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第3版15公司治理.ppt

上传人(卖家):金钥匙文档 文档编号:470572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财务管理》第3版15公司治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高级财务管理》第3版15公司治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高级财务管理》第3版15公司治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高级财务管理》第3版15公司治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高级财务管理》第3版15公司治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公司治理公司治理 高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公司治理的含义公司治理的含义 狭义的公司治理解决的是因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 代理问题,它要处理的是公司股东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 关系问题; 广义的公司治理可以理解为关于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 利益分配的一系列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他界定的不 仅仅是企业与其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企业与其所有利 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一、公司治理一、公司治理 公司内部治理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对代理 人实施激励,从而在公司的各个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剩余控 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有效配置的一

2、套产权制度安排。 内部治理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 利益冲突,即代理问题;另一个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 的利益冲突。 (一)内部治理(一)内部治理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内部治理的 影响因素 股权结构 董事会结构 股权维度 股权集中度 董事会规模 董事长与CEO 的合一性 董事的从属性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外部治理则通过外部市场竞争体系来实现。公司外部 治理主要是基于市场竞争理论,通过公司外部市场体系 提供充分的公司经营信息和对公司经营者进行客观的评 价,从而形成一种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交易成本低廉的优 胜劣汰机制,以达到对公司经营者进

3、行有效激励和监督 的目的。 (二)外部治理(二)外部治理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外部治理的 影响因素 制度因素 外部市场 法律制度 政治制度 产品市场 资本市场 经理人市场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内部治理的基本特征是以产权为主线的内在制度安排,其治理 载体是公司本身。 外部治理是以竞争为主线的外在制度安排,其治理载体是市场。 从总体上看,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属于静态治理的范畴。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比较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比较 (三)相机治理(三)相机治理 企业的所有权安排具有状态依存性,当企业的某一利益相关

4、 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时,他必然要求改变既定的利益格局,进行 企业所有权的重新安排,这就是相机治理。 相机治理把公司治理视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当公司经营状况 发生变化时,公司治理的主体也要发生变化,公司控制权发生 转移,这样才有利于最容易受到损害的利益主体合法保护自己 的权益。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事前监督 事中监督 事后监督 一个完整的相机治理程序是一个全面监督的过程 包括三个阶段: 各主体在向公司投入专 用性资产之前,都应对 其进行全面的评价 相机治理主体尤其是股东会密切关 注公司的营运状况及管理者的行为, 这种监督一般由监督机构来执行 针对不同的状况和信 号,相机治理的

5、主体 采取不同的措施 二、公司治理理论二、公司治理理论 1 1、理论溯源:企业的契约理论、理论溯源:企业的契约理论 最有影响力的是 科斯(Coase,1937)最先讨论了其中的一个问题。在科斯 看来,企业存在的真正有说服力的理由应该是“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 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在市场交易时,交易 双方必然是明显或隐含的签订了某种契约,而在企业内,这些契约是 不必要的。因此,企业是“一个契约代替了一系列契约”。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2 2、股东治理模式下的公司治理理论、股东治理模式下的公司治理理论 (1 1)股东治理模式与股东利益最大化)股东治理模式与

6、股东利益最大化 股东治理模式把股东利益最大化最为公司的目标。在 典型的公司中,股东得到剩余回报(residual return) 并承受剩余风险(residual risk),从而实现股东回报 最大化就实现了社会财富最大化。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2 2)新古典经济学的公司治理理论:古典管家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公司治理理论:古典管家理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是一个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市 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信息和资本能够自由流动,企业处 于完全竞争的环境中。在这样的假设条件下,市场机制的运作 不需要任何成本,所以就不存在企业与市场机制之间的代替, 即利用企业内部

7、的行政决策部分的代替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这样,企业的所有者主导了企业的行为,企业经营者只是一个 按照所有者的命令行事的管家,不存在任何代理问题。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3 3)信息经济学的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的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两权分离,由于公司所有权的日益分散,作 为单个股东拥有的股份很少并且存在“搭便车”的机会主义倾向,使得 股东对经营者的控制力度大为降低,而对把公司的控制权让给了经营者; 作为经理革命完成的标志,经理主权以代替股东在西方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经理主权的日益强大,以及现代公司中股东对经理监督和激励力度

