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腧穴学1-xiang.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57811 上传时间:2020-04-11 格式:PPT 页数:212 大小:5.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腧穴学1-xiang.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2页
3-腧穴学1-xiang.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2页
3-腧穴学1-xiang.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2页
3-腧穴学1-xiang.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2页
3-腧穴学1-xiang.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腧腧 穴穴 学学 项项 琼琼 瑶瑶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附 属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附 属 瑞 金 医 院 中 医 针 灸 科 瑞 金 医 院 中 医 针 灸 科 腧穴的含义腧穴的含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渗经络之气输注渗 灌于体表的特殊部位灌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体表与脏是体表与脏 腑器官及有关部位相联系的特殊区腑器官及有关部位相联系的特殊区 域域。 具有输注气血具有输注气血,反映病症反映病症,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 疾病的作用疾病的作用。 既是疾病的反应点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又是针灸的施术部 位位。 穴位的名称皆有一定的含义穴位的名称皆有一定的含义,

2、所谓所谓“凡凡 诸孔穴诸孔穴,名不徒设名不徒设,皆有深意皆有深意”。 1、 十四经穴十四经穴 2、 经外奇穴经外奇穴 3、 阿阿 是是 穴穴 腧穴的分类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十四经穴: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 腧穴腧穴,又称经穴又称经穴。具有明确的定位具有明确的定位,固固 定的名称定的名称,一定的经属及主治本经疾病一定的经属及主治本经疾病 的共同作用的共同作用。是腧穴中的主要部分是腧穴中的主要部分。 有有361个穴名个穴名,670个穴位个穴位。 2、经外奇穴:具有明确的定位,固定的名称,经外奇穴:具有明确的定位,固定的名称, 但没有一定的经属(未列入但没有一定的经属(未

3、列入14经系统)的经系统)的 穴位,其穴主治作用较单一,有奇效。穴位,其穴主治作用较单一,有奇效。 3、阿阿 是是 穴:以压痛点或体表其他阳性反应穴:以压痛点或体表其他阳性反应 点作为针刺部位。这一类腧穴既无明确的点作为针刺部位。这一类腧穴既无明确的 定位,也无固定的名称,又无一定的经属。定位,也无固定的名称,又无一定的经属。 又称“天应穴”,“压痛点”。又称“天应穴”,“压痛点”。 腧穴的作用腧穴的作用 生理作用生理作用 诊断作用诊断作用 治疗作用治疗作用 生理作用:腧穴从属于经络,内联生理作用:腧穴从属于经络,内联 脏腑,是脏腑经络气血出入转输的脏腑,是脏腑经络气血出入转输的 通道。具有抵

4、御疾病,反应病痛,通道。具有抵御疾病,反应病痛, 传入疾病,感受刺激,传入信息的传入疾病,感受刺激,传入信息的 功能。功能。 诊断作用:视触摸穴位诊断疾病诊断作用:视触摸穴位诊断疾病。 仪器检测穴位诊断疾病仪器检测穴位诊断疾病 (电测定电测定,阻抗变化阻抗变化,穴位热感度穴位热感度) 治疗作用治疗作用: 近治作用近治作用:所有穴位均可治疗所在部位组织:所有穴位均可治疗所在部位组织 器官及相邻组织器官及相邻组织、器官的疾病器官的疾病。 远治作用远治作用:所有经穴位除有近治作用外:所有经穴位除有近治作用外,还还 可以治疗所属经络和表里之经循行之处的脏可以治疗所属经络和表里之经循行之处的脏 腑及组织

5、器官的疾病腑及组织器官的疾病。 特殊治疗作用特殊治疗作用:对机体的某些状态具有良性:对机体的某些状态具有良性 的双向调节作用(天枢可止泻通便,足三里的双向调节作用(天枢可止泻通便,足三里 可加强和减缓胃蠕动)和相对特殊治疗作用可加强和减缓胃蠕动)和相对特殊治疗作用 (至阴转胎位)。(至阴转胎位)。 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 1)腧穴所在腧穴所在,主治所能主治所能 2)经脉所过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主治所及 3)特定腧穴特定腧穴,特定主治特定主治 4)同一腧穴同一腧穴,双向主治双向主治 5)主治相同主治相同,疗效有别疗效有别 特定穴特定穴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

6、和治疗作 用用,有特定称号的腧穴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特定穴可分为:五腧穴特定穴可分为:五腧穴,原穴原穴, 络穴络穴,郄穴郄穴,下合穴下合穴,俞穴俞穴,募穴募穴, 八会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交会穴。 五腧穴五腧穴 十二经脉各经分布在肘、膝以下的五个十二经脉各经分布在肘、膝以下的五个 重要腧穴的合称,即井、荥、输、经、合。重要腧穴的合称,即井、荥、输、经、合。 分布特点以四肢末端依次向肘膝部排列,每分布特点以四肢末端依次向肘膝部排列,每 经五穴,共经五穴,共60穴。穴。 井穴井穴:分布于指跖趾末端。经气所出,如水之:分布于指跖趾末端。经气所出,如水之 源头(涓涓细流)。源头(涓涓细

