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份年份分值分值2014201410.6%10.6%201520157.8%7.8%201620168.2%8.2%201720179.7%9.7%第一章第一章 考试分值分析考试分值分析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知识点: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的三个特点:目的性 育人性 社会性 判断:一个孩子偶然的机会获得了有关电的知识,这个过程属于教育。(判断:一个孩子偶然
2、的机会获得了有关电的知识,这个过程属于教育。()单选单选: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A.A.智力活动智力活动 B.B.社会活动社会活动C.C.科学活动科学活动 D.D.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单选: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单选: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活动的本质区别是()A.A.社会性社会性 B.B.生产性生产性C.C.实践性实践性 D.D.意识性意识性BB 小知识点:小知识点:“教育教育”一词一词最早最早见于见于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中的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之,三乐也”。许慎许慎在在说文解字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
3、:里这样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1.从社会的角度 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更狭义的教育:德育2、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判断:从广义上说,凡是曾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兼顾两个角度: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知识知
4、识2 2: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属性 1.1.教育的本质属性(又称为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属性(又称为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即是即是育人,即教育是育人,即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了解即可)(了解即可)(1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地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地社会活动。(2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根本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以人的培养
5、为根本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表明(教育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表明()A.A.教育是传播知识教育是传播知识 B.B.教育是培养人的基本技能教育是培养人的基本技能C.C.教育是传承文化教育是传承文化 D.D.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的本质是()A.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B.促进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发展C.C.有目的地培养人有目的地培养人 D.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完善人的自身生产D DC C2.教育的社会属性属性属性内涵内涵永恒性永恒性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历史性历史性 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
6、特点继承性继承性不同时期有相同点不同时期有相同点长期性长期性 时间周期长时间周期长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可以超前或滞后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可以超前或滞后生产性生产性教育从来都是生产性的活动教育从来都是生产性的活动民族性民族性 强调国与国的不同强调国与国的不同西汉初期实行的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A.A.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 B.B.历史性历史性C.C.阶级性阶级性 D.D.永恒性永恒性教育是年青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教育是年青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7、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A.A.生物性生物性 B.B.永恒性永恒性C.C.历史性历史性 D.D.阶级性阶级性BB教育者:主导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 主客体统一主客体统一教育媒介教育媒介教育中介、教育中介、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教育措施教育措施4.4.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主导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主体 主客体统一主客体统一
8、教育媒介又称为教育中介、教育影响、教育措施教育媒介又称为教育中介、教育影响、教育措施教育媒介包括:教育内容、材料、教科书、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媒介包括:教育内容、材料、教科书、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组织形式。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矛盾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矛盾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A.A.教师、学生、教材教师、学生、教材 B.B.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师、学生、教学方法C.C.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D.D.教育、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A.A.教育
9、者教育者 B.B.教育影响教育影响C.C.教育内容教育内容 D.D.教材教材CB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显性功能、隐性功能显性功能、隐性功能作用对象作用对象作用方向作用方向作用呈现方式作用呈现方式三、教育的起源三、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学说学说观点观点意义意义局限性局限性代 表 人代 表 人物物神话起源说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是天)所创造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是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体现神或是天的意志。的,教育的目的体现神或
10、是天的意志。最古老的教育起源的观最古老的教育起源的观点点朱熹朱熹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1 1)第一个正式提出的)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2 2)标志着教育起源问)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的解题上开始转向科学的解释。释。否定了教育的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目的性和社会性性法 国 利 托法 国 利 托尔 诺 和 英尔 诺 和 英国 的 沛 西国 的 沛 西能能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教育起源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模
11、仿。否定了教育的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目的性和社会性性孟禄(美)孟禄(美)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一把教育性质的一把“金钥金钥匙匙”中 国 和 苏中 国 和 苏联学者联学者“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论断属于(,这种论断属于()A.A.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 B.B.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C.C.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D.D.生物进化论生物进化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A.劳动起源说劳动起