8、的下降,逐渐滋生了经理忽视股东利益的倾向。这一理论揭示了公司治 理结构的问题是由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引起的。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4 4)组织行为和组织理论的公司治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组织行为和组织理论的公司治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 唐纳森(Donaldson,1990)提出了一种与代理理论截然不同的理 论现代管家理论。 他认为,代理理论对经营者内在机会主义和偷懒的假定是不合适, 而且经营者对自身尊严、信用、内在工作满足的追求,会促使他们努 力经营该公司,成为企业资产的“管家”。现代管家理论认为,在自 律的约束下,经营者和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 第一节

9、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3 3、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的公司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的公司治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公司是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公司,债 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都投入了专用性资产,理应 获得管理公司经营和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股东 只是利益相关者之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有两个核心的问题,一是利益相关者认定,即 谁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二是利益相关者的属性,即管理者依据什 么来给予特定群体以关注。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4 4、企业所有者治理理论、企业所有者治理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是,企业归物质资本所有者(股东)、人力

10、资本 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和借入资本所有者(债权人)共同所有 和共同治理,企业所有权由这三类资本所有者共同分享,物质资本 所有者在企业治理中居于主导地位。 第一节第一节 、公司治理概述、公司治理概述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 大会 董事 会 管理 层 监事 会 (一一)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最高权力机构 根据形式正式与否,股东大会主要分为股东大会年会和临时股 东大会两种。 股东大会年会是依据法律规定必须每年召开一次的全体股东大 会,其议题主要是讨论和审定公司重大事项,应于上一会计年度 结束后的6个月内举行。 临时股东大会属于临时性的特别会议,讨论一些非常问题。

11、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的投票表决制度分为一股一票制、表决权限制、委托 投票制和累积投票制。 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 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股东大 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 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 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 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的职权股东大会的职权 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选举和更换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决定有

12、关董事、监事的报 酬事项 审议批准董事会的报告 审议批准监事会或者监事的报告 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对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 修改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二)董事会(二)董事会最高决策最高决策机构机构 高度分散的股权导致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二者之 间有一个董事会,一方面作为股东大会的代理人,对公司 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另一方面又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选择、 评价和监督,这二者又是一个委托代理关系

13、。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召集股东会会议,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以及发行公司债券的方案 制订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方案 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及其报酬事项,并根据经理的提名 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及其报酬事项 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决策 监督 职能职能 执行董事 公司主要执行人员,他们主要承担经营决策职能 非执行董事 外部董事,不承担执行

14、职责,他们的职责主要是选择评价 和监督经理人员 董事分类董事分类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董事 指股东、经理人、雇员或关联交易相关人员 外部董事 又分为关联董事、灰色董事和独立董事 董事分类董事分类 按董事是否为公司雇员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会 治理或提名 委员会 薪酬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 执行委员会 战略委员会 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董事会下设的专门委员会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独立董事有四个最重要的特征: 独立董事来自于公司外部 独立董事往往具有良好的素质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独立董事与所任职公司没有任何关联关系 独立董事的主要

15、作用是监督管理层、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 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独立董事的内涵包容于外部董事的范畴之中,具有比外部董事 更为严格和独立的任职标准。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部分,它的产生主要是为 了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独立董事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一 种制度安排,其治理结构中没有独立的监督机构,引入独立的外 部董事,是董事会更好的监督公司管理层,在英美法系国家中去 的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但是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环境与英美法系国家不同, 我国是二元制的治理结构,公司中

16、设有专门的监督机构 即监事会,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特有的一股独大的现象, 股票有很大比例是不能流通的,中小股东几乎没有话语 权,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董事如何能够代表中小股东的 利益进行对管理层的监督呢?如何完善中国的独立董事 制度呢?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三)监事会(三)监事会 监事会是股东大会领导下的一个专司监督的机构,是出 资者监督权的主体,与董事会并立,并对董事会和总经理 行政管理系统行使监督权的机构。作为出资者监督权主体, 监事会具有完全的独立性,监事个人平等地行使监督职权, 在实践中,监事会的组成是复合性的,除了股东以外,公 司职工、社会专家都可以被选为监事。 第二