7、流)。 荥穴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趾关节之前,如泉水微流:分布于掌指或趾关节之前,如泉水微流 (小溪)。(小溪)。 输穴输穴:分布掌指或趾关节之后。水流由小(浅):分布掌指或趾关节之后。水流由小(浅) 到大(深),经气渐盛(小溪汇入小河)。到大(深),经气渐盛(小溪汇入小河)。 经穴经穴:多位于前臂,胫部。水流大而畅通无阻,:多位于前臂,胫部。水流大而畅通无阻, 经气盛行(小河变大河大江)。经气盛行(小河变大河大江)。 合穴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江河水流归入大: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江河水流归入大 海,经气充盛入合于脏腑)。海,经气充盛入合于脏腑)。 所出为井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溜为荥,所注为输

8、所注为输,所行为所行为 经经,所入为合所入为合。 五输穴五输穴,十二经之气出入之所十二经之气出入之所,治疗十二治疗十二 经脉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 井穴井穴-与脏有关的病变与脏有关的病变。 荥荥,输及经穴输及经穴-与经脉有关的病变与经脉有关的病变。 合穴合穴-与腑有关的病变与腑有关的病变。 原穴原穴、络穴络穴 原穴原穴(十二原十二原):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 留止的部位留止的部位。多分布于腕踝部多分布于腕踝部。 脏腑病可取相应的原穴治疗脏腑病可取相应的原穴治疗。临床上还临床上还 可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可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断脏腑功能的盛推断脏腑功能的盛 衰

9、衰,以诊断脏腑的疾病以诊断脏腑的疾病。 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以输为原,与阳经不同与阳经不同。 络穴络穴(十五络十五络):是络脉由经脉别出的:是络脉由经脉别出的 部位的腧穴部位的腧穴,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之经的联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之经的联 系系。 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十二经各有一个十二经各有一个 络穴络穴,任脉络穴鸠尾任脉络穴鸠尾,督脉络穴长强督脉络穴长强,脾之脾之 大络大包大络大包。共共15个络穴个络穴。 络穴在临床上治疗表里两经有关病症络穴在临床上治疗表里两经有关病症。 相表里脏腑经络同病,先病者为主,取相表里脏腑经络同病,先病者为主,取 本经原穴(主穴),后病者为客,取相表里本

10、经原穴(主穴),后病者为客,取相表里 经脉络穴(客穴),称“原络配穴”。经脉络穴(客穴),称“原络配穴”。 郄穴郄穴(十六郄十六郄) 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多分布于多分布于 肘膝部以下肘膝部以下。十二经脉和阴十二经脉和阴、阳蹻脉阳蹻脉,阴阴、 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 临床上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临床上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 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 下合穴(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六腑下合穴) 六腑之气相通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六腑之气相通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 临床上六腑病症均可选用各自相应的临床上六腑病症均可选用各自相应的

11、下合穴治疗。下合穴治疗。 俞穴(背俞穴)俞穴(背俞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 募穴(胸募穴)募穴(胸募穴)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穴位。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穴位。 每一脏腑均有各自的俞穴和募穴。每一脏腑均有各自的俞穴和募穴。 脏病,虚证多取俞穴(补法)。脏病,虚证多取俞穴(补法)。 腑病,实证多取募穴(泻法)。腑病,实证多取募穴(泻法)。 八会穴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 聚会处的八个穴位。对各自相应的脏腑组织聚会处的八个穴位。对各自相应的脏腑组织 等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等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脏会

12、章门脏会章门 腑会中脘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气会膻中 血会膈俞血会膈俞 筋会阳陵筋会阳陵 脉会太渊脉会太渊 骨会大杼骨会大杼 髓会绝骨髓会绝骨 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之气与奇经八脉相交通的八个腧穴。十二经脉之气与奇经八脉相交通的八个腧穴。 多位于腕踝部周围。多位于腕踝部周围。 主治奇经的病症(胸腹胀满,脘痛,纳少)。主治奇经的病症(胸腹胀满,脘痛,纳少)。 经名经名 穴位穴位 主治主治 冲冲 脉脉 公孙公孙 心胸胃心胸胃 阴维脉阴维脉 内关内关 心胸胃心胸胃 督脉督脉 后溪后溪 目内呲目内呲-颈项颈项- 阳蹻脉阳蹻脉 申脉申脉 -耳耳-肩。肩。 带脉带脉 足临泣足临泣 目外呲目外呲耳后耳后

