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战略思考 2一、我国城镇化发展概述一、我国城镇化发展概述二、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二、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三、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三、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五、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五、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对策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对策 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3 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就衡量城镇化进程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志,就是是“农转非农转非”,即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规,即由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规
2、模。模。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镇化率每年大约提高1 1个百分点,并在个百分点,并在20112011年首次超过年首次超过50%50%。专家据此速度预计,到。专家据此速度预计,到2020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60%。4一、我国城镇化发展概述一、我国城镇化发展概述(一)我国城镇化提出的背景(一)我国城镇化提出的背景5城镇:是指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总称城镇:是指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总称 城镇化:城镇化:是指传统农业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人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们的生产
3、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主要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镇的数量增加、市人口、城镇的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并不断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完善的过程。6 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末年代末8080年代初,有学者开始年代初,有学者开始研究研究“中国要走城镇化道路中国要走城镇化道路”的问题。的问题。19981998年中央提出城镇化是解决年中央提出城镇化是解决“三农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问题的重要途径 。2000 2000 年年“十五计划十五计划”中首次把中首次把“积极稳妥地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推进城镇化”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
4、。作为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 20202020年世界城镇化率达年世界城镇化率达到到54.9%,54.9%,城市人口将超过城市人口将超过42 42 亿。中国城镇化率亿。中国城镇化率达到达到53.2%53.2%,城市人口将超过,城市人口将超过7.5 7.5 亿。亿。7(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演变(二)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演变 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了:支持小城镇支持小城镇 重点发展大城市重点发展大城市 大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的制度变化:中国的制度变化:由限制农民进城由限制农民进城 允许、引导农民允许、引
5、导农民进城进城 再到鼓励支持农民进城。再到鼓励支持农民进城。8(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三)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19781978年是中国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年是中国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城镇人口平均每年递增城镇人口平均每年递增5.68%5.68%,城镇化率,城镇化率从从17.92%17.92%上升到上升到23.01%23.01%,平均每年增加,平均每年增加0.85 0.85 个百分点,建制市由个百分点,建制市由193 193 个增加到个增加到300300个,个,建制镇由建制镇由2713 2713 个猛增到个猛增到9140 9140 个。个。9 1984-19921984-1992年是
6、中国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年是中国城镇化平稳发展阶段。19921992年全国建制市增加到年全国建制市增加到517 517 个,建制个,建制镇激增到镇激增到1.451.45万个,城镇化率达到万个,城镇化率达到27.46%27.46%,比比1984 1984 年提高了年提高了4.45 4.45 个百分点,年均提个百分点,年均提高高0.560.56个百分点。个百分点。10 1992-2003 1992-2003年是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年是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化率从中国城镇化率从27.46%27.46%提高到提高到40.53%40.53%,年,年均提高均提高1.19 1.19 个百分点。
7、个百分点。20032003年建制市达到年建制市达到 600600个,建制镇达到个,建制镇达到20226 20226 个。个。中国城镇化率中国城镇化率27.46%提高到提高到40.53%,年均提,年均提高高1.19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2003年建制市达到年建制市达到 600个,个,建制镇达到建制镇达到20226 个。个。1992-20031992-2003年是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年是中国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11 2009 2009 年城镇人口年城镇人口为为62186 62186 万,城镇化万,城镇化率达率达46.59%46.59%,比,比2003 2003 年提升年提升6.066.06个百分点
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示,到20112011年底,生年底,生活在城镇的人口数量活在城镇的人口数量增至增至6.96.9亿,城镇化率亿,城镇化率达到达到51.27%51.27%。20032003年至今是中国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年至今是中国城乡统筹发展阶段12(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 今后今后10 10 年,中年,中国城镇化率还将继国城镇化率还将继续快速上升,根据续快速上升,根据联合国的预测数据联合国的预测数据2020 2020 年中国城镇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化率将达到53.2%53.2%城镇人口将达到城镇人口将达到 7.67.6亿左右。亿
9、左右。13 我国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我国的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与经济发展速度、与世界城镇化水平之与经济发展速度、与世界城镇化水平之间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间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2008 2008 年中国城镇化率为年中国城镇化率为45.68%45.68%,比世,比世界平均水平低界平均水平低4.244.24个百分点。个百分点。2008 2008 年中国年中国人均人均GNIGNI(国民总收入)高于中等收入国(国民总收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家 ,但城镇化率低于但城镇化率低于2.44 2.44 个百分点个百分点,同时同时也低于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 。(五)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评价(五
10、)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评价14二、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一)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 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滞后同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于工业化2525年左右。据统计,截至年左右。据统计,截至 20092009年底,全年底,全国国 31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设市城市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设市城市 655655个,城个,城镇人口达镇人口达 6.26.2亿,城镇化率达亿,城镇化率达46.6%46.6%,与,与 20082008年我年我国城镇化率国城镇化率 45.
