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业的发展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对拉动国民消费的贡献-相关理论考察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孙根年 教授、博导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专题专题1 1:提纲:提纲一、什么是内需一、什么是内需二、为什么要拉动二、为什么要拉动 内需内需三、拉动内需的三、拉动内需的 政策误区政策误区四、旅游业拉动四、旅游业拉动 内需的优点内需的优点经济增长三架马车消费需求消费拉动投资需求投资驱动出口需求出口带动国民收入流量的决定因素:Y=C+I+G+X MC居民消费,I企业投资,G政府支出、X出口,M进口1.国民收入流转与三驾马车n消费: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增加意味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最终实
2、现。n投资:指货币转化为资本,进入生产过程。投资会产生两个效果:(1)为下期扩大再生产奠定基础;(2)直接增加对现期产品的需求。n出口:指向国外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目的是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三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描述n消费 产品需求 生产 国民收入 经济 公共品供给 生产成本 利润 生产n投资 国民收入 经济n出口 出口品 生产 国民收入 经济投资品需求生产n投资贡献率年度投资实际增加额/当年GDP实际增加额100n消费贡献率年度消费实际增加额/当年GDP实际增加额100n净出口贡献率净出口年度实际增加额/当年GDP实际增加额100%三大需求对GDP贡献率的国际比较最终消费
3、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年 份贡献率拉 动贡献率拉 动贡献率拉 动(%)(百分点)(%)(百分点)(%)(百分点)200150.24.249.94.1-0.10.0200243.94.048.54.47.60.7200335.83.663.26.31.00.1200439.54.054.55.56.00.6200538.04.338.94.423.12.6200640.05.143.95.616.12.0200739.25.642.76.118.12.5200843.34.247.74.69.00.8200953.14.694.68.2-47.7-4.1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
4、率和拉动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驱动出口居民国内消费低(收入增长缓慢,消费不旺)政府支出高(财政占GDP比重高,三公开支大)广义内需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投资需求2、什么是内需,为什么要拉动内需居民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低于世界低于世界61%的平均水平的平均水平A、拉动内需是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拉动内需是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A、拉动内需是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拉动内需是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B、目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环境的需要美国次贷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海啸全球金融海啸全球实体经济全球实体经济以美国为首的各国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联合救市政策政府联合救市政策像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国内背景:今年
5、年初 控制通货膨胀 稳健的财政政策 从紧的货币政策目前形势 保障经济平稳增长 扩大内需。2009.8C、中国中国经济现状经济现状12.33315.4-23三、扩大内需的几个认识误区误区之一:扩张性投资就是扩大内需宏观经济学告诉我们,需求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那么投资需求是不是“内需”呢?按照宏观经济学,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每当经济萧条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财政来扩大投资需求,以保持经济的适当增长和就业。动态看,投资的一部分会转化为消费,因而投资也扩大消费需求。但长期这样是有问题的,必将造成居民收入下降和消费需求不足。误区之二误区之二:房改、医改、教改、购车等:房改、医改、教改、购
6、车等就是拉动内需就是拉动内需医改、教育产业化,当初确实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不但不能扩大内需,而且带来一系列问题。片面的医疗和教育产业化,不但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还增加低收入人群的负担,不可能真正扩大内需。另外,房改和购车也被视为拉动内需的手段,房改导致房价上涨,购车挤占了居民消费,同时带来土地侵占、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误区之三:内需不足是因为人民有钱不消费误区之三:内需不足是因为人民有钱不消费 上述医改、教改、房改等,都是以此为前提的。认为,国人有钱不愿消费,似乎从统计数据上也得到一定证明。截止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达20万亿元,仅2008年当年就增加4
7、.63万亿元,是2007年的三倍。储蓄率也已高达将近50%。可是,考虑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基尼系数达到了0.5左右,绝大多数储蓄为少数高收入人群,绝大多数劳动者的购买力是很低的;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绝大多数富人的储蓄是很难转化为“消费需求”的。内需不足的内需不足的内在机制内在机制 消费需求才是最终的的需求,劳动者收入低是内需不足的直接原因,因而国内消费需求提高才是扩大内需的根本。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关键,是增加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他们的购买力。但是,由于我国“三低一高”(低工资、低成本、低产业链和高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我国劳动者的收入很低,而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从2001年至200
8、6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1.5%下滑到40.6%;而发达国家在70%左右。投资高居不下,导致生产出的产品在国内内有需求,于是只有只好加大出口力度,造成内需相对更加减少。专题2:题要:1 问题的提出2 概念模型与研究方法4.旅游对扩大居民消费的贡献3.旅游消费结构的分析5.结论1.问题的提出 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出现严重的萎缩,2009年与2008年相比出口额下降了16%。因此,国家把“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提高到重要的位置,并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和相关的政策措施,试图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如何扩大内需,通过那些产业拉动消费,学术界见仁见智,纵
9、观国内的相关文献,旅游业被认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重要产业。如中国科技财富发表特邀评论员文章:“旅游业给扩大内需一个支点”;武汉大学战略管理专家辜胜阻教授提出:“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国家发改委张津夫教授撰文:“扩大旅游消费、拉动内需增长。然而,上述文献均为概念论述性,缺乏针对特定区域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以福建省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从1997年到2008年,福建旅游业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其中,国际旅游从117.4万人次增长到293.2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从6.13亿美元增长到23.93亿美元,分别增长了2.50倍和3.90倍;国内旅游从1900万人次增长到8562万人次,国
