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讲第五讲 叔本华叔本华第一节第一节 生平:亚瑟生平:亚瑟叔本华叔本华一、家庭环境 叔本华生于波兰但泽(今格但斯克)。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自杀。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但由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结果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二、大学教育 叔本华早年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能够流利使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等古代语言。他最
2、初被迫选择经商以继承父业,在父亲死后他才得以进入大学。1809年他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但把兴趣转移到了哲学,并在1811年于柏林学习一段时间。在那里他对费希特和施莱艾尔马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得了博士学位。歌德对此文非常赞赏,同时发现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倾向,告诫说:如果你爱自己的价值,那就给世界更多的价值吧。他称柏拉图为神明般的,康德为奇迹般的,对这两人的思想相当崇敬。但厌恶后来费希特,黑格尔代表的思辨哲学。三、讲学与著作 1814年1819年间,在理智的孤独中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部作品受到了印度哲学的影响,被认为是将东方和西方思想融合的首部作
3、品,但发表后无人问津。叔本华这么说他的这本书: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但凭这部作品他获得了柏林大学编外教授的资格,在这里的一件著名的事情是他选择与自己认为是沽名钓誉的诡辩家的黑格尔同一时间授课。但黑格尔当时正处于他声名的顶峰,叔本华自然没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两三个人,最后一个也不剩了,只能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1833年在大学里受挫之后,他移居法兰克福,并在那儿渡过了最后寂寞的27年。1837年,他首个指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间的重大差异。之后他出版了多种著述,1841年出版了论意志的自由和论道德的基础两篇论文的合集,由于这两篇是丹麦科学院的有奖
4、征文,于是他郑重的说明,第一篇论文获科学院褒奖,第二篇未获科学院褒奖,在之后的书中他一再对丹麦科学院冷嘲热讽,在他成名后,丹麦科学院也成了一时间的笑柄。但这本书也几乎无人问津。1844年,在他坚持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时已早已绝版,且未能引起评论家和学术界丝毫兴趣,第二版的购者结果也寥寥无几。1851年,他完成了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补充与说明,结果就是这篇以格言体写成的附录与补遗使他获得了声誉,使他瞬间成了名人。有人写了叔本华大辞典和叔本华全集,有人评论说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轰动,叔本华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在第三版
5、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总算我在彼德拉克的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叔本华在最后的十年终于得到了声望,但仍然过着孤独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有人说这个名字是用来讽刺黑格尔,也有人说不是。1860年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去世,他在遗言中说: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四、生平点滴 作为一个著名的悲观主义者,他的生活却并非完全隐遁,并且有些自私。但在某些方面他可称为性情中人:谈过恋爱;也曾被称赞为一个诙谐且能侃侃而谈的人;他每天阅读伦敦的泰晤士报;脾气火暴,曾把一个女
6、裁缝推下楼梯(因为受不了她的吵闹并且多次劝阻都没有效果,他为此还特意写过一篇论噪音)并造成她残疾,因此叔本华需要按季度付给她终生补偿。在此人过世时,叔本华写到:“老妇死,重负释”他的生活受人诟病,与他的哲学相悖更让人鄙薄。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假若我们根据叔本华的生活来判断,可知他的论调也是不真诚的。第二节第二节 哲学思想哲学思想 一、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一、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 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 充足理由律可以被概括地表达为: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说没有一个无法被解释的事物。叔本华首先对充足理由律的本质作出了描述,他说在他之前这条定律的被不明其理的人们滥
7、用了,从而常常使人陷入谬误和混乱。在他看来,充足理由律的两种基本性质被混淆了,一是将它用于判断,即判断为真的理由,其次是将它用于对象的变化,即事物变化的原因,这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事实上,叔本华认为充足理由律有四种不同的意义,即一切表象都可以从四个层次上进行解释,从而将这四种意义比喻为“四重根”。充足理由律在叔本华那里具有一种先验的地位,即它是不能证明的。叔本华认为康德等人试图证明它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为了证明一个特定命题,就必须假定一个给它正确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却正是充足理由律。为了证明它,就必须假定它成立,所以证明这个命题将陷入不可避免的循环论证。他的这种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维特根斯坦。此