11、7%45.7%相比,相比,2009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年我国城镇化率提高了近了近 1%1%,比较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人均国民收入,比较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达到 10001000美元时的城镇化率:美国为美元时的城镇化率:美国为 58%58%(19451945年)、日本为年)、日本为 68%68%(19601960年)、世界平均水平为年)、世界平均水平为 54%54%,而我国在人均,而我国在人均 10001000美元时,城镇化率只有美元时,城镇化率只有 34%34%(20012001年)。年)。15 据中国社科院学者研究,我国实际有效城据中国社科院学者研究,我国实际有效城镇化率只
12、有镇化率只有 30%30%左右,因为现有城镇人口中,左右,因为现有城镇人口中,有近有近 2 2亿农民工只是城镇的候鸟。亿农民工只是城镇的候鸟。据统计,我国有据统计,我国有 1414个省市个省市GDPGDP突破了万亿,突破了万亿,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而世界上工我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而世界上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的国家(即人均收入步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的国家(即人均收入步入 30003000美元门槛的国家),当时平均城镇化率是美元门槛的国家),当时平均城镇化率是 55%55%,按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按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 1%1%计算,我国计算,我国城镇化落后工业化城镇化落后工业化
13、2525年左右。年左右。16 近些年来,城镇新增近些年来,城镇新增人口数虽在上千万甚至上人口数虽在上千万甚至上亿,但其中绝大多数并没亿,但其中绝大多数并没有真正转为城市居民,有真正转为城市居民,20112011年相关报道统计,北年相关报道统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非户籍人口达城市,非户籍人口达 320320多万人,这些城市新移民多万人,这些城市新移民虽已在统计上被城市化了,虽已在统计上被城市化了,但因没有所在城市户籍均但因没有所在城市户籍均不能或不完全享受市民待不能或不完全享受市民待遇。遇。(二)城镇化人员数量增加,(二)城镇化人员数量增加,非户籍人口仍然不少非
14、户籍人口仍然不少17(三)城镇化规模扩大,但基础设施落后(三)城镇化规模扩大,但基础设施落后 一些中小城市由于缺乏规模较大支柱产业,一些中小城市由于缺乏规模较大支柱产业,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乏,人们就业难、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缺乏,人们就业难、就医难、上学难等等,城市没有更多吸引力,就医难、上学难等等,城市没有更多吸引力,造成有城无市的局面;造成有城无市的局面;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城市功能区过于集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城市功能区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区,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口膨胀、水中在中心城区,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并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
15、病,并没有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没有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18(四)城镇化规划不当,土地闲置浪费严重(四)城镇化规划不当,土地闲置浪费严重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速度快于人口增加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速度快于人口增加速度,度,1999-20071999-2007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7.2%7.2%,但吸纳的人口只增长了但吸纳的人口只增长了4%4%,一些地方对大量征来,一些地方对大量征来的土地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大发展目标和城镇规划的土地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大发展目标和城镇规划框架,开发区大面积占地,国际大都市、新城生框架,开发区大面积占地,国际大都市、新城生态城、大学城规划建设等
16、等,而土地实际利用却态城、大学城规划建设等等,而土地实际利用却较粗放,大量闲置或低效用地。较粗放,大量闲置或低效用地。1920(五)城镇化质量不高,生存环境条件恶化(五)城镇化质量不高,生存环境条件恶化第一,大气污染严重。第一,大气污染严重。第二、水源污染严重第二、水源污染严重 第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低,处理方式落后第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低,处理方式落后 21(六)城镇不堪重负,(六)城镇不堪重负,农村社会资源闲置荒芜农村社会资源闲置荒芜 高速超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导致城镇生存高速超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导致城镇生存空间环境拥挤,城镇负担加重,城镇秩序越发混空间环境拥挤,城镇负担加重,城
17、镇秩序越发混乱;乱;农村人口大量快速集聚城镇,导致农村农村人口大量快速集聚城镇,导致农村“空心空心化化”、“空巢化空巢化”,多数乡村主要仅剩下老人和,多数乡村主要仅剩下老人和小孩,农业劳动力大幅减少,大量耕地变得荒芜,小孩,农业劳动力大幅减少,大量耕地变得荒芜,变相流失。变相流失。22不堪重负的城市和农村资源的荒废不堪重负的城市和农村资源的荒废23三、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三、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
18、、集群化、生态化、农村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新路。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新路。24 新型城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新型城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解和把握:解解和把握:(一)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一)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城镇化。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城镇化。以科学发展
19、观为引领,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就是在型城镇化建就是在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城乡互、城乡互 促共进促共进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协调发展的协调发展的原则。原则。25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就是强调和维护就是强调和维护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民生不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使民生不断得到改善,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断得到改善,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公民的就业权、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
