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庸 宋代大儒朱熹谈四书的学习次第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子语类卷十四)可见中庸在四书中最难度,故放在最后。关于中庸写作的目的,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忧道学之失而传其作也。”本书就是为后人讲解儒学最根本的中庸之道。“中庸”作何解,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也就是说,中乃正中不偏,庸乃不可变易。所以中庸之道就是教人保持中正的恒常不变之道。中庸是儒家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说是儒学的核心与灵魂。中庸一书为孔子之孙子子思(孔伋公元前483
2、402年)所作,集中阐述儒学的中庸之道。在进入原著讲解之前,我们先要介绍一些儒家的中庸思想。一、儒家的中庸思想 在儒学创立之前,中华文化圣人就已经产生了中庸的思想。按照朱熹的解释,尧再传位于舜的时候告诉他:“允执厥中”,舜在传位于禹时加上了三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形成了圣人的千古“心传”。早期圣人的中庸思想 孔子(公元前479551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生逢战乱之世,他认为世界之所以会失去秩序,就是因为人们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了中庸之德。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理想的社会境界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
3、。”在办事情时,孔子主张“过犹不及”,“子贡问:师(颛师孙子张)与商(卜商子夏)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的中庸思想 在生活态度上,“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丧致乎哀而止”。“唯酒无量,不及乱”。“肉虽多,不使胜食饩”。在审美上孔子认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他反对偏激的行为,将其上升到君子、小人的品质高度。中庸一书正是对孔子这些思想的发挥。中庸一书古文记载为孔子孙子子思(孔伋)所作。孔子只有一子孔鲤,在孔子之前就去世了,子思是孔鲤的儿子。二、中庸的作者及内容 子思在
4、传承孔子思想方面有很大的建树,因此被尊为儒家“四圣”中的“述圣”,其他为“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配祀于孔庙,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孔子曾子、孟子颜回、子思 子思学术地位之高,很重要一点是由于他的再传弟子孟子成为儒家的集大成者,由此历史上“思孟学派”后来便成为儒学的主流。孟子 中庸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由于其内容和结构的独特,在汉代就开始有单行本发行。中庸从宋代开始受到官方的重视,宋仁宗时,为了激励考试及第的儒生,皇上或赐大学,或赐中庸以为嘉奖。到了南宋,大儒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成为科举考试的规定教科书,地位极大提高。中庸原在礼记中不分章节,只是一段段的语录,是朱熹
5、将其分成了33章。中庸全书共3600余字,分33章,内容并不很多。中庸受到如此重视,主要是由于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结构。论语、孟子只是弟子们回忆老师的讲课笔记,每一章节没有太多的内部安排,章节的题目只是本章前两个字,主题也不集中。但是中庸却与此不同,不仅主题突出,而且结构严谨,可以成为一本独立的著作。宋代程颐说:“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物,末复合为一理。”这样他把中庸分成了三个部分,首章为第一部分,即“始言一理”,中间31章为一个大部分,即“散为万物”,最后一章是全书一个总结,即“复合为一理”。中庸的结构 首章是中庸一书的“破题”阐明根本道理,我们将其称为“宗旨篇”。由于中间的部分仍然很大,如
6、果不进一步划分不便于学者掌握,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又将其分成了“中庸三支”。第一支是第2章到第11章,乃“子思所引夫子之言,以名首章之义止此”,是对宗旨的进一部阐述,讲明中庸的基本道理,我们称之为“明道篇”。第二支从第12章到20章,“此引孔子之言,以继大舜、文、武、周公之绪,明其所传之一致,举而措之,亦犹是耳。”这几章主要讲中庸之道的应用,所以我们把它称为“行道篇”。第三支是指21至32诸章,“子思承夫子天道、人道各章之意而立言也。”这部分主要讲“诚明”、“明诚”修德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成道篇”。最后一章是全书的总结,子思引用大量诗经的文句,对掌握了中庸之道的君子的德行进行艺术性地描述,所以我
7、们将其称为“境界篇”。以下我们就按照这个结构,对中庸一书进行逐章的讲解。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也。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万物育也。本章
