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470381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PPTX 页数:381 大小:34.5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1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1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1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1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一专题一 中国中国古代古代史史中国古代史按照通史复习时,一般设计为六个阶段:中国古代史按照通史复习时,一般设计为六个阶段:先秦时期(远古时期公元前先秦时期(远古时期公元前221221年)年)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秦汉时期(公元前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1年秦朝统一公元年秦朝统一公元220220年曹魏建立)年曹魏建立)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220220曹魏建立曹魏建立581581年隋朝建立)年隋朝建立)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隋唐时期(公元隋唐时期(公元581581年隋朝建立年隋朝建立907907年

2、五代开始)年五代开始)古代中华文明的成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宋元时期(960960年北宋建立年北宋建立13681368年元朝灭亡)年元朝灭亡)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明清时期(明清时期(13681368年明朝建立年明朝建立18401840年鸦片战争)年鸦片战争)古代中华文明的衰落古代中华文明的衰落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备考需要关注的核心概念复习备考需要关注的核心概念: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 分封

3、制、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礼法制度、文化传承、礼法制度、文化传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府三司制度、二府三司制度、科科举制度举制度、贵族政治、官僚政治、自然经济、贵族政治、官僚政治、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工官制度、国有专营制度、小农经济、工官制度、国有专营制度、重农重农抑商制度、海禁政策抑商制度、海禁政策、城市建制、工商业市、城市建制、工商业市镇、镇、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市民阶层、天人感应、市民阶层、天人感应、道统思想,玄学、心学、理学,格物致知、道统思想,玄学、心学、理学,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经世致用。中国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特点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古

4、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早期国家政治制度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奴隶制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夏、商、周夏、商、周(BC2070年年 BC476年)年)秦朝秦朝清朝清朝(BC221年年 AD1912年)年)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夏商与西周,夏商与西周,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辽夏金元,明清王朝完。宋辽夏金元,明清王朝完。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夏商周的政治夏商周的

5、政治 (一)原始社会(远古时代)的起源:远古时代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落后生产力极为落后,人类人类必须依靠集体的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力量,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抵御外来侵袭,才能生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抵御外来侵袭,才能生存。因此,因此,选贤以能是时代赋予的必然选择选贤以能是时代赋予的必然选择。(但其真实性(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一直存在争议。)中国历史上的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王朝更替,多有以多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后世所谓的禅让,多是朝中权臣胁迫皇帝退位,为的。后世所谓的禅让,多是朝中权臣胁迫皇帝退位,为避免避免“不忠不忠”的骂名,便打着禅让的旗号,的骂名,便打着禅让

6、的旗号,以取得合法以取得合法性与正统性性与正统性。220年,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年,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265年,曹魏年,曹魏元帝曹奂禅让给元帝曹奂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西晋武帝司马炎。(二)、夏商的政治制度(二)、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夏朝的政治: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传子取代了传贤,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传子取代了传贤,家天下家天下取代了取代了公天下公天下;宗族关系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约公元前约公元前20702070年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年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阶级对立和国家产私有制发展的必

7、然产物;是阶级对立和国家产生发展的产物。生发展的产物。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父死子继,兄终弟及。(1)创立者:)创立者:(2)特点:)特点:(3)实施必然性:实施必然性:(4)传承方式:)传承方式: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夏商周的政治夏商周的政治注意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表述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夏朝王位世袭制确立表述方式的多样化:a.a.代替代替 b.b.代替代替“天下为公天下为公”c.c.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1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史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史事实反映了()A不断变化的人才标准 B不断变迁的统治模式C不断改变的社会形态 D不断趋向文明的历史进

8、程模拟训练2 2史记史记夏本纪写道:夏本纪写道:“益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让帝禹之子启。禹之子启。”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同一件事同一件事有两种不同记述说明有两种不同记述说明()A)A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B B标标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志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 C前后两种史料记载都有道理前后两种史料记载都有道理D D对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根据材料根据材料“益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禹

