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回顾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三大特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三大特点2、自耕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含义?评价?特点?最主要自然经济的含义?评价?特点?最主要的特点是(的特点是(8words)?)?3、商周时期主要的生产工具是?铁农具和牛耕是什么时期出现、商周时期主要的生产工具是?铁农具和牛耕是什么时期出现的?的?二牛抬杠二牛抬杠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标志着什么技术的推广?汉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标志着什么技术的推广?汉代还有一项耕作工具的革新是发明了?代还有一项耕作工具的革新是发明了?4、曲辕犁出现的时间、地点、意义?、曲辕犁出现的时间、地点、意义?5、中国古代主要的灌溉工具?
2、、中国古代主要的灌溉工具?6、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水利工程(上古、春秋战国、汉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水利工程(上古、春秋战国、汉代)1 1、(、(20062006年上海历史卷)在中国古代,年上海历史卷)在中国古代,“易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A.
3、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B.B.佃农经济佃农经济 C.C.庄园经济庄园经济 D.D.商品经济商品经济 A2.(2007上海历史)上海历史)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余处,黄河流域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
4、业南北各具特色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B C D 学以致用2.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古代农业出现的时间是()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3.(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图1图2A铁犁牛耕的出现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单位亩产量提高4.下列有利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是 刀耕火种 铁器牛耕 曲辕犁 翻车、筒车 都江堰 农学知识理论A.B.C.D.5.“五口之家,
5、治百亩之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式认识正确的是 自耕农经济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自耕农经济形势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A.B.C.D.6.俗话说“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7 7、“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这则材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的最高评价
6、()A A、春秋时期的芍陂、春秋时期的芍陂 B B、西汉的白渠、西汉的白渠C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 D、汉代治理黄河、汉代治理黄河8 8、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男耕女织男耕女织”式的式的经营方式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A.B.C.D.B第第2 2课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发展的一般情况,了解古代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了解土地兼并、租佃关系的关系,
7、培养整合教材主线及深入挖掘专有历史名词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学案和多媒体相结合,宏观整合和案例探究相结合,从土地制度的变化发展中把握人与土地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土地制度的角度了解中国古代人们的基本生活状况。重难点 重点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 难点 理解“土地兼并”“租佃关系”之间的关系,土地兼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一)原始社会土(一)原始社会土地实行公有制地实行公有制氏族公有氏族公有集体耕种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平均分配生产力低下生产力低下你如何理解这种土地的公有制呢?你如何理解这种土地的公有制呢?材料一:溥
8、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材料二: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通过以上二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名通过以上二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名称、性质、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称、性质、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1、性质:、性质:2、特点:特点:公田公田贵族占有,农夫耕作,收获全部归贵族。私田私田分授劳动者,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了解: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二)井田制(出现时间)方里而井,井九百
9、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材料三材料一: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管子海王篇 材料二:“千耦其耕”、“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被分散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取代。结合以上材料,依据生产力原理,你能否预测结合以上材料,依据生产力原理,你能否预测井田制发展前景?井田制发展前景?想一想想一想1)1)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根本原因)(根本原因)3.3.瓦解:瓦解:2)2)春秋时期,各国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春秋时期,各国的税制改革。客观上承认3)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战
