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产伤新生儿产伤 头皮血肿 头皮血肿是由于分娩时新生儿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留在骨膜下所致。可因胎头负压吸引、产钳手术等引起,亦可见于自然分娩的新生儿。血肿多位于顶骨,偶见于枕骨和额骨。一般在产后数小时甚至数天内逐渐增大,常以颅骨边缘为界限,而不越过骨缝。血肿外覆盖的头皮不变颜色,血肿下的颅骨一般无明显骨折,但偶有颅骨线形骨折者。本病吸收较慢,常需数周,亦有机化持续数年者,多不需特殊处理,但应防止揉擦。初期可冷敷,肌注维生素K1,25mg,每日12次,共23天。血肿较大者,五天后在严密消毒下,自血肿内抽血,局部压迫包扎。头皮血肿应与头皮水肿相鉴别。头皮血肿与头皮水肿的鉴别 前者不越过骨缝 产后23天出现。后者不受骨缝限制,娩出时存在凹陷性水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系由缺氧或分娩时产伤引起,可致新生儿窒息与死亡。包括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小脑出血和脑实质出血。以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最常见,预后较差。近年由于产科技术的进步,产伤所致的硬膜下出血明显减少,而早产儿缺氧所致的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已成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