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学习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指示指出,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爱国卫生运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为改变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提升社会健康治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面临新冠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持续有针对性地开展好爱国卫生运动尤为重要。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三步走”做好爱国卫生运动“大文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抓实“党的领导”这一“中心点”。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伟大创举,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成功经受了非典、甲
2、流、新冠等数次环球公共卫生危机检验,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建设好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根本保障。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主动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保持坚强政治定力,主动扛牢政治责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爱卫运动的引导员、宣传员、清洁员、监督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把牢“人民至上”这一“生命线”。“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关乎全局的民生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继续肩负起“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深入到群众中去
3、,积极为保障好群众健康创造有利条件,要做勇立时代发展潮头的“弄潮儿”,自觉用最前沿的医药科技成果服务保障民生,真正让“国家安全无小事”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卫生小环境筑牢全民健康大防线。“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拓展“社会参与”这一“覆盖面”。“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爱国卫生运动事关每一个个体的身心健康。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群众动员优势,联动相关部门,常态化推进爱国卫生教育传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爱国卫生运动进行宣传报道,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广泛有效地发动群众参与其中,真正
4、让爱卫理念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从而营造“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学习心得体会在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使命,在实践中凝心聚力、继续奋斗,在爱卫运动的战线上发扬“持续作战”的优良作风,投入壮志豪情、创新工作方法,在爱卫运动中“当先锋”“传真情”“下实功”,共同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安全屏障”,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传递“正能量”,在爱卫运动中“当先锋”。在文明习惯的养成上要有思想的自觉、行为上的主动,
5、既要管好自身,也要劝导旁人,不能产生“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想法,不能衍生“这是多管闲事”的意识,而要从我做起,从身旁人劝导起,让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在“你我他”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实效。作为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己要带头当好表率,也要带动身边的人共同践行保护美好家园的使命责任,从捡起地上的小小纸团到不乱扔烟头,从自觉遵守农贸市场的秩序到出门戴好口罩,从使用公筷到不随地吐痰,共同维护公共区域的文明秩序,共同守护公共环境的干净卫生,让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让爱卫理念在人人心中生根发芽,让文明的“正能量”传递开,凝聚起共同的力量。架起“连心桥”,在爱卫运动中“传真情”。党员干部要主动亮身份,将岗位实
6、践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对接,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付诸行动,在政策宣传、文明劝导、车辆引导等志愿服务中发挥作用,让“红马甲”成为最温馨、最闪亮的标识,让爱的暖流在人海里涌动,让人民群众心生暖意,一言一行传递真情,一举一动传播文明,切实把文明实践活动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使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搭建起党群之间的“暖心桥”。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民群众的所愿所盼,党员干部要顺应人民的期盼,回应人民的愿望,把爱卫运动的“进行曲”奏响到底,让人民群众成为热情的参与者,也成为文明氛围处处有、发展环境处处优的受益者。筑起“长堤坝”,在爱卫运动中“下实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农贸市场、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每一天都有志愿服务者为了让这座城市更加美好而“接力”奋斗。开展爱卫运动,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付诸持续的努力,久久为功、坚持不懈,方能“治标更治本”。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信念、接续奋斗,在不舍寸功中筑起“长堤坝”,在爱卫运动实践中挥洒热情和汗水,面对个别群众的不理解,要当好宣传员、解说员,用耐心劝解消融他们心中的“冰层”,用贴心温暖的话语增强他们的爱卫意识,广泛宣传、广泛发动,让爱卫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