8、是全书的总纲,对于各章都有指导意义。本段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三、宗旨篇“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译文:上天赋予人的本然之质就是“性”,遵循这种本性去做就是“道”,使道德规则得到修明就是“教化”。儒家认为人性善,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第1章之一 什么是恻隐之心呢?“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
9、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因为人人心中都有向善之心,而且这颗善心是上天赋予的,所以说“天命之谓性”,按此天命去做就是“天道”,修明天道就是教化。中国哲学中有“性善论”、“性恶论”和“性三品论”,但是正统只能是“性善论”,因为伦理道德需要要一个终极价值。“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则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其独也。”这段话说了两层意思,一是天道无所不在,人须臾不可离,如果可以离开的“道”,就不是真正的“天道”。第1章之二 第
10、二层意思是说君子要慎独,即在别人看不到地方也要保持自己的善行,不要随波逐流,因为天道是无所不在的。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也。”这段话是连接“率性”和“中庸”的关键,包含三层意思:第一,谈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的关系,未发之前的人性是先天之性,都是纯然至善的;发而为喜怒哀乐之后则有善有不善,关键就看所发是否“中节”。中庸之道就是保持“中节”的重要方法,故君子不仅应当“
11、守性”,而且还要“持情”。儒家不赞同佛教那种逃避世俗之情。第1章之三 第二,谈中庸与和谐的关系。未发之中的天性就是中庸之性,发而中节则是和谐的大道,也就是儒家所追求的结果。中乃道之体,和乃道之用,二者互为表里。第三,“致中和”就是儒家以中求和的方法。人要体会自己情感未发之前的至善天性,不偏不倚,中正至公,勿使情感意念去恶存善,就可以得天地之性(规律),化育万物。这条“致中和”的思路,后来就被孟子演绎成“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就是儒家所谓的“内在超越”路径。中庸一书从2章到11章,从总体上阐述中庸之道是一切道德根本,所以朱熹认为:“解论中庸以释首章之意”,是对首章的发挥。从内容上讲,
12、这一章主要是讲“中庸之道”的。四、明道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君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将是否坚持中庸的原则,上升到君子、小人的高度来认识,君子坚持中庸之道,顺遂时代的发展;而小人则反对中庸之道,为所欲为,君子安贫守命,小人行险侥幸。过去有人见孔子主张“复周礼”就认为儒家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保守派、反动派。其实儒家并非泥古不化。孔子主张三代之礼要有所“损益”,“君子时中”。孟子赞孔子是“圣之时者”,都是强调与时俱进。第2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
13、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终极的真理,春秋战国的混乱,就是因为人们失去了这个不可或缺的“大道”。例如孟子“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颜氏家训说:“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徒,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节文尔。”这段话虽然短,但是深化了首章的两层意思。第一,中庸是至德要道;第二,中庸“不可须臾离也”。第3章墨翟和杨朱“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
14、味也。”这是孔子解释为什么会出现中庸之道“民鲜久矣”。一些天资聪颖的人,认为中庸之道实在是太平常了,不值得重视,而把某种原则坚持的过了头;另外一些愚昧的人思想懒惰,不愿意刻苦学习,也不能达到中庸之道。所以说“平平常常才是真”,“道即在日用常行之中”。第4章 一些贤能的人,办事情总是会过头,一些不肖者,办事情总是无所作为,这也是中庸之道不行的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持太高,办过头的事。也不能自暴自弃,放弃应做的努力。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人都离不开饮食,但是真正知道饮食之道的人并不多。同样中庸之道就在我们身边,但是真正把握它也是很难的
15、。简单地把所有快餐都归结为“垃圾”不可取,但是全用快餐替代正餐也不可取。不更讲卫生反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故要提高“钝感力”。“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子曰:道其不行矣夫!”这段话的意思前一段已经讲过了,朱熹编写中庸章节时,单独将其列为一章,其深意在于强调实行中庸之道的困难。朱熹特别推崇尚书舜典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句,将其视为圣人千古“心传”。中庸之道不可行,是由于人们心中欲壑难填,所以微妙的“道心”才需要刻苦学习才能获得,中庸之道需要认真实践才能保持。第5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
