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67789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5.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历史必修必修 人教版人教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 1新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导入2 2学习目标诠解学习目标诠解3 3课前自主学习课前自主学习4 4课堂探究研析课堂探究研析5 5随堂达标训练随堂达标训练6 6课课 时时 作作 业业新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学习目标诠解学习目标诠解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法指导1了解汉、唐、宋、元加强中央了解汉、唐、宋、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中央集权的发展集权的措施,认识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趋势。2掌握汉、唐、宋、元加强君主掌握汉、唐、宋、元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认识君主专制的发展专

2、制的措施,认识君主专制的发展趋势。趋势。3掌握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掌握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基本史实,认识选官用官制举制的基本史实,认识选官用官制度的发展变化。度的发展变化。4认识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认识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度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1重点:重点:掌握唐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掌握唐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史实。制度的基本史实。2难点:难点:认识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认识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特点。的发展演变特点。【学法导引】【学法导引】1按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两条主线,从地按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两条主线,从地方机构、中央官制和选官

3、制度的演变方面方机构、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的演变方面分析认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认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运用史论结合方法分析认识中国古代政运用史论结合方法分析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其影响。治制度的发展演变特点及其影响。课前自主学习课前自主学习一、中央集权的发展一、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代汉代(1)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了王国问题。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了王国问题。(2)武帝:在景帝平定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的基础上,颁布“_”,中央,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集权得到加强。2唐朝唐朝(1)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_,节度

4、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自主权。,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自主权。(2)安史之乱后形成的安史之乱后形成的_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推恩令推恩令节度使节度使藩镇割据藩镇割据3北宋北宋(1)措施措施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_。行政上:中央派行政上:中央派_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2)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5、,加强了中央集权。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禁军禁军文官文官4元朝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度(1)内容: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内容: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边远民族地区设_。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2)影响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_的开的开端。端。宣慰司宣慰司省制省制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二、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汉朝(1)中央机构的变化中央机构的变化汉初,丞相集决

6、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_、侍、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中等,参与军国大事。(2)影响:相权削弱,皇权加强。影响:相权削弱,皇权加强。2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尚书令尚书令3隋唐隋唐(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_和执行。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尚书省下设吏、_、礼、兵、刑、工

7、六部。、礼、兵、刑、工六部。(2)影响影响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代所沿袭。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后代所沿袭。审议审议户户4北宋北宋(1)中央机构中央机构设立设立_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增设参知政事、增设参知政事、_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影响: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5元朝元朝(1)

8、中央机构中央机构设设_,替代前代的三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是最高中书省是最高_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影响: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影响: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中书门下中书门下枢密使枢密使中书省中书省行政行政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察举制察举制(1)时期:时期:_代。代。(2)建立: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建立: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3)影响:影响:_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

9、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1)时间:时间:_时期。时期。(2)影响: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影响: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人,很难出任高官。汉汉孝廉孝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3科举制科举制(1)时期:隋朝至清朝。时期:隋朝至清朝。(2)过程过程隋文帝时开始采用隋文帝时开始采用_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开始设立隋炀帝时开始设立_科,科举制形成。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3)作用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打破

10、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分科分科进士进士思考思考上面漫画反映了什么朝代的什么制度?有何影响?上面漫画反映了什么朝代的什么制度?有何影响?答案答案提示:西汉实行的提示:西汉实行的“推恩令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强。辨析西汉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辨析西汉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1)相同点:二者都自上而下地削夺地方权力,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相同点:二者都自上而下地削夺地方权力,把地方的行政权、

11、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的权力。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的权力。(2)不同点:西汉是通过平叛战争和颁布不同点:西汉是通过平叛战争和颁布“推恩令推恩令”等方式逐步削夺地方权等方式逐步削夺地方权力;北宋是通过将地方兵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等方式削夺地方权力。力;北宋是通过将地方兵权、行政权和财权收归中央等方式削夺地方权力。点拨点拨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权力不相同。唐朝的中书省掌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权力不相同。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核,再经皇帝决断,所以,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核,再经皇帝决断,所以,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

12、其权力比唐朝的中书省要大得多。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其权力比唐朝的中书省要大得多。阐释阐释察举和征辟察举和征辟察举是西汉选官常用的方式,指的是由地方官员将其辖区内的人才推荐给察举是西汉选官常用的方式,指的是由地方官员将其辖区内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的方式。此外,皇帝和高级官员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做官。由朝朝廷的方式。此外,皇帝和高级官员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做官。由朝廷征聘的官员为廷征聘的官员为“征征”,由高级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为,由高级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为“辟辟”,二者统称为,二者统称为征辟。征辟。课堂探究研析课堂探究研析1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宋。分化事权,相互牵制,如北

13、宋。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如元朝实行行省制度。3加强监察制度,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加强监察制度,如汉朝设刺史,北宋设通判。4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中央直接掌控地方的部分权力,如北宋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5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实行一些特殊的管理制度,如汉武帝的“推恩令推恩令”。主题一从汉至元中央对地方加强管辖的基本特点主题一从汉至元中央对地方加强管辖的基本特点推恩令推恩令 材料二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

14、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骑所过,莫不溃败。朱熹朱子语类朱熹朱子语类材 料 二 反 映 了 宋 代 采 用材 料 二 反 映 了 宋 代 采 用_的方式加强中央集的方式加强中央集权。权。材料三材料三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为地使

15、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面。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思考思考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地方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何创新?行政制度有何创新?答案答案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打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打破了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通破了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通过人为因素的设置,加强了中过人为因素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分化事权分化事权典例试做典例试做1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体现了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体现了()C 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B皇权不断得到强化皇权不断得到强化C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郡县制到

16、行省制的演变解析解析从题中图片分析可知,图一反映的是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图从题中图片分析可知,图一反映的是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图二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大大加二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由此可知,本题选强。由此可知,本题选C项。项。1演变趋势演变趋势(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议及品评演变为考试。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议及品评演变为考试。(3)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17、、客观的原则。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主题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主题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2积极影响积极影响(1)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命权,既树立起绝对的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稳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命权,既树立起绝对的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员队伍,

18、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长治久安。品行品行 门第门第 典例试做典例试做2隆平集载:隆平集载:“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材料所反映的选官方式材料所反映的选官方式()A主要依据军功选拔人才主要依据军功选拔人才B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人才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人才C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做官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做官D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解析解析根据对材料信息根据对材料信息“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隋大业中,始设进士科,至唐为盛”的理解,的理解,反映的是科举制。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反映的是科举制。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D项正确。项正确。A项指的是项指的是军功爵制度,军功爵制度,B项指的是察举制,项指的是察举制,C项指的是九品中正制。项指的是九品中正制。D 随堂达标训练随堂达标训练课课 时时 作作 业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3课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