13、 阳维脉阳维脉 外关外关 -颊颈肩。颊颈肩。 任脉任脉 列缺列缺 肺咽喉胸膈肺咽喉胸膈 阴蹻脉阴蹻脉 照海照海 肺咽喉胸膈肺咽喉胸膈 交会穴交会穴 指与两经或两经以上相交,会合部位的腧指与两经或两经以上相交,会合部位的腧 穴。穴。 具有治疗本经和交会经病症的作用。具有治疗本经和交会经病症的作用。 临床上常选用交会穴治疗多经病症。临床上常选用交会穴治疗多经病症。 腧穴的定位方法腧穴的定位方法 解剖标志取穴法解剖标志取穴法:根据人体体表骨性或:根据人体体表骨性或 肌性等标志而定穴位的方法肌性等标志而定穴位的方法。 1)固定标志:五官固定标志:五官,指甲指甲,乳头乳头,肚脐肚脐 等等。阳陵泉阳陵泉,

14、睛明等睛明等。 2)活动标志:利用关节活动标志:利用关节,肌肉肌肉,皮肤等皮肤等 随意活动位置而出现的孔隙随意活动位置而出现的孔隙,凹陷凹陷,皱纹皱纹 等作为取穴的标志等作为取穴的标志。颊车颊车,听宫等听宫等。 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一种简便的取穴是临床上一种简便的取穴 法法。如站立垂手中指端处为风市如站立垂手中指端处为风市。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以患者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以患者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 间的距离为间的距离为1寸寸。 以患者食指以患者食指,中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无名指和小指并拢, 四指横长为四指横长为3寸寸。 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以患

15、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寸。 骨度分寸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 头部头部 中线前后发际间为中线前后发际间为12寸寸。 眉中至前发际为眉中至前发际为3寸寸。 第第7颈锥棘突下颈锥棘突下大椎穴至后发际为大椎穴至后发际为3寸寸。 耳后两乳突间为耳后两乳突间为9寸寸。 两前额发角之间为两前额发角之间为9寸寸。 上肢部上肢部 腋前纹头皱襞至肘横纹为腋前纹头皱襞至肘横纹为9寸寸。 肘横纹至腕横纹为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寸。 胸背部胸背部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处为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处为9寸寸。 胸剑联合处至脐为胸剑联合处至脐为8寸寸。 脐至耻骨联合上缘为脐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寸。 两乳头间为两乳头间为8寸寸。

16、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为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为6寸寸。 背部上下距离以脊椎棘突为依据。背部上下距离以脊椎棘突为依据。 下肢部下肢部 股骨大转子尖至髌骨下缘为股骨大转子尖至髌骨下缘为19寸寸。 耻骨联合上缘至髌骨上缘为耻骨联合上缘至髌骨上缘为18寸寸。 臀横纹中点至腘横纹中点为臀横纹中点至腘横纹中点为14寸寸。 髌骨下缘外测至外踝最高点为髌骨下缘外测至外踝最高点为16寸寸。 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最高点为胫骨内髁下缘至内踝最高点为13寸寸。 外踝最高至足底为外踝最高至足底为3寸寸。 两肩胛冈连线平第两肩胛冈连线平第3胸椎棘突下缘胸椎棘突下缘。 两肩胛下角连线平第两肩胛下角连线平第7胸椎棘突下缘胸椎棘突下缘

17、。 两季肋下缘连线平第两季肋下缘连线平第2腰椎棘突下缘腰椎棘突下缘。 两髂嵴最高点连线平第两髂嵴最高点连线平第4腰椎棘突下缘腰椎棘突下缘。 两髂后上嵴连线平第两髂后上嵴连线平第2骶椎中部骶椎中部。 十四经常用腧穴的十四经常用腧穴的 名称、定位和主治名称、定位和主治 中府中府 云门云门 天府天府 侠白侠白 尺泽尺泽 孔最孔最 列缺列缺 经渠经渠 太渊太渊 鱼际鱼际 少商少商 ( (共共1111穴)穴) 手太阴肺经穴手太阴肺经穴 尺泽尺泽( (合穴合穴)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桡侧。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桡侧。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胸咳嗽、气喘、咯血、潮热、

18、胸 痛;咽喉肿痛、舌干;肘臂疼痛麻木、扁桃痛;咽喉肿痛、舌干;肘臂疼痛麻木、扁桃 体炎、支气管炎。体炎、支气管炎。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直刺直刺0.8 0.8 - - 1.21.2寸,局部酸胀感,或有麻电感寸,局部酸胀感,或有麻电感 向前臂放散向前臂放散( (桡神经干),可点刺出血,可灸,不宜施直接桡神经干),可点刺出血,可灸,不宜施直接 疤痕灸法。疤痕灸法。 列缺列缺( (络穴,通任脉络穴,通任脉)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前臂桡侧缘,在桡骨茎突上方,腕前臂桡侧缘,在桡骨茎突上方,腕 横纹上横纹上1.51.5寸。寸。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咳嗽、气喘、咯血;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咯血;头痛、项强、 咽喉