17、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监事会的职权监事会的职权 检查公司财务 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 为进行监督 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是,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 纠正 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区别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区别 独立董事是董事会的正式成员,具有监事会无法具备的事前监督、内 部监督以及决策过程监督密切结合的特点,监事会制度具备独立董事制 度无法具备的经常性监督、事后监督以及外部监督三个特点,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在:一是独立董事是董事会内部的监控机制,而监事会是在董 事

18、会之外,与董事会并行的公司监督机构。二是要加强独立董事在审计 委员会的权利,其职权主要集中在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监督 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负责公司的内部制度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聘请或 更换上。而监事会则重点关注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公司内部财务状况、 高级管理人员的离任审计以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四)管理层(四)管理层 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层主要为总经理或经理人,也成 CEO(首席执行官),即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者,他既是 公司业务的执行机关,又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组织 者。 总经理是公司高级管理层的代表,是董事会聘任的日常 企业经营管理

19、的负责人,受雇于董事会,在董事会的授权 范围内经营企业,行使职权并承担责任。 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第二节、公司治理结构 总经理的职权总经理的职权 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 投资方案 拟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 案 拟定公司基本管理制度 制订公司的具体规章 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副经理、 财务负责人 聘任或解聘除应由董事会聘任 或解聘以外的负责管理人员 公司章程和董事会授予的其他 职权 经理应当遵守公司章程,忠实履行职务,维护公司 利益,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职权为自己牟取私 利,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 得侵占公司财产 经理不得挪

20、用公司资金或者将公司资金借与他人, 不得将公司财产以个人名义或者他人名义开立账户 存储,不得以公司财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其他个人 债务提供担保 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在公司同类的 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除公司章程 规定或者股东会同意外,不得同本公司订立合同或 者进行交易 经理除依法按照法律规定或者经股东会同意外,不 得泄露公司秘密 经理执行公司职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 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总经理的责任总经理的责任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关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定义,研究者众说纷纭,总的 来看,我们可以把公司治理机制看做一套制

21、度安排, 其目的是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 体,包括投资者、经理人、雇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安排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一)公司治理机制的类型(一)公司治理机制的类型 类别 项目 市场导向 银行导向 家族控制 转轨经济 实行国别 英美等国 德日等国 大部分东南亚和拉美 国家与地区 前苏联和中东欧等转轨 制经济国家 特点 所有权较为分散, 分散的股东不能有 效地监控管理层的 行为,“弱化所有 者(股东),强管 理者” 股权较为集中,银 行在融资和公司治 理方面发挥着巨大 的作用,企业还需 协调诸多利益相关 者的关系 核心为控股大股东、 经理层和广大大中小 股东

22、之间的利益冲突, 即“强家族大股东、 经理层,弱中小股东” 最大问题是内部人控制, 即经理层利用计划经济 解体后留下的所有者缺 位的真空对企业实行强 有力的控制,在某种程 度上成为实际的企业所 有者 优点 有利于培育活跃的 商业创新机制,加 速生产要素的积聚 和配置,并使管理 层能追求较为单一 的盈利目标 大股东数目少避免 了集体行为问题, 使股东对管理者控 制较为容易 大股东一般较积极的 参与公司的管理和决 策,有利于管理者和 所有者沟通协调 适应了较为混乱的法律 体系,是管理层具有特 殊时期特殊处理能力 缺点 对管理层监督失控, 易导致管理层只重 视短期盈利,利用 资本市场并购解决 代理问

