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问诊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59084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9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医问诊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最新中医问诊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最新中医问诊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最新中医问诊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最新中医问诊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教学要求教学要求】v1.1.掌握问诊的内容,常见现在症的内容。掌握问诊的内容,常见现在症的内容。v2.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常见现在症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常见现在症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v3.3.了解问诊的意义。了解问诊的意义。医学课件医学课件9v1、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有一、两个症,即是主症。有一、两个症,即是主症。v2、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势的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势的轻重缓急。轻重缓急。v3、是进一步调查、认识、分析、处理疾病是进一步调查、认识、分析、处理疾病的重要

2、线索。的重要线索。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v现病史是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现病史是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诊治经过。现病史应注意从以下发展和变化,以及诊治经过。现病史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询问。几个方面进行询问。v1 1、起病情况、起病情况起病时间,发病原因,最初症状起病时间,发病原因,最初症状及性质、部位等。及性质、部位等。v2 2、病情演变、病情演变按时间顺序,询问病情演变的主按时间顺序,询问病情演变的主要情况。要情况。v3 3、诊治经过、诊治经过曾作过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曾作过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1v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

3、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曾患疾病的情况。既往史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询问。过去曾患疾病的情况。既往史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询问。v1 1、既往健康状况、既往健康状况v可能与现患病有关,故可作为分析判断病情的依据。可能与现患病有关,故可作为分析判断病情的依据。v2 2、既往患病情况、既往患病情况v(1 1)、)、病人过去曾患过何种其他疾病,如麻疹、痢疾、病人过去曾患过何种其他疾病,如麻疹、痢疾、疟疾、白喉等传染病,疟疾、白喉等传染病,“肝病肝病”、痹病等。是否接受过预防接、痹病等。是否接受过预防接种,有无药物或其他过敏史,作过何种手术治疗等,都应

4、加以种,有无药物或其他过敏史,作过何种手术治疗等,都应加以询问。询问。v(2 2)、)、病人既往所患病,可能与现患病证密切相关。病人既往所患病,可能与现患病证密切相关。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2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3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4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5十问歌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6一、问寒热一、问寒热v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寒与热是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是辨别病邪性寒与热是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是问诊的重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是问诊的重点内容。点内容。v寒是指病人主观的怕冷感,根据病因、病机寒是指病人主观的

5、怕冷感,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三种,鉴别如下:的不同,分为三种,鉴别如下: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7分类分类临床特征临床特征形成机理形成机理恶寒恶寒无风自冷,得温寒冷无风自冷,得温寒冷不缓解不缓解阳气被郁阳气被郁失其温煦失其温煦恶风恶风遇风觉冷,避风寒冷遇风觉冷,避风寒冷可缓解可缓解畏寒畏寒经常怕冷,得温寒冷经常怕冷,得温寒冷可缓解可缓解阳气亏虚阳气亏虚 失其温煦失其温煦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8 热即发热除指体温(热即发热除指体温(37c37c)高于正常外,尚包)高于正常外,尚包括全身、局部的发热感觉。寒与热的产生,主括全身、局部的发热感觉。寒与热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要取决

6、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临床临床常见的寒热症状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常见的寒热症状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四类。不寒、寒热往来四类。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9 v 恶寒发热是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多恶寒发热是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多见于外感表证。其机理为外邪侵袭肌表,卫见于外感表证。其机理为外邪侵袭肌表,卫阳失温则恶寒,卫阳郁遏则发热。所以,恶阳失温则恶寒,卫阳郁遏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并见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但无寒与发热并见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但无论是否发热,恶寒为必有之症,故中医有论是否发热,恶寒为必有之症,故中医有v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不同,则恶寒症状又有

7、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不同,则恶寒症状又有轻重之别,可分为三类:轻重之别,可分为三类: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0v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证,是外感寒邪所致。恶寒重发热轻:为表寒证,是外感寒邪所致。因寒为阴邪,束表伤阳,故恶寒明显。因寒为阴邪,束表伤阳,故恶寒明显。v发热重,恶寒轻:由于风热为阳邪,阳邪致病发热重,恶寒轻:由于风热为阳邪,阳邪致病则阳盛,阳盛则热,所以发热较重;又因风热则阳盛,阳盛则热,所以发热较重;又因风热袭表,使腠理开泄,所以同时有轻微恶寒。袭表,使腠理开泄,所以同时有轻微恶寒。v发热轻,恶风自汗:为太阳中风症。风性开泄发热轻,恶风自汗:为太阳中风症。风性开泄腠理疏松,阳气郁遏不甚,故发