19、肿痛、齿痛、口眼斜;掌中热;尿血、小咽喉肿痛、齿痛、口眼斜;掌中热;尿血、小 便热、阴茎痛。便热、阴茎痛。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向肘部或向腕部斜刺,针深向肘部或向腕部斜刺,针深0.3 0.3 - - 0.80.8寸,局部寸,局部 酸胀,有时针感可向肘关节方向放射。温灸酸胀,有时针感可向肘关节方向放射。温灸5 5 - - 1515分钟。针刺时分钟。针刺时 注意避开动脉,本穴不宜施直接疤痕灸。注意避开动脉,本穴不宜施直接疤痕灸。 太渊太渊( (输穴,原穴,脉会输穴,原穴,脉会)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仰掌,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仰掌,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 脉搏动处。脉搏动处。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咳嗽、气

20、喘、咯血;胸痛;咽喉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咽喉 痛;腕痛、掌中热。痛;腕痛、掌中热。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直刺,深直刺,深0.30.5寸,局部酸胀感。艾条温灸寸,局部酸胀感。艾条温灸 510分钟。针刺时要注意避开血管,不宜施直接灸。分钟。针刺时要注意避开血管,不宜施直接灸。 少商少商( (井穴井穴)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在大拇指桡侧缘,距指甲角在大拇指桡侧缘,距指甲角0.1 寸。寸。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咳喘、气喘;咽喉肿痛、鼻衄;咳喘、气喘;咽喉肿痛、鼻衄; 昏迷,癫狂、小儿惊风、热病。昏迷,癫狂、小儿惊风、热病。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直刺或向上斜刺直刺或向上斜刺0.10.2寸;三棱针或粗毫针点寸;三

21、棱针或粗毫针点 刺出血。艾条温灸刺出血。艾条温灸35分钟。用于急症宜强刺激,多不留针。分钟。用于急症宜强刺激,多不留针。 不直接灸。不直接灸。 商阳商阳 二间二间 三间三间 合谷合谷 阳溪阳溪 偏历偏历 温溜温溜 下廉下廉 上廉上廉 手三里手三里 曲池曲池 肘肘髎髎 手五里手五里 臂臂臑臑肩肩髃髃 巨骨巨骨 天鼎天鼎 扶突扶突 禾禾髎髎 迎香迎香 (2020穴)穴) 手阳明大肠经穴手阳明大肠经穴 合谷合谷( (原穴原穴)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 骨桡侧的中点处。或拇食二指合并,虎口部隆骨桡侧的中点处。或拇食二指合并,虎口部隆 起最高点为穴。

22、起最高点为穴。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腹痛、泄泻、便秘、痢疾;目赤腹痛、泄泻、便秘、痢疾;目赤 肿痛、面瘫、齿痛、耳鸣耳聋、鼻衄、咽喉肿肿痛、面瘫、齿痛、耳鸣耳聋、鼻衄、咽喉肿 痛等各种头面部疾病;感冒、咳嗽、无汗、多痛等各种头面部疾病;感冒、咳嗽、无汗、多 汗;滞产、月经不调;中风闭证、小儿惊风;汗;滞产、月经不调;中风闭证、小儿惊风; 指挛;各种疾病的配穴。指挛;各种疾病的配穴。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直刺:深直刺:深0.51寸,局部酸胀感。或艾条温灸寸,局部酸胀感。或艾条温灸 1015分钟。分钟。 曲池曲池( (合穴合穴)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屈肘部,在肘横纹外侧与肱骨外上屈肘部,在肘横纹外侧与肱骨

23、外上 髁连线中点。髁连线中点。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腹痛、腹胀、腹泻;齿痛、目赤肿腹痛、腹胀、腹泻;齿痛、目赤肿 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肘臂挛痛;高热、荨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肘臂挛痛;高热、荨 麻疹、感冒、高血压。麻疹、感冒、高血压。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有两种刺法:有两种刺法:(1)直刺:令患者屈肘,针尖略斜向直刺:令患者屈肘,针尖略斜向 肘关节的内屈面,深肘关节的内屈面,深0.81.2寸,局部酸胀,并会有麻电感放散寸,局部酸胀,并会有麻电感放散 至指端。(一般局部病症)至指端。(一般局部病症)(2)透刺:屈肘,直刺透至少海穴,透刺:屈肘,直刺透至少海穴, 进针进针22.5寸,局部强烈酸胀感,

