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兴昌胡兴昌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29 2018.07.29(西安)(西安)12/26/2022 12/26/2022 2.两个突破 一是: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二是:首次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学科学习后,应达到的学科能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2/26/2022 二、任务1:研制学科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十九大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宏观)学科核心素养(中观)落实和践行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并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
2、/“怎样培养人”/“用什么培养人”的问题。发挥学科独特育人价值,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横向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26/2022 (一)学科核心素养 1.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任何学科,除了学科知识以外,还有为学生提供认识客观世界的教育资源(学科上位),思想、方法、观点,从生物学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生物学基本观念(学科本质观)。比如:科学探究 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是个体在复杂情境中通过 观察、发现、假设、验证、数据收集、结果分析、创新等过程,所表现出的一种行为(思想、方法),带有个人经验和体会。12/26/20222.高中生物核心素
3、养 生物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生物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带有生物学科特质的,是学科的核心和精髓。生物学核心素养由四个维度组成: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各核心素养维度在内涵和外延上应具有独立性,在逻辑上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12/26/2022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养成科学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并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运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解释生命现象;凝聚成一种勇于担当的内在动力,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用生物学思想和方法解释、解决相关现实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二)学科核心素养确立的
4、原则 1.体现学科本质观:生命性、实验性、现代性、思想性、综合性。生物学科的学习内容不仅是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承,还应包括生物学思想方法和对学科价值的认识。2.体现学科教育观:帮助学生认识学科的本质特征,弄清生物学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怎么运用、怎么创造新的知识,理解本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确立学科价值观、学科能力)。12/26/2022(三)核心素养的价值定位 1.将宏观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结构化(细化),进行更系统的诠释,有利于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体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价值目标。2.全面考查学生通过相应课程学习,是否达到教育目标所规定的能力;可作为检验和评价教学效果的指标,优化教
5、育评价体系。3.在已有学业能力水平基础上,注重学生潜能的测量,有利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终身发展。12/26/20221)合理划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核心素养水平是根据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划分为4个水平,以客观准确地测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真实水平。各维度核心素养水平是根据学业质量(标准)要求划分为四个等级(整体递进),以客观准确地测量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真实水平。(四)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表述12/26/20222)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概念 根据学生在学科素养上质性变化来确定各水平具体内容,不能简单用“非常、比较、一般”等限定词来描述水平变化。素养水平划分应该采取一种整体观。(每个水平都
6、需要确(每个水平都需要确保该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和主要表现上的完整性)保该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和主要表现上的完整性)。同一核心素养不同水平之间,是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不是从部分 整体的关系。12/26/2022一级维度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生命观念初步具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以及生物进化观,并能从分子与细胞水平认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生物的适应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初步具有物质代谢和能量观具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和生物进化观念,并能运用这些观念分析和解释简单的情境中的生命现象。具有物质代谢和能量观,结合简单情境说明生命活动的维持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具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和生物进化
7、观念,并能运用这些观念分析和解释特定情境中的生命现象。综合物质代谢能量观、以及稳态与平衡观,说明生态系统中时刻存在着物质转换和能量流动。具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和生物进化观念,并能基于这些观点识别身边的虚假宣传和伪科学具有物质代谢和能量观,并能指导、解决生产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稳态与平衡观,能指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其平衡的因素12/26/2022任务2:研究制订学业质量(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指出,未来十年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明确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调
8、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等一系列任务要求。质量标准涉及:教材、课程、教学、考试、评价,课标修订是落实纲要精神的具体措施。12/26/2022质量标准学科核心素养 (内容标准+学业要求)(一)学业质量标准根据纲要研究制定高中生物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标准明确了学生完成高中学段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也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学业质量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落实到学科教学中。12/26/2022根据纲要研究制定高中生物学科学业质量标准,除规定了高中学段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要求,还从学科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学科本质出发,进一步明确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学业
9、(功课和作业)既包括学习成绩,也包括学习能力,前者是静态的结果,后者是动态的过程。学业质量不能只用分数来表示,还应包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学习潜力)。12/26/20222.学业质量的体现 核心素养水平的等级要求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设计的,是按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教育规律和原则,从课程目标、教育理念、内容标准和学业要求等方面系统考虑,融合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综合要求,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的,是高中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学科能力目标。12/26/20223.学业质量的要求 (1)学业质量是依据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和划分水平,结合必