8、热恶风皆轻。腠理疏松,阳气郁遏不甚,故发热恶风皆轻。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1v若疮疡在火毒内发的早期,或酿脓的中若疮疡在火毒内发的早期,或酿脓的中期,以及疮疡已溃而毒邪未去,正不胜期,以及疮疡已溃而毒邪未去,正不胜邪的末期,均可出现寒热并见的症状,邪的末期,均可出现寒热并见的症状,为邪正相博的反映。为邪正相博的反映。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2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3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4 v病人只发热而不觉寒冷,或反恶热的,称为病人只发热而不觉寒冷,或反恶热的,称为但热不寒。多属阳盛阴虚的里热证。根据发但热不寒。多属阳盛阴虚的里热证。根据发热的轻重、时间、特点等不同,可分为壮热、热的轻重、时间、特点等不同

9、,可分为壮热、潮热、微热三种类型潮热、微热三种类型。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5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6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7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8医学课件医学课件29(一)、表里证汗出(一)、表里证汗出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0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1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2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3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4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5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6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7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8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39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0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1 v心胸汗是指心胸部易汗出或汗出过多。多见心胸汗是指心胸部易汗出或汗出过多。多见于虚证。如伴神疲倦怠,纳呆食少,心悸失于虚证。如伴神疲倦怠,纳呆食少,心悸失眠,多

10、属心脾两虚;若见心悸心烦,失眠多眠,多属心脾两虚;若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多属心肾不交梦,腰膝酸软,多属心肾不交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25 5 阴汗阴汗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3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4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5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6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7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8 v 肝郁气滞肝郁气滞v 肝胆湿热肝胆湿热v 肝胆火盛肝胆火盛v 悬饮悬饮医学课件医学课件49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0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1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2腹部区位图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3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4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5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6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7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8医学课件医学课件59

11、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60医学课件医学课件61医学课件医学课件62v胸部有痞塞满闷之感,谓之胸闷,或称胸痞。胸部有痞塞满闷之感,谓之胸闷,或称胸痞。本症与心、肺等脏气机不畅有密切关系。本症与心、肺等脏气机不畅有密切关系。胸闷、心悸、气短者胸闷、心悸、气短者 多属心多属心阳气虚。阳气虚。如:如:胸闷心痛如刺者胸闷心痛如刺者 多属心血瘀阻。多属心血瘀阻。胸闷痰多者胸闷痰多者 多属痰湿内阻,多属痰湿内阻,肺气壅滞。肺气壅滞。医学课件医学课件633、心悸 v是指患者经常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甚至不是指患者经常自觉心跳、心慌,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症状。因受惊而心悸,恐惧不安者,能自主的一种症状。

12、因受惊而心悸,恐惧不安者,称为称为惊悸惊悸;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者,谓;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者,谓怔忡怔忡。惊悸、怔忡均属心悸,多是心神或心脏病变。惊悸、怔忡均属心悸,多是心神或心脏病变的反映。的反映。v惊悸常由外因所引起。惊悸的病情较轻;怔忡是惊惊悸常由外因所引起。惊悸的病情较轻;怔忡是惊悸的进一步发展,多由内因所引起,劳累即发,持悸的进一步发展,多由内因所引起,劳累即发,持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v惊悸、怔忡均属心悸,其形成原因较多。临床上应惊悸、怔忡均属心悸,其形成原因较多。临床上应据心悸的轻重特征及兼症之不同来进行辨证据心悸的轻重特征及兼症之不同来进

13、行辨证。医学课件医学课件64 v胁的一侧或两侧有胀满不舒的感觉,称为胁胁的一侧或两侧有胀满不舒的感觉,称为胁胀。由于肝胆居于右胁,其经脉均分布于两胀。由于肝胆居于右胁,其经脉均分布于两胁,故胁胀多见于肝胆病变。胁,故胁胀多见于肝胆病变。v 胁胀易怒,情志不适胁胀易怒,情志不适多为肝气郁结。多为肝气郁结。v 胁胀口苦,舌苔黄腻胁胀口苦,舌苔黄腻多属肝胆湿热。多属肝胆湿热。医学课件医学课件65 患者自觉胃脘部胀闷不舒,谓之脘痞,或称患者自觉胃脘部胀闷不舒,谓之脘痞,或称为脘胀。脘痞是脾胃病变的反映。为脘胀。脘痞是脾胃病变的反映。医学课件医学课件66 v患者自觉腹部胀满痞塞不舒,如物支撑,称患者自觉