23、题的代价过 高 管理层会在分散的 目标下谋取私利, 并购不活跃,某些 不易于通过直接监 管加以纠正的管理 失误和低效长期存 在 股权集中在家族手中, 上市公司是这些家族 牟取利益的工具,运 作较为不规范 管理者角色错位,伤害 了所有者利益 (二)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二)公司治理机制的设计 一般来说,机制设计理论需要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 信息成本问题,即所指定的机制是否只需要较少的信息 运行成本,较少的关于生产者、消费者及其他经济参与 者的信息;二是机制的激励问题,即在所制定的机制下, 能否使每个参与者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在客观效果 上达到设计者多要实现的目标。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

24、公司治理机制 现代机制设计理论把不存在代理成本时所实现的经济效率定义为最优效 率。然而,代理成本的现实存在表明,即使存在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等公司 治理机制,现代公司实际达到的经济效率总是次优的。次优理论决定了对于 不同的 公司,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公司的治理机制通常是不同的。不存在 适用所有类型企业和所有经济环境的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的使用是有成本和收益比较问题的,所以公司治理机制不 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应该是权变的、是有选择的、绝对不可以复制的。因 此公司治理机制设计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权力分配机制比较公司权力分配机制比较 对于公

25、司权利的转移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贝利和米恩斯 (Berly&Means)在1932年合著的经典著作现代股份公司与私有 财产,提出了“贝利米恩斯假说”,大公司的高速成长导致公 司的股权日渐分散,从而弱化了股东权利,于此同时经营者取得了 公司的控制地位。因此,公司应当为社会利益服务,“无论所有者 的要求或者管理者的要求都不能反对社会的持有利益”。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权力分配机制比较公司权力分配机制比较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利益相关者论对股东本位主义发起挑战,其核心 是公司的目的不能局限于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最大化才应是现代公司的经营目的,这不仅是

26、公平而且具有社会效率。 从总体上说,利益相关者可以划分为6种主体,即私人、社会事业机构、 企业法人、公司职工、政府、银行。由于美、日、德公司所有权结构和 评价公司治理结构优劣的标准各不相同,因而上述6种主体在公司治理结 构中所处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权力分配机制比较公司权力分配机制比较 美国 日本 德国 私人 相互持股公司 银行 社会事业机构 银行 相互持股公司 相互持股公司 政府 职工 职工 社会事业机构 政府 政府 私人 私人 银行 职工 社会事业机构 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权利分配中的地位(由高到低排序)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

27、制 公司约束机制比较公司约束机制比较 美国美国 日本日本 德国德国 以外部控制为主 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 采用单一的董事会制, 不设监事会 内部监督主要依靠公 司外部的非执行董事和 非常务董事进行 以内部约束为主 法人持股比例高,经 营者在公司中居于主导 地位 公司内部决策权与执 行权统一,对公司的监 督与约束主要来自相互 交叉持股的公司和银行 属内部约束方式 有股东大会、理事会、 监事会,实现了所有权、 经营权和监督权的相互 分离、均衡配置、严格 分工 银行是公司决策的重 要参与者 劳资共同决定制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激励机制公司激励机制 报酬激励 在现代企业中,两

28、权分离,股东和经营者利益目标不 一致导致了股权的代理成本。 从西方经理报酬计划看,激励性的报酬对经营者更有 吸引力。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短期激励分红 基于公司或个体绩效一段时期内的现金报酬 股票分红 基于工作年限、职位或超常绩效定期发放股票代替现金分红 延期报酬 奖金库或延期股票激励 股票期权 在特定时期以预先价格购买股票的权利 股票增值权 通常和股票期权一起授予,获得从授予日到支付日之间的股 价增值部分,可能是虚拟股票 受限制股票计划 如果经理留在公司超过一定时段而被授予的股票 长期激励绩效计划 基于会计角度的计划倾向于根据3-6年的时期内增进的绩效 来激励奖励经理

29、 养老金计划 经理退休后被支付的报酬安排,被安排在固定养老金计划中 无息贷款 通常是使经理能够负担通过股票期权计划购买可得的股票 人寿保险 公司同意补贴经理的人寿保险升水的计划 其它额外补贴 可能包括汽车、俱乐部成员资格、金融咨询服务、良好的服 务、医疗体检、残疾报酬计划以及再分配政策 美国企业经理报酬构成美国企业经理报酬构成 控制权激励控制权激励 在工业革命以前,所有者兼经营者在企业中拥有利益、权利和运营 的控制权。19世纪以后,职业经理人使得运营和权利从三项职能中分 化出来,所有者只拥有法律上和事实上的利益,而经营者却拥有法律 上和事实上的权利。掌握经营的控制权既满足了经营者优于他人的需

