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无为民间文化安徽无为民间文化无为县志无为县志风俗风俗l岁时习俗l生活习俗l礼仪习俗l杂俗l陋习岁时习俗岁时习俗 春节春节:除夕,家家贴春联。早、中餐简便,晚餐丰盛,曰“年饭”。年饭中必有鲢鱼,以兆“年年有余”。开席之前,酒菜齐备,家主祭天地、祖先,烧香、鸣炮、叩头毕,全家围坐吃食。饭后,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围炉闲话,至子时方睡,称“守岁”。除夕至翌年正月初三,通称过年。正月初一称春节。正月初一,早起开大门鸣炮,熟人见面互相拱手问好。早餐吃汤圆象征团圆顺心,或吃面条象征长命百岁。从初二起,带着礼品走亲访友,曰“拜年”,延至十五日。解放后,年饭时家主祭天地、祖先,烧香、叩头渐废。正月里,熟人
2、初次见面互相拱手问好被互相握手问好所代替。机关、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举行团拜,职工休假3天。1979年后,电视机逐渐普及,除夕夜多合家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元宵节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早餐吃元宵,中餐较丰。城镇晚间玩龙灯、狮灯、鱼灯等。家家张灯结彩。农村喜看戏剧。清明节清明节:此日,祭扫祖先坟墓。解放后,机关、学校组织干部、青少年到烈士陵园凭吊,缅怀先烈。端午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早餐吃粽子,中餐喝雄黄酒,门插菖蒲、艾蒿,梁悬端符或钟馗像,以驱邪恶。乞巧节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日。晚上妇女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祈祷织女星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中元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俗
3、称“鬼节”。传说节前3天,阴间地狱开门,亡魂归家享受祭食,故在此日举办“盂兰盆会”,烧化纸钱、锡箔祭奠,请僧道超度。解放后,此俗废。中秋节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晚间用月饼、菱角、石榴祭月。解放后代之以全家欢聚赏月。重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山区有登高的风俗。有“过了重阳无时节,不是雨就是雪”之谚。生活习俗生活习俗1、饮食饮食:主食向以大米为主,早晚两顿吃粥,中午吃干饭。农忙时,下午送点锅巴、炒米或别的吃食给在田里干活的人打尖,谓之“吃晚茶”。沿江洲区有时早晚餐吃玉米糊。汤沟区农家习惯日食三顿干饭。圩区人喜欢把7成糯米掺和3成籼米,用水浸泡,磨成粉状,蒸成团子。吃食时,把它切成片,用油炒,
4、放点糖,香甜可口。春节前夕,蒸糯米饭,晒干,炒成炒米,把花生、芝麻分别掺在炒米里,做成花生糖、芝麻糖,成为孩子的节日糕点。腊月腌肉(或鱼、鸭等),晒干,称作“腊肉”。陡沟区农家有食“腊八粥”之习,即用糯米加莲子、桂圆、腊货、大枣,煮粥、合糖食之。城乡部分居民早上喜欢上街,吃点油条、小饼、五香蚕豆之类。解放后,食品增多,水果进入百姓家。1971年春节无城建成自来水厂并供水。以后,襄安、石涧、白茆等镇也陆续建成自来水厂。2、服饰服饰:解放前,服饰土布居多。冬季贫者穿棉袄、套裤、夹裤和布鞋,戴狗套贫帽。极贫者,几人伙穿1件衣服,夏季腰间仅围土布大手巾。绅士穿皮袄、皮袍,外罩黑绸褂,戴瓜皮帽,着黑绒棉