14、腹部胀满痞塞不舒,如物支撑,称为腹胀。腹胀有虚实之分。为腹胀。腹胀有虚实之分。腹胀喜按者腹胀喜按者属虚属虚多因脾胃虚弱,失多因脾胃虚弱,失 于健运所致。于健运所致。腹胀拒按者腹胀拒按者属实属实多因食积胃肠,多因食积胃肠,或实热内结,阻塞气机所致。或实热内结,阻塞气机所致。v若腹胀如鼓,皮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者,若腹胀如鼓,皮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者,称为称为“臌胀臌胀”。多因酒食不节,或情志所伤,。多因酒食不节,或情志所伤,或虫积血癥,致使肝、脾、肾功能失常,气、或虫积血癥,致使肝、脾、肾功能失常,气、血、水互结,聚于腹内而成。血、水互结,聚于腹内而成。医学课件医学课件67v患者身体有沉重酸困的

15、感觉,称患者身体有沉重酸困的感觉,称“身重身重”。本症与肺、脾病变有关。如风邪外袭,肺失本症与肺、脾病变有关。如风邪外袭,肺失宣降,水泛肌肤见身重,甚则浮肿;或脾气宣降,水泛肌肤见身重,甚则浮肿;或脾气虚弱,失于健运,脾为湿困,阳气被遏,而虚弱,失于健运,脾为湿困,阳气被遏,而见身重困倦、神疲,气短等症。此外,温热见身重困倦、神疲,气短等症。此外,温热之邪,耗伤气阴,致机体失却濡养,亦有身之邪,耗伤气阴,致机体失却濡养,亦有身重之感。重之感。医学课件医学课件68医学课件医学课件69医学课件医学课件70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71 v耳鸣、耳聋、重听都是听觉异常的常见症状。耳鸣、耳聋、重听都是听觉异常

16、的常见症状。轻者为重听,重者为耳聋。耳鸣、耳聋可单轻者为重听,重者为耳聋。耳鸣、耳聋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并见,耳聋常由耳鸣发展独出现,也可同时并见,耳聋常由耳鸣发展而来,诚如而来,诚如医学入门医学入门所说:所说:“耳鸣乃是耳鸣乃是聋之渐也。聋之渐也。”二者症状虽有不同,但病因病二者症状虽有不同,但病因病机基本一致,应注意询问其特点、新久、程机基本一致,应注意询问其特点、新久、程度及兼症等,作为辨证的依据。度及兼症等,作为辨证的依据。医学课件医学课件72 v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鸣,或如潮声,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鸣,或如潮声,妨碍听觉的,称为耳鸣。妨碍听觉的,称为耳鸣。v耳鸣有虚实之分:一

17、般来说,耳鸣突发声大耳鸣有虚实之分:一般来说,耳鸣突发声大者(耳鸣如潮),按之鸣声不减,多属实证,者(耳鸣如潮),按之鸣声不减,多属实证,多因肝胆火盛,上扰清窍所致;耳鸣渐致声多因肝胆火盛,上扰清窍所致;耳鸣渐致声小者(耳鸣如蝉),按之鸣声减轻或暂停,小者(耳鸣如蝉),按之鸣声减轻或暂停,多属虚证,多因肾虚精亏,髓海不充,耳失多属虚证,多因肾虚精亏,髓海不充,耳失所养或肝肾阴虚,肝阳上扰所致。所养或肝肾阴虚,肝阳上扰所致。医学课件医学课件73 v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听觉丧失,不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听觉丧失,不闻外声,谓之外声,谓之“耳聋耳聋”,亦称,亦称“耳闭耳闭”。亦也

