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卖家):青草 文档编号:471445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建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散文文体的核心。散文的特点是自由与真实。散文没有自己特定的文体标识,其写作内容无所不包,它也没有属于自己的结构要求和特殊写作技巧,散文唯一的不自由是不能任意虚构,真实是它的最基本要求和最可贵品质。虽不一定是客观上的真人真事,但作者在主观上起码不能有意虚构,更重要的是文中所写的必须是真情实感,在散文中,真实的作者始终在场。因而,如果追问散文的真正核心是什么,只能说是“人一文”。在散文中,“人”与“文”一体两面,“人”

2、是散文作者自己,而“文”是“人”的创造物,亦是“人”得以呈现的文本符号。小说、戏剧和诗歌也包含作者与作品两个层面,但这些文体作者隐藏在形式和话语背后,而散文的“人”与“文”之间无须话语装置和形式中介,作者在文章中是直接在场的,散文是“人文一体”的直接呈现。 以“人一文”为核心,散文文体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知识与经验层面,二是思想与情感层面(理性与情感),三是精神与境界层面,四是文体与语体层面。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精神与境界三个层面是散文的内涵层面,由具体到抽象层层叠加、内化和升华。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关乎内容的宽度(丰富性)与深度(深刻性),其中知识与经验层面是直接性、事实性和偏于客观性

3、的内容信息,诉诸叙述、描述和说明;思想与情感层面与前者相伴相生,“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寓情”(刘大榭论文偶记,思想统摄知识,经验伴随情感,是基于前者的偏于主观性的方面,诉诸议论与抒情,表现为散文的理趣和意境。精神与境界层面是在前述两个层面基础上的最终升华与结晶,是散文内涵的最高层面,涉及散文整体的精神品质、价值立场、道德理想和性灵情致等,是散文最终达到的境界,也是前述两个层面的人格化,是散文的核心一写作主体人格的最终显现。文体与语体层面则是以上三个层面的符号显现,是读者直接接触到的信息符码,前三个层面必须经由它来表现,是散文核心的另一面文的承担者。在散文理论的

4、四个层面中,精神与境界、文体与语体是“人”的最直接显现。精神与境界形成散文的“人格”,文体与语体形成散文的“文格”。 一篇好的散文取决于其展现的作者人格的高度,它往往有丰富新颖的知识与经验、美好的情感与趣味、健全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文格”是通过文体与语体体现出来的“文”的品质,是与人格相统一的文章的符号层面,包括文体、结构、笔调、修辞、文字等。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与人格息息相关,人格”与“文格”相互映照相得益彰。“人格”与“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体的“风格”。(摘编自汪卫东文章传统与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重构) 材料二: 如前所述,“文以裁道”的古代散文与“自我表现”的现代散文,在作者“自

5、我”的真实性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前者服务于政治范畴的“道”,以“道”遮蔽,隐匿并封闭作家的“自我”,后者则是表现本真的“自我”,社会生活中的作家与文本中的“自我”具有同一性。“我”就是“我”。“我”写,故“真我”在。“自我”本真的中国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孔子的“修辞立其诚”和庄子的“法天贵真”的思想观念。庄子渔父中庄子借孔子与客人的对话,阐述其求真的思想:“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孔子,庄子都要求首先从个人内心世界里求真,先哲均把“真”归入主观心灵世界的范畴。这种内心农真的观念,无疑是数文本体哲学构成的历史文化基因。在古代教文中,在“文以载道”的文化霸权话语之外,“主情”说、“

6、性灵”说等“异端邪说”,均包含着朴素的追求自我的“人本主义”的思想,这些美学思潮及一些作家的创作实践,与“载道”的主流文学,相辅相成地组合成中国文学的悠久传统。 英式随笔的创始人蒙田也在其Essay一文阐述过“自我”本真的思想:“我要人们在这里看见我的平凡、纯朴和天然的生活,无拘无束亦无造作:因为我所描画的就是我自己。”“自我”本真,原本也是自蒙田创始之后英式随笔的文章哲学。另外,叔本华的唯我主义的本体论,尼采关于“人的心灵在宽阔的回旋路上追上自己”的主张,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学说,这些哲学观念支持着英式随笔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把艺术表现的立足点从客观转向主观、从外在的客观观察转向内心体验与发