5、鞋。妇女头裹黑包头,身系围裙,脚穿青布鞋。少数女性青壮年穿旗袍,戴耳环(或金或银),用簪子(或金或银)簪发髻,套手镯(或银或玉)。读书人多着中山装,也有青壮年西装革履的,也有穿长衫、戴共和帽的。礼仪习俗礼仪习俗婚嫁篇婚嫁篇 婚嫁生养:民国初年,民间嫁娶有以下几种方式:包办婚姻:子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凭媒正娶,以定终身。买卖婚姻:把妇女当作商品,可以买卖。父母可以卖自已的女儿给有钱的人做妾,丈夫可以卖自已的妻子给别人作配偶,公婆可以卖守寡媳妇给他人做妻室。换亲: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娶亲,经过双方协商,各以同辈姐妹易嫁。招亲;男方由于经济困难等原因娶妻难,女方父母膝下无子,招其继承
6、女家香火,繁衍后代。其子女可随母姓,或用父母双姓,名曰“双联香火”。抢亲:男方由于贫穷、丑陋、年龄过大等原因,难娶妻室,采取抢亲的方式强迫成婚。婚姻嫁娶,则配好八字,即行聘。过一段时间,男方下日书迎娶。婚前请多子孙的男性长者在新郎床上睡一夜,称“暖房”。女子出嫁前数日,只食鸡蛋枣栗,不进粥饭,因迎亲日不便解手。嫁时头盖红绸帕,亲属背上轿。新娘下轿,行袋前后更迭。袋、代同音,谓之“传代”。行之堂上,燃烛焚香,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对拜,礼毕入洞房,饮交杯酒,吃团圆饭。入夜,亲友闹洞房。青壮年前来祝贺,两人前导,一人每说一句吉利话后,另一人答“好”,名曰“说好”。婚后3日,女子绞去脸上茸毛,名为“
7、开脸”。男女婚嫁,贫富悬殊很大。贫者择定日期,用青布小轿迎娶,办一两桌喜酒,亲友赴宴恭贺即毕。更贫者,两人拜堂后,进入洞房即为伉俪。嫁妆:富者有“半边奁”、“一条龙”、“陪田产”之类;贫者两床絮被,一只木箱而已。民国中后期提倡一夫一妻制,婚姻自主。从订婚到结婚,城镇有所改革,农村变化不大。解放后,主张男女婚姻完全自主。县内有自愿恋爱而结为伴侣的;有经人介绍相识,相处融洽后办订婚手续,婚前领取结婚证的。结婚时,介绍人、证婚人、亲友等齐集一堂,由主婚人按证婚人讲话,新郎、新娘互换信物及来宾致贺词等礼仪程序进行,礼成,欢饮喜酒。也有旅行结婚,或婚后旅行过蜜月,给亲友散点喜糖,或办桌喜酒欢聚的。197
8、9年忠台公社双丰大队有13对青年集体举行婚礼。1987年1月19日白茆区9对青年在区公所礼堂举办集体婚礼。但是,索取高价彩礼者,为办家具、酒席而大肆铺张者,因父母逼迫酿成青年男女轻生者仍时而有之,恶习尚未根除。解放前,县内回民从提亲到结婚,与汉族大体相似。结婚时,由清真寺阿訇主持宗教仪式。解放后,男女恋爱成熟或经人介绍,情投意合,领取结婚证,举行婚礼。起初,回民只与回民联姻。60年代后,回汉通婚。解放前,妇女生孩子,婴儿落地,即到娘家报喜,娘家送礼物来。第三天,接生婆为婴儿洗澡打包,称为“洗三”。满月,理发师给婴儿剃“满月头”。周岁,舅家送来衣、帽、鞋、袜等。父母设酒宴招待亲友,并以食、玩之物
9、置于婴儿前,给他抓选,看他先抓什么,以窥他未来兴趣、爱好、志向、前途,称为“抓周”。孩子满10岁,亲友赠送礼品,开宴欢饮,叫做“做10岁”。严桥、牛埠山区男婴出生后,只取乳名。结婚前,请人按辈份命名,择定吉日,举办酒席,亲友赴宴,公告名字,叫“送号”。“抓周”、“做10岁”,贫者女子不享受。礼仪习俗礼仪习俗丧葬篇丧葬篇丧葬祭祀:富裕人家,老人一死,将尸体抹洗干净,穿老衣(新制的)5领3腰(5件上衣、3件下衣,贫者则用假衣领、假裤腰代之),戴小帽,穿薄鞋,抬入早已备好的木棺材。等亲属和晚辈到齐,向遗体凝视默哀后封棺。棺头上置米饭1碗、熟鸡蛋2个。举家戴孝,哭祭灵前,焚纸钱、锡箔元宝之类,请道士于