30、要,又使得经营者具有职位特权,享受职位消费,给经营者带来正规 报酬激励以外的物质利益满足。 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同,在企业中拥有主导力量的权利方也不同。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家族企业家族企业 内部监控治理模式的企业内部监控治理模式的企业 外部监控治理模式的企业外部监控治理模式的企业 股权集中,负债 率高,权利主要 控制在家族成员 中,经营者的激 励根本不是问题, 以血缘为纽带的 家族成员内达成 权力分配和制衡 负债率高,银行贷款是企业 主要筹资渠道。银行同股东 一样实质性参与监控,无论 银行是否对企业持股,作为 大投资人,在状况不好时拥 有控制权是有效的,甚至不 需要法院的

31、介入就能完全控 制企业。因此,经营者和银 行合作商榷,以免自己的职 位被剥夺。 虽然普通股拥有投票权,不集 中的股权控制权是弱的,而弱 股权就会造成强管理者,经营 者更容易掌握控制权,如果他 们拥有一定量的股份,少量的 股票利益并不能对经理提供足 够的激励去最大化利润,反而 给他们更大的激励耗费掉额外 的所得,并且随着股份的增加, 控制的权利增大。 控制权激励控制权激励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声誉激励声誉激励 管理学把声誉作为终极激励手段,经济学从追求利 益最大化的理性假设出发,认为经营者追求良好声誉 是为了获取长期利益。在经理市场上,如果说报酬是 经营者的价格信号,那么

32、声誉则是经营者的质量信号。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影响公司治理机制的因素影响公司治理机制的因素 1 1、企业目标、企业目标 企业目标体现了企业的功能定位,它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组织结构 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治理机制的设计也必须服从企业特定目标的需要。 盈利构成了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但具体到各类型的企业,其目标又呈 现出不同的特征企业目标的差异直接反映在企业的治理结构差别上,比如 为了实现社会性目标,政府可能以投资者的身份直接掌握某些企业的部分 控制权;为了体现员工的利益,企业可能在董事会中给于员工一定的发言 权。相应的,企业目标的变化也必然会导致治理结构的调整。 第三节第

33、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2 2、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阶段 现代企业发展经历了业主制、合伙制与公司制三个阶段。一般来说,业 主制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小,品质比较单一,治理结构上,业主集剩余 索取权、控制权及经营管理权于一身。合伙制企业由合伙人共同决策,共 同分享利益与承担风险,并负无限连带责任。在公司制形式下,管理的责 任被委托给具有专门管理技能的职业经理人,股东拥有剩余索取权与最终 控制权这种演变并不意味着后一种治理结构一定优于前一种,而是体现了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3 3、行业、行业 企业所处行业不同,面临的风险状况、

34、市场竞争态势也就大相径庭,这 些同样会影响到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 例如,竞争性行业无疑比垄断性行业面临更为残酷的竞争环境,为了生 存和发展,这些行业的管理者对市场的变化必须做出更为及时的反应,过于 僵化和集权的治理机制显然无法适应其要求。又如,我们对传统企业新兴高 科技企业进行对比,后者往往对管理层的创新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同时这种 创新能力和财务业绩的真正实现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单纯将公司当期的业绩 与个人的机构及利益挂钩不仅无法达到激励的效果,反而会损害公司的长远 发展目标,而以股权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显然更有效。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4 4、财务状况、财务状况 公司特定财

35、务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或者限制着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例 如,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如果发生高层管理者的变动,继任者往往从内部 提拔产生,但在公司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的情况下,如发生持续性亏损, 董事会更可能从外部寻找接任者。 相关研究显示,低劣的业绩往往导致大股东的更换,而大股东的更换在 大多数的情况下将导致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发生变化。同时,根据再融 资制度的安排,公司良好的业绩可以提供配股和增发的契机,如果上市公 司的非流通股大股东放弃这一权利,则非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重显然得到 提升。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5 5、法制条件、法制条件 在公司治理方面,如果一国的法律体系对股东