12、源说 B.B.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C.C.心理起源说心理起源说 D.D.神话起源说神话起源说B BA A小结小结四、教育的历史发展四、教育的历史发展1.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与社会生活、教育具有非独立性,与社会生活、生生产劳动紧密相连产劳动紧密相连;2.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无等级性;3.3.教育具有原始性。(内容简单,方法教育具有原始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单一)知识点知识点1.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征简单简单 劳动劳动 无等级无等级(二)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封建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封建
13、社会的教育及其特征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学校教育。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的诞生规教育的诞生。阶级性阶级性(劳心者之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之人,劳力者治于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学校教育规模扩大,类型增多;学校教育规模扩大,类型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并且具有内容日益丰富,并且具有等级性等级性、专制、专制性性、保守性;保守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知识点知识点2 1.2 1.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
14、阶级性阶级性: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等级性等级性:不同阶层:不同阶层不同教育不同教育象征性象征性:不同教育:不同教育不同阶层不同阶层道统性:道统性:只认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只认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专制性:维护教师牧师的威严专制性:维护教师牧师的威严刻板性:方法单一,刻板性:方法单一,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教育与劳动第一次分离出现在(教育与劳动第一次分离出现在()A.A.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B.B.古代社会古代社会C.C.近代社会近代社会 D.D.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
15、有)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阶级性的特征。A.A.古代教育古代教育 B.B.近代教育近代教育C.C.现代教育现代教育 D.D.原始教育原始教育B BD D2.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古中国古中国 古印度古印度 古埃及古埃及 古欧洲古欧洲(1 1)古代中国)古代中国萌芽萌芽 :夏代:序,校。:夏代:序,校。商代:大学,小学,庠,序、瞽宗。商代:大学,小学,庠,序、瞽宗。西周:西周:政教合一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学在官府,学术官守)的官学体系(学在官府,学术官守)有国学、乡学之分有国学、乡学之分 “六艺六艺”:礼、乐礼、乐、射、御、书、数。、射、御、书、数。春秋战国:官学衰微,春秋
16、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兴起私学兴起 稷下学宫(学术自由)稷下学宫(学术自由)两汉:董仲舒两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最高的学府:太学汉朝最高的学府:太学 郡县学或郡国学,始于文翁兴学。郡县学或郡国学,始于文翁兴学。隋唐:隋唐:科举制科举制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宋、元、明、清: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宋代:书院 明代:八股文(封建教育走向衰落)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归纳为:一二三四五六 一校:一校:最早的学校
17、最早的学校二馆:崇文馆、弘文馆二馆:崇文馆、弘文馆三学:官学、私学、书院三学:官学、私学、书院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六艺六艺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中国古代的三种教育形式:中国古代的三种教育形式:官学、私学、书院官学、私学、书院学校教育始于(学校教育始于()时期)时期A.A.原始社会原始社会 B.B.奴隶社会奴隶社会C.C.封建社会封建社会 D.D.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
18、(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A.A.四书四书 B.B.五经五经C.C.六艺六艺 D.D.七技七技BC(2)(2)古代印度古代印度 类型:类型: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和和佛教教育佛教教育.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首陀罗、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教育婆罗门教育 以家庭教育为主以家庭教育为主 内容内容:吠陀吠陀 教师:僧侣教师:僧侣佛教教育佛教教育 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3 3)古代埃及)古代埃及 学校类别学校类别 1.1.宫廷学校宫廷学校: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 2.2.职官学校职官学校:贵族和官员子弟:贵族和官员子弟 3.3.文士学校文士
19、学校:奴隶主阶级(开设最多):奴隶主阶级(开设最多)“以僧为师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以吏(书)为师”(4 4).古代希腊古代希腊雅典教育雅典教育 培养培养政治家和商人政治家和商人 最早形成最早形成体徳智美体徳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内容丰富,方法灵活斯巴达教育斯巴达教育 培养培养军人和勇军人和勇士士 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 内容简单方法单一内容简单方法单一(5 5).中世纪的西欧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教会教育:七艺七艺 三科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
20、育:骑士教育:七技七技 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马泳剑是猎枪骑士马泳剑是猎枪骑士)(6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代表人物: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蒙田 基本特征:人本主义36知识点知识点3.3.近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19世纪以后:世纪以后:国家化、义务化、法制化、世俗化国家化、义务化、法制化、世俗化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初等义务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德国1763年)年)3.教育的世俗化;教育的
21、世俗化;4.教育的法制化。教育的法制化。(单选)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单选)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第一个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是(是()A.美国美国 B.英国英国C.德国德国 D.法国法国(多选)近代社会教育巨大的变化表现在(多选)近代社会教育巨大的变化表现在()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B.教育的世俗化教育的世俗化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D.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终身化CABC38 现代社会教育呈现的新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现代社会教育呈现的新特点: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终身性国
22、际性、终身性1.1.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1 1)教育的生产性增强,教育同)教育的生产性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202.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1 1)终身化)终身化 (5 5)现代化)现代化(2 2)全民化)全民化 (6 6)信息化)信息化(3 3)民主化)民主化 (7 7)全球化)全球化(4 4)多元化)多元化 (8 8)个性化)个性化 知识点4.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教育的终身化终身化(保罗(保罗朗格朗朗格朗)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
23、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终身教育不等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终身教育不等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2.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 和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民主化 全民化全民化(初级)(初级)基础、全体国民必须接受,强调必备性基础、全体国民必须接受,强调必备性民主化民主化(进阶)(进阶)拥有更多的机会,强调发展性拥有更多的机会,强调发展性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是()A.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C.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以
