,引起内脏反射。18后后 角角后角边缘核后角边缘核胶状质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后角固
11、有核网状核网状核胸核:胸核:C8-L3感觉中枢感觉中枢19胶状质胶状质胶状质胶状质位于后角头表面,呈半月形,位于后角头表面,呈半月形,见于脊髓全长,由小型神经元见于脊髓全长,由小型神经元组成组成接收后根外侧部传入纤维接收后根外侧部传入纤维(薄髓或无髓),发出短的节(薄髓或无髓),发出短的节段内或节段间纤维行于胶状质段内或节段间纤维行于胶状质背外方的背外侧束中,背外方的背外侧束中,最后最后仍进入胶状质仍进入胶状质分析、加工脊髓感觉信息分析、加工脊髓感觉信息20在胶状质的背侧有少数胞体较大的神经元,称后角在胶状质的背侧有少数胞体较大的神经元,称后角边缘核,见于脊髓全长,接受后根传入纤维边缘核,见于
12、脊髓全长,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在胶状质的腹侧,纵贯脊髓全长,胞体较大,组成在胶状质的腹侧,纵贯脊髓全长,胞体较大,组成后角固有核,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后角固有核,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后角边缘核后角边缘核后角固有核后角固有核发出的纤维主要组成发出的纤维主要组成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与痛、温、触觉的传导有关,与痛、温、触觉的传导有关后角边缘核后角边缘核后角固有核后角固有核21位于后角固有核的腹外侧,灰、白位于后角固有核的腹外侧,灰、白质混杂的网状结构内,贯穿脊髓全质混杂的网状结构内,贯穿脊髓全长。接受后根长。接受后根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性传入纤维,性传入纤维,与调节运动有关。与调节运动有关。(仅见于(仅见于C8-
13、L3节段)位于后角基部节段)位于后角基部内侧,主要接受后根的传入纤维,内侧,主要接受后根的传入纤维,其轴突进入同侧侧索,组成其轴突进入同侧侧索,组成脊髓小脊髓小脑后束脑后束,上行至小脑。,上行至小脑。网状核网状核胸核:又称背核胸核:又称背核胸核胸核网状核网状核22脊髓的板层构筑脊髓的板层构筑 RexedRexed板层学说板层学说IIIIIIIVVVIVIIVIIIIXX根据脊髓灰质底细胞构筑,将脊髓灰质分为根据脊髓灰质底细胞构筑,将脊髓灰质分为1010个板层个板层:l 层:薄、弧形,层:薄、弧形,边缘层(海绵带),边缘层(海绵带),含大中小型细胞含大中小型细胞l 层:相当于胶状质层:相当于胶状
14、质l 层:细胞形态不定,排列疏松层:细胞形态不定,排列疏松l 层:较厚,细胞大小和形态不一层:较厚,细胞大小和形态不一l 第第和和层相当于后角固有核层相当于后角固有核 l 层:除胸髓外,分内、外两部;外侧层:除胸髓外,分内、外两部;外侧 部即网状核,内侧部的胞体较小部即网状核,内侧部的胞体较小l 层:横过后角底部层:横过后角底部l 层:占中间带的大部分层:占中间带的大部分l 层:在前角后部,属中间层:在前角后部,属中间N N元元l 层:相当于前角内外侧核层:相当于前角内外侧核l 层:相当于中央灰质,接受某些后根纤维层:相当于中央灰质,接受某些后根纤维 23脊髓灰质板层构筑学脊髓灰质板层构筑学第
15、第板层板层第第板层板层第第板层板层第第板层板层第第板层板层第第板层板层第第板层板层第第板层板层第第板层板层第第板层板层后角头后角头后角颈后角颈后角基部后角基部中间带中间带前角前角中央灰质中央灰质从后向前依次为从后向前依次为24脊髓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脊髓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 第第板层:后角边缘核板层:后角边缘核 第第板层:胶状质板层:胶状质 第第、板层:后角固有核板层:后角固有核 第第板层:后角颈、网状核板层:后角颈、网状核 第第板层:后角基底部板层:后角基底部 第第板层:胸核、中间内侧核、板层:胸核、中间内侧核、中中 间间外侧核、骶副交感核外侧核、骶副交感核 第第板层:前角底部板层:
16、前角底部 第第板层:前角内、外侧核板层:前角内、外侧核 第第板层:中央灰质板层:中央灰质IIIIIIIVVVIVIIIIXX25脊髓细胞板层构筑学的机能意义脊髓细胞板层构筑学的机能意义层层皮肤的皮肤的痛、温觉及粗略触觉痛、温觉及粗略触觉,参与许多复杂的多,参与许多复杂的多突触反射突触反射层层接受躯干、四肢的接受躯干、四肢的本体觉本体觉传入传入f,并接受皮质脊,并接受皮质脊髓束的髓束的f,对,对运动运动的精细调节起作用的精细调节起作用内侧部内侧部内脏反射内脏反射外侧部外侧部与中脑和小脑的联系,调节与中脑和小脑的联系,调节姿势和运动姿势和运动层层内含内含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影响,影响-运动神经元