36、权益的保护力度较弱, 那么单个企业提高投资者保护将面临着较高的成本,公司治理水平一般 较低。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6 6、市场状况、市场状况 资本市场对于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约束作用,尤其是股票 上市的公众公司,其资本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自由权利随时都在对公司 经营者发挥一种鞭策和牵制的力量。 在竞争性市场中,购买者的选择和竞争者的压力将决定企业的产品能否 畅销,并对企业的经营行为形成一种客观和最终的评价机制。 发达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在促进经理人才流动的同时,也给在职经理人员 造成一种压力,迫使他们努力搞好企业的管理,否则会被其他经理人员代 替,而且可能造成自身

37、人力资本的贬值甚至身败名裂。 第三节第三节 、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机制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所谓公司治理模式是指一国为解决公司治理问题而制 定的一系列制度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的总称。 各个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文化差异、 法律制度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不尽相同的治理模式。 从当前世界范围来看,存在两种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 即以外部市场控制为主体的外部治理模式和以内部控制 为主的内部治理模式。 英美模式英美模式外部治理模式外部治理模式 特点 1、股权高度分散,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较弱 2、单层委员会制,董事会公司治理起到主要作用 3、强大的市场治理作用 4

38、、英美公司主要基于股票和股票期权等经济利益的激励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德日模式德日模式内部治理模式内部治理模式 德国治理模式的特点德国治理模式的特点 1、股权比较集中,银行参与公司治理 2、双层委员会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权责分明,相互制约 3、职工参与决策制 日本治理模式的特点 1、法人持股率高,经营者在公司中居于主导地位 2、公司内部决策权与执行权统一,监督和约束来自公司外部 3、主要通过事业型激励机制实现对经理人员的有效激励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英美与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英美与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 英美模式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39、 英美模式经营者有相当大的经营权,这在很大程度上保 持了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英美公司治理模式遵循的是“股东利益至上”的逻辑, 这非常有利于公司扩大规模 在英美模式中,市场能够有效地治理企业,政府能够更 多的从制度上引导企业 英美模式的优点英美模式的优点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英美模式的缺陷英美模式的缺陷 股权高度分散容易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容易出现 “内部人控制” 高度流动性的股票市场导致英美公司治理没有一个稳定 的资本结构 经理人员过分关注有利的财务指标而忽视公司长期绩效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德日模式的优点德日模式的优点 银行作为公司股东是

40、比较稳定的,能够有效地阻止公司的并购行 为,更注重长期的投资收益,是企业扩大规模以后的其他收入 法人之间的相互持股增加了股权结构的稳定性,相关企业能够保 持一种长期合作的态度 德日模式是一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将利益相关者纳入治 理结构,在企业决策时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德日模式的缺陷德日模式的缺陷 在于法人持股使利益各方的协商需要付出较高的交易成本,并 使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受到影响 市场机制特别是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难以充分发挥效力,当企 业内部监督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时就会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缺乏活跃的控制权市场,无法使某些代理问题从根本上得

41、 到解决 金融市场不发达,企业外部筹资条件不利,企业负债率高 有参与特定的企业经营活动、重视战略性利益的股东存在,由 于这些稳定股东的存在,市场对一企业的自由支配受到限制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 从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的发展看,两种治理模式正在相互靠近、 相互补充、相互吸引对方的优势。 公司治理结构本身是一种在特定的技术、市场条件下形成的制 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并不存在能够适应所 有时期、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治理结构。 虽然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具有趋同迹象,但是目前也不可能构 建出未来社会的具体模式,但却可以把未来治理模式的基

42、本特征 做一个概况,也就是指内外治理兼顾的共同治理模式。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一、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现状一、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现状 (一)我国公司治理发展背景回顾(一)我国公司治理发展背景回顾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仅仅是社会经济体制中执行生产任务的单位, 政企管理不分,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企业。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改革目标,确定国有企业改革目标和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从而使公司治理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同 时,公司治理问题在