7、现,从而真实地表现潜意识、非理性的“自我”创作主体的自身。 鉴于上述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五四”以后散文文本哲学表现“自我”本真,它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纵向继承中国的古典哲学,横向借鉴英式随笔求“真”的原创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中关于艺术与“自我”的观念,是中西哲学思想超越时空的整合与重建。(摘编自吴周文中国现代散文审美特质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散文要求必须抒发作者本人的真情实感,而文本中的人和事可以存在一定的虚构。B.小说、戏剧和诗歌也是“人”与“文”一体两面,但只有散文是“人文一体”的直接呈现。C.文体与语体层面是现代散文其

8、他三个层面的载体,也是读者直接接触到的信息符码。D.现代散文中作家表现的是本真的“自我”,这与“文以载道”的古代散文有本质差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现代散文的真实性,都对中国现代散文理论进行了探索。B.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者在深刻性 上连层递进,二者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C.精神与境界层面是表现作家主体人格最重要的层面,它决定了一篇散文的高度。D.现代散文对“自我”本真的追求,更多的是受英式随笔以及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3.下列选项,最适合引用为论据来证明表现“自我“本真,它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一项是( )A.(唐代)韩愈:“愈之为

9、文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B.(唐代)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C.(明代)袁宏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D.(近代)梁启超:“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4.中国古代有“文如其人”的说法,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与作者人品性格直接相关,这一说法在现代散文中同样适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我与地坛等现代经典散文,请从中任选一篇,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其在散文文体四个层面的体现。二、现代文阅读Il(本题共1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白釉黑花罐与碑桥(节

10、选)迟子建 退休这五年,我在黑龙江各地寻古探幽,也发挥专业优长,免费给人鉴宝,渐渐地在民间有了些名气。 爱好收藏的,最痛心的就是逢着心爱之物却无力纳为己有。比如我曾在阿城乡下一户人家,见到一个盛黄烟叶的罐子竟是金代的白釉黑花罐,其器型端庄古朴,色彩典雅高贵,釉面似有月光隐隐浮动,就像个穿着丝绒旗袍的气质美女,在勾人魂魄地望着你。见我要出高价收购这个罐子,老乡顿悟此非浊物,不卖了。几个月后我再去,房屋还在,但主人已不知所踪。 我已是第三次来依兰了。因为北宋的赵信、赵桓二帝曾被囚于此,这里流传着很多关于他们的传奇故事,我便想去转转。 当爬到半山坡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条船。这条黑黢黢的船,再次点燃了

11、我漂流巴兰河的热望,而我有数的几次漂流,都是在日光里。想想太阳落了山,悄悄推船入水,来一个月夜漂流,独享一条河,听水声、风声和落叶声,该多享受啊。 先前漂流时,我还嫌夜晚太过恬静,波澜不惊,少了刺激。但山里的天气就是这样,几分钟前还云淡风轻,转瞬却是狂风暴雨。暴雨如注,河面雨雾蒸腾,波涛翻卷,我立刻兴奋起来。 然而持续的暴雨倾入,使得船中的积水已没过我脚踝,船开始渐渐下沉。当我意识到不妙时,也不管身处什么样的河段,赶紧朝着岸边划去。可是风越来越大,船剧烈摇摆,只两三分钟,就把我抛入冰冷刺骨的巴兰河。 救我上岸的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来了。 我躺在一堆干草上,同坐在火堆旁的他

12、,这是哪里?距离巴兰河景区,还有多远? 至于景区,他从未听说过。他告诉我他是个窑工,祖上就是干这个的。 我说,依兰这地方还有烧窑的吗,我怎么没听说过?那你是给建筑工地烧红砖的了? 他用看待俗物的眼神,同情而又失望地扫了我一眼,说他是烧瓷器的。 我问他有手机吗,我想借用一下,给家人报个平安。 窑工惊讶地看了我一眼,说,啥是手机,你到这儿,还用报平安吗? 他双手合十,说他曾祖的高祖,高祖的高祖,再高祖的高祖,都是相州很有名的窑工。 他这连环套似的高祖和曾祖,简直是迷魂阵,立刻把我绕迷糊了,我说,相州不是古地名吗? 他没理我,说他远祖是给宋徽宗烧瓷器的,你总该知道这个喜欢写字画画的皇帝吧?我说黑龙江

