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讲 犯罪与社会环境因素 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马克思 社会制造犯罪,犯罪人仅仅是社会制造犯社会制造犯罪,犯罪人仅仅是社会制造犯罪的工具。罪的工具。阿道夫阿道夫-凯特勒凯特勒1950-2005中国刑事犯罪统计一览表中国刑事犯罪统计一览表问题与思考:问题与思考:大陆犯罪率的走势特征与改革开放的社会大陆犯罪率的走势特征与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变化有关吗?环境变化有关吗?社会环境中的哪些因素在影响着这个走势?社会环境中的哪些因素在影响着这个走势?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这个走势的呢?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这个走势的呢?研究视角研究视角 侧重统计的统计犯罪学派侧重统
2、计的统计犯罪学派 侧重从私有经济不平等、贫穷、失业等侧重从私有经济不平等、贫穷、失业等与犯罪的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犯罪学与犯罪的关系的马克思主义犯罪学 用一种超然的态度研究社会变迁、社会用一种超然的态度研究社会变迁、社会失范与犯罪的关系的社会学理论失范与犯罪的关系的社会学理论犯罪活动在一天内的发生时间规律犯罪活动在一天内的发生时间规律社会环境决定论的主要理论社会环境决定论的主要理论 A失范理论失范理论 1/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社会分工论社会分工论 在从机械团结的社会向有机团结的社会转型的过程在从机械团结的社会向有机团结的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剧烈的社会变迁,传统的道德规范逐步失中,
3、由于剧烈的社会变迁,传统的道德规范逐步失去作用,原来的整合社会的纽带渐渐松弛,新的道去作用,原来的整合社会的纽带渐渐松弛,新的道德、纽带规范还没有形成,这就是整个社会的失范德、纽带规范还没有形成,这就是整个社会的失范状态。此时社会控制的功能弱化,个人的欲望爆棚,状态。此时社会控制的功能弱化,个人的欲望爆棚,难以遵纪守法,犯罪成为必然选择。难以遵纪守法,犯罪成为必然选择。自杀论自杀论用实证数据分析结论:社会的快速变迁用实证数据分析结论:社会的快速变迁包括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会导致社会失范进包括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会导致社会失范进而导致越轨或犯罪。而导致越轨或犯罪。2/社会解组理论社会解组
4、理论 芝加哥学派认为芝加哥学派认为:社会解体是导致犯罪的原社会解体是导致犯罪的原因。因。人们生活在群体之中,以亲情、友情、邻人们生活在群体之中,以亲情、友情、邻里关系为内容的非正式社会关系要比司法、里关系为内容的非正式社会关系要比司法、警察等正式的控制方式对犯罪的影响更大。警察等正式的控制方式对犯罪的影响更大。城市化使得人口流动频繁、人际交往减少、城市化使得人口流动频繁、人际交往减少、传统文化破碎等,让非正式的社会关系逐传统文化破碎等,让非正式的社会关系逐渐解体,犯罪必然增加。渐解体,犯罪必然增加。城市犯罪具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中心城市犯罪具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中心区和过渡区犯罪高发。区和过渡
5、区犯罪高发。移民、外来文化侵入等因素导致社区传移民、外来文化侵入等因素导致社区传统人际纽带的解体,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统人际纽带的解体,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大量出现。犯罪)大量出现。经济地位低下的城市贫民窟中的人由于经济地位低下的城市贫民窟中的人由于缺乏教育和训练,犯罪成为替代手段,形缺乏教育和训练,犯罪成为替代手段,形成犯罪亚文化。成犯罪亚文化。3/默顿的社会失范论默顿的社会失范论 当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提供的目标和手当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提供的目标和手段之间出现断裂和脱节时,个人就处于失段之间出现断裂和脱节时,个人就处于失范状态。摆脱这种状态的努力常常就是犯范状态。摆脱这种状态的努力常常
6、就是犯罪。罪。B冲突论冲突论 社会冲突无处不在。冲突优胜放对失败方社会冲突无处不在。冲突优胜放对失败方的处置方式之一就是宣布其为犯罪。法律的处置方式之一就是宣布其为犯罪。法律(刑法)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工具。比如(刑法)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工具。比如战争罪。战争罪。冲突理论又分为群体冲突论冲突理论又分为群体冲突论、阶级冲突论、阶级冲突论、文化冲突论文化冲突论 社会冲突或社会对立与暴力犯罪的关系 2005年9月,河南信阳来京打工农民艾绪强抢劫出租车,杀死司机,驱车驶入王府井步行街冲撞人群,导致无辜路人2人死亡,6人受伤。原因为企业倒闭、拖欠工资等,艾绪强在法庭上称“我要报复社会,报复富人”,“10个
