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病毒的正黏病毒科,分甲、乙、丙个型。甲型流感病毒多发于禽类,一些亚型也可感染猪、马、海豹和鲸等各种哺乳动物及人类;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则分别见于海豹和猪的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依据其外膜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个亚型()和个亚型()。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其中感染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研究表明,原本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可经个月禽间流行的迅速变异而成为高致病性毒株()。一般来说,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存在受体特异性差异,禽流感病毒是不容易感染给人的。个别
2、造成人感染发病的禽流感病毒可能是发生了变异的病毒。变异的可能性:一是两种以上的病毒进入同一细胞进行重组,二是病毒基因位点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如年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曾暴发型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低致病性禽流感,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控制,到同年月份,同样的型毒株突然由低致病性变成高致病性,造成禽类大量死亡。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加热或煮沸 以上可灭活。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周,在水中可存活个月,在的条件下也具有存活能力。病毒对低抗温抵力较强,在有甘油
3、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年以上。病毒在直射阳光下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禽流感病毒可在水禽的消化道中繁殖。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另外野禽或猪也可成为传染源。许多家禽都可感染病毒发病:火鸡、鸡、鸽子、珍珠鸡、鹌鹑、鹦鹉等陆禽都可感染发病,但以火鸡和鸡最为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鸭和鹅等水禽也易感染,并可带毒或隐性感染,有时也会大量死亡。各种日龄的鸡和火鸡都可感染发病死亡,而对于水禽如雏鸭、雏鹅其死亡率较高。不同品种的家禽感染禽流感的几率不同,但目前尚未发现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与禽的性别有关,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也可通过鸡蛋传播。高致病性禽流流在禽群之间
4、的传播主要依靠水平传播,如空气、粪便、饲料和饮水等垂直传播的证据很少。但通过实验表明,实验感染鸡的蛋中含有流感病毒,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垂直传播的可能性。所以,不能用污染鸡群的种蛋做孵化用。病毒可以随病禽的呼吸道、眼鼻分泌物、粪便排出禽类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途径感染发病。被病禽粪便、分泌物污染的任何物体,如饲料、禽舍、笼具、饲养管理用具、饮水、空气、运输车辆、人、昆虫等都可能传播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消化道:粪口途径在感染水禽的粪便中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并通过污染的水源由粪便口途径传播流感病毒。目前还没有发现人感
5、染的隐性带毒者,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人类对禽流感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已有多年的历史。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禽流感病毒中缺乏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除非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发生基因重组,否则它很难侵犯人类,导致人与人间传播。人禽流感的发生,目前只可能是因接触的病禽而感染。人感染病毒的几率很小。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病禽粪便是传播的主要渠道,也有专家认为,候鸟的迁徙也是传播途径之一。消毒工作应在疫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进行。对必须消毒的对象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消毒工作应
6、避免盲目,如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可以使污染物品无害化时,可以不进行消毒处理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应该配合农业部门开展工作,指导现场消毒,进行消毒效果评价。()对死禽和宰杀的家禽、禽舍、禽粪进行终末消毒;()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禽类密切接触者,在停止接触后应对其及其衣物进行消毒;()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对流动水体和较大的水体等消毒较困难者可以不消毒,但应严格进行管理。()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可能污染的物体表面在出封锁线时进行消毒;()必要时对禽舍的空气进行消毒。发生人禽流感疫情时,各级疾病控制中心除应协助农业部门针对动物禽流感疫情开展消毒工作,进行消毒效果评价外,还应对疫点和病人或疑似病
7、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加强对人禽流感疫点、疫区现场消毒的指导,必要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对病人的排泄物、病人发病时生活和工作过的场所、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进行消毒;、对病人诊疗过程中可能的污染既要按肠道传染病又要按呼吸道传染病的要求进行消毒。、室内空气:加强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消毒方法:紫外线灯照射:固定式,移动式消毒剂:过氧化氢,喷雾,密闭。消毒后通风,消毒时室内不能有人。室外空气不需消毒。、禽舍、厕所和病家的地面、墙壁、门窗。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地面喷药量为。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8、、纺织品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或用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不耐热的纺织品可采取塑料袋封装后送环氧乙烷消毒中心消毒。、动物及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呕吐物 稀薄者,每可加有效氯灭菌粉,搅匀放置。尿液每加入有效氯灭菌粉 混匀放置。成形粪便可用有效氯灭菌粉 配成浓溶液份加于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对厕所和禽舍的粪便可以集中消毒处理时,可按粪便量的加有效氯灭菌粉,搅匀加湿后作用。、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也可用过氧乙酸溶液或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后,再用清水洗净。、食物生吃的瓜果、蔬菜类可用过氧化氢溶液浸泡。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或用有效氯灭菌粉 配成浓溶液浸泡,也可焚烧处理。、盛
9、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或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家用物品、家俱可用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手与皮肤用碘伏溶液(含有效碘 )或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也可用乙醇或苯扎溴铵溶液浸泡。、人与动物尸体动物尸体应焚烧或喷洒消毒剂后在远离水源的地方深埋,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水源。病人尸体宜尽快火化。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运输工具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过氧化氢溶液或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垃
10、圾生活垃圾: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 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 以上。消毒后深埋。医疗垃圾: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置。、污水对小水体的污水每 加入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混匀后作用,余氯为 时即可。较大的水体应加强管理,疫区解除前严禁使用。、饮用水对疫区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微生物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人感染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二)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
11、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三)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人感染禽流感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四)医疗机构应当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六)在人感染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和处
12、置。(一)发热门诊。.应当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其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人感染禽流感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二)急诊。.应当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并
13、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应当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三)普通病区(房)。.应当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病区(房)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隔离和救治。.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或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专科医院。患者转出
14、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四)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禽流感感染患者的病区(房)。.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根据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用于
15、疑似或确诊患者的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五)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
16、穿隔离衣。()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六)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应当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患者出院、转院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