13、人谁不知道徽钦二帝赵佶和赵桓呢?那你祖上烧的瓷器,徽钦二帝能用上吗? 窑工说他祖上是窑工的头领,北俘之后,每年总会有那么一两次机会见到徽宗,金人都知道这个亡国之君懂艺术,所以对他也算宽待。 金人崇尚黑白色,但无论材质还是纹饰,都不够精美,而汉人窑工炼制的白釉黑化器物,在保持金人瓷器古朴粗犷的基础上,施以温润的釉色和细腻灵动的纹饰,所以巴兰河窑烧制的瓷器,那时很为人们所喜爱。 徽宗在筹谋后事时,悄悄给祖上一把掉落的牙齿,这些都是他来五国城后掉的。严寒的冬季少见果蔬,再加上心情沉郁,未老先衰,他掉得很厉害,这是他唯一能牢牢在握的骨肉啊。他请祖上研磨这些牙齿,施物时兑进去,烧制一只白釉黑花罐,还特别

14、叮嘱,这只罐子不能落入金人之手,有朝一日这只罐子回到汴京,也算归乡了。 白釉黑花罐进窑后,几乎每天一场雨,而后必现彩虹,横跨窑上,就像给这泥壶似的窑加了一条七彩的提梁。七天之后,这只罐子出窑了,白釉润泽,釉色均匀,泛着微光,似乎能照亮黑夜;黑花枝繁叶茂,细腻油亮,每朵花蓬勃得似乎带着响声要从罐子中飞出来,实乃绝品。 窑工慨叹徽宗圣明,他的灵骨就像他的字画一样,最终还是以艺术的形式流传。 我问那只白釉黑花罐去了哪里? 窑工沉默片刻,问你真想看?他说这话时,带着颤音。 窑工起身示意我坐下,让我闭目片刻,说如果我擅自睁开眼,非但看不到白釉黑花罐,很可能失明,他这话可把我吓得不轻。 我坐下后紧闭着眼,

15、雕塑似的一动不动。我感觉身前的火更旺了,有炙烤的感觉。大约一刻钟后,我的耳畔传来窑工的声音,说,睁开眼吧,只许看,不许问。 我是个胆小鬼,怕眼睛瞎了,窑工说完这句话,我又等了十几秒,才缓缓睁开眼。 那个罐子第一眼就有眼熟的感觉,无论器型还是花朵和枝叶的纹路,都像刻在记忆中似的,可一时又想不起在哪儿见过。罐身的白釉仿佛巴兰河水在如歌流淌,梦幻般的黑花牡丹则如振翅的蝴蝶,真是摄人心魄。什么叫一眼千年?你看了这只罐子就懂了。我不敢发声,目不转睛地看,可最后我越看越朦胧,原来泪水已盈满眼眶。 窑工可能察觉到我无声地哭了,轻声说,你闭上眼,闻闻它吧。 我再次合上眼,闻到了罐子泛出的一股淡淡的黄烟味。这味

16、道立刺唤醒了记忆,怎么与我在阿城乡下看到的农人家的白釉黑花罐一个味道啊。我很少为美打寒战,因为世上让人惊悚的美罕见,但这次我打寒战了,而且一发不可收。 等我再睁开眼时,白釉黑花罐不见了,窑工也不见了。 我听到“哗哗”的雨声,看来外面雨下得很大,还闻到来苏水的气味,证明我此刻在医院,接着听见一个女人的声音:“大夫,大夫,他醒了”(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个文物爱好者和鉴赏行家,“我”常痛心无法将心爱之物纳为己有,渴望在有历史故事的地方寻找真正的文物。B.宋徽宗懂艺术,在筹谋后事时,要求窑工将自己的牙齿研磨成粉,施釉时兑进去,烧制一只白釉黑花罐。C.“

17、白釉黑花罐进窑后,几乎每天一场雨,雨后必现彩虹”,这一描述为白釉黑花罐烧制蒙上了迷信的色彩。D.“我感觉身前的火更旺了,有炙烤的感觉”,这一描述隐含了“我”迫切地希望看到白釉黑花罐的心情。7.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的是一次奇幻之旅,虽文中人物对话有一些困惑之处,但都隐藏在对瓷器的虔诚之中,并无违和之感。B.“我”喜欢在巴兰河漂流,既呼应了开头介绍“我”有“寻古探幽”的兴趣,也为下文历险埋下伏笔,体现了小说构思的精巧。C.本文多处运用暗示法,暗指所处并非现实之境,如窑工没有听说过景区、手机等现代词汇,依兰依然在用古地名,依然在烧窑等。D.文中写金人来尚黑白色,

