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与人才孵化互动研究基于螺旋式系统方法论视角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4C27)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管理系李 莉2010年国家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锁定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同时指出人力资源领域改革方向,要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1研究主要内容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需求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人才的孵化三、人才孵化对
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驱动分析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互动机理与双螺旋模型构建五、政策建议(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群化发展是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新兴产业集群的高级化演进,主要依靠区域较强科研能力与研发水平的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及社会科研机构等推进,集群内部通常表现出企业间知识与技术的合作更加密切、更加频繁,集群外部通常表现出技术创新环境更加突出,氛围更加优越。特征:地缘上聚集、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交互作用、合作竞争、协同发展(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指具备高科技专业技能、研发创新与经营管理等能力,能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类人才的总称,主要包括科技创新领
3、军人才、高技能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科技研发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等。需求的人才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专业性,体现在对新兴核心技术的专业掌控。二是严谨性,体现在人才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三是高素质性,体现在具备有一定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和开发管理能力素质的人才。四是自主性,体现在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中的独立性、挑战性。五是高创造性,体现在不仅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攻关能力,更具有技术商品化的创新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孵化指包括政府部门、院校及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对新兴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也包括其他传统产业以及院校、培训机构中的人力资源,进行多领域、多维度、多层次的激励、培养、教育、训
4、练、交流等综合过程知识资本与外部网络成为人才孵化的重要决定因素。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人才的孵化机理三、人才孵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驱动分析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互动机理与双螺旋模型构建(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互动机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互动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产业集群的知识资本溢出,促进人才知识资本的转化,来推动产业集群的整体科技进步,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螺旋型”演进模式。一方面,新兴产业集群是知识资本、技术与资金密集型的产业集群,有良好的创新基础条件与工作环境,为人才孵化提供基础与成长空间。另一方面,人才孵化释放对新兴产业集群的推动效应的同时,也更
5、深层次要求产业集群提供更多潜在的市场利润空间和创新机会,特别是优化政府服务管理环境,真正做到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互动的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两大力量”的有机结合。(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双螺旋模型构建1、螺旋式系统方法论螺旋式系统方法论在解决遵循良性互动的渐进系统时能够取得获取良好效果。物理学中螺旋运动分为内部力量自我形成的“自由涡”及外部力量强制旋转形成的“强制涡”。我们借此构建螺旋运动的“需求型”与“供给型”螺旋,从不同角度更切实的利用螺旋式系统方法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互动机理。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的“需求型”与“供给型”螺旋在新兴产业集群对人才孵化过
6、程中,人才以市场新技术与新产品为导向,整合知识、人力、经济等资本要素进行创新,就会产生基于目标需求的资源要素积聚的过程,属于知识资本转化为商业资本需求的“需求型螺旋”。按照螺旋运动中物质或能量“进出等额”规律,产业集群人才孵化通过个体创新行为的带动与扩散效应,为其他企业与人才注入创新机遇与空间,将带来产业集群整体技术升级与经济发展,形成供给型互动的“供给型螺旋”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人才孵化双螺旋模型构建五、政策建议(一)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与人才孵化互动的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共同作用的动力机制(二)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与人才孵化互动的开放性内外部网络平台(三)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与人才孵化互动的关联点与互动方式,提升新兴产业集群的人才孵化网络与资源运作效率(四)要探索与总结可借鉴的不同新兴产业集群人才“孵化路径”与“孵化模式”参考文献:1“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EBOL.http:/ 熊斌,葛玉辉.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8).10 冯赫.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0(43)11赵志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及其人力资源开发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