10、棺前摇铃念经超度,或3、或5、或7天后出殡。棺盖上骑着一嫡系晚辈男孩,并放1只公鸡,8人抬着。死者的嫡系子孙扶于棺侧,长子或长孙端灵牌或遗像于棺前,送葬者哭于棺后。宜安葬日,即入土;若不宜,暂厝,待择墓地,出殡第3天,亲属再去坟头祭祀,称“上饭”。死后第7天为“头七”,用纸扎成房屋,供奉堂前。每日3祭。直到“六七”除灵,即把纸屋送到野外焚化。尔后,子媳除去孝服,改穿白鞋。头年白、2年蓝、3年灰,3年孝满。头年春节春联用蓝纸书写,第2年用黄纸书写。第2年立秋前后,死者亲属用纸叠衣服、被单、鞋袜,装入纸箱内,用锡箔叠成元宝放进黄桶内,贴上道士盖印的封条,连同疏文一并送到野外焚化,称为“烧疏”。每年
11、清明、冬至,子孙到坟前祭奠、培土。而贫者只能用口薄板棺材,不管宜不宜,入土了事。解放后,倡导厚奉薄葬,丧礼从简。人死后,亲友赠送花圈,停柩3日出殡或火化。1976年在平安桥建有火葬场。从1977年初到1988年底,共火化遗体3342具。县内回民人死后,清水净其身,把遗体装在白布做成的袋形套子里,只露头部,抬往茔地。挖穴,尸身及其贴土处,撒上麝香、冰片、硫磺,再用木板盖上,掩埋。无城镇南郊辟一场地,专供回民安葬。礼仪习俗礼仪习俗其它其它一、祝寿祝寿:年过半百的老人,晚辈为其庆祝寿诞。来贺者赠送肉、面、糖、蛋、酒之类。礼品上放柏枝,兆示平安长寿。二、建房乔迁建房乔迁:解放前,县内民众建房上梁时,中
12、梁多悬挂红布,或贴有“吉星高照”字幅,并由木匠将红枣、水果糖、糯米粽子及糯米制作的“欢喜团子”等物由梁上撒下,任人争抢,示为庆贺。此外,主家还令木匠在正门上方或屋顶上安圆镜,名曰“照妖镜”,用以“避邪”。乔迁之时,亲戚、好友多赠家庭用品等以示庆贺。主家置酒宴款待致谢。解放后,建房旧俗中迷信色彩较浓的部分渐废。杂俗杂俗 香火香火:家家香火设在堂屋上方,正中悬木制的祖龛,龛内贴“天地”牌位,两侧联语“千年香火地,万代子孙堂”。下摆1张长条几,条几中间放香炉,两旁放蜡台。每逢节日或红白喜事,均在这里烧香、点烛,祭祖或拜神。船民以船为家,把船头当着家中祖先“供龛”。解放后,人们自觉改革,堂上挂领袖像,
13、也有悬祖、父辈遗像的。两侧联语多为“翻身不忘共产党,饮水常思掘井人”。周围张贴英雄模范像、彩色画。酒席酒席:请客吃饭十分讲究座位位置。一般长者迎门坐上横,其左边第一座称一席,多坐贵客;其右边第一座称二席,其左边第二座称三席,其右边第二座称四席;下横坐晚辈,其左为酒壶把子(专司斟酒)的位置。席面不可坐成“乌龟席”(6人共席时,二、二、一、一对面)。结干亲结干亲:孩子小、体弱,做父母的怕孩子养不大,认体壮而子女多的人做干爸、干妈,托福好养。也有因利害关系而结成的,借势庇荫。金兰结义金兰结义:异姓男的或女的,因志趣投合而结拜兄弟或姐妹,称“金兰结义”,多在2人以上。土地会土地会:农村每方圆三四里就有
14、座土地庙。庙内有一对泥塑男、女像,即土地神。农历二月初二,农民兴办土地会,烧香叩拜土地神,祈祷好年景。解放初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深知求神不如求己,自动拆毁庙宇。赈孤赈孤:农历七月十五日,一村或数村居民公议按人丁摊钱,请道士设斋坛、立神牌、画符念咒,锣钹钟鼓齐鸣,烧钱纸,泼米粥,赈济孤魂野鬼,解冤孽,保平安。解放初,宣传科学知识,弄清楚稻枯不是“地火”引起的,疫病不是鬼降的,此俗渐废。城隍会城隍会:农历十月十五日,无城、襄安举办城隍会。是日,市禁屠、家净锅,全城(镇)斋戒3日。4个壮男抬着城隍菩萨游街,鸣锣开道,旗牌、执仗先行,校尉、持马叉等人随后。家家门前摆香案,烧香、鸣炮迎送。送灶送灶:
15、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灶神上天,家主用纸马、灶疏、粑粑祭送,名曰“送灶”。除夕夜用香炮接回。解放后,不送灶神,但在此日做糯米粑粑,作为晚餐进食。陋习陋习 童养媳童养媳:贫者生活困窘,将幼女许配(或卖)给人家,到男家求生;也有无钱娶媳妇的人家,领养(或买)幼女做媳妇,等儿子长大,再结婚。童养媳地位卑下,有难言隐痛。有民谣为证:“瞌睡金、瞌睡银,瞌睡来了不留情,保佑公婆早早死,一觉睡到大天明。”解放初,童养媳多半回娘家或解除婚约。此俗不复存在。蓄辫与裹脚蓄辫与裹脚:清末,男子从小蓄辫,成人后,辫子盘于头顶。女子五六岁时用长布条紧紧地裹脚,使脚骨畸形小得像粽子,称“3寸金莲”。民国初期,号召剪辫子、
16、放脚,但剪者少、裹者众。抗日战争时期,两俗均废。80年代老妪小脚痕迹犹存。吸鸦片烟吸鸦片烟:清末、民国时期,无城镇粉山、菜市、花荫塘及牛埠、湖陇等较大集镇都开设有鸦片烟馆。吸鸦片烟的多为富豪恶棍。山区有极少数人种植罂粟,制作鸦片烟。解放初严禁,已绝迹。纳妾纳妾:清末,男子可娶三妻四妾。民国期间,此俗依存。一些豪绅地主,倚仗钱势,只要看中小家碧玉,就纳作姬妾或占作姘妇,有的为着生儿传代也纳小妾。解放后,此俗废。赌博赌博:解放前盛行。解放后屡禁,但未绝。算命算命:算命者多是瞎子。他们根据人的生辰八字,用阴阳五行推算求命者的命运。解放初刹住这种活动。80年代残渣又起。看相看相:看相者依据人的相貌特征
17、、手纹、骨骼等神乎其说,如:“天庭开阔有官相,地角饱满有福泽”等几句奉承话,使受骗者就范。测字测字:有两类,其一,算命者兼测字,把60个固定的方块字各卷成圆筒,任人挑选一个,看是何字;其二,摆摊子或背着测字箱串乡,也有自报一字代测的。测字者探询问者口风,窥察神色、心情、年龄等,根据所拣的字或口报的字,依照字的音、形、义,任意解释,使问者惬意。看风水看风水:观察坟地或宅地的地势、方位等,据以附会人事凶吉。解放前,请“风水先生”用罗盘测定方位,确定某地、某山、某向作住宅地或葬地,宣讲山、水、堂、岸、龙脉、结穴。趋之如鹜者,多属富贵人家。送星宿送星宿:又称“送鬼”。某人突发疾病,就说恶鬼缠身、降灾。
18、根据玉匣记所载“二十八宿”,烧香和纸钱,送往某某方向。有甚于此者,请巫婆或神汉设坛“过阴”,查请鬼的来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l戏剧:无为县流传广影响大的主要是庐剧。l民歌:县内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其中有的曲调极为优美。l舞蹈:县内民间舞蹈常与歌、灯结合,以灯会形式演出。l曲艺:主要有“安徽大鼓”、“评词”两种。庐剧,又称“倒七戏”,特点是不拘泥于形式,不受舞台限制,唱词、道白纯系方言土语,唱腔接近民歌小调,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尤其是农民,人人爱唱,人人能唱。上演的传统剧目有:蔡鸣凤辞店、王清明合同记、孙继高卖水等连台本戏,也有老先生讨学钱、蓝桥担水等折
19、子戏。演出时,只要一人敲打锣鼓,两三人演出即可,剧情固定,唱词由演出者即兴发挥(行话叫“水词”),一本戏往往能连唱数日,留下悬念,吸引观众非挖根刨底看到结局不可。关于它的形成,已不可考。它的覆盖面颇广,在巢湖、六安、滁县、芜湖、池州等地区广为流行。解放前从事演唱的全系民间班社。解放前夕,盛行无为乡里的董少轩班、焦朝露班等都深受农民喜爱,俗话有:“男人看小董,忘了抛秧撒种;女人看小董,回家摸不到粪桶”,可见戏迷们为其倾倒。解放后,庐剧逐步舞台化,文武场开始完善。1952年县政府牵头组建“无为县地方戏新生剧团”,不久改名为“无为县新生倒七戏剧团”,并设有专门剧场“小戏院”。同时对传统剧目进行整理,
