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四一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高频考点巧解密创新演练大冲关教材问题解答 主旨概括主旨概括 1111世纪时,北宋王朝面临严重的社世纪时,北宋王朝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在严峻形势下,统治者不得不顺应潮会危机,在严峻形势下,统治者不得不顺应潮流,任用范仲淹、王安石等进行变法。但范仲流,任用范仲淹、王安石等进行变法。但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犹如昙花一现,之后,社会淹主导的庆历新政犹如昙花一现,之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宋仁宗任用富矛盾更加尖锐。在这种情况下,宋仁宗任用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进行变法。王安石变法以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进行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富国强兵”为中心内容,涉及政治
2、、经济、为中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王安石变法取得了显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王安石变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变法触及了保守派大官僚、著的成效,但由于变法触及了保守派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变法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变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1.1.学习本专题要把握基本线索:北宋中期国家积贫积学习本专题要把握基本线索:北宋中期国家积贫积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统治者任弱,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统治者任用王安石开展了以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为主要内用王安石开展了以富
3、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变革。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于保守派容的一系列变革。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于保守派的激烈反对,改革最终失败了。但变法仍然有着深远的历史的激烈反对,改革最终失败了。但变法仍然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影响。2.2.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北宋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北宋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以及庆历新政的夭折;二是王安石变法中贫积弱局面的形成以及庆历新政的夭折;二是王安石变法中实行的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的具体措施;三是王实行的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的具体措施;三是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变法的成效和历史作用。安石
4、变法的命运、变法的成效和历史作用。3.3.注意三个核心问题:注意三个核心问题:(1)(1)从理财、强兵和育才三个方面梳理变法内容。从理财、强兵和育才三个方面梳理变法内容。(2)(2)通过比较法联系中外历史上其他改革的内容,加深通过比较法联系中外历史上其他改革的内容,加深对王安石变法特点的认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辩证地分对王安石变法特点的认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变法的历史作用。析变法的历史作用。(3)(3)通过王安石变法认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通过王安石变法认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途径。推动力,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权威解
5、读权威解读 了 解 王 安 石了 解 王 安 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变法的历史背景。1.了解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及其原因,了解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及其原因,北宋中期的阶级矛盾和边疆危机。北宋中期的阶级矛盾和边疆危机。2.分析分析“庆历新政庆历新政”试图解决的中心试图解决的中心问题,体会范仲淹问题,体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的情怀。一、兵虚财匮一、兵虚财匮 1 1根源根源 宋初,赵匡胤把地方宋初,赵匡胤把地方 、财权、军权都收归中、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央,加强中央集权。2 2积弱积弱 (1)(1)养兵政策:把养兵政策:把 编入军队,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编入军队,强壮
6、士兵编入禁军,边塞大量屯兵。边塞大量屯兵。(2)(2)守内虚外:守内虚外: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一半驻防在京师及其附近。(3)(3)频繁调动:禁军轮流驻守京城,频繁调动:禁军轮流驻守京城,“,将,将不知兵不知兵”。行政权行政权流民流民禁军禁军兵不识将兵不识将 3 3积贫积贫 (1)(1)冗兵:北宋养兵政策,导致军队人数激增。冗兵:北宋养兵政策,导致军队人数激增。(2)(2)冗官:北宋实行一职多官制,并通过冗官:北宋实行一职多官制,并通过 和和恩荫赏赐大量授予官职。恩荫赏赐大量授予官职。(3)(3)冗费:除冗兵、冗官费用外,还有大兴土木费用、冗费:除冗兵、冗官费用外,还有大兴土木费用、皇室开支
7、,以及每年向辽、西夏交纳的皇室开支,以及每年向辽、西夏交纳的“”。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岁币岁币 二、内忧外患二、内忧外患 1 1内忧内忧 (1)(1)原因:官僚和豪强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增原因:官僚和豪强地主兼并农民的土地,增加加 。(2)(2)表现: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表现: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起义不断。2 2外患外患 (1)(1)宋辽之战:宋太宗两度出兵攻辽,都归于失败。宋辽之战:宋太宗两度出兵攻辽,都归于失败。1004年辽攻宋,宋胜,最后却订立了年辽攻宋,宋胜,最后却订立了“”。苛捐杂税苛捐杂税士兵士兵澶渊之盟澶渊之盟 (2)(2)宋夏之战:宋夏之战:概况:概况:1040年到年到1
8、042年间,西夏对北宋发动了三次大年间,西夏对北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规模的军事进攻。结果:北宋屡战屡败,最后双方进行议和。结果:北宋屡战屡败,最后双方进行议和。特别关注特别关注 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北北宋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对内不能平息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对内不能平息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对外无力抗击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对外无力抗击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攻,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北宋统治岌岌可危。这是北宋中期迫切需要改革的最重要的北宋统治岌岌可危。这是北宋中期迫切需要改革的最重要的因素。因素。三、昙花