9、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让帝禹之子启启”“”“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可得出两种记载都可得出两种记载都认可启的地位,说明当时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认可启的地位,说明当时对启取得最高统治权都认同,D D项正确。项正确。家天下:概念解析概念解析管理天下的权力在一家分配、世袭公天下:管理天下的权力不在一家分配世袭,就是按才干政绩在全天下选拔、任用官员的理念。宗族关系:以父亲血缘纽带划分的家族关系礼记礼记礼运篇礼运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10、,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概念解析概念解析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大同社会:就是禹以前的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公有、推举贤能为首领的理想社会礼记礼记礼运篇礼运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子孙继承,理所当然),

11、城郭沟地为固,礼义以(子孙继承,理所当然),城郭沟地为固,礼义以为纪(制定礼教和法律),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为纪(制定礼教和法律),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阶级制度),以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阶级制度),以立田里(划分疆界,土地私有),以贤勇知(蓄养立田里(划分疆界,土地私有),以贤勇知(蓄养武夫谋士为己用),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武夫谋士为己用),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是谓小康。此起是谓小康。”概念解析概念解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以礼制纲纪为统治手段,财产私有的阶级社会模拟训练3(20192019新课标全国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卷高考2424)据

12、学者考订,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商朝产生了1717代代30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11代代1212位王。这反映出(位王。这反映出()A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B B知识点解读知识点解读此前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民主推选、传贤,天下为此前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民主推选、传贤,天下为公。夏启开创王位世袭、传亲公。夏启开创王位世袭、传亲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等,天下为家;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等,天下为家;容易产生三

13、对矛盾容易产生三对矛盾子与子之间,弟与弟之间,弟与子之间子与子之间,弟与弟之间,弟与子之间,但,但政权政权的私有化是原始社会解体的必由之路,是历史的一个进步的私有化是原始社会解体的必由之路,是历史的一个进步。夏商的政治制度夏商的政治制度2 2、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1 1)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实行宗法制,父子相传、兄终弟及。(2 2)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国家大事通过占卜决定。(3 3)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中央:中央:设置相、卿士等职官直接统治王畿,即内服制度 地方:地方:封侯、伯作为方国,实行间接统治,即外服制度2 2、商朝的政治制度:、商朝

14、的政治制度:(1 1)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实行宗法制,父子相传、兄终弟及。(2 2)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国家大事通过占卜决定。(3 3)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中央:中央:设置相、卿士等职官直接统治王畿,即内服制度 地方:地方:封侯、伯作为方国,实行间接统治,即外服制度(4)政治特点:以 为纽带,实行 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 决策4.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A.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 B.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C.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D.

15、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B 5 5.商代的商代的占卜占卜多由贞人(巫人)解释并宣示神意。从已多由贞人(巫人)解释并宣示神意。从已经发现的经发现的卜辞来看,商代前期占卜的范围非常广泛,后卜辞来看,商代前期占卜的范围非常广泛,后期的范围则大为缩小;前期的卜辞多为贞人的解释和发期的范围则大为缩小;前期的卜辞多为贞人的解释和发布,后期则成为商王行止的记录。这反映了商代(布,后期则成为商王行止的记录。这反映了商代()A.A.商王不得不借助神权来维护其统治商王不得不借助神权来维护其统治 B.B.巫人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巫人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 C.C.神权对王权的巩固存在着双重效应神权对王权的

16、巩固存在着双重效应 D.D.商王把持着沟通人神间沟通的特权商王把持着沟通人神间沟通的特权试题解析试题解析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商朝时期的占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商朝时期的占卜在前期有很强的维护王权的作用,但是在后来也会制约着卜在前期有很强的维护王权的作用,但是在后来也会制约着王权,成为国王行动的记录。王权,成为国王行动的记录。6 6、甲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如商王把一些甲骨文中绝大部分是占卜的记录,如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兽骨上,然后让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兽骨上,然后让“贞人贞人”(掌占卜的官吏)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掌占卜的官吏)进行占卜预测事情吉凶并将结果作为决策

17、的重要依据。这反映了商朝政治并将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这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突出特点是(的突出特点是()A A神权高于王权神权高于王权 B B神权即王权神权即王权 C C王权源于神权王权源于神权 D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D【解析解析】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商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是因为商王用占卜作为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因为商王用占卜作为维护其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A A、B B、C C三项均与此信息不符。故三项均与此信息不符。故D D项正确。项正确。(二)商 周 时 期 的 政 治 制 度2 2、西周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1 1)分封

