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性与人性诗性与人性诗性与人性 中国艺术精神的展开 主讲 杨合林 内容提要o 解题:诗性与人性o“乐教”:中国艺术精神的制度化o“魏晋风度”:中国艺术精神的行为化o“唐风宋韵”:中国艺术精神的符号化解题:诗性与人性o诗性艺术性n诗性即艺术性,即人的存在的审美化。o灵性人性n灵性即人性中闪光的灵明一点。n人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属性。n孔子:“仁者爱人。”n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o古典精神之美:先秦魏晋唐宋一、“乐教”:中国艺术精神的制度化o 尚书尧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n帝:舜帝。夔:典乐大臣。胄子:长子。n乐:诗歌舞一体化的艺术。o乐
2、教之祖:“舜弹五弦之琴,而歌南风之诗,以治天下。”(淮南子诠言训)o 远古n舜任命夔典乐、伯夷作秩宗(礼官)n贾湖骨笛(公元前66006200年间)o 西周n周公“制礼作乐”n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礼乐制度n春秋“礼崩乐坏”n三礼:周礼、仪礼、礼记n礼记乐记o 礼记乐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n同:同一。异:差异。n相亲:相爱。相敬:相互尊重。o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n皆化: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皆别:各当其位、各遂其性。o 礼乐文明:秩序与和谐n中和人格:“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n人际和谐
3、:“相亲”、“相敬”n天人和谐:“百物皆化”、“群物皆别”o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n小人君子贤人圣人n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魏晋风度”:中国艺术精神的行为化o 魏晋风度n 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冯友兰论风流)o 超越n 超越欲望(珍玩、美色、钱财)n 超越生死 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名约)好财,阮遥集(名孚)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余两小簏,着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超越欲望:珍玩 世说新语任诞:“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
4、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王隐晋书:“(阮)籍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超越欲望:美色o 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o 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超越欲望:钱财”晋书山涛传:“初,涛布衣家贫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禄赐俸秩,散之亲故。”老子老子:“故天之道,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有余。”山涛画像
5、 世说新语言语:“晋武帝每饷山涛恒少。谢太傅以问子弟,车骑答曰:当由欲者不多,而使与者忘少。”晋书山涛传:“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受赂,皆见推检。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n 赏玩而不沉溺n 爱美而不淫乱n 做主而不为奴超越生死o 世说新语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o 向秀思旧赋:“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嵇康画像:南京博物馆藏六朝砖画“风流宰相”谢安o 世说新语雅量:“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
6、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谢安画像:台北故宫博物馆藏o 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o 艺术成就超越(人生)惟艺术能超越o 超越(人生)成就艺术 惟超越能艺术n 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
7、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三、“唐风宋韵”:中国艺术精神的符号化o 文化即符号化o 人是符号的动物o 文字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符号o 唐风宋韵:艺术精神的经典符号o 唐风宋韵:中国文学艺术的高潮n艺术精神的高度成熟(感性与理性的平衡)n艺术形式的臻于完美(古体诗与格律诗词、古文与骈文)n艺术文本的经典化(唐宋诗、词、文)o“仁”在“诗”中(人文精神的诗化)n走向世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n传之久远(“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o 经典符号的生成(例一)n情意形象(符号一)文字(符号二)文本(经典符号)n亲情 月(
8、明月、婵娟)?o“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o“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o“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o“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o 经典符号的生成(例二)n情意形象(符号一)文字(符号二)文本(经典符号)n爱情 芳草?o“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o“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o 经典符号的生成(例三)n 情意形象(符号一)文字(符号二)文本(经典符号)n 忧乐情怀 岳阳楼?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岳阳楼记 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画像o“兴于诗”:文学作品的接受n 接受o 文本文字形象情意o 作品阅读想像感动n 创作o 情意形象文字文本o 冲动想像写作作品结语o 人类文明史上从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对艺术如此钟情,给予艺术以如此崇高的地位。o“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明之所以长盛不衰、历久弥新,这个“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精神的传承来维系和延伸的。o 传承文明、创新文明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今天广大士人的身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