20、实保障公民的就业权、受教育权、政治参与及社会保障权,共享改革受教育权、政治参与及社会保障权,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公民各项权益的切实保障促进发展的成果,以公民各项权益的切实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26(二)新型城镇化是民生得到保障和改(二)新型城镇化是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能够安居善、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能够安居乐业的城镇化。乐业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大力发展产业,吸纳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大力发展产业,吸纳城镇劳动力,解决就业和生存问题。加快住房、城镇劳动力,解决就业和生存问题。加快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相
21、关配套制度改革,让进城务工人员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让进城务工人员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能够得到保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能够得到保障和改善。障和改善。27 新型城镇化,必须走经济高效、环境友新型城镇化,必须走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民生型城镇化发好、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民生型城镇化发展新道路,展新道路,城市发展朝着清洁型、生态型和城市发展朝着清洁型、生态型和宜居型方向发展,宜居型方向发展,城镇定居的人有工作,有城镇定居的人有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来源,稳定的收入和生活来源,人民群众生活舒适人民群众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指数度和幸福指数不
22、断提升。不断提升。28 (三)新型城镇化是遵循客观规律,(三)新型城镇化是遵循客观规律,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进行可行性调查研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和论证,科学运作,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究和论证,科学运作,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要将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推进,要将城镇建设、市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交通路网建设结合起来,提高城镇的集聚设和交通路网建设结合起来,提高城镇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承载能力。效应和综合承载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经济繁荣、生产发展、生态实现以人为本、经济繁荣、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社会稳定、
23、和谐发展的城镇化。良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城镇化。29(四)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信(四)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信息化为引擎,以工业化为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信息化为引擎,以工业化为动力,以农业为基础,使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动力,以农业为基础,使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调发展,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的城市化格局和区域化产业结构。结构协调的城市化格局和区域化产业结构。30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从经济增长
24、依赖的外部条件来看,中国出从经济增长依赖的外部条件来看,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所依赖的外部条件已不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所依赖的外部条件已不可持续。可持续。从中国发展的内生要求来看,高投资带来从中国发展的内生要求来看,高投资带来的供给过快增长与低消费带来的需求缓慢提升的供给过快增长与低消费带来的需求缓慢提升之间的供需失衡,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供需失衡,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产能过剩在诸多产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在诸多产业普遍存在。(一)是实现宏观需求结构转型的主要手段(一)是实现宏观需求结构转型的主要手段31(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25、新型城镇化要求集约化生态化发展。集约化发新型城镇化要求集约化生态化发展。集约化发展是指充分利用现有城镇物质基础,整合城镇内部展是指充分利用现有城镇物质基础,整合城镇内部各组成要素,完善城镇结构,强化城镇内涵和提升各组成要素,完善城镇结构,强化城镇内涵和提升城镇功能;生态化强调在城镇功能;生态化强调在型城镇化建设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重保中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美化人类生活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环护自然环境,美化人类生活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状态。境和谐发展的状态。新型城镇化要求由偏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内新型城镇化要求由偏重数量规模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这正符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涵提升转
26、变,这正符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求。32(三)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载体(三)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载体 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新型工业化,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新型工业化,影响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积聚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新型城镇化积聚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带动区域发展,影响区域结新型城镇化带动区域发展,影响区域结构优化;构优化;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城乡结构完善。城乡结构完善。33 一是新型城镇化可以引发消费需求。推进新型一是新型城镇化可以引发消费需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能够