18、制:)分封制:目的:目的:以藩屏周,拱卫王室,维护西周政权统以藩屏周,拱卫王室,维护西周政权统治。治。原则:原则:按宗法按宗法血缘血缘关系,关系,天子天子建国、建国、诸侯诸侯立家。立家。对象:对象:王族(主体)、功臣、王族(主体)、功臣、前朝旧贵族、前朝旧贵族、姻姻亲、古代帝王后代。亲、古代帝王后代。内容:内容:周天子分封周天子分封土地、物资、武装、人口土地、物资、武装、人口给诸侯。给诸侯。诸侯诸侯要对天子要对天子服服从政令、朝觐述职从政令、朝觐述职(政治义(政治义务);务);交纳贡赋、提供劳役交纳贡赋、提供劳役(经济义务);(经济义务);随随军出征军出征(军事义务)(军事义务)等等义务。义务

19、。(二)商 周 时 期 的 政 治 制 度2 2、西周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1 1)分封制:)分封制:特点: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间接统治,中央集权程层层分封,等级森严;间接统治,中央集权程 度不高。度不高。评价:评价:国家政权更加严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稳国家政权更加严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稳定了政治秩序,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拥有至尊权威,定了政治秩序,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拥有至尊权威,促进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促进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促进边远地区开发,扩大统治区域。促进中原地区促进边远地区开发,扩大统治区域。促进中原地区与边远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扩大

20、了西周政治文化影与边远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扩大了西周政治文化影响力,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础,增强了中响力,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华民族的凝聚力。诸侯独立性相当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分封制诸侯独立性相当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分封制被破坏,不利于中央集权。被破坏,不利于中央集权。对后世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历史遗存历史遗存):):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在后世朝代的变异:在后世朝代的变异:西汉西汉、两晋、明初、清初都曾实行分封。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此类的分封多是郡县、两晋、明

21、初、清初都曾实行分封。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此类的分封多是郡县制的补充,制的补充,大多数的封王没有领土与封民,只能衣食租税,没有政治实权大多数的封王没有领土与封民,只能衣食租税,没有政治实权。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影响中国的风俗文化:如同姓不婚、秦晋之好。影响中国的风俗文化:如同姓不婚、秦晋之好。分封制的影响分封制的影响 不过应该注意到,周

22、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不过应该注意到,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一只是其中一。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往用维持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维持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关系。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7.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大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

23、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这表明A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C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D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而没有强调地方自治政权的普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而没有强调地方自治政权的普遍建立,故遍建立,故A A项错误;由材料中项错误;由材料中“本大而末小本大而末小”“”“王臣公,公臣大夫,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大夫臣士等君臣隶属关系等君臣隶属关系”可知,题干重在强调分封制王权至上、等级可知,题干重在强调分封制王权至上、等级森严、强本弱末的根本原则,故森严、强本弱末的根本原则,故B B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分封制的覆盖范项正确;题干

24、没有反映分封制的覆盖范围,故围,故C 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下的隶属关系及等级秩序,而没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下的隶属关系及等级秩序,而没有明确受封诸侯的义务具体是什么,故明确受封诸侯的义务具体是什么,故D D项错误。项错误。8 8、周代分封制是周代分封制是“本大而末小本大而末小”,“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以构成,以构成“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等君臣隶属关系。据材料可知等君臣隶属关系。据材料可知()

25、A A周代国家地方自治政权普遍建立周代国家地方自治政权普遍建立 B B王权至上、强本弱末是根本原则王权至上、强本弱末是根本原则C C分封地域覆盖了中华民族发祥地分封地域覆盖了中华民族发祥地 D D受封诸侯有受封诸侯有“以供王职以供王职”等义务等义务B B(二二)商 周 时 期 的 政 治 制 度)商 周 时 期 的 政 治 制 度2 2、西周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2 2)宗法制:)宗法制:内容: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分配内容: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分配政治经济权益,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政治经济权益,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目

26、的:保证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目的:保证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核心: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特点:将血缘宗法关系与政治等级关系相结合,特点:将血缘宗法关系与政治等级关系相结合,即政权与族权结合。即政权与族权结合。评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团结,强化王评价: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团结,强化王权,促进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的形权,促进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的形成;强化了贵族的特权地位,不利于社会阶层成;强化了贵族的特权地位,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对中国社会结构影响深远。流动;对中国社会结构影响深远。知识延伸知识延伸长子继承制中的特殊情况:如何保证王位继承人的惟一性,避免权力分争?