9、一现的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庆历新政”1 1背景背景 与与 的战争惨败后,社会危机迅速加深,范仲淹等有的战争惨败后,社会危机迅速加深,范仲淹等有名望的大臣纷纷要求改革弊政。名望的大臣纷纷要求改革弊政。2 2概况概况 (1)(1)主持人:范仲淹、富弼等人。主持人:范仲淹、富弼等人。(2)(2)方案:向宋仁宗呈递方案:向宋仁宗呈递答手诏条陈十事答手诏条陈十事。(3)(3)中心问题:整顿吏治。中心问题:整顿吏治。西夏西夏 3 3结果结果 遭到遭到 的反对和诽谤以及宋仁宗的动摇,的反对和诽谤以及宋仁宗的动摇,“庆历庆历新政新政”推行一年就夭折了。推行一年就夭折了。4 4影响影响 揭开了北宋揭开了北宋
10、 、变法改革的序幕。、变法改革的序幕。拓展升华拓展升华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启示:改革要从实际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启示:改革要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并要做好充分的宣传和动员,改出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并要做好充分的宣传和动员,改革者还要树立坚定的改革信心,改革才能成功。革者还要树立坚定的改革信心,改革才能成功。官僚贵族官僚贵族革新除弊革新除弊 一、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有哪些?一、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有哪些?1 1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矛盾激化 (1)(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激化。(2)(2)辽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辽
11、和西夏的威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3)(3)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改革派和保守派引发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2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北宋建立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北宋建立后,军权、行政权和财权过于集中,造成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国力衰退,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弱,国力衰退,导致“积弱积弱”局局面形成;冗兵、冗官、冗费又造成了面形成;冗兵、冗官、冗费又造成了“积贫积贫”局面。局面。3 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1 1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其中主要有北宋中期的
12、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其中主要有 ()阶级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A AB BC C D D解析:解析: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表现为农民阶级与地主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尖锐,表现为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突出,表现为中原政权与北方少阶级的矛盾;民族矛盾突出,表现为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明显,主要数民族政权的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明显,主要是改革派与保守派的矛盾。是改革派与保守派的矛盾。答案:答案:D D 二、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及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二、庆历新政的中心内容及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 1中心内容中心内容 宋仁宗时
13、,范仲淹等实施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这次改宋仁宗时,范仲淹等实施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这次改革发生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故称革发生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故称“庆历新政庆历新政”。2 2失败的原因失败的原因 (1)(1)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新政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和诽谤,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对和诽谤,这是失败的主要原因。(2)(2)最高统治者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了新法。最高统治者对改革者的怀疑,废止了新法。(3)(3)改革措施太激烈,规模太大,有些脱离实际。改革措施太激烈,规模太大,有些脱离实际。(4)(4)改革没有做必要的、充分的思想动员,
14、配套措施不到位。改革没有做必要的、充分的思想动员,配套措施不到位。(5)(5)改革没有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改革没有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2 2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A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B B北宋王朝十分腐朽北宋王朝十分腐朽C C变法内容不尽合理变法内容不尽合理D D变法没有顺应历史潮流变法没有顺应历史潮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变法失败的原因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他们和范仲淹一样主要是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他们和范仲淹一样同属于封建统治
15、阶级。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答案:答案:A A 示例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搬搬)送至雄送至雄州交割。治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州交割。治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请回答:请回答:(1)(1)这一材料出自于什么盟约?盟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一材料出自于什么盟约?盟约的基本内容是什
16、么?(2)(2)盟约的签订反映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评价这一盟盟约的签订反映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评价这一盟约的签订?约的签订?高频考点高频考点考查澶渊之盟的签订及其影响考查澶渊之盟的签订及其影响 解析解析 本题以材料为依托,考查澶渊之盟的有关知识和本题以材料为依托,考查澶渊之盟的有关知识和学生归纳概括、认识这一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要抓住材学生归纳概括、认识这一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要抓住材料,获取、解读有效信息:大宋与契丹的盟约,结合教材组织料,获取、解读有效信息:大宋与契丹的盟约,结合教材组织答案,关于评价要注意全面性。答案,关于评价要注意全面性。答案答案 (1)“(1)“澶渊之盟澶渊之