10、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重要概念、知识体系等,是学习后应达到的学科能力要求。(2)学业质量的每一级水平包括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学业质量的1-4 等级分别表述了各维度不同级水平的能力差异(面对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中运用概念、知识、(面对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中运用概念、知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12/26/20224.学业水平考试的等级要求1)一、二级水平,除解决问题的情境相对简单和解决问题的程度相对较低外,涉及的大概念、方法等仅限于必修课程内容,是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命题依据。(2)三、四级水平,解决问题的情境相对复杂,解决问题的程度要求相对较高,涉及的大概念、方法等
11、包括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全部内容,是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命题依据。12/26/2022 学科核心素养制定是以学业质量为依据,通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体现学业质量要求。基于质量标准的学科核心素养涉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的集合体,要通过教材、课程、教学和评价来具体实现,以实现知识目标达成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统一。12/26/2022 学业质量(标准)能否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依据,关键要看质量(标准)与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对接的相关性、匹配性、合理性,各维度核心素养 1-4水平具体划分指标是否体现了学业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内涵。科学、准确、合理(划分),具有可操作性的定性和定量
12、指标表述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是落实质量标准的关键。12/26/2022质量标准与核心素养对照水平 生命观念(质量标准)生命观念(核心素养)水平 四能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平衡观等观念,阐释生物体 组成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和结构基础、稳态的维持 和调节机制、生态系统的平衡原理等;运用进化与适应观阐释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能以生命观念为指 导,解释生命现象,探究生命活动的规律;基于上述观念,能够将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STEM)综合运用在实践活动中,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具有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和生物进化观念,并能基于
13、这些观念识别身边的虚假宣传和无科学依据的传言。具有物质和能量观,并能指导、解决生产 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稳态与平衡观,并能指导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出某一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其平衡的因素。四12/26/2022 内容标准: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学业要求: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视角,解释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是细胞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建构并使用细胞模型,阐明细胞各部分结构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实现细胞水平的各项生命活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12/26/2022 次级概念:植物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
14、节,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调节 1.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水平1)2.举例说明几种主要植物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可通过协同、拮抗等方式共同实现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水平2)3.举例说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水平3)4.概述其他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光、重力和温度等(水平4)12/26/20221.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结构:必修、选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必修:共同基础。(全修全考,毕业标准)选择性必修:等级考试要求。(选修选考)根据个人需求和
15、升学考试要求选修,由国家根据学生专业倾向和个性发展需要设置。选修:个性化需求。(个性发展,办学特色)自主选修,包括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置的拓展、提高性课程和校本课程。12/26/20221.课程模块修订前的课程结构与学分12/26/2022修订后的课程结构与学分12/26/20222.课程结构设计依据 1)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相应课程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高中生物学课程开设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生物学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是高中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应体现是地方和学校特点,学生
16、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12/26/2022 2)以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 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在本课程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抓手。基于学生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方面应有的表现,选取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内容,设计各模块的教学目标及学业要求。据此,构建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两个必修模块和“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三个选择性必修模块,以便全面落实生物学课程的育人功能。12/26/2022 3)体现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和生物学教改经验 以我国十多年来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取得的经验和成就为依据。根据生物学的大概念来构建
17、课程体系和内容框架;在必修课程的安排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设计上,保持了新课程与原有课程的衔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所获得的教改经验,以及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果,持续地推进教学改革。12/26/20224)突出课程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必修课程:是现代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密切,是后续学习发展的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未来职业与专业发展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学大概念的理解,拓展生物科学与技术视野。选修课程:拓展课程,针对地方资源和本校学生特点开设的校本课程,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兴趣和发展需要。12/26/20223.学分与选课 必修学分 4学分,每个模块为 2学分(1学分18学时)。每个学生必须完成 2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建议在高一年级开设。(学生在修满本课程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根据兴趣和志向学习选择性必学生在修满本课程必修学分的基础上,可根据兴趣和志向学习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修和选修课程)选择性必修6学分,每个模块为2学分,选修模块每个模块为 1学分(不超过4学分)。完成了必修课程学习后,可以直接学习选择性必修或选修课程,也可以不再选修本学科课程。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可以同时开设供学生选择,对于选修课程中“学业发展基础”类模块,教师可以提出选课的顺序或条件。12/26/202212/2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