27、长子继承制中的特殊情况:如何保证王位继承人的惟一性,避免权力分争?嫡长子继承制度的一个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度的一个原则是:在这个原则中,关键是在这个原则中,关键是“长长”、“贤贤”、“贵贵”,“贵贵”是指身份(第一标是指身份(第一标准);准);“长长”是指年龄(第二标准);是指年龄(第二标准);“贤贤”是指才能(第三标准)。如果是指才能(第三标准)。如果兄弟二人是双胞胎,而且又都是嫡子,在这种情况下,兄弟二人是双胞胎,而且又都是嫡子,在这种情况下,“年均以德年均以德”、“德德均则卜均则卜”。这样,宗法制也就保证了继承人的惟一性和制度的稳定性。这样,宗法制也就保证了继承人的惟一性和制度的稳定性。

28、知识点解读知识点解读大宗和小宗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嫡长子是大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嫡长子是大宗;余子是小宗。周天子是余子是小宗。周天子是“天下天下”大宗,诸侯是大宗,诸侯是“国国”的大宗,卿大夫是的大宗,卿大夫是“家家”的大宗。大宗与小宗具有双重关系,血缘上一般是的大宗。大宗与小宗具有双重关系,血缘上一般是兄弟关系兄弟关系,政,政治上绝对是治上绝对是君臣关系君臣关系。从亲疏看,嫡、长是亲,庶、幼为疏。从尊卑看。从亲疏看,嫡、长是亲,庶、幼为疏。从尊卑看,嫡、长是尊,庶、幼是卑。,嫡、长是尊,庶、幼是卑。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家祠家祠太庙太庙家谱家谱NoImage宗法制

29、的历史遗传(对后世的影响)宗法制的历史遗传(对后世的影响)封建政治:封建政治:封建社会中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原则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原则;对;对祖宗的崇祖宗的崇拜拜;“家国同治家国同治”的政治理念。的政治理念。社会习俗:社会习俗:后世的后世的百家姓百家姓丛书,丛书,家族家谱家族家谱修订、修订、宗祠家庙宗祠家庙的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祖扫墓等。思想观念:思想观念:忠孝忠孝等伦理观念;等伦理观念;“国国”与与“家家”不可分的意识不可分的意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重视

30、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等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唯亲等现象。等现象。西周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要点突破深化拓展解析:材料解析:材料“西周的封建社会西周的封建社会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存在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体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体现了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现了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故C C正确;西周尚未形成权力正确;西周尚未形成权力集中的体制,故集中的体制,故A

31、 A错误;错误;“家天下家天下”取代取代“天下为公天下为公”在夏朝已经开始,在夏朝已经开始,故故B B错误;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西周时期没有错误;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西周时期没有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D D错误。错误。9 9、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A.A.实

32、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B.B.“家天下家天下”开始取代开始取代“天下为公天下为公”C.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D.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 C10.10.在中国古代司法过程中,在中国古代司法过程中,“我们可以说我们可以说家族是最初级的司法机构,家族团体以内的纠家族是最初级的司法机构,家族团体以内的纠纷及冲突应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解处理,才纷及冲突应先由族长仲裁,不能调解处理,才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由国家司法机构处理”。这一现象说明。这一现象说明()A A宗法观念取代法律制度宗法观

33、念取代法律制度B B族长是政府基层的法官族长是政府基层的法官C C国家司法机构名存实亡国家司法机构名存实亡D D宗法影响法律执行过程宗法影响法律执行过程11.11.(20222022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模拟预测)西周初年,彝铭中的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模拟预测)西周初年,彝铭中的“福福”以事神致福为框架;西周中期以降,随着世族的形成和周人政治经验的以事神致福为框架;西周中期以降,随着世族的形成和周人政治经验的积淀,西周贵族在铭文中先后累加了以型效祖先威仪,履行政治规范求积淀,西周贵族在铭文中先后累加了以型效祖先威仪,履行政治规范求福的论述,即以德求福福的论述,即以德求福 。这一变化。这一变化 A A

