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史料的搜集一、史料及史料的种类二、史料搜集的方法、确定选题和史料的搜集范围、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搜集史料、分类搜集法、追踪搜寻法、通过调查、采访收集口碑资料、注意从考古发掘中搜集新史料、通过平时读书和阅报积累资料三、史料辨伪的方法、明代胡应麟四部真伪的辨伪八法与梁启超的辨伪十二条公例四、史料校勘的方法、如何校勘()依据善本,辅之以其他佐证()注意校勘的方法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第六章第六章 历史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的方法 认识史料鉴别与考证的重要性,认识史料鉴别与考证的重要性,了解历史文献中伪事产生的原因。了解历史文献中伪事产生的原因。掌握考辨史料的方法,通过一掌握考辨史料的方法,通过一定
2、的例证,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定的例证,使学生初步具有分析、考辨、运用史料的能力,明确史料考辨、运用史料的能力,明确史料考辨的要求、目的,防止为考证而考辨的要求、目的,防止为考证而考证,为历史研究奠定基础考证,为历史研究奠定基础。一、史料鉴别的重要性一、史料鉴别的重要性正确真实的史料是历史研究正确真实的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条件。的前提条件。史料鉴别不但是历史研究的史料鉴别不但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也是史家的基本功。基础,也是史家的基本功。辨伪法先辨伪书,辨伪法先辨伪书,次辨伪事。伪事与伪次辨伪事。伪事与伪书异,伪书中有真事,书异,伪书中有真事,真书中有伪事也。事真书中有伪事也。事之伪者与误者又异,之
3、伪者与误者又异,误者无意失误,伪者误者无意失误,伪者有意虚构也。有意虚构也。梁启超二、伪事产生的原因二、伪事产生的原因 伪事的产生,主要的根源在于史家的社会历史观和所处的阶级、社会地位的局限性。有些史实虽非伪,而很多存在言之过当者。子贡云:子贡云:“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甚。”其原因在于其原因在于“俗人好奇,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不奇,言不用也,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则听者不惬于心”(王充语),有些,有些史料皆有史料皆有“真迹放大真迹放大”之弊。之弊。伪事的产生也有由于传闻 失实,或史籍难
4、稽,记忆失真而造成的。伪事的产生和史家著述旨趣、品德、学识等方面也有直接关系。三、伪事考证的方法求源法求源法:考证史实,要追寻考证史实,要追寻史实的来源。一般讲,同样内史实的来源。一般讲,同样内容的史料,要优先选择时代最容的史料,要优先选择时代最早的记载。早的记载。反证法反证法:举出有力的反证以举出有力的反证以判断是非。即判断是非。即 梁启超所喻梁启超所喻“以以矛陷盾矛陷盾”。旁证法旁证法:利用本书以外的资料利用本书以外的资料作为依据,对其中一史实加以他作为依据,对其中一史实加以他证或补证,达到考证史事的目的。证或补证,达到考证史事的目的。理证法理证法:前代的事未必皆有记前代的事未必皆有记载,
5、或原本有记载而现在已亡失或载,或原本有记载而现在已亡失或消毁,找不到任何证据,需要以学消毁,找不到任何证据,需要以学理作为判定是非的根据。理作为判定是非的根据。四、考证史事应注意的问题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运用科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充分吸收前人考证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在充分吸收前人考证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既博又专,建立合理的知识学习各种知识,既博又专,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结构。在考证中,应联系社会现实,充分重视史在考证中,应联系社会现实,充分重视史学的社会功能,善于抓住主要问题,透过现学的社会功能,善于抓住主要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防止为考据而考据。象看本质,防止为考据而考据。思考练习思考练习:1、史料鉴别的重要性?2、考辨伪事的方法?附参考书目:附参考书目:1、廿二史考异钱大昕2、十七史商榷王鸣盛3、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4、观堂集林王国维5、历史科学概论参考资料葛懋春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