17、盟”。北宋承诺每年送给辽国大量。北宋承诺每年送给辽国大量银两和布帛,换取辽宋之间的和平。银两和布帛,换取辽宋之间的和平。(2)(2)反映出长期积贫积弱局面使北宋统治者畏敌怯战,以致反映出长期积贫积弱局面使北宋统治者畏敌怯战,以致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却签订了屈辱的和约。在战局有利的情况下,却签订了屈辱的和约。评价:使北宋暂时获得了边境地区的和平局面,这既是北评价:使北宋暂时获得了边境地区的和平局面,这既是北宋长期积弱的表现之一,也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成为宋长期积弱的表现之一,也加重了北宋政府的财政负担,成为北宋积贫的原因之一。北宋积贫的原因之一。图文探究图文探究北宋初期的积贫积弱和庆历新政
18、北宋初期的积贫积弱和庆历新政探探究究目目的的(1)知识层面:围绕课标要求考查北宋积贫积弱的知识层面:围绕课标要求考查北宋积贫积弱的表现和庆历新政表现和庆历新政(2)能力层面:选取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能力层面:选取材料、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解答问题的综合能力获取有效信息和解答问题的综合能力 探究示例探究示例 材料一材料一北宋的冗官、冗兵北宋的冗官、冗兵 材料二材料二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刘晏(唐朝人唐朝人)以一千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
19、万贯供川陕一军二百万贯供中原之兵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而不足。赵翼赵翼廿二史札记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材料三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夷狄者,皮肤之患尚可知;盗贼者,心腹之患深自忧。深自忧。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材料四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官壅于天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不可不更张以救之。范仲淹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答手诏条陈十事 问题生成问题生成 (1)(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北宋中期,统治者面临怎样的局面?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北宋中期,统治者面临怎样的局面?(2)(2)综合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
20、料三、四,你认综合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比较材料三、四,你认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为什么?为哪个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为什么?(3)(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仁宗是怎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仁宗是怎样“更张以救之更张以救之”的?的?探究思路探究思路 最大限度地提炼材料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是回答历最大限度地提炼材料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是回答历史材料解答题的两个重点。材料一、二、三提供了史材料解答题的两个重点。材料一、二、三提供了“冗兵冗兵”“冗吏冗吏”“”“内忧内忧”“”“外患外患”及政府的财政问题等方面的信息,及政府的财政问题等方面的信息,说明了北宋的内忧外患。面
21、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积贫积弱,北说明了北宋的内忧外患。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和积贫积弱,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更清楚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现实,建议宋仁宗进宋政治家范仲淹更清楚地认识到当时社会现实,建议宋仁宗进行改革,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行改革,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尝试解答尝试解答 (1)(1)北宋中期,统治者面临的是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北宋中期,统治者面临的是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2)(2)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官僚机范仲淹之言更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际。官僚机构臃肿,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构臃肿,百姓贫苦,辽和西夏的威胁,农民起义不断
22、发生。(3)(3)任用范仲淹推行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任用范仲淹推行了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庆历新政。点此进入 一、学习思考一、学习思考 1 1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是什么?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是什么?(教材教材P41)P41)提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造成提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冗官、冗兵、冗费”,导致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导致积贫积弱局面形成。2 2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为什么却要每年给辽送岁币?北宋在澶渊战胜了辽国,为什么却要每年给辽送岁币?(教材教材P41)P41)提示:北宋消极防御的国策及统治者的昏聩,对少数民提示:北宋消极防御的国策及统治者的昏聩,对少数民族政权采取议
23、和政策。族政权采取议和政策。二、自我测评二、自我测评 为什么说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它具体表现在哪些为什么说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方面?提示:提示:可从官僚体制、军事、财政三方面作答,反映北可从官僚体制、军事、财政三方面作答,反映北宋政权的宋政权的“三冗三冗”(”(冗官、冗兵、冗费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从体制上找原因,问题;从体制上找原因,不合理的集权统治是其症结所在。不合理的集权统治是其症结所在。三、材料阅读与思考三、材料阅读与思考 “三冗三冗”给北宋王朝带来了什么后果?给北宋王朝带来了什么后果?提示:提示:“冗官冗官”造成北宋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且政府财造成北宋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且政府财政不堪负荷。政不堪负荷。“冗兵冗兵”使得北宋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使得北宋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养兵负担沉重;时处于不利地位,国家养兵负担沉重;“冗费冗费”使得本就拮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据的政府财政更加入不敷出,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