10、国时期,商鞅变法等确立确立表现表现瓦解的原因瓦解的原因(三)、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三)、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私有私有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主导地位主导地位)1、井田制瓦解后土地私有制井田制瓦解后土地私有制形式有哪几种?形式有哪几种?(时间时间)考考你:考考你:2 2、占主导地位的地主私有土地来源有哪些?、占主导地位的地主私有土地来源有哪些?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你认为它不断发展后,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来源来源公田转化为私田公田转化为私田军功赏赐军功赏赐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宋代:宋代:明清:明清:“田制不立田制
11、不立”、“不抑兼并不抑兼并”北魏:北魏:隋唐:隋唐:“均田均田”、“限田限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土地兼并的原因、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土地兼并的原因、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的的“灵丹妙药灵丹妙药”?动动脑动动脑危害危害经济:赋税收入减少经济:赋税收入减少政治: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政治: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目的目
12、的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措施:措施:均田、限田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均田制的实行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参考(参考)1.均田制实行的基础是国家拥有大量土地资源;均田制实行的基础是国家拥有大量土地资源;2.土地土地自由买卖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制度的存在;3.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并不的存在,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可避免。3、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原因原因 土地私有、允许卖卖土地私有、允许卖卖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三、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1、演变:、演变:成于东汉,兴于唐成于东汉,兴于唐2、特点:、特点:聚族而居聚族而居农民与庄主有
13、强烈的依附关系农民与庄主有强烈的依附关系有私人武装有私人武装自给自足自给自足(一)田庄制(了解)(一)田庄制(了解)东汉陶城堡(城堡是豪强地主为保卫田庄而建)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内的壁画,重现了庄园农、林、牧、渔等生产的情况。(一)、自耕农经济(二)、租佃制二、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经营方式二、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经营方式仔细看这三幅图片,你能否给大家仔细看这三幅图片,你能否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故事?讲一下这个故事?1.1.概念概念: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通过地主与农民通过租佃租佃契约契约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形成的剥削与被
14、剥削的关系。2.2.原因原因:土地私有和兼并,无地、少地土地私有和兼并,无地、少地农民的出现农民的出现(二)租佃制(二)租佃制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3.3.租佃方式的产生与发展租佃方式的产生与发展(1 1)战国战国时期,租佃方式时期,租佃方式产生产生(2 2)汉代汉代,“或或”的现象已比较普遍。的现象已比较普遍。(3 3)宋代宋代开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开始,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自耕农形式形式的的重要经营方式重要经营方式(4 4)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中的主要形式4.4.租佃制普及
15、的意义租佃制普及的意义: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农业农业的发展。的发展。阅读思考:阅读思考:材料一:佃户见田主,略如主仆礼仪。材料一:佃户见田主,略如主仆礼仪。畿辅通志畿辅通志材料二:(雇工与雇主)共做共食,彼材料二:(雇工与雇主)共做共食,彼此平等相称,素无主仆名分。此平等相称,素无主仆名分。大清律例大清律例卷二八卷二八材料三材料三:(雇工)无论有无文契年限,:(雇工)无论有无文契年限,俱以凡人科断。俱以凡人科断。大清律例大清律例卷二八卷二八 据以上清代史料,说说租佃农民与早期据以上清代史料,说说
16、租佃农民与早期“佣耕佣耕”农民有何不同,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农民有何不同,并尝试理解这一变化的意义。意义。明清以来:依附关系减弱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提高。表现契约纳租方式确定,农民生产 积极性提高,雇佣关系的出现,农民身份更加自由。影响影响促使资本主义萌芽。明清以前:地主佃户 有强烈的依附关系,表现为农民义务繁多。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小结:小结:商周贵商周贵族土地族土地所有制所有制以私有制为主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制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税制改革土地兼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租佃关系均田制均田制土地公有土地公有(原始社(原始社会)会)
17、抑制作业布置 周四晚自习完成第一课学案及活页卷周四晚自习完成第一课学案及活页卷 周六自习完成第二课学案及活页卷;自主周六自习完成第二课学案及活页卷;自主完成第三课的学案填空完成第三课的学案填空 整理背诵笔记整理背诵笔记巩固练习巩固练习经典分析:经典分析:(2000年上海)史学家认为,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扩大了井田制的规模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立足题目要求所提供信息进行分析;前立足题目要求所提供信息进行分析;前5
18、94594年,应属春秋后年,应属春秋后期,初税亩即按照田亩的实有税亩收税。由此可知,土地已期,初税亩即按照田亩的实有税亩收税。由此可知,土地已私有化。故答案为私有化。故答案为A A1.1.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B.B.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C.C.井田制中有井田制中有“公田公田”和和“私田私田”之分之分D.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2.2.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A.A.