8、外叔本华将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同一律、排他律并列,把它看成第四个思维规律。四重根四重根 叔本华认为充足理由律的四种不同表现形式分别是: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行为动机。这四种形式并不作为证明充足理由律的原因,而是充足理由律在这四者中表现其自身。叔本华认为因果律只作用于表象之间而和物自体没有丝毫联系,而且一切表象间都受到因果律影响,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先前的一个原因。象上帝这样一个不动的动者或者不存在的东西进入存在被叔本华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的。基于这个立场,叔本华既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又是一个完全的宿命论者。逻辑真理的成立必然存在一个先验的、在它之前的真理,这是充足理由律的表现形式的第二个形式。
9、叔本华将引导至真理的途径分为逻辑的,经验的,超验的,超逻辑的。这四种理由和根据证明真理本身的同时也表现了充足理由律。因果律中的表象被认为是时间和空间中纯粹直观的表象,而时间和空间本身是在对表象观察中被感性地连续知觉到的表象,两者间的本质区别是物质。这里叔本华沿用了康德的看法,时间和空间分别对应于数学和几何。时空中的表象是数学证明的前提而不是它可证明的依据。人的行为动机被叔本华认为是充足理由律第四种形式。也就是说,人的每一个行为必有其动机上的原因,并从动机上得到解释。事实上这一看法引出了他的另一部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也奠定了它的伦理学说。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这
10、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新诠释了充足理由律,解释为什么现象世界必须通过充足理由律来了解;第二部分提供了意志显现的细节,它是一种既不满足又不停止,盲目的冲动,要求人从自身存在本质即欲望之中解放出来;第三部分试图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审美,即艺术中获得一种短暂的慰藉;第四部分以伦理学和禁欲主义的形式提供一种可能获得拯救的方式。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一方面是意志。主体是认识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是世界的支柱,我们每个个人正是这样一个主体。而客体则是我们通过先验的时空范畴去认识的事物,比如我们的身体。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作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的。叔本华认为人们的先天认识只有时间、空间
11、和因果律,而这些东西都只在表象间发挥作用、形成联系,和意志本身无关。感性、知性和意志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一切表象的存在都是意志的客体化。他认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和知性,其二是意志。人的一切行为是由意志活动和行为活动两方面构成的,在叔本华看来两者是具有同一性的。这里好像他犯了个错误,即我们通常认为想做某件事和去做某件事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这是曲解了叔本华关于意志的定义。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活动不是感性和知性,既思考过程的那种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属于表象和物自体即意志无关。意志只在行为活动中使自己现身。事实上它应该被理解为某种无法抑制的冲动,确切的
12、说是盲目的冲动,某种非理性的欲求。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这种盲目的冲动,一切表象中的活动只是使我们感觉自由的假象。意志是一种不能被克服的东西,我们每一行为都是意志的现身。对于那些非生命体,纯粹物理的对象,意志似乎并不存在,但叔本华驳斥了这种观点。他认为在无机的自然中,意志在普遍的自然力中使自己获得客体化。就象人类行为一样,意志就在那往下掉落的石头中使自己现身。这样,作为意志最终呈现的问题被解决了,这一形而上学的概念就在无处不在又漫无目的永不满足的力中使得自己现身。意志实质上在叔本华那里就是控制我们所处的表象世界的外在因素 叔本华认为艺术品具有一种超时间的本质,而音乐同时具备超时间和超空间的本质,所
13、以音乐不只是对理念的复制,它还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种更高的价值。对叔本华来说,音乐和表象世界几乎是并列的存在。但这种美都只能使人们从意志那里得到暂时的解脱,因为这种对于美的诉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悲观主义和禁欲主义三、悲观主义和禁欲主义 世界本质就是某种无法满足的欲求,所以从逻辑上说,它永不可能被满足。所以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是某种痛苦,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被叔本华认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所以他认为无论一个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