27、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城镇化的发展能够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而提高消过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进而提高消费需求。费需求。二是新型城镇化可以刺激投资需求。有利于二是新型城镇化可以刺激投资需求。有利于加快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加快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给建筑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需求。设施建设,给建筑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需求。三是新型城镇化能够助推服务业发展。新型城三是新型城镇化能够助推服务业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镇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推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业的
28、发展,也能够推动商贸餐饮旅游等生活型服务业的发展,也能够推动商贸餐饮旅游等生活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四)是推动经济发展与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四)是推动经济发展与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34(五)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五)是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 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由原来的重城轻乡、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由原来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规划、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
29、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组织建设等方面一体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组织建设等方面一体化,城乡统筹协调发展。35(六)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动力(六)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动力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的利用率。与农村相比,城市建设用地是一种更加集与农村相比,城市建设用地是一种更加集约、效率更高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快新型城镇约、效率更高的土地利用方式。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劳动密集化建设,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富余优势,减型产业,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富余优势,
30、减少人均土地资源稀缺劣势少人均土地资源稀缺劣势 ,从而提高质量和,从而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36 一是农业户籍人口数量庞大。一是农业户籍人口数量庞大。截止截止 20102010年,我国年,我国人口总数为人口总数为13.4113.41亿,其中城镇人口亿,其中城镇人口6.26.2亿,农村人口亿,农村人口 7.217.21亿,绝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农村,并且在我国亿,绝大多数人口都生活在农村,并且在我国6.26.2亿的城镇人口中,还有亿的城镇人口中,还有 I I亿多是农业户籍人口。亿多是农业户籍人口。二是农业户籍人口素质偏低。二是农业户籍人口素质偏低。文化程度偏低,以具文化程度偏低,以具有初中
31、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群为主体;技术素质偏低,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群为主体;技术素质偏低,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占,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占 3.4%3.4%,接受过中等,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职业技术教育的占 0.13%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达76.4%76.4%。五、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制约因素五、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制约因素(一)人口制约因素(一)人口制约因素37(二)资金制约因素(二)资金制约因素 一是资金总量的制约。国家各
32、项建设事业一是资金总量的制约。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多,所需资金也多,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建设多,所需资金也多,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建设事业的一部分,其资金来源肯定会受到国家资事业的一部分,其资金来源肯定会受到国家资金总量的制约;金总量的制约;二是资金结构的制约。新型城镇化最大的二是资金结构的制约。新型城镇化最大的资金约束来自于公用事业的建设资金,城市的资金约束来自于公用事业的建设资金,城市的供水、供气、供热、供电、公共交通等,以及供水、供气、供热、供电、公共交通等,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财政主体与市场主体都不可能轻易的这些资金财政主
33、体与市场主体都不可能轻易的提供。提供。38(三)资源制约因素(三)资源制约因素 一方面,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特别是土地一方面,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特别是土地资源总量减少;资源总量减少;另一方面,资源使用不当或技术水平落后,另一方面,资源使用不当或技术水平落后,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甚至浪费的问题比较严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甚至浪费的问题比较严重。重。39(四)制度制约因素(四)制度制约因素 一是农地制度制约一是农地制度制约 二是户籍制度的制约二是户籍制度的制约 三是就业制度的制约三是就业制度的制约 四是社会保障制度制约四是社会保障制度制约 五是城乡教育制度制约五是城乡教育制度制约 40(五)环境制约因
34、素(五)环境制约因素 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及其问题,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及其他污染不断增加,环境容量和可用的环境指他污染不断增加,环境容量和可用的环境指标日益减少,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制标日益减少,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这些都制约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约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41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对策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对策 (一)大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新(一)大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智力