17、的活动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层层含前角运动含前角运动N元,影响元,影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骨骼肌的随意运动26白白 质质短纤维束短纤维束:固有束:固有束长纤维束长纤维束上行纤维束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起至均在脊髓,紧靠脊髓灰质分起至均在脊髓,紧靠脊髓灰质分布,参与完成脊髓节段内和节段布,参与完成脊髓节段内和节段间反射活动。间反射活动。从脑的不同部位将神经冲动从脑的不同部位将神经冲动传至脊髓传至脊髓将不同的感觉信息上传至脑将不同的感觉信息上传至脑27脊神经根脊神经根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前根:由脊髓前角细胞、中间外侧核和骶由脊髓前角细胞、中间外侧核和骶副交感核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副交感核等神经元的轴突
18、组成。脊神经后根:脊神经后根:分内侧部和外侧部分内侧部和外侧部 内侧部内侧部 (粗纤维)(粗纤维)外侧部外侧部(细纤维)(细纤维)本体感觉本体感觉精细触觉精细触觉背外侧束背外侧束痛、温觉痛、温觉内脏感觉内脏感觉升支升支降支降支牵张牵张反射反射薄束、楔束薄束、楔束 脊髓灰质脊髓灰质28上行纤维束上行纤维束 薄束薄束 楔束楔束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小脑束脊髓小脑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前束29位置位置后索后索起点起点薄束薄束T5以下,以下,楔束楔束T4以上以上止点止点薄束核薄束核楔束核楔束核功能功能传导本体觉传导本体觉和精细触觉和精细触觉薄束、楔束薄束、楔束30薄束、楔束薄束、楔束31后索病
19、变后索病变 精细触觉消失:不能辨认物体形状纹理,精细触觉消失:不能辨认物体形状纹理,两点辨别觉障碍两点辨别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闭目难立征,闭目指鼻失误感觉性共济失调:闭目难立征,闭目指鼻失误32脊髓小脑前、后束脊髓小脑前、后束位置位置起点起点止点止点功能功能损伤表现损伤表现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后束后束 胸核胸核前束前束后角基底部后角基底部中间带外侧中间带外侧后束后束前束前束小脑下脚小脑下脚小脑上脚小脑上脚传导传导躯干下部和躯干下部和下肢下肢的非意识性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外侧索外侧索33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位置位置侧束侧束位于位于侧索前部侧索前部,脊髓小脑前束内侧
20、,脊髓小脑前束内侧前束前束位于位于前索前索,前根纤维的内侧,前根纤维的内侧起点起点止点止点腹后外侧核腹后外侧核功能功能纤维排列纤维排列由内向外:由内向外:C、T、L、S侧束:侧束:痛、温觉痛、温觉前束:前束:粗略触觉、压觉粗略触觉、压觉起于脊髓灰质对侧起于脊髓灰质对侧、板层(相当于板层(相当于后角缘层和后角固有核),经后角缘层和后角固有核),经白质前连合白质前连合交交叉后,叉后,上行上行1-2节节再进入侧索和前索再进入侧索和前索34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一侧损伤,损伤平一侧损伤,损伤平面对侧面对侧1-2节以下的节以下的区域出现痛、温觉区域出现痛、温觉的减退或消失的减退或消失35下
21、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固有束固有束 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内侧纵束内侧纵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顶盖脊髓束顶盖脊髓束36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侧束位于侧索后部,侧束位于侧索后部,脊髓小脑后束内侧脊髓小脑后束内侧前束位于前索内侧前束位于前索内侧上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锥体交叉锥体交叉位置位置起点起点起于中央前回和中央起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旁小叶前部走行走行侧束侧束-大部分交叉至对侧大部分交叉至对侧f前束前束-少量未交叉少量未交叉fBarne前外侧束前外侧束:至:至
22、延髓锥体交叉延髓锥体交叉37侧束至同侧的前角细胞侧束至同侧的前角细胞四肢肌四肢肌前束大部分交叉至对侧前角细胞前束大部分交叉至对侧前角细胞躯干肌、四肢肌躯干肌、四肢肌 小部分不交叉至同侧前角细胞小部分不交叉至同侧前角细胞躯干肌躯干肌止点止点功能功能支配支配四肢肌四肢肌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受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受对侧对侧的纤维的纤维支配躯干肌的神经元接受支配躯干肌的神经元接受双侧双侧皮质脊髓束的支配皮质脊髓束的支配损伤症状:损伤症状:硬瘫硬瘫38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四肢肌四肢肌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躯干肌躯干肌39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起自对侧红核起自对侧红核被盖腹侧交叉被盖腹侧交叉红核脊髓束