18、但无论材质还是纹饰,都不够精美,目的是为了对比出汉人窑工在烧制瓷器方面技艺的高超。8.文中对白釉黑花罐进行了三处描写,请分析这三处描写的作用。9.迟子建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创作时说,“宋微宗是个才华盖世的皇帝所以我在小说中,试图从白釉黑花罐身上接近他。”说说作者在白釉黑花罐身上寄寓了宋徽宗怎样的思想情感。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司空马之赵,赵以为守相。秦下甲而攻赵。司空马说赵王曰:“文信侯相秦,臣事之,为出书,习秦事。今大王使守小官,习赵事。请为大王设秦、赵之战,而亲观其孰胜。赵孰与秦大?”曰:“不如。”“民孰与之众?”曰:

19、“不如。”司空马曰:“然则大王之国,百举而无及秦者,大王之国亡。”赵王曰:“卿不远赵,而悉教以国事,愿于因计。”司空马曰:“大王裂赵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教,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秦街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臣请大王约从。从事成,则是大王名亡赵之半,实得山东以敌秦,秦不足亡。”赵王曰:“前日秦下甲攻赵,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今又割赵之半以强秦,力不能自存,因以亡矣。愿卿之更计。”司空马曰:“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小官,未尝为兵首,请为大王悉赵兵以遇。”赵王不能将。司空马曰:“臣效

20、愚计,大王不用,是臣无以事大王,愿自请。 司空马去赵,渡平原。平原津令郭遗劳而问:“秦兵下赵,上客从赵来,赵事何如?”司空马言其为赵王计而弗用,赵必亡。平原令曰:“以上客料之,赵何时亡?”司空马曰:“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令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 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武安君死五月,赵亡。(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

21、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B.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C.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D.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合/于赵王其交甚亲/其为人疾贤妒功臣/今国危亡/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司空马之赵”与“民孰与之众”两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B.“而亲观其孰胜”与“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孰”字含义相同。C.“而悉教以国事”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2、(出师表)两句中的“悉”字含义不相同。D.约从,邀约合纵,战国时齐楚等国联合抗秦称合纵,后引申为缔结盟约。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空马逃往赵国后,赵王让他代理相国,正值秦国调动兵马进攻赵国,于是司空马前去劝说赵王,想让赵王放弃抵抗。B.司空马曾担任秦国的相国,熟悉秦国的情况,也知道赵国无法战胜秦国,于是提出了用一半国土贿赂秦国的应对策略。C.在赵王表示反对贿赂秦国之后,司空马提出让自己带领赵国的军队去抗击秦国,却遭到了赵王的拒绝,司空马于是离开了赵国。D.司空马经过平原津时,郭遗向他打听战事,司空马认为赵国很快就要灭亡,果然在武安君死后五个月,赵国就灭

23、亡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赵赂以河间十二县,地削兵弱,卒不免秦患。赵将武安君,期年而亡;若杀武安君,不过半年。14.请简要陈述司空马想实行赂秦之策的理由。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宿华严寺与友生会话苏舜钦危构岂峣出太虚,坐看斛日堕平芜。白烟覆地澄江阔,皎月当天尺璧孤。疏磬悲吟来竹阁,青灯寂寞照吟躯。老僧怪我何为者,说尽兴亡涕泪俱。【注】华严寺:樊川著名八大寺之一。岩峣:矗立高耸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来到华严寺与朋友见面聊天,共同欣赏日落美景之事。B.“出太虚”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华严

24、寺寺庙高大雄伟,直插云霄。C.颈联借寺庙的景象“疏磬”和“青灯”,营造出了孤寂凄清的氛围。D.尾联借老僧之问,道出原委,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16.这首诗颔联写景,既是实写,又充满想象。其中“阔”“孤”二字最为动人,请赏析。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 , ”两句概括了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把秦始皇享乐时的乐声与百姓的市井语言进行比,突出秦始皇只顾自己享乐而不知顾惜百姓。(3)劝学中,有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划桨渡江河四个类比,推出了“ , ”的