20、通过去芜存菁,固定了剧本形式,部分地改变了唱“水词”的旧习,并整理和创作了一些新剧目。从社会上、学校里吸收了一批新的有文化的骨干人员,给庐剧队伍增加了新的活力,开始不用男角反串,出现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年轻男女演员,如王万凤、周世能、吴昌珍、蒋光玲、阎修凤以及后起的沈珍妹等,均在省内庐剧界享有盛誉。同时还出现有一批编剧、作曲工作者,如李近庸、夏贤千,蒋寿如、燕昌煜、王大刚等,为推动庐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戏剧戏剧民歌民歌 粗犷豪放者当推各种劳动号子,不下20余种,如放木排号子、船夫号子、打硪号子、打夯号子、龙船号子、舂米号子等;山歌也有10多种,如放牛歌、耘草歌、打麦歌、车水歌、采茶歌、插秧歌等;
21、此外民间小调也多姿多采,如男女情歌、对歌、独歌、摇篮曲、十二月花名等。50年代,县文化主管部门多次组织音乐工作者到民间搜集民歌。1958年,整理有山歌、插秧号子、打硪号子、舂米号子等100余首。1979年至1981年,县文化局组织数次民歌采集活动,共采集215首。省文化厅民歌征集小组选36首,编入安徽民歌集成;省群众艺术馆选18首,编入安徽民歌资料集;地区在省选的基础上,增选15首,编入巢湖民歌选。1983年,又采集民歌7首,刊登于巢湖地区农家小唱选集。1979年10月,汤沟镇65岁老妪汤清英口唱送晚茶,由魏先源记谱、程宏儒整词。次年秋,连同来年春日等哥回,入选“国际科教文征歌”。随后由著名歌
22、唱家朱逢博演唱,分别由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中国唱片社辽宁分社灌制密纹唱片和盒磁带,销售国内和东南亚国家。并载入带露的花朵(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歌曲集)、安徽民间音乐第3集。1986年,举办“芝城音乐舞蹈大奖赛”。参赛者250人,节目28个,选出青年女歌手尹为绣参加“全国民间民族音乐舞蹈大奖赛”,演唱民歌摇篮曲我家宝宝睡着了,获3等奖。舞蹈舞蹈 西北乡盛行龙灯、鱼灯、踩高跷、玩铙等;东南乡喜玩旱地行舟、蚌壳灯、虾子灯、马灯、花篮、滚龙等;无城及其近郊常演出行业特点的灯会,如:瓦匠专玩五昌抛叉,布业专玩龙灯,木匠的高跷,漆匠的平台,铁匠的节节高等。居民中大姓旺族,也各有专项灯会。如狮子灯、车上轿等
23、以及城郊的鱼灯、花棍、地花鼓等,全县总计有30余种。灯舞道具制作精巧,表演形式各异,都以动作为主。有的满场飞舞,粗犷奔放;有的翩翩漫舞,细腻入微;有的幽默诙谐,妙语连珠,并配以锣鼓、吹奏乐或民间小调,相得益彰。曲艺曲艺 大鼓属安徽沿江中路派系。一人说唱,配书鼓、夹板(牙子),随处可唱。主要演唱历史演义故事、武侠小说、各类公案。解放后又编了一些新人新事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故事等新词。演唱时,敲鼓、击夹,轻重缓急,节奏和谐而有韵律,令听众全神贯注:说唱中,高手句句入辄,有韵有调,间以道白、表情、姿势、声腔,绘声绘色,使人若临其境,心往神驰。评词,也只一人独白,配以醒木一块,时说时击,说得天花乱坠,
24、引人入迷。门歌、坐唱,说唱兼备。门歌配以锣鼓,2人、3人均可,一人领唱众人和。一般在春节期间挨门挨户演唱,内容为好人好事或吉祥词。坐唱,亦称清唱,由一人或数人坐地演唱,有骂俏打诨,也有说唱故事、人物情节,唱腔一般为庐剧或民间小调。配以胡琴,专唱小调,则叫唱曲。均为群众所喜爱。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共收集非遗线索300多条,调查项目200多个,其中新发现项目占30%以上,初步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调查项目涵盖14个门类,共计96项,其中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41篇)41项,传统美术(纱灯)1项,传统舞蹈10项,传统戏剧(民间庐剧团十几个)1项,曲