18、虚实之。亦也虚实之分。分。v暴聋者,多属实证,常由肝胆火逆,上壅于耳所致;暴聋者,多属实证,常由肝胆火逆,上壅于耳所致;渐聋者,多属虚证,多因精气虚衰,失其充养所致。渐聋者,多属虚证,多因精气虚衰,失其充养所致。凡属实证耳聋,则均易治;虚证耳聋,如凡属实证耳聋,则均易治;虚证耳聋,如灵灵枢枢决气决气说:说:“精脱者耳聋精脱者耳聋”,故较难治。,故较难治。v此外,年老耳渐聋者,通常属生理现象,为精衰气此外,年老耳渐聋者,通常属生理现象,为精衰气虚之故。虚之故。医学课件医学课件74 v患者听力减退,听音不清,声音重复,称为患者听力减退,听音不清,声音重复,称为“重听重听”。有虚实之分。有虚实之分。

19、v日久渐致重听,多属肾精虚衰,耳窍失荣之日久渐致重听,多属肾精虚衰,耳窍失荣之虚证,多见于年老体衰的患者;若新病骤发虚证,多见于年老体衰的患者;若新病骤发者,多属痰浊风邪,蒙扰耳窍之实证。者,多属痰浊风邪,蒙扰耳窍之实证。医学课件医学课件75 v目的病变繁多,将另设专科详细讨论。这里目的病变繁多,将另设专科详细讨论。这里仅简要介绍几个常见症状(目痒、目痛、目仅简要介绍几个常见症状(目痒、目痛、目眩及目昏、雀盲,歧视)及其临床意义,应眩及目昏、雀盲,歧视)及其临床意义,应注意结合兼症,以辨证分析注意结合兼症,以辨证分析。医学课件医学课件76 v目痒,是指眼睑、眦内或目珠有痒感,轻者目痒,是指眼睑

20、、眦内或目珠有痒感,轻者揉拭则止,重者极痒难忍。揉拭则止,重者极痒难忍。v一般目痒甚者,多属实证。若两目微痒而势一般目痒甚者,多属实证。若两目微痒而势缓者,多属血虚,目失濡养所致缓者,多属血虚,目失濡养所致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77 v单目或双目疼痛,谓之单目或双目疼痛,谓之“目痛目痛”。一般痛剧。一般痛剧者,多属肝火上炎,风热上扰之实证;微痛者,多属肝火上炎,风热上扰之实证;微痛者,多属阴虚火旺之虚证;目赤肿痛,羞明者,多属阴虚火旺之虚证;目赤肿痛,羞明眵(眵(chichi)多者,多为暴发火眼或天行赤眼。)多者,多为暴发火眼或天行赤眼。医学课件医学课件783 3、目眩、目眩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79

21、4、目昏、雀盲、歧视 v目昏目昏 指视物昏暗,模糊不清。指视物昏暗,模糊不清。v雀盲雀盲 指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指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如雀之盲,故称雀盲,又称雀目、鸡不清,如雀之盲,故称雀盲,又称雀目、鸡盲、夜盲。盲、夜盲。v歧视歧视 视一物成二物而不清,谓之歧视,视一物成二物而不清,谓之歧视,又称又称“视歧视歧”。v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皆多由肝肾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皆多由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充养所致。常见于久亏虚,精血不足,目失充养所致。常见于久病或年老、体弱之人。病或年老、体弱之人。医学课件医学课件80六、问睡眠六、问睡眠v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昼夜节律性

22、变化,维持体内阴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昼夜节律性变化,维持体内阴阳平衡而具有一定的规律。阳平衡而具有一定的规律。v如如灵枢灵枢口问口问所说:所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睡眠除睡眠除与人体卫气循行和阴阳盛衰相关外,还与气血的盈与人体卫气循行和阴阳盛衰相关外,还与气血的盈亏及心肾功能相关。亏及心肾功能相关。v询问睡眠的长短,入睡难易、有无多梦等,便可知询问睡眠的长短,入睡难易、有无多梦等,便可知道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心肾等脏腑功能的强弱。道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心肾等脏腑功能的强弱。v临床常见的睡眠失常有失眠、嗜睡两个

