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 一、传统化学教学的主要弊端 1.过分注重知识积累,忽视培养学生能力 就初三化学的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看,既要完成化学学科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顺利参加毕业、升学考试,接受选拔,又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必要的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甚至研究性学力,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任何学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社会的评价却带有过多的功利性。在这多重“压力”之下,许多教师干脆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应试教学一头,往往把认知目标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很少考虑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注重知识量的积累。2.忽视化学实验教学 3.忽视理论联系实际 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实施渠道 1.把探究性学习作为方法渗透到学科
2、的学习活动中。以知识应用为起点 实验探索型:化学实验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化学问题的最佳手段,而尝试设计化学实验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设计的一般过程可概括为:确定实验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审查实验方案实践实验设计评价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讨论型:可以围绕化学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联系实际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殊途同归的答案;2.把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列入学校的课程计划中 课程目标 (1)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教师只作适当的指导。(2)培养信息处理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取得结论,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
3、力。(3)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4)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坚定的科学态度。三、探究型课程的实施策略 1.确定探究小课题 化学与生活;土壤中某些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调研河流湖泊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调查和危害分析;酸雨的调查及防治;食品安全问题调查;大气污染状况调查。2.制定探究计划 研究形式:课内外结合,包括收集资料、听取讲座,实地参观、访谈、问卷调查、实验等。成果形式:小论文、实验报告、随感等。3.实施探究 4.处理结果、撰写报告 5.组织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 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一般强调不注重探究结果,应注重探
4、究实践的过程。处理好探究性学习与其他类型的学习之间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刚起步,处于初级阶段,还需不断实践深入。探究性学习的内容选择应尽可能由偏向于单科性向综合性发展。探究实例 水资源污染调查的探究活动 湖水质富营养化知识讲座,8项水质指标的现场监测,湖泊水质富营养化污染程度的判别,五里湖湖底淤泥清除工程、退渔还湖工程的现场参观以及环境游览和环境宣传等。实施过程 (一)确定课题(二)获取信息 1.查阅文献资料。2.访问、咨询校外有关人士。3.实地调查。(三)成果交流 一、对初中化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探究专题,通过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和亲身实践,
5、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实践中完善人格,进一步培养综合素质,树立人生观和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社会实践本领。二、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1、选题立项:最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学生正在学习的学科内容,提出一个探究课题,做到有的放矢,不搞花架子和形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真正有所得。2、探究目标 3、探究准备 4、活动实施 5、探究设计 6、成果展示与交流 三、初中化学课程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教师要学会探究。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其选题过程、探究过程、结题
6、过程,都十分类似科学研究过程。作为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习在先,探究在先,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知识,才能对学生的课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的指导工作。2、教师要学会合作。3、教师要学会评价。初中化学中的探究教学模式 第一步 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第二步 引导点拨,实验探究 第三步 解疑导拨,合作探究 第四步 激励评价,引申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开放性原则。4互动性原则。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常见食品组成元素的调查”、“地壳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形式”、“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调查结果 初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课之前最喜欢和最想学习的十项内容是:化学实验(92%的学生)、化学变化(77%)、常见物质的实验室制取(72%)、化学科学的重大发现(72%)、家庭小实验(71%)、饮料(70%)、环境污染(70%)、自己动手研究化学规律(69%)、电池(67%)、氧气(66%)。学完初中化学课之后最喜欢和最想学习的十项内容是:化学实验(73%的学生)、饮料(73%)、自己动手研究化学规律(69%)、环境污染(68%)、食品中的化学(66%)、化学科学的重大发现(66%)、温室效应(65%)、食品中的化学(64%)、珠宝的化学(64%)、药品中的化学(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