16、斯以为舜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乎。”这一段基本是将孔子的知识论改成了实践论,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而这一段则说舜在行政的时候善于体察民情,并能够在两端之间保持中道,把握多方的利益平衡。“执两用中”是很重要的方法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不左不右,“允执厥中”。第6章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与朱元璋“屠戮功臣”形成对比。“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之知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一些耍小聪明的
17、人,其实并没有掌握人生的大智慧,往往会陷于物欲的诱惑而不能自拔。一些人认为中庸之道不难,但是往往坚持不了一个月。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这说明坚持中庸之道,一是要超越功利的境界,达到与“天地合德”的高度;二是要有恒常之心,死守善道而不改,秉持真理矢志不渝。范蠡功成身退成为著名的陶朱公,文种错失机会反被其害。曾国藩削减湘军而避祸,韩信“狡兔死走狗烹”。第7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颜回是孔门弟子中道德品质第一的人,一生安贫乐道,聪
18、慧爱人。论语记载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第8章 颜回之乐,不是乐其贫穷,而是乐其道。对于中庸之道,颜回也是坚持不渝,时刻不忘的。子思引孔子的话,是要人们向颜回学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推辞爵禄、直面白刃和坚持中庸之道相比,都是比较容易的。上述三事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大难题,孔子提出中庸之道,也是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向深层看,这段话也说出了中庸之道与“三达德”的关系问题。“天下国家可均”是智,“爵禄可辞”是仁,“白刃可
19、蹈”是勇,但是“智仁勇”离了中庸之道都不可行。离开了中庸仁成为懦弱,智成为狡诈,勇成为鲁莽。第9章“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子。衽金革,死而不厌,北之强也,君子居子。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变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子路是孔子学生中率直果敢、勇猛顽强的人,所以他
20、向老师请教什么是真正的“强”。孔子认为有三种“强”,即“南方之强”、“北方之强”和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强”。如“鸡三足”中的第三足,即理论意义上的“足”。第10章南方与北方 孔子在这里谈论了国民性格问题,人民由生活环境所决定,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也铸就了差异化的民族性格。在古代中国,最典型莫过于南方的农耕民族性格和北方的游牧民族性格。在孔子看来,南方之强和北方之强都有缺陷的不得其中。南方之强在于文化的熏染但失之于柔弱;北方之强在于铁马金戈而缺乏宽柔。对于中原民族来说,孔子认为合理的国防政策是“修文事必有武备”,和平发展但是也要整军习武,防止侵略。孔子认为合乎中庸之道的强者应当做到三点:第一,“和而
21、不流”,在圣人看来,真正的强者是与周围的人、民族、国家和睦相处但又不随波逐流,在现实生活中要与人和睦但不失原则。第二,“中立不倚”,中立就需要中正,坚持正确的方向。同时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创新不离和俗)第三,“信道守节”,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国有道,不因仕途的穷通而变异;国无道,也能坚守气节。这就是儒家所谓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
22、。遁世不见知而不悔,惟圣者能之。”孔子在这里谈了三种在困境中的人生态度:孔子在这里谈了三种在困境中的人生态度:第一,“素隐行怪”,即追求极端邪僻之放而招摇过市,标新立异而钓誉于世人,如“竹林七贤”、“嬉皮士”,圣人所不为。“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是反对隐逸之士的。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第11章竹林七贤 阮籍 刘伶嬉皮士和朋克 嬉皮士 朋克 第二,“半途而废”,灰心丧气,萎靡不振,前功尽弃,圣人亦不为也。第三,“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这才是孔子提倡的人生态度。君子
23、求强,期望大道行乎天下,但是生逢乱世,不遇明主,孔子仍然“知其不可为之”,以其人格的力量匡扶世风,教化民众,坚守中庸之道,绝不铤而走险而博取个人功名。“人不知而不愠”,“遁世而不悔”,终于成就千古流芳的的圣人形象。中庸第12章至第20章为“行道篇”。儒家一向主张“经世致用”、“知行合一”,学习天道就是为了践行天道。子思在这里具体探讨了践行中庸之道的方法。践行中庸之道的方法,其实也就是儒家的“一贯之道”忠恕。五、行道篇“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