43、国内是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相连的,为国有企业改 革服务业成为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一条主线。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二)我国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的简析(二)我国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的简析 许多公司治理结构变成了一个空架子,即“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流于形式”、“经营权侵蚀所有权”、“内部人控制”等各种问题交叉并存。 同时,为了不动摇 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在股权安排上引入了国有股、法 人股和公众流通股,其中,国有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在这种特殊股权结构 下,公司治理的核心不但包括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多的是控股 大股东和广大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虽然我国的一些企业经过企

44、业形态的转变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框 架的构筑,并参照国际上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原则建立了公司治理结 构的形式,但公司治理机制的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三)我国公司治理困境的文化根源(三)我国公司治理困境的文化根源 许小年认为,我国资本市场缺的不是资金,而是资本 文化、法律体系、监管职能、公司治理机制这四层制度 体系的支持。这四层制度构成一个“正金字塔”。 而我国现状正是一个“倒金字塔”型的制度结构,结 构导致了我国公司治理机制无法有效的发挥作用。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四)极不规范的我国公司治理现状(四)极不规范的我

45、国公司治理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基本是按公有制为主体 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市场经济规则、按劳分配与生产要 素分配相结合的模式在运行,但三者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 这是我国公司治理极不规范的根源所在。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所有者缺位 “内部人控制” 新老三会的矛盾 第四节第四节 、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C 5.C 6.A 7.A 8.C 9.A 10.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论述题 1、对独立董事概念的理解,关键是何谓“独立”。独立性是独立董 事的灵魂

46、,是独立董事的价值所在。全美公司董事联合会对“独立性” 的界定是非常明晰和简洁的,即一位独立董事将被认为是独立的,如果 他从未是该公司或者其任何一家子公司的雇员,并非公司雇员的亲戚, 不向公司提供任何服务,未受雇于向该公司提供主要服务的任何企业, 除董事劳务费外,不从公司获取任何报酬。独立董事有四个最重要的特 征:独立董事来自于公司外部;独立董事往往具有良好的素质与丰富的 实践经验;独立董事与所任职公司没有任何关联关系;独立董事的主要 作用是监督管理层、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的内涵包容于外部 董事的范畴之中,具有比外部董事更为严格和独立的任职标准。 练习题参考答案 2、我们可以把公司治理

47、机制看做一套制度安排,其目的是 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 经理人、雇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安排 中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在具体内容上,公司治理机制包括: 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高级管理人 员;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等。广义的公司治理机制还包括 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财务制度、企业 战略发展、决策管理系统、企业文化和一切与企业高层管理控 制有关的其他制度。 练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机制设计理论把不存在代理成本时所实现的经济效率定义为 最优效率,即公司治理机制设计追求的标准和理想的参照系。然而, 代理成本的现实存在表

48、明,即使存在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等公司治理 机制,现代公司实际达到的经济效率总是次优的。次优理论决定了对 于不同的公司,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公司的治理机制通常是不同的。 不存在适用所有类型企业和所有经济环境的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提供了一套事后利益分配方 案,而且通过事前的制度设计影响和改变着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动机和 方式。公司治理机制的使用是有成本和收益比较问题的,所以公司治 理机制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应该是权变的、是有选择的、绝对不 可以复制的。 练习题参考答案 3、两种公司治理模式的优缺点详见前面。 随着整个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背景的改变,治理模式也会不断 地发展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公司治理模式必然是相互学习、取长 补短的。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全球企业将面临一个共同的全球 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这意味着公司治理模式将走向趋同。 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孰优孰劣,经济学家各持不同的意见,在理论 上,很难说一种体制优于另一种体制,两种体制趋同的现象已经发生了。 从实践上看,各类治理模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作出了一定的改变。 从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的发展看,两种治理模式正在相互靠近、相互补 充、相互吸引对方的优势。 练习题参考答案 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高级财务管理》第3版15公司治理.ppt)为本站会员(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