24、有时针感可上达肩部,下至手寸,局部强烈酸胀感,有时针感可上达肩部,下至手 指。(中风偏瘫)指。(中风偏瘫) 肩髃肩髃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 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者向前平伸时,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者向前平伸时, 肩峰下会出现两个凹陷,其中前下方凹陷处就是肩峰下会出现两个凹陷,其中前下方凹陷处就是 本穴。本穴。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肩臂疼痛、上肢痿痹、中风偏瘫。肩臂疼痛、上肢痿痹、中风偏瘫。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其刺法有三种:其刺法有三种:(1)(1)直直刺,刺入刺,刺入1l.5寸深,局部酸寸深,局部酸 胀感。(常规)胀感。(常规

25、)(2)(2)透透刺:令病人略抬肩,针尖朝向腋窝部极泉刺:令病人略抬肩,针尖朝向腋窝部极泉 方向,进针方向,进针1.52.5寸,局部强烈酸胀感。(中风)寸,局部强烈酸胀感。(中风)(3)(3)斜刺:斜刺: 向肩穴方向刺入,深约向肩穴方向刺入,深约1.52.0寸,亦可将针退至皮下向三角肌、寸,亦可将针退至皮下向三角肌、 肩前部等方向斜刺,酸胀可扩散至整个肩关节周围,或向上臂放肩前部等方向斜刺,酸胀可扩散至整个肩关节周围,或向上臂放 散。(肩周炎)散。(肩周炎) 艾炷灸艾炷灸37壮,艾条温灸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分钟。 迎香迎香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在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在两侧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

26、50.5寸,当寸,当 鼻唇沟中。鼻唇沟中。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鼻炎、鼻窦炎、面神经麻痹。鼻炎、鼻窦炎、面神经麻痹。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针刺有三法:针刺有三法:(1)直刺:进针直刺:进针0.20.4寸,局部胀痛寸,局部胀痛 感。感。(2)透刺:向鼻通穴进针透刺:向鼻通穴进针0.81寸,局部胀痛、流泪,针尖可寸,局部胀痛、流泪,针尖可 扩散至鼻部。扩散至鼻部。(3)平刺:成平刺:成15度角进针,进针后放平针身,贴近皮度角进针,进针后放平针身,贴近皮 肤,向下眼眶方向刺入肤,向下眼眶方向刺入0.8l.2寸。直刺用于急性鼻炎和面神经麻寸。直刺用于急性鼻炎和面神经麻 痹急性期,透刺用于慢性鼻炎或鼻窦炎;平刺

27、用于面神经麻痹后遗痹急性期,透刺用于慢性鼻炎或鼻窦炎;平刺用于面神经麻痹后遗 症期症期。 承泣承泣 四白四白 巨巨髎髎 地仓地仓 大迎大迎 颊车颊车 下关下关 头维头维 人迎人迎 水突水突 气舍气舍 缺盆缺盆 气户气户 库房库房 屋翳屋翳 膺窗膺窗 乳中乳中 乳根乳根 不容不容 承满承满 梁门梁门 关门关门 太乙太乙 滑肉门滑肉门 天枢天枢 外陵外陵 大巨大巨 水道水道 归来归来 气冲气冲 髀关髀关 伏兔伏兔 阴市阴市 梁丘梁丘 犊鼻犊鼻 足三里足三里 上巨虚上巨虚 条口条口 下巨虚下巨虚 丰隆丰隆 解溪解溪 冲阳冲阳 陷谷陷谷 内庭内庭 厉兑厉兑 (4545穴)穴) 足阳明胃经穴足阳明胃经穴

28、 下关下关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面部耳前方,颧弓下缘,当颧弓与面部耳前方,颧弓下缘,当颧弓与 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时取穴。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闭口时取穴。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耳聋、耳鸣、聤耳;牙痛、口噤、耳聋、耳鸣、聤耳;牙痛、口噤、 口眼斜。口眼斜。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针刺有三种方法。针刺有三种方法。(1)直刺:针尖可略向下,深直刺:针尖可略向下,深 1l.5寸。周围酸胀感。寸。周围酸胀感。(2)斜刺:针尖向前或后,针刺进针斜刺:针尖向前或后,针刺进针 0.81.5寸。寸。(3)透刺:向颊车或四白,进针透刺:向颊车或四白,进针1.52.5寸。艾条寸。艾条 温灸温灸10l5分钟。一般病症以

29、直刺为主。斜刺向后,多用于耳聋分钟。一般病症以直刺为主。斜刺向后,多用于耳聋 治疗,以能酸胀扩散至耳内为佳;透刺则用于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以能酸胀扩散至耳内为佳;透刺则用于顽固性面神经麻痹。 天枢(大肠募穴)天枢(大肠募穴)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平脐,脐旁平脐,脐旁2 2寸处。寸处。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便秘、泄泻、肠鸣腹胀痛、绕脐便秘、泄泻、肠鸣腹胀痛、绕脐 痛、痢疾。痛、痢疾。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直刺,深直刺,深11.5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同侧腹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同侧腹 部。艾炷灸部。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分钟。 犊鼻犊鼻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