23、方面。临床常见的睡眠失常有失眠、嗜睡两个方面。医学课件医学课件811 1、失眠、失眠 v失眠又称失眠又称“不寐不寐”或或“不得眠不得眠”。是以经常。是以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不能再睡,或睡而不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不能再睡,或睡而不酣时易惊醒,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的证候,酣时易惊醒,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的证候,且常并见多梦。且常并见多梦。v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症表现。其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症表现。其致病原因有两个方面。致病原因有两个方面。v精亏失养精亏失养营血亏虚;阴虚火旺营血亏虚;阴虚火旺v邪气干扰邪气干扰痰热;食积;痰热;食积;医学课件医学课件82 v嗜睡是指患者不论昼夜,睡意

24、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嗜睡是指患者不论昼夜,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或称入睡,或称“多寐多寐”,“多眠睡多眠睡”。多见于痰湿内。多见于痰湿内盛,阳虚阴盛的病证。辨析如下:盛,阳虚阴盛的病证。辨析如下:v嗜睡昏沉、胸闷、纳少嗜睡昏沉、胸闷、纳少 痰湿困脾,清阳不升。痰湿困脾,清阳不升。v饭后困倦、嗜睡、纳呆饭后困倦、嗜睡、纳呆 中气不足,脾失健运。中气不足,脾失健运。v神识朦胧、似睡非睡神识朦胧、似睡非睡 心肾阳衰,阴寒内盛。心肾阳衰,阴寒内盛。v昏睡不醒、身热躁扰昏睡不醒、身热躁扰 热入心包。热入心包。医学课件医学课件83七、问饮食与口味七、问饮食与口味v饮食是后天水谷精气之源,是维持人体生命

25、饮食是后天水谷精气之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临床很多疾病都能影响活动所必须的物质。临床很多疾病都能影响饮食口味发生异常改变,故通过询问饮食口饮食口味发生异常改变,故通过询问饮食口味情况,可了解体内津液的盈亏及脏腑功能味情况,可了解体内津液的盈亏及脏腑功能的盛衰。的盛衰。医学课件医学课件84 v口渴是指口干渴的感觉,饮水是指实际饮水口渴是指口干渴的感觉,饮水是指实际饮水的多少。口渴与饮水这两个症状密切相关,的多少。口渴与饮水这两个症状密切相关,一般口渴者多喜饮,口不渴者不欲饮,应注一般口渴者多喜饮,口不渴者不欲饮,应注意询问口渴特点及其兼证。意询问口渴特点及其兼证。医学课件医学课件8

26、51 1、口不渴饮、口不渴饮 v口渴与否,是体内津液的盛衰和输布情况的口渴与否,是体内津液的盛衰和输布情况的反映。口不渴,不欲饮,提示津液未伤,多反映。口不渴,不欲饮,提示津液未伤,多属寒证、湿证。属寒证、湿证。医学课件医学课件862 2、口渴欲饮、口渴欲饮 口渴欲饮水,是津液损伤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燥证、口渴欲饮水,是津液损伤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燥证、热证。热证。如:口干微渴如:口干微渴多属外感温病初期,伤津较轻。多属外感温病初期,伤津较轻。大渴喜冷饮大渴喜冷饮多属里热炽盛,津液大伤。多属里热炽盛,津液大伤。渴而喜热饮渴而喜热饮多属阳气亏虚,或痰饮内停。多属阳气亏虚,或痰饮内停。口渴不多饮口渴不

27、多饮多属湿热内蕴,或热入营分。多属湿热内蕴,或热入营分。口渴欲饮不咽口渴欲饮不咽多属瘀血内阻,气不化津。多属瘀血内阻,气不化津。口渴多饮,小便量多口渴多饮,小便量多为消渴病为消渴病多因肾多因肾虚水不化津而下泄所致。虚水不化津而下泄所致。口渴欲饮,饮入即吐口渴欲饮,饮入即吐为为“水逆证水逆证”多多因水饮停积于胃所致因水饮停积于胃所致。医学课件医学课件87 食欲是指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的欣快感觉,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欲是指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的欣快感觉,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食量。询问患者的食欲与食量,对于判断病人的脾胃功能强弱以及疾询问患者的食欲与食量,对于判断病人的脾胃功能强弱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意义

