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喀斯特地貌徐琰喀斯特地貌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伊斯特亚半岛石灰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Kars。来自印欧语“Kar”,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100多年来,喀斯特逐渐成为世界地学上的通用术语。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通过溶蚀和淀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天坑是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岩石的可溶性(成分、结构)峰丛洼地是由连座的山峰和其间的洼地组成。取决于降水量、水位差和透水条件。作用过程溶蚀地貌和淀积地貌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通过溶蚀和淀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
2、形态。石钟乳:溶洞中自洞顶下垂的石灰质体,石钟乳的增长速度:1cm/100年。分析:喀斯特地区地形崎岖,降水丰富,植被稀少,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峰丛比峰林基座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小。地下暗河指地面以下的河流,是地下岩溶地貌的一种,是由地下水汇集或地表水沿地下山石裂隙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河道。溶沟之间突起的石脊,称为石芽。水的溶蚀能力与侵蚀性CO2 的含量呈正比。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峰丛洼地是由连座的山峰和其间的洼地组成。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芒硝等。作用过程溶蚀地貌和淀积地貌裂隙发育(更为重要):裂隙密集带(通常是断层)岩溶异常发育。另一部
3、分溶蚀CaCO3,使碳酸盐岩中形成空洞称侵蚀性CO2富含Ca2+和 HCO3-的地下水(岩溶水)在地表出露,由于 CO2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而发生的CO2 逸出和 CaCO3沉淀,统称石灰华(简称灰华或钙华)。溶蚀洼地: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即由洞顶渗出的含有丰富Ca(HCO3)2 地下水,当CO2 逸出和水分蒸发时,CaCO3 沉淀而成。卡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普遍。我国以西南(云贵川、广西、湖北西部、湖南南部)分布集中而广阔。中国喀斯特现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2400年前。分布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1.岩石的可溶性(成分、结构)岩石成分:可溶性岩石有三类2.岩石的透水性3.水的溶
4、蚀能力4.水的流动性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芒硝等。卤素盐类岩石:岩盐、钾盐等。晶粒愈小,溶解度愈大岩石的结构 隐晶质和细晶质的岩溶解度较粗晶质高 不等粒比等粒结构溶解度更大使水与可溶岩石广泛接触使岩溶不仅限于岩石表面,还能向深部发展裂隙发育(更为重要):裂隙密集带(通常是断层)岩溶异常发育。空隙度高低:岩石空隙度高不等于透水性就好,通水性实际上取决于岩石的有效空隙率,即那些相互连通的真正能透水的空隙占有率。水流中的游离性CO2,一部分H2CO3 Ca(HCO3)2 ,Ca(HCO3)2 CO2(重新分解),实际仅起平衡作用;另一部分溶蚀CaCO3,
5、使碳酸盐岩中形成空洞称侵蚀性CO2 水的溶蚀能力与侵蚀性CO2 的含量呈正比。CO2 含于空气中,也生成于土壤上层强烈的生物化学作用。随深度增加,侵蚀性CO2 含量逐渐减少,水的溶蚀能力逐渐下降。取决于降水量、水位差和透水条件。降水量和地下暗河上下游的水位差越大,水流动就越快。喀斯特作用过程喀斯特地貌分类根据岩性碳酸盐岩喀斯特、硫酸盐岩喀斯特存在形式裸露型、覆盖型和埋藏型喀斯特发育程度全喀斯特、半喀斯特、隐伏型喀斯特气候地貌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喀斯特垂直动力带渗流(包气)带、浅潜水(饱水)带和深部喀斯特所在位置出露于地表和埋藏于地下作用过程溶蚀地貌和淀积地貌所在位置地表正地形:峰丛、峰林、
6、孤峰、残丘、(突出于地表)喀斯特丘陵和石芽负地形:落水洞、漏斗、竖井、干谷、盲谷、(凹陷于地表)喀斯特洼地、坡立谷、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峡谷、溶沟和溶隙地下溶洞(石钟乳、石笋、石幔、石柱等)地表正、负地形间及地表与地下喀斯特类型间常有成因联系,构成一定的地貌组合。作用过程溶蚀地貌:溶沟、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溶蚀平原、溶蚀盆地、漏斗、溶蚀洼地、溶洞、地下暗河、天生桥、天坑淀积地貌:石钟乳、石笋、石幔、石柱溶蚀地貌1.溶沟、石芽、石林地表水沿石灰岩坡面和裂隙流动,经过岩溶作用,就会溶蚀出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之间突起的石脊,称为石芽。在石灰岩发育的地区形成的形体高大的石芽为石林。2.峰丛、峰
7、林、孤峰、溶蚀平原、溶蚀盆地峰丛比峰林基座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小。峰丛是岩溶发育初期由岩溶水的垂直渗入溶蚀扩大而成,山峰下部有尚未溶蚀的基座相连,所以山峰的相对高度较小。峰丛洼地是由连座的山峰和其间的洼地组成。当峰丛之间进一步溶蚀向深处发展,这时地下河可能出露成地表河,使侵蚀作用加强,峰丛基座被切开,相互分离成为峰林。3.漏斗、溶蚀洼地漏斗:流水沿裂隙溶蚀而成,呈碟形或倒锥形洼地,底部有垂直裂隙或落水洞。溶蚀洼地: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溶蚀洼地漏斗漏斗溶蚀洼地4.溶洞、地下暗河、天生桥、天坑溶洞指岩溶区地下水沿着岩层的层面和裂隙进行溶蚀和机械侵蚀而形成的地下空洞。地下暗河指地面以
8、下的河流,是地下岩溶地貌的一种,是由地下水汇集或地表水沿地下山石裂隙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河道。天生桥指地下暗河与溶洞的顶板崩塌后,横跨河谷的残留顶板,其两端与地面连接,中间悬空而呈桥状。天坑是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淀积地貌1.石钟乳、石笋、石柱由洞顶滴水而产生的堆积地貌。即由洞顶渗出的含有丰富Ca(HCO3)2 地下水,当CO2 逸出和水分蒸发时,CaCO3 沉淀而成。石钟乳:溶洞中自洞顶下垂的石灰质体,石钟乳的增长速度:1cm/100年。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水的溶蚀能力与侵蚀性CO2 的含量呈正比。取决于降水量、水位差和透水条