35、支持。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提升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关键是人的城镇化,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水平,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技术、职业技术培训等通过高等教育、职业技术、职业技术培训等途径使农民转化为城市市民;途径使农民转化为城市市民;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思想素质,使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思想素质,使农村居民顺利的与城市文化和环境融合,以促进农村居民顺利的与城市文化和环境融合,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42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 ,只有通过工业的,只有通过工业的不断集聚,从而带来人口的
36、集聚,使城镇的兴不断集聚,从而带来人口的集聚,使城镇的兴起和建设成为必要。起和建设成为必要。工业化的强劲推动,有利于提升城镇化的工业化的强劲推动,有利于提升城镇化的经济实力,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经济实力,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二)加快城镇工业化的速度,(二)加快城镇工业化的速度,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43(三)积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三)积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持。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持。一是改革创新户籍制度。一是改革创新户籍制度。推进户籍制度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制度障碍革消除体制制度障碍 ,改革城乡
37、分治、一国,改革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户籍制度,剔除附着在户籍关系上两策的二元户籍制度,剔除附着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的人人平等展机会面前的人人平等 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城乡居民可以自由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城乡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居住地的人口登记制度,要放宽城市和城选择居住地的人口登记制度,要放宽城市和城镇的户口迁移限制镇的户口迁移限制 ,实行按居住地管理的户,实行按居住地管理的户籍制度籍制度 。44 二是改革创新就业制度。二是改革创新就业制度。尽快废除现行的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尽快废除现行的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各种
38、限制,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限制,打破城乡分割,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流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进城农民工就业在制度设计上,要与城市场,对进城农民工就业在制度设计上,要与城市劳动力机会和权利平等。劳动力机会和权利平等。45 三是改革创新公共服务制度三是改革创新公共服务制度 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逐步改变城市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出发,逐步改变城市政府只负担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只占有外来政府只负担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只占有外来流动就业人口的税收,不承担流动就业人口公流动就业人口的税收,不承担流动就业人口公共服务的制度
39、。共服务的制度。46四是改革创新土地制度四是改革创新土地制度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把现行的强制性的行政征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把现行的强制性的行政征用行为转变为交易性行为,并提高土地征用补偿用行为转变为交易性行为,并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标准;规范和保护土地经营权、继承权、抵押权、转规范和保护土地经营权、继承权、抵押权、转让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各项权益。让权、收益权、处置权等各项权益。47五是改革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五是改革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必须将农民纳入社保范围,积极推行农村政府必须将农民纳入社保范围,积极推行农村养老保险、优扶安置、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社养老保险、优扶安置、医疗保险、社会
40、福利、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国统一覆盖会互助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全国统一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48(四)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四)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持。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持。加快铁路、公路、航空、港口建设,构建便捷高加快铁路、公路、航空、港口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完善电力、通信、水利、燃气等基础设施;完善电力、通信、水利、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城市,加快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建设数字化城市,加快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基础设施向周边小城镇和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基础设施向周边小城镇和农村延伸;农村延伸;加快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使城镇发展运行更加安加快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使城镇发展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健康、有序。全、高效、健康、有序。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