30、带外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 侧凹陷中取穴。侧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膝关节病、中风偏瘫。膝关节病、中风偏瘫。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有二种针刺法。有二种针刺法。(1)直刺:从前向后内刺入,深直刺:从前向后内刺入,深 1.52寸,膝内酸胀感。寸,膝内酸胀感。(2)透刺:针尖向内膝眼方向进针透刺:针尖向内膝眼方向进针 22.5寸,局部酸胀感。温针或艾条温灸。针灸时,要令患者寸,局部酸胀感。温针或艾条温灸。针灸时,要令患者 屈膝成屈膝成90。 。角。膝关节疼痛多用直刺法;膝关节肿胀,宜采用 角。膝关节疼痛多用直刺法;膝关节肿胀,宜采用 透刺的方法。透刺的方法。 足三里足三里( (合穴、胃的下合

31、穴合穴、胃的下合穴)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小腿前外侧,犊鼻下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寸,距胫骨 前缘外一横指。前缘外一横指。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胃痛、呕吐,呃逆、腹胀、泄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泄泻、 痢疾、便秘、肠痈;癫狂、健忘、失眠;乳痈;痢疾、便秘、肠痈;癫狂、健忘、失眠;乳痈; 膝关节肿痛、下肢痹痛,脚气;虚劳羸瘦、水膝关节肿痛、下肢痹痛,脚气;虚劳羸瘦、水 肿;强壮穴肿;强壮穴.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有二种针刺法。直刺:深有二种针刺法。直刺:深12寸,局部酸胀或有寸,局部酸胀或有 麻电感向足背放散。艾炷灸麻电感向足背放散。艾炷灸5l0壮,艾条温灸壮,艾条温灸1520分钟。分钟。

32、丰隆丰隆( (络穴络穴)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 8寸,在距寸,在距 胫骨前缘外二横指。胫骨前缘外二横指。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呕吐、便秘、水肿;咳嗽、痰多;呕吐、便秘、水肿;咳嗽、痰多; 头痛、眩晕;癫狂痫证;下肢痿痹。头痛、眩晕;癫狂痫证;下肢痿痹。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直刺直刺( (针尖可稍偏向内针尖可稍偏向内) )进针进针1.52.5寸,酸胀感,寸,酸胀感, 可向上放散至膝上或下至外踝。艾炷灸可向上放散至膝上或下至外踝。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壮,艾条温灸 1015分钟。分钟。 内庭(荥穴)内庭(荥穴)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足背第二、三这趾间,趾蹼缘后足背第二

33、、三这趾间,趾蹼缘后 方赤白肉际处取穴。方赤白肉际处取穴。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牙痛、咽喉肿痛、口喎、鼻衄;胃牙痛、咽喉肿痛、口喎、鼻衄;胃 痛、吐酸、腹胀、泄泻、便秘、痢疾;足背肿痛,痛、吐酸、腹胀、泄泻、便秘、痢疾;足背肿痛, 热病。热病。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有二种刺法。有二种刺法。(1)直刺: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寸,局部胀痛。 (2)斜刺:针尖向上踝关节方向进针斜刺:针尖向上踝关节方向进针0.51寸,局部酸胀感。艾寸,局部酸胀感。艾 条温灸条温灸10l5分钟。除局部病症用直刺外,一般都采取斜刺法。分钟。除局部病症用直刺外,一般都采取斜刺法。 隐白隐白 大都大都 太白太白 公孙公孙

34、商丘商丘 三阴三阴 交交 漏谷漏谷 地机地机 阴陵泉阴陵泉 血海血海 箕门箕门 冲门冲门 府舍府舍 腹结腹结 大横大横 腹哀腹哀 食窦食窦 天溪天溪 胸乡胸乡 周荣周荣 大包(大包(2121穴)穴) 足太阴脾经穴足太阴脾经穴 隐白隐白( (井穴井穴)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足大趾内侧,距趾甲角足大趾内侧,距趾甲角0.10.1寸。寸。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腹胀、暴泄、崩漏、衄血、便腹胀、暴泄、崩漏、衄血、便 血;月经过多;小儿惊风,昏迷、中风。血;月经过多;小儿惊风,昏迷、中风。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浅刺浅刺0.10.2寸;三棱针点刺出血。温灸寸;三棱针点刺出血。温灸57 分钟。月经过多及消化道出血者用灸

35、法,小儿惊风宜点刺出分钟。月经过多及消化道出血者用灸法,小儿惊风宜点刺出 血。血。 公孙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在足内侧缘,当第跖骨基底的在足内侧缘,当第跖骨基底的 前下方取穴。前下方取穴。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胃痛、呕吐、急慢性肠炎、痛经、胃痛、呕吐、急慢性肠炎、痛经、 心烦失眠。心烦失眠。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有二种针刺法。有二种针刺法。(1)直刺:深直刺:深0.5l寸,寸, 局部酸胀感。局部酸胀感。(2)透刺:针尖向涌泉方向,深透刺:针尖向涌泉方向,深1.52寸,寸, 针感可扩散至足底。艾条温灸针感可扩散至足底。艾条温灸1015分钟。分钟