34、体现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体现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B B反映了宗法制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宗法制的形成和发展 C C淡化了政治中的贵族色彩淡化了政治中的贵族色彩D D折射出早期人文精神的意蕴折射出早期人文精神的意蕴D【解析】根据材料【解析】根据材料“以事神致福为框架以事神致福为框架”“”“累加了以型效祖先威仪,履累加了以型效祖先威仪,履行政治规范求福的论述,即以德求福行政治规范求福的论述,即以德求福 ”可知可知“福福”的变化中加入的变化中加入“德德”的成分,折射出早期人文精神的意蕴,的成分,折射出早期人文精神的意蕴,D D项正确;体现了神权和王权结合项正确;体现了神权和王权结合的是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排

35、除的是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排除A A项;宗法制一血缘为纽带,材料信息并项;宗法制一血缘为纽带,材料信息并没有涉及,排除没有涉及,排除B B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贵族色彩的程度,排除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贵族色彩的程度,排除C C项。故项。故选选D D项。项。(二二)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 2、西周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3 3)礼乐制度:周礼)礼乐制度:周礼1.1.概念:概念:“礼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制度和礼仪规定。“乐乐”是配合是配合“礼礼”进行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的乐舞。2.2.目的:目的: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

36、宗法制。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3.3.内容: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祭神、结婚、丧葬等,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4.4.作用: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5.5.瓦解:瓦解:春秋时期出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的局的局面。面。西周的礼乐制度西周的礼乐制度

37、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它名目繁多,有吉礼、嘉礼、凶礼、宾礼、军礼等。他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如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王九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肉干)、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猪肉)、卿大夫五鼎(羊、乳猪、干鱼、干肉、牲肚)、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乐舞数量也有差异。礼乐制度自周公制定后,任何人都不能修改。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礼乐制礼乐制【礼礼】:基本的社会典章制度,规定着贵族社会生活和国基本的社会典章制度,规定着贵族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贵族

38、在衣、食、住、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使贵贱有差、尊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卑有别、长幼有序。【乐乐】:是指音乐,但已超越了音乐,是在宗庙中,在族是指音乐,但已超越了音乐,是在宗庙中,在族长乡里间,在父子长幼闺门之内等社交场合沟通长乡里间,在父子长幼闺门之内等社交场合沟通情感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唤起血缘亲情感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唤起血缘亲情,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亲近感,情,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亲近感,从而化解因为从而化解因为礼的等级化、秩序化而引起的种种对立感和心理礼的等级化、秩序化而引起的种种对立感和心理矛盾。乐讲和同

39、。矛盾。乐讲和同。礼乐制:周代为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礼乐制:周代为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身份身份使用乐器使用乐器乐舞的规乐舞的规模模天子天子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6464人人诸侯诸侯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4848人人卿大夫卿大夫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3232人人士士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1616人人12.12.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A A贵族生活腐化贵族生活腐化 B B血缘色彩浓厚血缘色彩浓厚C C音乐发展迅速音乐发展迅速 D

40、D社会等级森严社会等级森严13.13.樊树志指出,一个社会不承认差异,就没有动力,但樊树志指出,一个社会不承认差异,就没有动力,但是一个社会只讲差异,不讲和同就无法和谐稳定,据此是一个社会只讲差异,不讲和同就无法和谐稳定,据此判断下列制度能够既体现差异又体现和谐的是(判断下列制度能够既体现差异又体现和谐的是()A A分封制分封制 B B宗法制宗法制C C礼乐制度礼乐制度 D D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制14.14.材料一:材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

41、,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插队”进进去,去,很像很像“掺沙子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王家范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中国历史通论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掺沙子”的意图。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

42、生了怎样影响?意图:意图:影响:影响: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形成了二元体制。形成了二元体制。材料二:材料二: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二人(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租)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祔(新死者附祭于先租)姑。姑。”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