28、重大。且应注意结合其兼症加以辨证分析。病的预后转归意义重大。且应注意结合其兼症加以辨证分析。(1 1)、食欲减退)、食欲减退 包括不欲食、纳少与纳呆,三者含义虽很相似,但又不能完全包括不欲食、纳少与纳呆,三者含义虽很相似,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不欲食,是指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量减少,又等同。不欲食,是指不想进食,或食之无味,食量减少,又称食欲不振。纳少,是指进食量减少,常由不欲食引起。纳称食欲不振。纳少,是指进食量减少,常由不欲食引起。纳呆,是指无饥饿和要求进食之感,可食可不食,甚则恶食。呆,是指无饥饿和要求进食之感,可食可不食,甚则恶食。食欲减退,为常见病理现象,多因脾胃虚弱、脾胃湿热、湿食

29、欲减退,为常见病理现象,多因脾胃虚弱、脾胃湿热、湿盛困脾、食积停滞所致。盛困脾、食积停滞所致。医学课件医学课件88 v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称为厌食,或称恶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称为厌食,或称恶食,多见于食积。兼有嗳腐,腹满,则属饮食,多见于食积。兼有嗳腐,腹满,则属饮食积滞所致。厌食油腻之物,兼胸闷呕恶,食积滞所致。厌食油腻之物,兼胸闷呕恶,腹满,多属脾胃湿热。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腹满,多属脾胃湿热。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胀痛,身热不扬者胀痛,身热不扬者,是为肝胆湿热。孕妇有厌是为肝胆湿热。孕妇有厌食反应,属生理现象。但严重者为妊娠恶阻,食反应,属生理现象。但严重者为妊娠恶阻,是妊娠期常见的疾患。

30、是妊娠期常见的疾患。医学课件医学课件89(3 3)、消谷善饥)、消谷善饥 v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进食量食欲过于旺盛,食后不久即感饥饿,进食量多,称为消谷善饥,或称多食易饥。乃胃火多,称为消谷善饥,或称多食易饥。乃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炽盛,腐熟太过所致。灵枢灵枢师传师传曾说:曾说:“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若消谷若消谷善饥,形体消瘦,多见于消渴病。如多食易善饥,形体消瘦,多见于消渴病。如多食易饥,兼大便溏,属胃强脾弱。诚如饥,兼大便溏,属胃强脾弱。诚如医学入医学入门门所说:所说:“能食不能化者,为脾寒胃热。能食不能化者,为脾寒胃热。”医学课件医学

31、课件90 v是指患者虽有饥饿感,但不欲食,或进食不是指患者虽有饥饿感,但不欲食,或进食不多。多因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多。多因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医学课件医学课件91 v若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称为嗜食异物,若嗜食生米,泥土等异物,称为嗜食异物,小儿常见,多属虫病。小儿常见,多属虫病。v正常人由于地域与生活习惯的不同,有饮食正常人由于地域与生活习惯的不同,有饮食偏嗜,一般不致病。但若偏嗜太过,则可致偏嗜,一般不致病。但若偏嗜太过,则可致病。妇女妊娠期间,偏嗜酸辣,不属病态。病。妇女妊娠期间,偏嗜酸辣,不属病态。医学课件医学课件92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93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94v大便的排泄,

32、虽直接由大肠所司,但与脾胃的腐熟大便的排泄,虽直接由大肠所司,但与脾胃的腐熟运化、肝的疏泄、命门的温煦、肺气的肃降等有密运化、肝的疏泄、命门的温煦、肺气的肃降等有密切关系。小便的排泄,虽直接由膀胱所主,亦与肾切关系。小便的排泄,虽直接由膀胱所主,亦与肾的气化、脾的运化传输、肺的肃降和三焦的通调等的气化、脾的运化传输、肺的肃降和三焦的通调等功能分不开。故询问大小便的情况,不仅可以直接功能分不开。故询问大小便的情况,不仅可以直接了解消化功能、水液代谢的情况,而且亦是判断疾了解消化功能、水液代谢的情况,而且亦是判断疾病寒热虚实的重要依据。正如病寒热虚实的重要依据。正如景岳全书景岳全书所说:所说:“二

33、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其寒热虚实。以辨其寒热虚实。”v二便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排便次数、颜色、二便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排便次数、颜色、量的多少、性状、排便时的感觉的异常,但这些异量的多少、性状、排便时的感觉的异常,但这些异常改变以往往不是单纯的,而是相互交错在一起,常改变以往往不是单纯的,而是相互交错在一起,故应综合辨析。故应综合辨析。医学课件医学课件95(一)、大便(一)、大便v健康人一般每日大便一次,成形不燥,干湿健康人一般每日大便一次,成形不燥,干湿适中,排便通畅,呈黄色,便内无脓血、粘适中,排便通畅,呈黄色,便内无脓血、粘