24、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诗云:鸢飞戾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这一段集中谈中庸之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道理。它虽然“费而隐”,不容易认识,但是只要你诚心诚意去学习它,践行它,虽愚夫愚妇也可以掌握,也可以实行。第12章 但要要想全面、彻底把握中庸之道的深层内涵,把中庸之道
25、应用好,虽圣人君子亦很难做到。中庸之道为什么会这样即平凡又难以把握,关键在于其道体在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愚夫愚妇只要有真诚之心,凭藉良心而行,秉持善道并不困难。但是把这种“率性而行”的天道推行于天下,做到“须臾不可离”,却是圣人也难以做到的。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孔子引诗经的话,说明“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说明中庸之道出发点极其简单,从夫妇之道也可以体会出中庸的道理。把中庸之道推而广之,则可以把握天地之间的普遍规律,从“齐家”达到“治国、平天下”。第12章是一个转折点,从谈“中庸之道”转入“忠恕之道”,要想把握
26、“费而隐”的中庸之道,关键是要学会“以己推人”的忠恕之道。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兄
27、,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zo)尔)尔。这一段,中庸用比喻和说理两种方法,说明“道不远人”。第13章 上一段用诗经的话,形象的比喻道不远人。就像农夫拿着斧子砍削一把新的斧子把,其实样子就在他的手中。君子治理人的办法也是如此,就是按照自己能够接受的原则行动。“大禹治水”和“以邻为壑”。以邻为壑 下一段话讲“忠恕之道”的道理,只要能够做到“忠恕”,离大道也就不远了。要求儿子孝顺自己,首先要孝顺自己的父亲,要求臣下忠于自己,就要忠于自己
28、的首长,要求朋友为自己做什么,就要先给朋友做到这些。君子们做到了这些,百姓自然也就忠厚了。农民种菜自己不吃“君子素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君子素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已而不求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
29、,反求诸其身。求诸其身。”本章的题目是探讨君子的处事态度,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君子素位而行”。具体说就是安于本分,该干什么干什么。富贵人就按富贵的方式生活,贫困人就按贫苦的方式生活,不互相攀比,自然乐在其中。沈万三犒赏三军,招来杀身之祸。莫泊桑的项链中讲了一个虚荣女人的悲惨一生。反之,张大民则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过上幸福生活。第14章 君子处世“不愿乎其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严自修,不外求。应当做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处于领导岗位不欺凌下属,处于被领导地位也不攀附上峰。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做到,自然就不会落抱怨。君子遇到失败就如同射箭没有射到靶心,要认真反思自己的失误,不要把责任推
30、到客观条件和他人。君子处世“居易以俟命”,也就是尽人事而听天命,但绝不“怨天尤人”。小人正相反,“行险而侥幸”,希望凭借侥幸冒险获得成功,后果大多是失败。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怨天尤人和自立自强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诗曰: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如乐且耽。宜乐室家,乐尔妻帑(,如乐且耽。宜乐室家,乐尔妻帑(nn)”。子曰:。子曰:“父母其顺矣乎!父母其顺矣乎!”君子践行中庸之道从哪里开始呢?子思认为“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一定从眼前最近处
31、入手。具体而言就是从“齐家”开始。日本前邮政大臣野田圣子,出身于清洁工。子思为践行儒家的中庸之道设计了一个路线图,即齐家(15)致诚(16)尽孝(17)立仁(18)守礼(19)行文武之政(20)。第15章 子曰: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诗曰: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不可掩,如此夫!”这一章
32、说践行中庸之道要有至诚之心,如同有鬼神监督一样。儒学不是宗教,也不是无神论,而是一种人文主义的“远神论”。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对鬼神的存在抱一种存疑主义的态度。但是为保证祭祀礼仪的庄严,孔子又提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要君子处世“敬鬼神而远之”。第16章 孔子及其后世的儒家学者,用人文主义的观念解释了夏商周三代的传统宗教,将其转化成一种“道德宗教”、“人文宗教”,后人称之谓“德教”、“礼教”。子思这里所引出自礼记,说明人们对待宗教“敬而远之”的庄重之心也是中庸之道,保持心中的一片赤诚。子思借鬼神之事以明理,突出一个“诚”字。朱熹中庸注“君子之心,长存敬畏”增广贤文说