36、。 注意要点注意要点本穴在治疗胃肠病症时,常与内关相配。本穴在治疗胃肠病症时,常与内关相配。 一般用直刺法,治疗心烦失眠可采用透刺法。一般用直刺法,治疗心烦失眠可采用透刺法。 三阴交三阴交 穴名解释穴名解释指足部三条阴经指足部三条阴经( (肝经、脾经、肝经、脾经、 肾经肾经) )交会的地方,所以称三阴交。交会的地方,所以称三阴交。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 3寸,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腹痛、腹胀、水肿;遗精、阳腹痛、腹胀、水肿;遗精、阳 痿、癃闭;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难痿、癃闭;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难 产、经闭

37、;失眠、高血压。产、经闭;失眠、高血压。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有三种刺法。有三种刺法。 (1)(1)直刺:直刺:0.5l.5寸,局部酸胀。寸,局部酸胀。 (2)(2)透刺:针尖向悬钟,深透刺:针尖向悬钟,深1.52寸,酸胀明显,有时有麻寸,酸胀明显,有时有麻 电感向足部放射。电感向足部放射。 (3)(3)斜刺:针尖向上,进针斜刺:针尖向上,进针1.52.5寸,针感有时可向上放寸,针感有时可向上放 散到膝部。散到膝部。 艾炷灸艾炷灸37壮,艾条灸壮,艾条灸1015分钟。分钟。 本穴不宜用于孕妇治疗。本穴不宜用于孕妇治疗。 直刺法用于一般病症,透刺法用中风偏瘫,斜刺法多用于直刺法用于一般病症,透刺法用

38、中风偏瘫,斜刺法多用于 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 阴陵泉阴陵泉( (合穴合穴)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 凹陷处。凹陷处。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腹痛、腹胀、水肿、泄泻、痢疾、腹痛、腹胀、水肿、泄泻、痢疾、 便秘;小便不利;膝及小腿肿胀疼痛。便秘;小便不利;膝及小腿肿胀疼痛。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直刺入直刺入ll.5寸,局部酸胀,可向下扩散。艾炷灸寸,局部酸胀,可向下扩散。艾炷灸 35壮,艾条温灸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本穴具有较好的利水作用,一分钟。本穴具有较好的利水作用,一 般采取直刺法。般采取直刺法。 血海血海 取穴方法

39、取穴方法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端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内侧端 上上2 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取穴。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取穴。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痛经、崩漏、月经不调;荨麻疹、痛经、崩漏、月经不调;荨麻疹、 皮肤湿疹;膝关节肿痛。皮肤湿疹;膝关节肿痛。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直刺直刺0.81.5寸,局部酸胀,有时向髋部扩散寸,局部酸胀,有时向髋部扩散. 艾炷灸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分钟。 极泉极泉 青灵青灵 少海少海 灵道灵道 通里通里 阴郄阴郄 神门神门 少府少府 少冲少冲 (9(9穴)穴) 手少阴心经穴手少阴心经穴 少海少海( (合穴合穴)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

40、屈肘,在肘横纹尺侧头凹陷中取屈肘,在肘横纹尺侧头凹陷中取 穴;或在肱骨内上髁与肘横纹尺侧端中点间。穴;或在肱骨内上髁与肘横纹尺侧端中点间。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心痛;健忘、癫狂、痫证;肘臂心痛;健忘、癫狂、痫证;肘臂 挛痛、臂麻、手颤;瘰疬、头痛、目眩、齿痛、挛痛、臂麻、手颤;瘰疬、头痛、目眩、齿痛、 腋胁痛腋胁痛。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直刺或向下方斜刺直刺或向下方斜刺0.5l.5寸,局部酸胀或有麻寸,局部酸胀或有麻 电感向前臂放射。艾条温灸电感向前臂放射。艾条温灸5l5分钟。本穴不宜直接灸。分钟。本穴不宜直接灸。 神门神门( (输穴、原穴输穴、原穴)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仰掌,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

41、仰掌,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 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失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失眠、 健忘、癫狂痫证;胸胁痛;腕痛、指麻。健忘、癫狂痫证;胸胁痛;腕痛、指麻。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直刺深直刺深0.30.5寸,局部酸寸,局部酸胀,胀,或有麻电感向指或有麻电感向指 端放散。可温灸端放散。可温灸510分钟。分钟。 注意要点注意要点本穴不宜直接灸。直刺时如出现麻电感应调换针本穴不宜直接灸。直刺时如出现麻电感应调换针 尖方向,不可反复捣刺。尖方向,不可反复捣刺。 少泽少泽 前谷前谷 后溪后溪 腕骨腕骨 阳谷阳谷 养老养老 支正支正 小海小海 肩贞肩