34、液及未消化的食物。主要应注意便次、便质液及未消化的食物。主要应注意便次、便质以及排便感的异常。以及排便感的异常。医学课件医学课件961 1、便次异常、便次异常医学课件医学课件97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98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99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0(二)、小便(二)、小便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11 1、尿量异常、尿量异常v尿量增多:小便清长量多,且喜暧者,多尿量增多:小便清长量多,且喜暧者,多属虚寒证;多饮,口渴,形瘦者,多是消渴属虚寒证;多饮,口渴,形瘦者,多是消渴病。故病。故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消渴消渴说:说:“消渴者,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渴不止,小便多是也。”v尿量减少:口渴,小便短赤

35、者,多属热盛尿量减少:口渴,小便短赤者,多属热盛伤津,或汗下伤津所致;面浮、肢肿者,多伤津,或汗下伤津所致;面浮、肢肿者,多属水肿病和各种热病。属水肿病和各种热病。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2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3主要有涩痛、余沥、遗尿、失禁等异常。主要有涩痛、余沥、遗尿、失禁等异常。小便涩痛:即小便排出不畅而痛,或伴急迫、灼热等小便涩痛:即小便排出不畅而痛,或伴急迫、灼热等感觉。多因湿热下注所致。见于淋证。感觉。多因湿热下注所致。见于淋证。余沥不尽:指小便后点滴不尽,又称尿后余沥。多因余沥不尽:指小便后点滴不尽,又称尿后余沥。多因肾气虚弱,肾关不固,开合失司所致,见于老年或久病肾气虚弱,肾关不固,

36、开合失司所致,见于老年或久病体衰者。体衰者。小便失禁: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遗,称为小便失禁: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遗,称为“小便失小便失禁禁”。多因肾气不足,下元不固,以及下焦虚寒,膀胱失。多因肾气不足,下元不固,以及下焦虚寒,膀胱失煦,不能制约水液所致。煦,不能制约水液所致。遗尿:指睡眠中小便自行排出,俗称遗尿:指睡眠中小便自行排出,俗称“尿床尿床”。多属。多属肾气不足,膀胱失约。肾气不足,膀胱失约。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4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5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6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7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8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09 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10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11十、问小儿v新生儿

37、的疾病多与先天因素或分娩情况有关,故应着重妊娠期母亲的营养健康状况,有何疾病,曾服何药,分娩是否难产、早产等,以了解小儿的先天情况。v婴幼儿发育较快,营养需求较成人多,而脾胃功能又较弱,如喂养不当,易患营养不良、腹泻以及五软,五迟等病,故应注意问喂养方法及坐、爬、立、走、出牙、学语的迟早情况,了解小儿后天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是否符合规律。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121、出生前后情况v新生儿的疾病多与先天因素或分娩情况有关,故应着重妊娠期母亲的营养健康状况,有何疾病,曾服何药,分娩是否难产、早产等,以了解小儿的先天情况。v婴幼儿发育较快,营养需求较成人多,而脾胃功能又较弱,如喂养不当,易患营养不良、腹泻

38、以及五软,五迟等病,故应注意问喂养方法及坐、爬、立、走、出牙、学语的迟早情况,了解小儿后天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是否符合规律。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132、预防接种、传染病史v小儿6个月5周岁,从母体获得的先天免疫力逐渐消失,而后天的免疫机能尚未形成,故易感染水痘,麻疹等急性传染病。预防接种可帮助小儿建立后天免疫机能,以减少感染发病。患过某些传染病,如麻疹,常可获得终身免疫力,而不会再患此病。若密切接触传染病患者举例,常可引起小儿感染发病。医学课件医学课件1143、易使小儿致病的原因v小儿脏腑娇嫩,抵抗力弱,调节功能低下,易受气候及环境影响,感受六淫之邪而导致外感病,出现发热恶寒、咳嗽、咽痛等症;小儿脾胃薄弱,消化力差,极易伤食,出现呕吐、泄泻等症;婴幼儿脑神经发育不完善,易受惊吓,而见哭闹、惊叫等症。所以要了解小儿致病原因,应注意围绕上述情况进行询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最新中医问诊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