24、以“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终身化”和和“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为教育特征的是(为教育特征的是()A.原始社会教育原始社会教育 B.古代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C.近代社会教育近代社会教育 D.现代社会教育现代社会教育CD知识小结知识小结第二节第二节 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学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 教育最基本的规律:一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教育的外部关 系规律)另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填空)教育学是研究_,揭示教育规律的科
25、学。(单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D二、教育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二、教育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知识点知识点1.1.教育学的研究价值教育学的研究价值 1.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超越日常教育经验;2.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3.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点知识点2.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 (4
26、)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 (5)有利于教育改革。)有利于教育改革。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四个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多元化阶段、现代化阶段 提示:需要准确掌握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及其代表思想。(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西方)(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西方)1.1.中国中国(五子一书五子一书)(1 1)孔子)孔子(2 2)孟子)孟子(3 3)荀子)荀子(4 4)墨家)墨家(5 5)道家)道家(6 6)学记)学记2.2.西方西方(三哲一昆)(三哲一昆)(1).孔子(高频考点)a.论语 b.学说核心:“仁”和“礼”
27、;c.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d.教育内容:把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e.e.教学原则:教学原则:启发诱导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学思行结合学思行结合(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温故而知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下教育观点与孔子无关的是(以下教育观点与孔子无关的是()A.A.有教无类有教无类 B.B.因材施教因材施教C.C.启发诱导启发诱导 D.D.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最早提
28、出启发性教学的是(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的是()A.A.孔子孔子 B.B.孟子孟子C.C.荀子荀子 D.D.老子老子D DA A(2 2).孟子(强调内因)孟子(强调内因)教育思想:人性论:教育思想:人性论:性善论性善论 教育目的:明人伦教育目的:明人伦 培养目标:大丈夫培养目标: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 3).荀子(强调外因)荀子(强调外因)教育思想:人性论:教育思想:人性论:性恶论性恶论 教育作用:化性起伪教育作用:化性起伪 教育过程:闻教育过程:闻见见知知行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行之)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29、见之不若行之)(4)、墨家(1).教育目的:建设“兼爱”社会,主张“非攻”;(2).教育内容: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3).知识来源:亲知、闻知、说知(依靠类推和明故的方式来获得知识)。区别:区别:孔子:学孔子:学 思思 行行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荀子:闻荀子:闻 见见 知知 行行 墨家:墨家:“亲知亲知”“”“闻知闻知”“”“说知说知”(5)道家 教育思想:基本主张:道法自然 培养目标:“上士”或者“隐君子”1.认为教育的作用是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化性起伪”的是的是_。2.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教育的人是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教育的人是_。3.认为教育过程是认为教育
30、过程是“闻见知行闻见知行”的教育家是的教育家是_。4.认为教育的作用是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人伦明人伦”的教育家是的教育家是_。荀子荀子墨子墨子荀子孟子孟子 地位:世界教育史上的地位: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第一部教育专著,时间:成文于战国末期时间:成文于战国末期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教学相长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尊师重道尊师重道: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藏息相辅:课内外相结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6)学记 豫时孙 摩:“豫”:预防。“时”:及时。“孙
31、”:循序。“摩”:观摩。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扬长避短学不躐等: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教师长时等七夕”世界上第一本最完整、影响最大的教育学著作是(世界上第一本最完整、影响最大的教育学著作是(),成文大),成文大约在战国时期约在战国时期A.A.学记学记 B.B.论语论语C.C.孟子孟子 D.D.中庸中庸学记学记包含的教育思想有(包含的教育思想有()A.A.教学相长教学相长 B.B.因材施教因材施教C.C.启发诱导启发诱导 D.D.长善救失长善救失A AACD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 1)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西方最早:启发)(西方最早:启发)问答
32、法问答法(产婆术)(产婆术):讽刺讽刺,使其,使其“自知其无知自知其无知”;定义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与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与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助产术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2 2)柏拉图)柏拉图 代表作:理想国代表作:理想国 国家主义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和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要为国家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要为国家服务 西方教育思想史的三个西方教育思想史的三个里程碑里程碑: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柏拉图理想国、卢梭爱弥儿、杜威民主主义与
33、教育(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著作政治学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主张教育事业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4)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他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一些阐述,是班级授课制的萌芽。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第三步是(苏格拉底问答法的第三步是()A.A.定义定义 B.B.助产术助产术C.C.总结总结 D.D.讽刺讽刺最早提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美多方面和谐最早提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年龄