19、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 B.B.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C.C.官田官田 D.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3.3.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是在(是在()A.A.秦代秦代 B.B.隋唐隋唐 C.C.宋代宋代 D.D.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知识运用:知识运用:ACD第第3 3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四大经济区的形成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重心的南移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区域经济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什么叫经济区?、什
20、么叫经济区?2、汉代形成的四大经济区、汉代形成的四大经济区3、四大经济区的发展特点、四大经济区的发展特点4、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展的整体、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展的整体特点:特点:1、经济区、经济区 经济区的形成由经济区的形成由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土(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等)和壤、气候、资源等)和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包括历史(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两大因素决定,是等)两大因素决定,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的地理区域。四大经济区分布四大经济区分布 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崤
21、山以东,包括现在包括现在的豫、鲁、冀等地区)的豫、鲁、冀等地区)3、四大经济区特点、四大经济区特点山西山西(崤山以西,关中为主,(崤山以西,关中为主,后扩至河西、巴蜀等地区后扩至河西、巴蜀等地区)江南江南(长江以南(长江以南)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与中原中原差距大差距大龙门碣石以北龙门碣石以北(中原以北(中原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瘠,传统的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经济实力有限外,经济实力有限自然条件优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越,开发较早,人烟稠早,人烟稠密密
22、-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强,经济重强,经济重心心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次数次数迁徙时间迁徙时间迁徙原因迁徙原因第一次高潮第一次高潮第二次高潮第二次高潮第三次高潮第三次高潮两晋之际两晋之际汉族统治阶级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少数民族内乱少数民族内迁生态恶化内迁生态恶化唐安史之乱后唐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的安史之乱的破坏破坏两宋之际两宋之际靖康之乱靖康之乱的影响的影响黄黄 河河长长 江江南南 宋宋1、古代人口迁徙的一般原因有哪些?、古代人口迁徙的一般原因有哪些?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古代人口迁徙产生什么影响?、古代人口迁徙产生什么影响?2、古代和今天的人口迁移的原因有什么、
23、古代和今天的人口迁移的原因有什么区别?区别?古代人口外迁是主要因为战争动乱,无法古代人口外迁是主要因为战争动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而被迫的;进行农业生产而被迫的;而现代人口的迁徙:一是科技人员和大学而现代人口的迁徙:一是科技人员和大学生涌向南部沿海开放区,二是农村富余劳力流生涌向南部沿海开放区,二是农村富余劳力流向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三、各类人员支援向城市,促进经济的发展。三、各类人员支援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建设西部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2、古代的人口迁移和今天的人古代的人口迁移和今天的人口迁移有什么区别?口迁移有什么区别?大量的人口南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改大量的人口南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改变呢?变呢
24、?1 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手,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手,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2 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3 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4 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思考思考白居易 材料一: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材料二: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请思考:请思考:为
25、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人向往的美好地方?1.表现表现:关中、中原地区关中、中原地区江南江南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初步开发、初步开发孙吴、东晋、南朝孙吴、东晋、南朝完整的作物体系完整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手工业和商业手工业和商业建康建康2、逐渐超过、逐渐超过中唐以后中唐以后扬州扬州农业、手工业、农业、手工业、商业、都会商业、都会3、完全超过、完全超过两宋以后两宋以后“苏湖熟,天下足苏湖熟,天下足”北宋首都北宋首都汴京汴
26、京 过程过程 3 3、影响、影响1 1、城市的繁荣。城市的繁荣。2 2、文化重心的南移。文化重心的南移。探究探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中唐以后经济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中唐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请总结一下,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请总结一下,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重心南移的原因 v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v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v江南统治者为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重视发展经济;济;v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
27、境比较优越。学思之窗学思之窗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古代对江南的开发与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古代对江南的开发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点和不同点?(1 1)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是自发的,战乱导致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是自发的,战乱导致大量的流民南下。大量的流民南下。(2 2)现在是国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开发现在是国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开发建设。建设。(3 3)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练一练:练一练:1、四大经济区中,在汉唐时期居于、四大经济区中,在汉唐时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是(全国经济重心地位的
28、是()山东地区山东地区 山西地区山西地区 江南地江南地区区 (4 4)龙门碣石龙门碣石A A B B C C (4)D D(4)A2、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的特点是()A、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 B、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 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B3、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原因包括()(1 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2 2)人口密度
29、)人口密度 (3 3)开发早晚)开发早晚 (4 4)生产技术)生产技术A、(、(1)()(2)()(3)B、(、(2)()(3)()(4)C、(、(1)()(3)()(4)D、(、(1)()(2)()(3)()(4)D4、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原因中最主要是、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原因中最主要是因为北方(因为北方()A、自然灾害严重、自然灾害严重 B、长期战乱、长期战乱C、兵役徭役繁重、兵役徭役繁重 D、高利贷盘剥重、高利贷盘剥重B5、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意义、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的因素是()A、社会环境决定、社会环境决定 B、自然条件改善、自然条件改善C、政治重心南移、政治重心南移 D、生产力大为改观、生产力大为改观D江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