43、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还尔太子!”材料二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三思立,庙不袝姑三思立,庙不袝姑”的现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使武则天的现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使武则天“感悟感悟”的历史因素。的历史因素。问题:问题:原因:原因:历史因素:历史因素:最高统治权的继承问题。最高统治权的继承问题。中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武则天与武三思是中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武则天与武三思是姑侄关系,并非母子关系,因而按宗法制度,姑侄关系,并非母子关系,因而按

44、宗法制度,武三思成为皇帝也是武三思成为皇帝也是“庙不祔姑庙不祔姑”。父系血缘关系或父系血缘关系或“家天下家天下”政治、礼乐制度等。政治、礼乐制度等。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争霸。争霸。春秋五霸先后出现。各诸侯国以尊王为春秋五霸先后出现。各诸侯国以尊王为旗帜,建立霸业,实质是奴隶主的掠夺战争。旗帜,建立霸业,实质是奴隶主的掠夺战争。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 秋战 国 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兼并。齐楚秦燕赵魏韩等战国七雄同时并存。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兼并。齐楚秦燕赵魏韩等战国七雄同时并存。各国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各国以统一为目标,攻城灭国。3.3

45、.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权更替,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权更替,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二)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春秋争霸春秋争霸 1.背景:背景:东周时期,周王室控制力削弱,东周时期,周王室控制力削弱,“天下共主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的地位丧失。诸侯实力强大,诸侯实力强大,独立性独立性增强,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增强,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小诸侯国。2.春秋五霸:齐春秋五霸:齐 晋晋 楚楚 吴吴 越越 3.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影响: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逐渐瓦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变为的政治格局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46、春秋列国形势图2.起止时间:3.起始标志:4.时代特点:5.春秋五霸:公元前公元前770年年公元前公元前476年年平王东迁平王东迁争霸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宋襄说: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争霸春秋争霸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不再使用西周的法律,纷纷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春秋时期部分诸侯国不再使用西周的法律,纷纷自己进行立法,这说明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自己进行立法,这说明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D D项正确,项正确,C C项排除;项排除;材料未涉及诸侯争霸

47、战争,材料未涉及诸侯争霸战争,A 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加强,B B项排除;故选项排除;故选D D项。项。1515、春秋初期,各诸侯国一直沿用西周的法律。公元前春秋初期,各诸侯国一直沿用西周的法律。公元前536536年,郑国执年,郑国执政子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这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公,这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公元前元前513513年,晋国将范宣子所制刑书年,晋国将范宣子所制刑书“铸之于鼎铸之于鼎”,正式公布晋国的成,正式公布晋国的成文法。之后各诸侯国纷纷颁布本国法律。这一现象反映出文法。之后各诸侯

48、国纷纷颁布本国法律。这一现象反映出()A A各诸侯国间争霸战争频繁各诸侯国间争霸战争频繁 B B各诸侯国中央集权的加强各诸侯国中央集权的加强C C周天子的权威得到了巩固周天子的权威得到了巩固 D D西周的礼法制度遭到破坏西周的礼法制度遭到破坏D D16(2020年高考全国卷I,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D【解析解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

49、天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分封制下诸侯获得封位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根据的认可,根据“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可知楚王自立为王的做法是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对分封制的破坏,说明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 D项;项;A A项说法过项说法过于绝对,礼乐制度依然存在,排除;王位世袭制始终存在,并没有消于绝对,礼乐制度依然存在,排除;王位世袭制始终存在,并没有消亡,排除亡,排除B B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不能说明宗法关系开始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血缘关系,不能说明宗法关系开始解体,排除解体,排除C C项。故选项。故选D D项。项。战

50、国七雄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三家分晋: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晋国瓜分田氏代齐: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姜姓国君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姜姓国君经过长期纷争,最终形成齐、楚经过长期纷争,最终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史称“战国七雄战国七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群雄兼并、策士穿越、纵横捭阖的时代群雄兼并、策士穿越、纵横捭阖的时代战 国起止时间:起始标志:时代特点:战国七雄:公元前公元前475475年年公元前公元前221221年年三家分晋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田氏代齐兼并兼并齐、楚、秦、燕、赵、魏、韩齐、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4届新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