25、结论。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1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滹沱河畔到宝塔山上,从遵义古城到沂蒙老区,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及各个革命老区。总书记叮嘱,“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殷殷嘱托化作前行动力,革命老区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江西于都,晨曦微露,这里的赣南脐橙变身“高铁生鲜”,丰富了粤港澳大湾区百姓的“果篮子”,鼓起了老区人民的“钱袋子”。 安徽金寨,满目皆绿,红军街、红军纪念堂游人_,有机茶园蓊蓊郁郁,山上种茶,家中迎客,一批批脱贫户捧上“金饭碗”。 踔厉奋发,笃行不息。党的十八大

26、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面貌_,一幅幅人民生活更股实、特色产业更兴旺、红色文化更繁荣、绿色生态更优美的老区新画卷在神州大地铺展。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将_的红色基因准注到干事创业的行动之中,措起栖子加油干,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给上面这则新闻报道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六、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炎症属于基本免疫反应,是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时,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病理过程。

27、炎症反应可以防止感染的扩散、清除坏死组织、恢复器官功能,人体如果没有炎症反应,机体将不能控制感染并复原损伤。然而,_,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炎症是很多疾病的幕后推手,更是癌症和心血管病共同的“土壤”。小到感冒,大到埃博拉病毒,_,只是严重程度有着天壤之别。 炎症本质上是一种适应性反应,旨在恢复体内平衡,在可控范围内的炎症反应是有益的,但如果平衡被打破,_。当炎症失控时,重要器官的组织和细胞因受到炎症因子攻击而发生病变,会影响相关功能。除了心血管病和癌症外,炎症还可能是很多疾病的源头。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土壤”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

28、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论;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B.“戴车匠”在我们这里不但是一个人,一间小店,还是一个地名。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D.如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正变成可能。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七、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时代,崇尚“巧”的大有人在,如果再来倡导守“拙”,似乎已不合时宜。但也有人认为,“巧思”有余而“拙力”

29、不足是普遍性问题“巧思”指要有科学的谋划、严密的举措,解决好“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拙力”则是恒心、毅力和韧劲,干事时总想“一击必杀”“一搏必胜”,这样反而难以成大事、克险阻。 光明中学团委将组织以“巧思与拙力”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解析】1.B.“小说、戏剧和诗歌也是人与文一体两面”说法错误,材料一原文为“小说、戏剧和诗歌也包含作者与作品两个层面”。2.D.“更多的是受英式随笔以及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只是说现代散文

30、纵向继承中国的古典哲学,横向借鉴英式随笔,原文没有比较受哪个因素更多。3.A.韩愈强调写文章要法古,不符合“表现自我本真,它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观点。B.白居易强调要为时用而作文章,不符合“表现自我本真,它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观点。C.袁宏道的观点强调“独抒性灵”,写文章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可作为论据。D.梁启超关于文章语言风格的主张,不符合“表现自我本真,它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观点。故选:C。4.根据材料一“作者在文章中是直接在场的,散文是人文一体的直接呈现”可知,现代散文讲求“人文一体”,这与“文如其人”的说法是一致的。材料二“在古代教文中,在文以载道的文化霸权话语之外

31、,主情说、灵说等异端邪说”,均包含着朴素的追求自我的人本主义的思想,这些美学思潮及一些作家的创作实践,与载道的主流文学,相辅相成地组合成中国文学的悠久传统”“五四以后散文文本哲学表现自我本真,它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纵向继承中国的古典哲学,横向借鉴英式随笔求真的原创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中关于艺术与自我的观念,是中西哲学思想超越时空的整合与重建”,由此可知,材料二主要谈现代散文追求真我的思想渊源,“文如其人”的说法体现出不同于“文以载道”的、表现自我的特点,这与“主情”说、“性灵”说是一致的,也包含着朴素的追求自我的“人本主义”的思想,这是现代散文的传统渊源,正好解释了古代“文如其人”的说

32、法在现代散文中同样适用的现象。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与人格息息相关,人格与文格相互映照、相得益彰。人格与文格的融合形成散文整体的风格”可知,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与人格息息相关,这也体现了“文如其人”。5.首先明确散文文体的四个层面,材料一原文为“散文文体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知识与经验层面,二是思想与情感层面(理性与情感),三是精神与境界层面,四是文体与语体层面”。结合材料一第二段的内容可知:知识与经验层面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思想与情感层面就是作者直接表达的观点、抒发的情感;精神与境界层面就是文章体现出的作者(思想)的精神境界;而文体与语体层面主要体现在“文体、结构、笔调、

