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催产v一、人工催产的概念v二、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v三、如何成功进行人工催产家鱼人工繁殖概况v四大家鱼在池塘静水水体中不能自然繁殖,需江河流水环境才能自然产卵、孵化、出苗。v在江河中捕捞野生苗运往全国各地,进行鱼种培育和池塘成鱼养殖,养殖区域受限制。v苗种是制约渔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1958年,家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结束了淡水渔业养殖依靠天然捕苗的局面。池塘养鱼走上规模化、产业化之路,养殖区域扩大,并在全国推广。影响鱼类性腺发育和产卵的因素影响鱼类性腺发育和产卵的因素温度温度溶氧量溶氧量营养营养水流水流盐度盐度光照光照鱼类繁殖鱼类繁殖由于池塘内缺乏相应的鱼类繁殖生态条件,从而影响亲鱼的下丘
2、脑GnRH的合成和释放,不能促使亲鱼的垂体分泌一定浓度的性腺激素,使亲鱼自然产卵。什么是人工催产?即人工诱导排卵,俗称催情、催青等。就是用人工方法,对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鱼进行药物注射,刺激性腺进一步成熟和排放,从而获得成熟的卵子(或雄鱼精子)。神经体液调节 释放神经介质 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中枢神经下丘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环境因素第二性征繁殖行为与活动精巢卵巢 排精、雄激素排卵、雌激素v鱼类的生殖机能,主要是由脑垂体所分泌的激素决定的。当切除脑垂体时,性腺未发育,或已达性成熟的鱼,停止发育。v腺体部分分泌的FSH具有促进精卵发育成熟和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v腺体部分泌的LH具有促进亲鱼发情,排卵和
3、排精的 作用。脑垂体又受下丘脑分泌的LRH控制。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人工催产的基本原理采取人为的方法,把一定剂量的催产剂(外源激素)注入亲鱼体内,使之随着血液的流动,把这种激素传递到相应的器官和腺体,部分替代活鱼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活动,在一些必要的生态因子(如水温、水流等)刺激下,促进亲鱼性腺成熟、发情,进入性活动产卵或排精。家鱼人工繁殖的生物学原理生态条件 性激素 成熟排卵外部感受器 性腺 外源激素中枢神经系统 FSH FSH GnRH-A LH LH FSH下丘脑 性激素 血液循环 LH 垂体 FSH LH GnRH-A 摘自池塘养鱼学人工催产人工催产1、从下丘脑水平诱导鱼类繁殖、从下丘脑
4、水平诱导鱼类繁殖将人工合成的GnRH或GnRH-A注入鱼体代替鱼类自身的下丘脑释放的GnRH的作用,由它来触发垂体分泌GtH。2、从垂体水平诱导鱼类繁殖、从垂体水平诱导鱼类繁殖对鱼体给予外源激素代替垂体GtH的作用,以促进性腺成熟,诱导产卵和排精。生产中常用脑垂体或HCG结合使用。3、从性腺水平诱导、从性腺水平诱导鱼类繁殖鱼类繁殖通过对鱼体给予外源性类固醇激素,反馈作用于脑和垂体,促进GnRH和GtH释放,或直接作用于性腺,诱导性腺成熟和排出精卵。环境因子环境因子性类固醇激素性类固醇激素T/E2/DHP/KT反馈作用反馈作用性性腺腺(卵、卵、精精巢)巢)脑脑垂垂体体下下丘丘脑脑GnRHGTH
5、人工繁殖的要领就在于将催情剂(如鱼的脑下垂体抽提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入鱼体,达到诱导亲鱼发情、产卵或排精的目的。操作 配置注射液 注射 1.体腔注射 2.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分背鳍下肌肉注射和胸鳍基部的腹腔注射两种 两次注射家鱼催情、发情及人工授精时间控制表水温()针距(h)效应时间(h)第二针注射到实际人工授精的时间(h)20-211010-1111-1222-2389-1010-1124-2587-88-1026-2766-77-828-2965-66-7如何成功进行人工催产如何成功进行人工催产v准确地掌握催产季节;v选择适合催产的亲鱼;v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6、v使用有效的剂量注射。催产技术的适当与否,影响到鱼卵的受精率、孵化率以及亲鱼的获产率和产后的成活率。新型催产剂在鳜鱼人工繁殖中的应用我们在1年6月上旬,采用高效鱼类催产合剂3号进行了鳜鱼人工繁殖试验。(摘自科学养鱼1996年第12期)在自然界中,暗纹东方鲀一般要到3足龄才能自然产卵繁殖。其产卵期一般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采用人工控温方法,可以促进暗纹东方鲀亲鱼性腺成熟再注射激素进行催熟、催产,可使亲鱼提早产卵繁殖(俗称“早繁”)。用早繁苗种进行养殖,暗纹东方鲀只需2年便可达到商品规格,且成活率较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摘自水产科技情报2009年第02期 作者:张富乐;乔燕平;曹祥德 )举例早期的中华鲟人工催产,是以杀死成年中华鲟获取脑垂体以用作催产剂来进行。从1982年开始,中华鲟研究所不断进行用LRH-A和其它辅助催产剂来进行催产的试验,以走出“为保护中华鲟又杀死中华鲟”的无可奈何。1986年,科研人员采用人工合成激素替代中华鲟脑垂体进行催产繁殖获得成功,终于结束通过捕杀野生中华鲟获得催产素的历史。(摘自中国三峡2012年01期)人工繁育技术为我们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