34、阶段,进行德智体美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A.A.苏格拉底苏格拉底 B.B.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C.C.卢梭卢梭 D.D.柏拉图柏拉图BB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培根、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奇、洛克)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杜威)掌握代表人物、代表著作、代表观点 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归纳法)福禄贝尔:“世界幼儿教育之父”(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夸美纽斯(2)卢梭(3)康德(4)裴斯泰洛齐(5)洛克67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代表作: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
35、的学科。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教育观点:1.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普及教育)2.教育适应自然 3.班级授课制 4.教学原则“一切知识的获得都是从感官开始的。”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等。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A.A.学记学记 B.B.大教学论大教学论C.C.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 D.D.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提出“泛智教育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切人类的艺术”的教育家是(的教育家是()A.A.赫尔巴特赫尔巴特 B.B.赞可夫赞可夫C.C.培根培根 D.D.夸美纽斯夸美纽斯BD(2)卢梭1.代表
36、作:爱弥儿教育思想:性善论自然主义:使儿童归于自然自然教育:“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人的手里就变坏了”教育要遵循自然(3)康德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康德论教育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4 4)裴斯泰洛)裴斯泰洛齐齐 第一个明确提出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教育心理学化”的人;的人;72(5)洛克代表作:教育漫话教育思想:“白板说”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绅士教育论”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父。(1)赫尔巴特(高频考点)地位: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书籍:1806年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
37、育学的建立,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理论基础:伦理学、心理学;理论基础:伦理学、心理学;.教育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性教学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四阶段论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席勒: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席勒: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旧三中心旧三中心:课堂、教材、教师中心:课堂、教材、教师中心 (2)杜威 新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 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实用主义思想 1.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38、、学校即社会;2.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论;3.从做中学;以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4.思维五步说或五步探究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5.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单选:单选: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白板说”的教育家是的教育家是()()A.A.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B.B.洛克洛克C.C.卢梭卢梭 D.D.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判断: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判断: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夸美纽斯的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B实验教
39、育学(梅伊曼和拉伊)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凯洛夫、杨贤江批判教育学(主导地位)知识点3.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知识知识4.4.中国及近现代教育思想中国及近现代教育思想1.1.蔡元培蔡元培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学界泰斗,人世楷模”(1 1)“五育并举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教育方针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是造就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完全人格”。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教育(2 2)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改革北京大学
40、的教育实践贯彻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的办学原则(3 3)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独立思想2.2.黄炎培的教育思想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3.3.晏阳初(晏阳初(“国际平民教育学之父国际平民教育学之父”)四大教育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三大形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三大形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4.4.梁漱溟梁漱溟乡村教育乡村教育创造新文化,救活新农村创造新文化,救活新农村5.5.陈鹤琴陈鹤琴活教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
41、,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课程:活教育课程:五指活动五指活动活教育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活教育步骤:实验观察、阅读思考、创作发表、批评研讨、批评研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6.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社会即学校”:把学校中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中去;“教学做合一”:强调学做结合。毛泽东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单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的教育信条。A.蔡元培 B.陶行知 C.
42、杨贤江 D.陈鹤琴单选:以下关于近现代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陈鹤琴被称为“中国的福禄贝尔”B.梁漱溟的“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C.陶行知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D.晏阳初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B BC C (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五)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1.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1)布鲁纳:结构教学论、发现法、教育过程(2)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教学与发展(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可以得到一般发展的过程(两高两理一差)(3)瓦.根舍因:范例式教学理论 2.其他学者的观点(1)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2)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思想;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在教学理论著作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在教学理论著作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A.A.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 B.B.大教学论大教学论C.C.教育过程教育过程 D.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论教学过程最优化C C教教育育学学及及其其产产生生与与发发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