25、艺(大鼓、评书)2项,传统技艺(无为板鸭无城有十几家正传,无为人外出制作板鸭遍布全国,不计其数)1项,生产商贸习俗2项,消费习俗7项,人生礼仪6项,岁时节令9项,民间信俗4项,民间知识10项,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龙舟赛在无为水乡二坝、雍南、汤沟、陡沟、刘渡等乡镇,都有赛龙舟的习俗)1项。由此可见,我县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资源最为丰富,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体育与竞技类资源十分广泛,传统舞蹈、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类资源则相对比较丰富,传统美术、曲艺类流传较少。目前,“巢湖民歌无为民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为剔墨纱灯”列入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
26、化遗产名录,“无为民歌”、“无为鱼灯”列入安徽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为板鸭无为板鸭”、“二坝龙舟赛二坝龙舟赛”、“无为庐剧”列入巢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上6项均列入无为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本上形成了国家、省、市和县四级名录体系。无为民间美食无为民间美食板鸭板鸭 板鸭是无为的名片。在无为,做板鸭的不计其数,出名的大多在城里,城南马家、城东燕家,可谓妇孺皆知的老字号,卤水配料和熏烤火候,都是祖上秘传,从不示人。无为人不必用口尝,看色泽闻香味,就能断定品质好坏,外地人在这方面永远搞不懂。所以无为人给外地人送板鸭,常常要交代是“马家”还是“燕家”,以示正宗,可尽管如此,外地人还是
27、不解奥妙。至于无为人外出做板鸭,即便不正宗,只要挂“无为板鸭”的招牌,一定就名声响亮。说“无为人会吃”,是玩笑,却也到位。无为小城是千年古城,凹凸的石板路,幽深的古巷,随处可见,很有古徽州韵味,在那样的街巷,板鸭摊星罗棋布,香味飘出老远,无时不诱惑人的食欲。板鸭吃法考究,宜冷不宜热,否则味道就差了九成。卤水有时可缺,但醋、麻油、蒜瓣断不可缺。外地人常抱怨味道不对,殊不知吃法有误。无为人吃板鸭甚至有专门名词,叫“斩板鸭”,“斩”字用方言说,很变调,却极有味,仿佛带着板鸭香。而鸭肉与头、颈、爪、翅、内脏,一定分开吃,鸭肉以外都叫“肫爪”,懂美食的更青睐“肫爪”,三两客人上门,寻一处酒楼,斩一副肫爪,一瓶老酒,细嚼小酌,那感觉不亚于神仙。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历史。据无为县志记载,板鸭在清道光年间就已闻名,“民俗婚筵多用鹅,后改为鸭。”至今男女订婚送板鸭的风俗依旧不变,这叫“超节”。只要定了亲,逢年过节,男方就得给女方“超节”,连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一一不能落。开支虽然不小,可娶媳妇的事,男方总是笑嘻嘻的。但板鸭更多用在日常待客,只要来客,就买板鸭,这做派约定俗成,城乡一致,板鸭买来,主人觉得很对得起客人,客人也感到受了礼遇,心也就拉近了距离。龙舟赛龙舟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