42、贞 臑臑俞俞 天宗天宗 秉风秉风 曲垣曲垣 肩外俞肩外俞 肩中俞肩中俞 天窗天窗 天容天容 颧髎颧髎 听宫听宫 (19(19穴)穴) 手太阳小肠经穴手太阳小肠经穴 后溪后溪( (输穴、八脉交会穴输穴、八脉交会穴- -督脉)督脉)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微握拳,在手掌尺侧第微握拳,在手掌尺侧第5 5掌指关节掌指关节 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目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癫目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癫 狂痫证;落枕、急性腰扭伤;肘臂挛痛、手指狂痫证;落枕、急性腰扭伤;肘臂挛痛、手指 麻木;疟疾、热病。麻木;疟疾、热病。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1)(1)直刺:微握

43、拳,从外侧沿掌骨前向内直刺入,直刺:微握拳,从外侧沿掌骨前向内直刺入, 深深0.51寸,局部胀痛感。寸,局部胀痛感。(2)(2)透刺:微握拳,针尖向合谷方透刺:微握拳,针尖向合谷方 向,进针向,进针l.52寸,整个掌部有酸胀感,有时可放射至手指。寸,整个掌部有酸胀感,有时可放射至手指。 艾条温灸艾条温灸5l0分钟。本穴针刺时较痛,进针速度宜快。透刺一分钟。本穴针刺时较痛,进针速度宜快。透刺一 般用于中风后遗症之手指强直者。般用于中风后遗症之手指强直者。 听宫听宫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 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

44、耳鸣、耳聋、聤耳、齿痛;癫耳鸣、耳聋、聤耳、齿痛;癫 狂痫证。狂痫证。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刺法:微张口,直刺或略向下斜刺刺法:微张口,直刺或略向下斜刺1.52寸,寸, 局部酸胀,或耳部有酸胀及鼓膜外凸感。艾条温灸局部酸胀,或耳部有酸胀及鼓膜外凸感。艾条温灸1020 分钟。本穴针刺时,应微张口,否则难以刺至满意深度。本分钟。本穴针刺时,应微张口,否则难以刺至满意深度。本 穴不宜直接灸。穴不宜直接灸。 睛明睛明 攒竹攒竹 眉冲眉冲 曲差曲差 五处五处 承光承光 通天通天 络却络却 玉枕玉枕 天柱天柱 大杼大杼 风门风门 肺俞肺俞 厥阴俞厥阴俞 心俞心俞 督俞督俞 膈俞膈俞 肝俞肝俞 胆俞胆俞 脾俞脾

45、俞 胃俞胃俞 三焦俞三焦俞 肾俞肾俞 气海俞气海俞 大肠俞大肠俞 关元俞关元俞 小肠俞小肠俞 膀胱俞膀胱俞 中膂俞中膂俞 白环俞白环俞 上髎上髎 次髎次髎 会阳会阳 附分附分 魄户魄户 膏盲膏盲 神堂神堂 譩譆譩譆 膈关膈关 魂门魂门 阳纲阳纲 意舍意舍 胃仓胃仓 肓门肓门 志室志室 胞肓胞肓 秩边秩边 承扶承扶 殷门殷门 浮郄浮郄 委阳委阳 委中委中 合阳合阳 承筋承筋 承山承山 飞扬飞扬 跗阳跗阳 昆仑昆仑 仆参仆参 申脉申脉 金门金门 京骨京骨 束骨束骨 通谷通谷 至阴至阴 (67(67穴)穴) 足太阳膀胱经穴足太阳膀胱经穴 攒竹攒竹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眉头凹陷中,

46、眶上切迹处。 主治病症主治病症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 口眼斜、眼睑瞤动、眼睑下垂;眉棱骨痛、口眼斜、眼睑瞤动、眼睑下垂;眉棱骨痛、 头痛。头痛。 刺灸方法刺灸方法有三种针刺法。有三种针刺法。(1)浅刺:直刺浅刺:直刺0.20.3寸,寸, 或向下斜刺透睛明穴进针或向下斜刺透睛明穴进针0.50.8寸。局部或眼周围酸胀感。寸。局部或眼周围酸胀感。 (2)深刺:沿眶上孔用深刺:沿眶上孔用30号毫针缓缓刺入号毫针缓缓刺入l1.5寸,眼眶及寸,眼眶及 眼球有酸胀感。眼球有酸胀感。(3)平刺:针尖向眉毛中部,进针平刺:针尖向眉毛中部,进针1.21.5 寸,局部及眼眶周围胀痛。艾条温灸寸,局部及眼眶周围胀痛。艾条温灸35分钟。分钟。 肺俞肺俞( (背俞背俞) ) 取穴方法取穴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3-腧穴学1-xiang.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