33、:“劝君做事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就是这个道理。汉代杨震的“四知”,康德:“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温家宝总理诗词仰望星空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保之。故大
34、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诗曰: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之。故大德者必受命。”第17章 本章谈孝道,这是齐家的一个重要环节。舜是大孝之人,二十四孝图第一个“孝感动天”讲的就是舜的故事。舜也因行孝而得位、禄、名、寿,子孙昌盛,宗庙香火不绝。中庸之道也是恒常不变之道,只要有人类存在,孝道就是恒常不变之道。道德活动是无法用功利的尺度计量的,但是儒家认为,
35、道德君子必得上天的保佑、护持。儒家所说的“天”不等于商朝人眼中的“上帝”,具有自然之天的特点。但是儒家在继承三代文化遗产的时候,也没有完全否定“天”的主宰意义,仍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价值源头。“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上天”会根据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确定他的祸福报应。诗经使用文学的语言描述同样的道理。第18章通过周文王、周武王、周公三位圣人的事迹,说明“仁者昌”是恒常不变的中庸之道,所以我们说是“立仁”。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第18章之一 第一段说周文王因为
36、行孝道,所以终生快乐,称为“仁者无忧”。他有一个好父亲王季,又有一个好儿子武王,“父作之,子述之”,周文王是“齐家”的典范,说明行孝道者必有好报。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之。第二段说周武王从“齐家”而“平天下”,“武王伐纣”,牧野一战消灭了残暴的商纣王,而使姬氏家族得到了天下,使西周的江山永固。周武王的事迹说明“仁者无敌”。第18章之二武王未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武王未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
37、,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下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先公以天下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第三段讲周公“制礼作乐”的伟大意义,周礼成为治理诸侯、大夫、士、庶人的制度,所以才能使周王朝的江山持续了800年,因此后人说“仁者能守”。周礼包括吉、凶、军、宾、嘉等“五礼”,通过一套完整、优美的礼仪形式,将人们的权力、义
38、务关系划分清楚,是人们能够做到上下有等,各安其位。这对于巩固政权来说,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第18章之三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衣裳,荐其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衣裳,荐其时食。时食。第19章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民,奏其乐,敬其所尊践其位,行其礼民,奏其乐,敬其所
39、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孝之至也。本章的主体是“守礼”,即全面阐述周礼的社会意义。周礼首先是祭祀祖先的“宗庙之礼”。周武王、周公都是大孝子,孝子不仅要做到在生活上尽孝,更重要的是“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把祖先开创的事业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具体工作之一就是修建宗庙,陈列祭祀用的礼器,按时为祖先送寒衣,进饮食。其次,周礼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践其位”,即在举行祭祀礼仪的时候,每一个人要站到自己应该站的位置上去,表明后辈的身份。再次,周礼的意义在于教育活着的人们。人们在祭祀的仪式上“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就是让青年人看到,祖先有灵,那
40、些不孝的儿孙将会对自己的行为畏惧、内疚、惭愧、后悔。郊礼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事乎其先郊礼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事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最后,周礼的意义在于巩固国家制度。为什么搞好了“郊社之礼”、“宗庙之礼”“治其国如示诸掌上”?因为这些礼仪把社会上各种的身份表明。礼记王制:“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在周礼中祭祀的对象是与统治的范围相对应的,是等级地位的证明。特别是祭祀天神的权利,皇帝绝对不容他人染指,所以中国古