33、修辞、文字等”方面。作答时,选择一篇文章,从上述四个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B2.D3.C4.现代散文是“人文一体”的直接呈现,“人”与“文”一体两面,这体现了“文如其人”的观点。现代散文与中国文学传统不是截然分开的,“文如其人”等带有朴素的追求自我的观点,是现代散文的传统渊源。文格是人格的自然延伸,与人格息息相关,这也体现了“文如其人”。5.我与地坛。知识与经验层面:作品描述了自己在遭遇身体残疾后,在地坛的所见、所感、所思。思想与情感层面: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与感恩,对个体不幸命运的思考。精神与境界层面:表现出超越个体不幸的高贵坚强的品质,显示出崇高的人格力量,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文体与语

34、体层面:表现为沉静优美的文笔、真挚动人的语言等。【解析】6.C.“这一描述为白釉黑花罐烧制蒙上了迷信的色彩”错误。“白釉黑花罐进窑后,几乎每天一场雨,雨后必现彩虹”烘托了白釉黑花罐的罕见之美。 故选:C。7.D.“目的是为了对比出汉人窑工在烧制瓷器方面技艺的高超”错误,结合“金人崇尚黑白色,但无论材质还是纹饰,都不够精美,而汉人窑工炼制的白釉黑化器物,在保持金人瓷器古朴粗犷的基础上,施以温润的釉色和细腻灵动的纹饰,所以巴兰河窑烧制的瓷器,那时很为人们所喜爱”的语境可知,目的是为了突出金人与汉人技艺的融合。故选:D。8.第一处,“我曾在阿城乡下一户人家,见到一个盛黄烟叶的罐子竟是金代的白釉黑花罐

35、,其器型端庄古朴,色彩典雅高贵,釉面似有月光隐隐浮动,就像个穿着丝绒旗袍的气质美女,在勾人魂魄地望着你”,这是“我”初次见白釉黑花罐的感觉,突出其端庄高贵的特点,这样写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处,“七天之后,这只罐子出窑了,白釉润泽,釉色均匀,泛着微光,似乎能照亮黑夜;黑花枝繁叶茂,细腻油亮,每朵花蓬勃得似乎带着响声要从罐子中飞出来,实乃绝品”,是写窑工见到白釉黑花罐出窑时的感觉,突出白釉黑花罐细腻灵动的特点,突出其艺术成就之高。第三处,“罐身的白釉仿佛巴兰河水在如歌流淌,梦幻般的黑花牡丹则如振翅的蝴蝶,真是摄人心魄”,这是“我”穿越时空见到白釉黑花罐真品的感觉,突出其厚重梦幻的特点,表达

36、了“我”的虔诚和激动,表现“我”对白釉黑花罐的魂牵梦萦。9.由“徽宗在筹谋后事时,悄悄给祖上一把掉落的牙齿,这些都是他来五国城后掉的。严寒的冬季少见果蔬,再加上心情沉郁,未老先衰,他掉得很厉害,这是他唯一能牢牢在握的骨肉啊。他请祖上研磨这些牙齿,施釉时兑进去,烧制一只白釉黑花罐”可知,白釉黑花罐是用宋徽宗未老先衰的牙齿制作的,寄寓了宋徽宗被俘后的屈辱。“还特别叮嘱,这只罐子不能落入金人之手,有朝一日这只罐子回到汴京,也算归乡了”,宋徽宗特别叮嘱窑工让白釉黑花罐归乡,可见白釉黑花罐寄寓了宋徽宗对故国无尽的思念之情。“他的灵骨就像他的字画一样,最终还是以艺术的形式流传”“我很少为美打寒战,因为世上