14、,乐天派只是对现实的躲避,是自我欺骗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对悲观主义的怀疑者们只能从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上进行争论而不是争论悲观主义本身。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第四部分中,叔本华提供了一种以禁欲主义的方式来找到希望的可能。他认为人只有在摆脱一种强烈的欲望冲动的时候才能获得其根本上的自由,只有打破意志对于行为本身的控制,才能获得某种幸福的可能。但叔本华却又强调这种禁欲主义的行为方式其本身就是一种苦行。论命运论命运 叔本华是一个彻底的宿命论者和决定论者。表象间受到因果律的影响,而表象和意志间没有联系。意志通过某种超因果律的却又基于因果律的法则和表象世界发生关系。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严格的必然性而发生
15、,我们所感觉到的自由意志仍是处于表象世界的活动,而我们所观察到的任何表象以及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到意志这样一种神秘的力量的控制。这种观点可以被归纳为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不能想我们所想的。叔本华的这种决定论受到了两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薛定谔的强烈认同,他们都认为这种对自由意志的解释给予了他们莫大的安慰。论死亡论死亡 叔本华不赞同自杀,因为自杀行为正是肯定了意志本身的显现。同时他也认为死亡并非什么不好的事情,他的论点基于他的形而上学,即一切事物必有其生成的原因。他认为人们对于死亡最大的恐惧在于他们无法想象这样一个事实:我死了,但这个世界却仍然运行着,而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人们认为死亡代表
16、了自己的表象归于无。叔本华认为人类的出生和死亡都有其内在的原因,而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只在于表象之间。出生只是从前一状态转变而来的,所以不是一种无的状态。同样,死亡也不是归于无,而只是以另外一种状态存在于表象世界中。影响和评价影响和评价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形而上学和美学影响了哲学、艺术和心理学等诸多方面。被认为受到他影响的著名人物有 哲学家: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柏格森、波普尔、霍克海默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 作家:托尔斯泰、莫泊桑、托马斯曼、贝克特、斯韦沃 艺术家:萧伯纳、瓦格纳、马勒 诗人:狄兰托马斯、博尔赫斯 科学家:爱因斯坦、薛定谔、达尔文 叔本华是少数维特根斯坦阅读并欣赏的哲学家之
17、一。影响了尼采、萨特等诸多哲学家,开启了非理性主义哲学,尼采十分欣赏他的作品,曾作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来纪念他。瓦格纳把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献给叔本华。莫泊桑称他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梦想破坏者”。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思想亦深受叔本华的影响,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以叔本华的理论评宋词;还曾借助其理论发展了红学,成就颇高。名言录: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如果我们怀疑一个人说谎,我们就应该假装相信他,装相信他,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因为他会变得愈来愈神勇而有自信,并更大胆地说谎,大胆地说谎,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最后会自己揭开自己的面具。要么是我配不上我的时代,要么是这个时代配不
18、上我。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会觉得刺痛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只有当我们陷入烦恼的痛苦之中的时候,只有当我们陷入烦恼的痛苦之中的时候,时间才会驻足不前时间才会驻足不前 通常所见,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通常所见,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
19、消别人的生存。欲望是无穷的,满足是有限的。一个欲望欲望是无穷的,满足是有限的。一个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是一个痛苦,许多个欲望得得不到满足就是一个痛苦,许多个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是许多的痛苦。不到满足就是许多的痛苦。好比是投好比是投给一个乞丐的施舍一样,维持他活过今天,给一个乞丐的施舍一样,维持他活过今天,却把他的痛苦拖延到明天。只要我们的意却把他的痛苦拖延到明天。只要我们的意识中还充满意志,只要我们还沉溺于种种识中还充满意志,只要我们还沉溺于种种欲望以及随之而来的不断的希望和畏惧之欲望以及随之而来的不断的希望和畏惧之中,我们就决不会得到永久的幸福和安宁。中,我们就决不会得到永久的幸福和安宁。人的愿望永
20、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对理想最致命人的愿望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对理想最致命的莫过于理想的实现了。的莫过于理想的实现了。得到满足的激情所带来得到满足的激情所带来的常常是不幸,很少是幸福。的常常是不幸,很少是幸福。而且一个欲望实现而且一个欲望实现又会产生另一个欲望,如此生生不息。又会产生另一个欲望,如此生生不息。人之所以不幸,还因为一旦斗争结束,厌倦将同痛苦一样令人难以忍受。需要和痛苦一旦容人稍事休息,无聊就接踵而至,这样,人就势必又要排遣烦闷了。所以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来摆去。增长知识并不能解决问题,谁增加知识谁就增加不幸。甚至记忆和预见也给人增加了不幸因为我们的大多数痛苦是因为瞻前顾后。痛苦本身是短暂的,但总想过去和将来,却带来了无数的痛苦。对死亡的关注,比死亡本身所引起的痛苦要多得多!人们结婚不幸福,不结婚也不幸福。独居不幸福,群处也不幸福。人们像一群聚在一起取暖的刺猬,挤得太近了不舒服,然而分开了又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