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推断八法 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叶思起 文档编号:464561 上传时间:2020-04-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虚词推断八法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言文虚词推断八法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文言文虚词推断八法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文言文虚词推断八法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文言文虚词推断八法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虚词推断八法虚词推断八法 你知道高考考哪些文言些虚词吗? ?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则  者  与  之   记住了吧,总共才18个!   文言虚词推断方法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语法分析法语法分析法 句式分析法句式分析法 对句互推法对句互推法 语境分析法语境分析法 词语标志法词语标志法 语气揣摩法语气揣摩法 删删换换 法法 联想比较法联想比较法 文言文段与段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

2、渡句与句衔接过渡,起起 承转合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 词语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发议论、转话转话 题题、抒感叹抒感叹、表关联表关联等等。根据标志性根据标志性 词语词语,可推断其用法可推断其用法。 一、词语标志法一、词语标志法 夫夫人之相与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夫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是发语词,可不译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这种用法的虚词还 有有“若夫若夫”“”“故夫故夫”“”“且夫且夫”“”“盖盖”等等。 至于至于颠覆颠覆,理固宜然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

3、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 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等。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等。 嗟夫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范仲淹岳阳楼记)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 “噫”“呜呼”等。“噫”“呜呼”等。 是故是故无贵无贱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是故是故”表事情的关联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可译为“因此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 “是以是以”“”“虽然虽然”“

4、”“然则然则”“”“盖盖”等等。 其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之谓也(20022002年全国卷年全国卷) 其其真无马邪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韩愈马说马说) 吾吾其其还也还也(左传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尔尔其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伶官传序)  二、语气揣摩法二、语气揣摩法 有些虚词用法可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有些虚词用法可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 “其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大概”。 “其其”表反诘语气,可译为表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难道”。 “其其”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还是”。

5、表命令语气表命令语气,可译为可译为“一定一定”。 三、删换法三、删换法 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有些文章虚词的用法,可以通 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过删除或替换的方法来推断。 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删除或替换虚词后句意表达不表达不 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受影响的一般是连词。 (9898全国卷全国卷)比较下列各句中比较下列各句中以以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俅俅以以幸臣躐跻显位幸臣躐跻显位          得全首领得全首领以以没没 扈从扈从以以行行          

6、       至至以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刃裂颈断舌而死 A A、相同相同,相同相同       B B、相同相同,不同不同 C C、不同不同,相同相同       D D、不同不同,不同不同 解答此题,先要确定解答此题,先要确定“以以”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的词性,然后作具体分析。可采用 “删除法删除法”,删除,删除“以以”字,例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字,例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 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句意表达则不受影响,由此可推断例“以以”是介词,例是介词,例 “以以”是连词。再作具

7、体分析,例是连词。再作具体分析,例“以以”表凭借某种身份,例表凭借某种身份,例 “以以”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表动作行为所用得工具,两者的意义不相同。例 “以以”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 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两者的意义完全相同。由此得知正确答案是C C。 此题还可以通过此题还可以通过“替换法替换法”解答。把四句中的解答。把四句中的“以以”用用“而而” 来替换,例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来替换,例句意表达受到影响,例两句意表达不受影响, 据此可推断例据此可推断例“以以

8、”是介词,例是介词,例“以以”是连词。是连词。 四、联想比较法四、联想比较法 联想比较法,就是联想比较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熟记一些文言 虚词的典型例句虚词的典型例句,将句子、意义和用,将句子、意义和用 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 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断出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断出 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根据以下例句,推断根据以下例句,推断句中句中之之的用法:的用法: 石石之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定后标志)(定后标志) 句读句读之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惑之不解。 (宾前标志)(宾前标志)

9、 子孙视子孙视之之不甚惜。不甚惜。 (代词)(代词) 蚓无爪牙之利。蚓无爪牙之利。   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   侵之愈急。侵之愈急。  五、语法分析法五、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根据语法知识判别虚词意义,首先将句子主 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干抽出,划分句子成分,而后看虚词的功能。 一般来说,一般来说,代词代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 语;语;副词副词充当句子的状语;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介词往往与名词、往往与名词、 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