37、让人惊悚的美罕见,但这次我打寒战了,而且一发不可收”,由白釉黑花罐的美让“我”打寒战可知,白釉黑花罐寄寓了宋徽宗对艺术的无限追求。【答案】6.C7.D8.第一处描写是“我”初次见白釉黑花罐的感觉,突出其端庄高贵的特点,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二处描写是窑工见到白釉黑花罐出窑时的感觉,突出细腻灵动的特点,渲染其艺术成就之高;第三处描写是“我”穿越时空见到白釉黑花罐真品的感觉,突出其厚重梦幻的特点,表达了“我”的虔诚和激动。9.白釉黑花罐寄寓了宋徽宗被俘后的屈辱,白釉黑花罐是用宋徽宗未老先衰的牙齿制作的。白釉黑花罐寄寓了宋徽宗对故国无尽的思念,宋徽宗特别叮嘱窑工让白釉黑花罐归乡。白釉黑花罐寄寓了宋徽

38、宗对艺术的无限追求,白釉黑花罐的美让“我”打寒战。【解析】10.句意:赵王大臣中有一个叫韩仓的,凭借曲意逢迎符合赵王心意,他们的关系很亲密。这个人嫉恨贤才妒忌功臣。如今赵国处境危急,赵王必定听从他的话,武安君必死无疑。“以曲合于赵王”中“于赵王”是句子的状语,这是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应该是“以曲于赵王合”,所以中间不可断,排除B、D;“其言”作为一个整体,作“用”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故选:A。11.C.“而悉教以国事”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悉”前后者意思相同,意思为全、都。句意:而对于国事能够对我不吝赐教/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故选:C。12.B.“司空马曾担

39、任秦国的相国”说法错误,从原文“文信侯相秦,臣事之,为尚书”可知司空马“做过尚书一类的事情”。故选:B。13.“赂”,贿赂;“赵赂以河间十二县”,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应该是“赵以河间十二县赂”;“地削兵弱”,被动句;“卒”,最终。译文:赵国曾以河间十二县贿赂秦国,国土被削减,兵力被削弱,最终不能消除秦国的祸患。“将”,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将;“期年”,满一年;“若”,如果。译文:赵王若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赵国一年以后灭亡;如果妄杀武安君李牧,赵国则不出半年就会灭亡。14.司空马想实行赂秦之策的原因,在他劝说司空马所说的话中。因此,对原因的分析,可以从“臣请大王约从”的结论前筛选分析。“大王裂赵

40、之半以赂秦,秦不接刃而得赵之半,秦必悦。内恶赵之守,外恐诸侯之救,秦必受之。秦受地而却兵,赵守半国以自存”是对秦国的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大王赂秦以半数国土,秦国兵不血刃便获此厚利,必大喜过望。秦一来担心赵兵作鱼死网破之争,二来深恐诸侯率兵来救,秦王必定迫不急待收受献地。秦得到土地,欲望得到一时的满足,便会退兵回国暂作休整,赵国虽然仅剩半壁河山,还足以自存,由此可归纳出:秦得到土地,欲望得到一时的满足,便会退兵。“秦衔赂以自强,山东必恐;亡赵自危,诸侯必惧。惧而相救,则从事可成”是对其他诸侯国的分析,意思是秦国收到贿赂日益骄横,山东诸侯必然十分恐慌;假如赵国灭亡就会危及他们自已,他们一定会惊

41、恐不安,从而出兵救赵。在形势的推动下,合纵阵线顷刻间就能形成,由此可归纳出:其他诸侯国必然十分恐慌,从而出兵救赵。【答案】10.A11.C12.B13.赵国曾以河间十二县贿赂秦国,国土被削减,兵力被削弱,最终不能消除秦国的祸患。赵王若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赵国一年以后灭亡;如果妄杀武安君李牧,赵国则不出半年就会灭亡。14.秦得到土地,欲望得到一时的满足,便会退兵。其他诸侯国必然十分恐慌,从而出兵救赵。参考译文: 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让他代理相国。秦国于是出兵进攻赵国。司空马劝赵王说:“文信侯担任秦相时,臣是他的下属,做过尚书一类的事情,因此熟悉秦国的情况。如今大王让臣做代理小官,我也要了解赵国的

42、情况,臣愿为大王假设秦、赵两国战事的比较,来亲自看看谁的胜算大。大王您看,赵与秦哪一个国家更强大?”赵王答道:“赵国当然没秦国强大。”司空马又问:“以人口而言,哪一国更多?”答道:“比不上秦国。”于是司空马说:“既然大王您的赵国诸事都不如秦国,那么面临的就只有灭亡了。”赵王恳求说:“希望先生不要嫌弃赵国,而能对于寡人的国事不吝赐教,寡人愿意听从先生的谋划。”司空马献策说:“假如大王赂秦以半数国土,秦国兵不血刃而得到赵国的半壁江山,秦国必大喜过望。秦在内担心赵兵作鱼死网破之争,在外深恐诸侯率兵来救,秦王必定退兵。秦王收受献地而退兵。赵国虽然仅剩半壁河山,还足以自存。秦国收到贿赂日益骄横,山东诸侯