9、件。天坑是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水的溶蚀能力与侵蚀性CO2 的含量呈正比。富含Ca2+和 HCO3-的地下水(岩溶水)在地表出露,由于 CO2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而发生的CO2 逸出和 CaCO3沉淀,统称石灰华(简称灰华或钙华)。溶蚀地貌:溶沟、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溶蚀平原、溶蚀盆地、漏斗、峰丛洼地是由连座的山峰和其间的洼地组成。岩石成分:可溶性岩石有三类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CO2 含于空气中,也生成于土壤上层强烈的生物化学作用。卡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普遍。植物数量下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岩石的可溶性(成分、结构)溶蚀地貌:溶沟、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溶蚀平
10、原、溶蚀盆地、漏斗、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芒硝等。空隙度高低:岩石空隙度高不等于透水性就好,通水性实际上取决于岩石的有效空隙率,即那些相互连通的真正能透水的空隙占有率。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可耕地面积减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通过溶蚀和淀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天坑是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作用过程溶蚀地貌和淀积地貌石柱:石钟乳和石笋经长期的增长连接成柱状。地表石灰华沉积富含Ca2+和 HCO3-的地下水(岩溶水)在地表出露,由于 CO2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而发生的CO2 逸出和 CaCO3沉淀,统
11、称石灰华(简称灰华或钙华)。岩石的结构 隐晶质和细晶质的岩溶解度较粗晶质高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通过溶蚀和淀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地下暗河指地面以下的河流,是地下岩溶地貌的一种,是由地下水汇集或地表水沿地下山石裂隙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河道。作用过程溶蚀地貌和淀积地貌天坑是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天坑是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通过溶蚀和淀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地表水沿石灰岩坡面和裂隙流动,经过岩溶作用,就会溶蚀出凹槽,称为溶沟。碳酸盐类岩石
12、: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借助天然圆形溶岩坑建造,大窝凼不仅具有一个天然洼地可以架设望远镜,而且石灰岩透水性强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而不在表面淤积,腐蚀和损坏望远镜。溶蚀洼地: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溶蚀地貌:溶沟、石芽、石林、峰丛、峰林、孤峰、溶蚀平原、溶蚀盆地、漏斗、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溶蚀洼地:四周为低山丘陵和峰林所包围的封闭洼地。富含Ca2+和 HCO3-的地下水(岩溶水)在地表出露,由于 CO2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而发生的CO2 逸出和 CaCO3沉淀,统称石灰华(简称灰华或钙华)。天坑是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
13、露出地面而成。来自印欧语“Kar”,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水的溶蚀能力与侵蚀性CO2 的含量呈正比。富含Ca2+和 HCO3-的地下水(岩溶水)在地表出露,由于 CO2分压降低或温度升高而发生的CO2 逸出和 CaCO3沉淀,统称石灰华(简称灰华或钙华)。CO2 含于空气中,也生成于土壤上层强烈的生物化学作用。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伊斯特亚半岛石灰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Kars。地表水贫乏,地下水丰富;喀斯特地貌强烈发育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石灰岩广布,地形崎岖;地表水贫乏,地下水丰富;植被稀少;土壤贫瘠。喀斯特地貌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的影响农业交通旅游生态旅游业奇峰异洞美学价值交通地表崎岖,
14、溶洞暗河交通落后农业生态环境土层浅薄地表崎岖暴雨冲刷陡坡开荒石漠化石漠化危害土壤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可耕地面积减少。植物数量下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旱涝灾害发生和小气候恶化的几率增加。导到贫困发生的几率增加,人和自然的矛盾加剧。世界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射电望远镜借助天然圆形溶岩坑建造,大窝凼不仅具有一个天然洼地可以架设望远镜,而且石灰岩透水性强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而不在表面淤积,腐蚀和损坏望远镜。周围的峰林保障了极端安静的电波环境。练习: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面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分析:喀斯特地区地形崎岖,降水丰富,植被稀少,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开挖石料移除植被和地表土层。堆放弃料占用一定的地表空间。参考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