10、当句子的状语、补代词组合构成介宾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补 语;语;连词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在句子中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 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的成分,表动态或语气。 吾妻吾妻之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 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卑贱卑贱之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鄙贱之人”中,“人”是中心词,“鄙贱”是定语,所以“之”应是助词, 相当于“的”。 久久之之,能以足音辨人,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久”是时间副词,充当句首

11、状语,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无,只不过起 了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 均均之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许”是动词,作“答应”解,而“以”后的“负”也是动词,作使动用法解 “使担负”,可以推知“以”作  “而”解,这样我们可断定“之”是 “许”的宾语。作代词解,指代齐国提出的条件。 夫晋,何厌夫晋,何厌之之有有(烛之武退秦师) “晋”是主语,“有”是谓语动词,可得出本句是宾语前置句,所以“之”起 提宾作用。 先妣抚先妣抚之之甚厚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 “她”

12、。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之闻闻(庄子 秋水)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 “的”。 师道师道之之不传也久矣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谓语间,起取 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辍耕辍耕之之垄上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 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有些文言虚词用法,可借助句式推有些文言虚词用法,可借助句式推 断断 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倒装

13、句倒装句】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状语后置、主谓倒装。 六、句式分析法六、句式分析法 多多于于南亩之农夫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此句是介宾短语后置句,此句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介宾短语, “于于”是介词是介词“比比”的意思。的意思。 石石之之铿然有声者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此句是定语后置句,此句是定语后置句,“”“”“石石”是中心语,是中心语,“铿然有声铿然有声 者者”是定语,是定语,“之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何何以以战战(左传 曹刿论战) 此句是宾语前置句,此句是宾语前置句,“

14、何以何以”即即“以何以何”,“以以”是介是介 词词“凭借凭借”的意思。的意思。 竖子不足竖子不足与与谋谋(司马迁鸿门宴) 此句是省略句式,此句是省略句式,“与与”后面省略了宾语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之”,“与与 (之)(之)”是介宾短语,是介宾短语,“与与”是介词是介词“和、跟和、跟”的意思。的意思。 七、对句互推法七、对句互推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在文言文中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在文言文中排排 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语言现象等对举语言现象 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 相同、相近相同、相近或或相反、相对相反、相对的特点的特点

15、 。 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 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 舟遥遥舟遥遥以以轻颺,风飘飘轻颺,风飘飘而而吹衣。吹衣。(陶潜归去来兮辞) “以”“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因因利利乘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 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 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昔我往昔我往矣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杨柳依依;今我来思思,雨雪霏霏,雨雪霏霏诗经东山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

16、可推断“思” 也是语气助词。 噫吁嚱,危噫吁嚱,危乎乎高高哉哉!(李白蜀道难) “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  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八、语境分析法八、语境分析法 (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上下文语境是相对稳定的,可结合上下文语境是相对稳定的,可结合 上下文来判定虚词含义。上下文来判定虚词含义。 【焉焉】 针针丛棘针针丛棘,青麻头伏青麻头伏焉焉(蒲松龄蒲松龄促织促织) 语境是一只语境是一只“青麻头青麻头”(蟋蟀蟋蟀)藏匿在藏匿在“针针丛棘针针丛棘”之中之中。由此

17、可由此可 推断推断“焉焉”是兼词是兼词“于此于此”。“伏焉伏焉”即即“伏在那里伏在那里”。 故为之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柳宗元捕蛇者说捕蛇者说)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 章。由此推断章。由此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颠而不扶颠而不扶,则将则将焉焉用彼相矣用彼相矣(论语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

18、”是疑问“焉”是疑问 代词,可译为“何、哪里”。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圣心备圣心备焉焉(荀子(荀子劝学劝学) “焉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是语气助词语气助词,不翻译不翻译。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解答虚词题的思路: 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 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文言虚词推断方法文言虚词推断方法 语法分析法语法分析法 句式分析法句式分析法 对句互推法对句互推法 语境分析法语境分析法 词语标志法词语标志法 语气揣摩法语气揣摩法 删删换换 法法 联想比较法联想比较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文言文虚词推断八法 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叶思起)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