43、必然十分恐慌;假如赵国灭亡就会危及他们自已,他们一定会惊恐不安,从而出兵救赵。在形势的推动下,合纵阵线就能形成。臣请求为大王约合各路诸侯。如果合纵联盟成功,那么,大王名义上虽然失去了半个赵国,实际上却组成了崤山以东诸侯各国共同抗秦的合纵联盟,秦国也就不难被灭亡了。”赵王说:“前些时候,秦国出兵进攻赵国,我们割让了河间十二县,虽然土地减少了,兵力削弱了,可终究还是免不了遭到秦国的战祸。现在又要割让半个赵国去增强秦国,我实在无力自保,眼看就要灭亡了。希望您重新考虑。”司空马说:“我年轻的时候,在秦国做过办理文书的小吏,年长以后任过小官,可从来也没有率兵打过仗,我请求带领赵国的全军去抗击秦国。”赵王

44、不任命司空马为将。司空马说:“我奉献计谋,大王却不采纳,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为大王效劳的了,请求大王允许我离开赵国。” 于是司空马离开赵国后,经过平原津,平原津守令郭遗来慰劳他,问他:“秦国出兵进攻赵国,贵客从赵国来,赵国的情况怎么样呢?”司空马说到他给赵王献计,赵王却不采纳,赵国必然灭亡的看法。平原守令问:“根据贵客的预料,赵国何时会灭亡呢?”司空马说:“如果赵国以武安君李牧为将,一年就会灭亡;如果杀了武安君,不过半年就会灭亡。赵国大臣中有一个叫韩仓的,他善于阿谀奉承,迎合赵王,赵王和他关系很亲密。这个人嫉恨贤能,妒忌功臣。现在赵国正处于危急之时,赵王必然会听从韩仓的话,武安君必死无疑。

45、” 韩仓果真诽谤武安君,赵王也另派人代替武安君。武安君被调回后,赵王让韩仓去责备武安君,韩仓说:“将军打了胜仗,大王给你敬酒。将军给大王祝酒时,却暗藏匕首,依法当判死罪。”武安君便向北拜了两拜,感激“赐死”之恩。武安君死后才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解析】15.D.“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感慨”错误,“说尽兴亡涕泪俱”应该是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故选D。16.颔联“白烟覆地澄江阔,皎月当天尺璧孤”两句意思是迷蒙的白色雾气覆盖了整个江面,澄江宽阔无比,如同玉璧般皎洁的月光悬挂在天上,孤零零地。这两句诗描写了作者在山上寺庙看到的情境,将景色描写地绘声绘色。“阔”,本为阔大、开阔之意,此处形容江

46、面的辽阔、宏阔,意境阔大;“孤”,本义为孤单、孤寂,此处形容悬挂在天上的如玉璧般的明月,突出其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综上分析可以看出,“阔”“孤”体现意境宏阔、冷清、寂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苍凉,为结尾抒发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做铺垫。【答案】15.D16.“阔”是开阔、宽阔,遍地被白雾笼罩,愈发显得江面宽阔,营造出壮远辽阔的意境。“孤”既为实景,也有寓意,一轮明月升上天空,如同玉璧孤零零地悬在空中,充满想象,营造出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阔”“孤”二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苍凉深沉,为结尾抒情做铺垫。17.(1)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重点字:寡)(2)管弦呕哑 多于市人之言语(重点字:呕)(3)君子

47、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重点字:生)【解析】18.第一空,语境说红军纪念堂游人纷纷到来,可用“纷至沓来”。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第二空,语境说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旧貌换新颜,可用“焕然一新”。焕然一新: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第三空,语境是说让“红色基因”继承下来,可用“一脉相承”。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19.第1至2段“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殷殷嘱托化作前行动力,革命老区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是说要把老区建设好,革命老区步入发展快车道。第3至4段“赣南脐橙变身高铁生鲜,丰富了粤港澳大湾区百姓的果篮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山东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青草)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