41、代是“祭政合一”。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尊贤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故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
42、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第20章之一 这一章
43、的内容比较多,具体谈了如何行“文武之政”。第一段说的是为政在于得人,取人在于取德。中国古代是一个“人治”社会,与现代民主共和的“法治”社会相比是落后的。但是儒家所提倡的“人治”如果与上古与欧洲中世纪的“神治”相比,则要先进很多。“为政在人”,取人的首要标准是道德品质。所以要求官员“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即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具体方法就是按照孔子的仁学进行修养。第二段讲“仁”的具体内容,仁者亲亲为大,首先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尊重兄长。义即使“适宜”,首先是“尊贤”。但是仁者的“亲亲”、“尊贤”是有差等之分的,所谓的差等就是礼乐产生的基础。儒家礼教的精神实质就是“亲亲尊尊,长幼有序。”君子的修身
44、行为,首先从事亲开始,要想把事亲的事做好,又要先认识人性。要认识人性,又必须先知天。在儒家看来,人的人性是上天赋予的,认识了自己的人性,就可以知道天意。第三段讲“五伦”与“三达德”的关系。孔子认为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五种,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天下最重要的道德有三种,即智、仁、勇。要搞好这“五伦”和“三达德”,都离不开中庸之道。在君臣之间,不能只讲一方面的权利。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父子有亲,夫妇有爱,兄弟友情,朋友有信,都是相对的,要秉持中庸的原则。其次是获得智仁勇方法,即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不管那一种方法,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仁人君
45、子都具有好学、力行、知耻的优秀品德,好学就是知、力行就是仁,知耻就是勇。达到了智仁勇的境界就算是懂得了修身,就可以治人,可以治理国家了。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
46、之。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盛任使,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
47、薄来,所以怀诸侯也。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第20章之二 这个部分谈了治理国家的九种最根本的方法,称为“九经”,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思路。治理国家首先要从自己的道德修养开始,故首言“修身”。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脩身为本。”儒家认为道德修养首先是要求统治者的,特别是最高统治者,不能只对下不对上。从修身出发渐次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由近及远,从治国到平天下。第二段谈了“九经”的好处,换言之,为什么把这九条当成治国的九经。“修身则道立”,因为儒家认为道德源头在自己身上。“尊贤则不惑”,可以不被小人迷惑。亲亲则家族内部
48、亲族团结,“敬大臣则不眩”是说尊敬宫廷重臣遇事则不会慌乱。“体群臣则士报之”是说体察群臣会使文武百官报效朝廷。“子庶民则百姓劝”是说把百姓是视为子女会使他们得到鼓舞。“来百工则财用足”是说招徕百工则工商发达,财富增加。“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是说怀柔远人则少数民族会归顺中央。“怀诸侯则天下畏之”是说对域外国家安抚则天下敬畏。“九经”是古代国家从内政到外交的具体方法,历代莫不如此。第三段谈了实行“九经”的具体办法。“修身”就要像参加盛大祭祀典礼一样“非礼勿动”。“尊贤”就要“去馋远色”,“贱货贵德”,因为谗言、女色、财宝是小人诱惑国君的主要方法。给予亲族高位、厚禄,与其同好恶,使亲族团结。对于忠臣要
49、给予权力,放手使用。对于普通臣子则赏罚分明,言必信,行必果。对于百姓则要做到使民以时,薄赋轻敛。经常进行考核、视察,对于称职者加以重用是来百工的技巧。对于边地的少数民族“送往迎来”,表扬好的,怜悯差的。对于各诸侯国,帮助他们治理国家,恢复秩序。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预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事前),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
50、友有道,不,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善而固执之者也。第20章之三 这一大段谈了践行“九经”的方法,并由此引出下一阶段“成道篇”的主体“诚”。要把“九经”践行好,关键在于事前有所准备。中庸这里谈到一条至理名言“凡事豫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