7、城里人有9个都是黑心的”。(阶层冲突)阶层冲突)官民对立官民对立 2008年7月,北京青年杨佳携带尖刀等作案工具闯入上海闸北公安分局机关大楼,捅刺楼内数名公安民警及保安人员,造成6名民警死亡、4人轻伤。原因是半年前因骑无牌无证自行车被闸北警方盘查6小时,确认自行车系“租用”后放行。为此杨佳投诉闸北公安分局无果,报复警察至此惨案。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该事件后众多网民称其“杨佳英雄”、“杨佳义士”,成为“杨佳案网络事件”,显露警民关系的紧张和社会的对立情绪。2010年3月,曾被称为“郑一刀”的原福建南平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郑民生持刀在南平实验小学大门口行凶,55秒钟造成该校小学生8死5伤,杀人动机与失恋
8、、辞职有关,法庭上他强调:自己是本分人,是社会冷漠造成的悲剧。一个多月后的4月8日,广东雷州市一名男子闯入市第一小学,持刀砍伤18名学生和1名教师;4月29日,江苏泰兴镇一男子徐玉元持刀闯入镇中心幼儿园,砍伤32人,其中包括29名幼儿、2名教师、1名保安;5月12日,陕西郑县一所私人幼儿园发生凶杀案,致使9人死亡,其中有7名儿童,2名成年人。多起以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为对象的“屠童惨案”震惊全国。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系列屠童案发后,有民众在幼儿园门口挂出横幅“冤有头,债有主,出门右拐是政府”,反映出官民的对立情绪。失范视角的解释:社会转型与犯罪失范视角的解释:社会转型与犯罪 城市化城市化 人口流动
9、人口流动 失业失业 贫富差距过大贫富差距过大城市化与流动人口犯罪的关系城市化与流动人口犯罪的关系数据 1994年北京北京的流动人口达112万人,流动人口犯罪占全市犯罪总人口的44%,2006年流动人口上升至383.4万人,当年上半年,北京市公安局抓获的各类流动人口违法犯罪者17538人,占全部抓获违法犯罪分子总数的72%。从北京市昌平区法院2009年的统计看,流动人口犯罪人员1339人,占犯罪人总数的77%。广州市广州市社科院的一项调查也表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外来人口的犯罪仅占广州市犯罪总人口的3.5%,2002年这一比例上升至85%。天津市天津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对1990年、19
10、93年、1996年、1999年、2002年等五个年度外来犯罪者的职业结构分析表明,农业人口所占比例高达84%左右。为什么城市中流动人口的犯罪比率高呢?乡村社区传统乡村社区传统所固有的血缘、地缘、非竞争的特征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生活方式中的业缘、匿名性、竞争的特质发生碰撞 乡村原有的对个体不利处境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和帮助社会支持和帮助的社会关系系统弱化系统弱化 乡村原有的对个体越轨行为的抑制功能削个体越轨行为的抑制功能削弱弱“城中村落”的形成与区域“失范”问题 以北京为例,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出现了以劳动力输出省和自治区农民为主体的“河南村”、“浙江村”、“安徽村”、“新疆村”等“城市村落”通
11、过血亲地缘方式,以“滚雪球”的形式逐渐形成和扩大,形成独特的乡亲文化;而同时“城市村落”又具有城市业缘、匿名性和竞争的特征,夜晚、节假日人们以“城中村”为居住点,工作日又融入城市的业缘、匿名、竞争的环境中 这种似农村非农村,似城市非城市的地域环境使传统的乡村文化丧失对“村民”行为的控制力,新的城市规范文化又无法迅速被“村民”所接纳,城市社会控制系统无法与“城中村落”达到有效地互动,区域性“失范”问题明显,使“城中村落”曾一度成为城市犯罪的高发区域。城市农民工杂居区与犯罪“亚文化”降低生活成本是进城农民工积攒财富、反哺乡村的重要手段。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中心房租高扬的背景下,农民工群体会向城
12、市边缘迁移,并在城乡结合部房租低廉的区域形成聚集区。这类聚集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低生活成本 人口来源复杂、人均居住密度高,房屋狭小、道路狭窄泥泞、卫生、教育、医疗条件差特殊的生存环境容易形成该区域与城市主流文化相抗衡的“亚文化”,形成犯罪价值观,加大移民融入城市的难度,增大了他们犯罪的可能性贫富差距过大与财产犯罪的关系贫富差距过大与财产犯罪的关系“相对贫困相对贫困”的理论视角的理论视角 以2009年为例,当年全国的刑事立案数继续增长14%,其中以获取财产为中心的犯罪上升最快,盗窃上升了14.4%,诈骗上升了39.3%,拐卖人口上升了153.8%,伪造货币上升了253.8%。为什么贫富差别的拉大会
13、带来犯罪率的上升呢?国际犯罪学界的研究表明,贫富差别的拉大会使低增长群体滋生“相对剥夺感”,或“相对贫困感”。美国犯罪学家高伯瑞(J.Galbraith)在上个世纪50年出版了富裕社会一书,曾系统分析了“相对贫困”与犯罪的关系。他认为,“相对贫困”不是事实上的贫困,而是一种感受到的贫困,是源于心灵深处经比较而产生的贫困感。这种“贫困”并不产生于真正贫困时期和地区,而是产生于富裕的社会里 在这种社会里,可购买的东西太多,新式产品和消费品层出不穷,无法满足一般人的欲望。特别是贫富两极分化,使更多的人感受“相对贫困”,也刺激着一些人不择手段攫取财富的欲望,刺激着“相对贫困”心理,为了填补心理的不平,摆脱心灵上的贫困感而走上犯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