23、红核脊髓束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前角运动细胞前角运动细胞兴奋支配屈肌的兴奋支配屈肌的运动运动N元,参与元,参与姿势反射姿势反射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红核红核黑质黑质40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起自前庭起自前庭N N核,核,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前角运动细胞前角运动细胞兴奋伸肌的兴奋伸肌的运动运动N N元,元,调节平衡调节平衡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41顶盖脊髓束顶盖脊髓束 起自对侧上丘起自对侧上丘深层细胞深层细胞被被盖背侧交叉盖背侧交叉顶盖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索前索中间神中间神经元经元前角运前角运动细胞动细胞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红核脊髓束红核
24、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内侧纵内侧纵束束顶盖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固有束固有束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颈肌42脊髓的功能脊髓的功能1、组成、组成31对脊神经。对脊神经。2、传导动能:上行传递感觉,下行接受脑、传导动能:上行传递感觉,下行接受脑调控,是上、下行传导路径的中继站。调控,是上、下行传导路径的中继站。3、反射功能。、反射功能。4、是感觉、运动、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是感觉、运动、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43脊髓反射弧示意图左:单突触反射右:多突触反射脊髓反射是指脊髓固有的反射脊髓反射是指脊髓固有的反射根据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数目分为根据组成反射弧的神经
25、元数目分为 单突触反射(节段内反射)单突触反射(节段内反射)多突触反射(节段间反射)多突触反射(节段间反射)脊髓反射可分为:脊髓反射可分为:躯体反射躯体反射 (如牵张反射、屈曲反射等)(如牵张反射、屈曲反射等)内脏反射内脏反射 (如竖毛反射、排尿、排便反射等)(如竖毛反射、排尿、排便反射等)441.1.牵张反射牵张反射(包括深反射和肌张力反射)(包括深反射和肌张力反射)肌肉、肌腱肌肉、肌腱脊神经后根脊神经后根-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前根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深反射(腱反射):深反射(腱反射):452.2.屈曲反射屈曲反射 皮肤皮肤脊神经后根脊神经后根后角后角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
26、经元运动神经元肌肉收缩肌肉收缩脊神经前根脊神经前根46脊髓半横断脊髓半横断 伤侧平面以下位置觉、伤侧平面以下位置觉、震动觉、精细触觉消失,震动觉、精细触觉消失,(后索征)(后索征)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身体痛、温觉丧失身体痛、温觉丧失(脊(脊髓丘脑束征)髓丘脑束征)同侧肢体硬瘫同侧肢体硬瘫(皮质(皮质脊髓束征)脊髓束征)47小结小结48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的内部结构 前角前角后角后角-头、颈、基底头、颈、基底侧角(侧角(T1L3)中间带中间带灰质前连合灰质前连合灰质后连合灰质后连合网状结构:后角基部外侧与白质之间,灰、白质混合网状结构:后角基部外侧与白质之间,灰、白质混合 交织交织
27、白质:白质:前索、外侧索、后索、白质前连合前索、外侧索、后索、白质前连合 中央管中央管灰质灰质中央灰质中央灰质49 灰质501.薄束 2.楔束3.脊髓小脑后束4.脊髓小脑前束5.脊髓丘脑侧束6.脊髓丘脑前束7.皮质脊髓侧束8.皮质脊髓前束9.红核脊髓束10.顶盖脊髓束11.前庭脊髓束12.内侧纵束13.网状脊髓束14.固有束12345678910111213511.脊髓半横断(脊髓半横断(Brown-Seguard氏综合症)出现什氏综合症)出现什么症状?为什么?么症状?为什么?2.脊髓节段的概念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的概念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3.薄束、楔束,脊髓丘脑侧束、前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侧束、前束,皮质脊髓侧皮质脊髓侧束、前束的位置、起止点和机能。束、前束的位置、起止点和机能。思思 考考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