10、内旅游收入从110亿元增长到852亿元,分别增长了4.51倍和7.74倍。旅游总收入也从160.9亿元提高到1018.23亿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从5.36%提高到9.41%,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以1997-2008年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福建省旅游消费变化及对国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如何分析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可分四个层次:一、狭义的旅游业:风景业(景点门票)和旅游社业(导游与管理)是最狭义的旅游,其收入直接进入国民收入;二、分开清晰统计的产业部门: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虽然是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部分,但其收入分开统计、界限清晰;三、需要剥离的产业部门:旅游
11、交通与整个交通运输业,由于行业门类众多,统计口径复杂,需要剥离计算;四、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或第三产业)的贡献,以旅游业总收入与国民经济(第三产业比值)计算相对简单。2 概念模型与研究方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可从四个层面分析:第一,就是狭义的旅游业:游览业(景区景点门票)和旅游社业(导游与管理)是最狭义的旅游业,其收入直接归旅游部门所有,属于单纯的旅游收入;第二,旅游部门和国民经济部门分开统计的产业部门: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等。这些部门最初只是国民经济中的部门,但是随着旅游的发展,这些部门被分离出来服务于旅游业,但是在旅游业和国民经济中相关产业的收入分开统计、界限清晰
12、;第三,需要剥离的产业部门:旅游交通与整个交通运输业。由于交通方式种类众多,统计口径复杂,需要剥离计算;第四,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或第三产业)的贡献,以旅游业总收入与国民经济比值来分析旅游业的地位指数,计算相对简单。旅游交通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游览旅游购物旅游娱乐其他消费基本消费非基本消费交通运输餐饮业住宿业观光游览批发零售娱乐业其他行业一型服务业二型服务业图1.旅游业与国民经济第三产业的循环模式2.1 旅游业是为了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由国民经济若干行业的部分组合而成的产业集群。图1.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发展测度模式2.2 旅游业拉动消费增长的关键在于:引入国内外省区以及外国旅游人口来本地区消费
13、,通过扩大内需、增大消费,提高以消费计算的国民收入。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基本消费包括餐饮、住宿、旅行、游览,为风景业、旅行社和宾馆饭店收入,进入狭义的“旅游业”;而非基本消费包括购物、娱乐、交旅行社的费用和其他费用,构成娱乐业、零售业和其他部门的收入,进入消费市场。两者合并构成社会消费,可从社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以及国民总消费等方面,分析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2.3 游客的旅游消费可划分为基本消费和非基本消费:基本消费拉动吃住行游等消费增长,非基本消费拉动零售业和娱乐业的发展,两个消费的增长都很重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是在形象塑造和景点开发上,突出区域特色、打造品牌景区,提高
14、各地区的旅游吸引,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二是在产业政策上,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大力发展娱乐业和旅游购物,以此推动旅游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其附加值。本文认为,我国旅游业从数量规模扩张型,走向质量效益提升型。是转变旅游增长方式的核心任务和基本策略。2.4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打造品牌景区、突出区域特色,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提高旅游业发展的人气指数。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娱乐航空旅游铁路旅游公路交通水运交通基础消费旅游交通餐饮业住宿业批发零售文化娱乐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运输简单可分离复杂剥离型图1.旅游业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的计算模式旅游游览旅游社业狭义旅游核心整体旅游产业第
15、三产业TAV国民经济GDP单纯2.2 研究方法2.1 旅游消费倾向率 倾向率(或趋向率)是气候变化研究提出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段内,某项指标随着时间变化的平均速率。倾向率是以线性回归方法计算的参数,当回归方程满足预测要求时,其倾向率()即为直线的斜率。本文将此概念引入,反映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吃住行游购娱等各项旅游消费随着时间的线性变化率,单位是:元/人.年。本文提出了4个指标:前两个指标测定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后两个指标测定旅游拉动国民消费。2.2 消费结构指数 将“餐饮、住宿、交通、游览”等消费看成是旅游的基本消费,将“购物、娱乐、交旅行社和其他”等消费看成是非基本消费,并以非基本消费与
16、基本消费的比值,反映旅游消费结构的高级化。消费高级化指数()非基本消费/基本消费100。结构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成熟化程度。值越大,说明购物和娱乐等非基本消费在旅游消费中所占比例高,旅游发展的水平较高,消费相对成熟,如台湾和香港结构指数在1.2-2.0之间。相反,值越低说明旅游购物和娱乐业还没有发展起来,该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相对初级和滞后。2.3 旅游消费地位指数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其中,旅游餐饮是餐饮业的部分,旅游住宿是住宿业部分,旅游交通是交通运输业的部分,旅游购物是批发零售的部分,旅游娱乐是文化娱乐业的部分,大概纯旅游的算是旅行社和景点业的收入。随着旅游业的
17、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最重要的是:外地人和外国人也来参与旅游消费,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这个侧面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为了反映旅游消费在国民消费中的比例,本文用如下公式反映旅游消费的比例。旅游消费地位指数=某项旅游消费/国民经济相关部门100%2.4 旅游消费弹性 按照经济学的定义,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增长率与另一个变量增长率的比值。计算公式为:旅游消费弹性()某项旅游消费增长率/该项社会消费增长率 当弹性系数()1.0时,说明该项旅游消费增长率高于国民消费增长率,旅游拉动该项消费增长;相反,当弹性系数()1.0时,说明旅游消费增长率低于国民消费增长,旅游消费增长缓慢。旅游消费弹性既
18、可以用于旅游业内部,分析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购物等某项旅游消费与旅游总消费增长率的比率;也可以用于旅游业外部,分析旅游消费与国民消费增长率的变化,以判断旅游业对拉动消费的作用,其分析的关键是看分母部分选择什么指标。真理是简单的。旅游业不是提供某项单纯产品的独特行业,采用传统的投入-产出表分析法,来测定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时会过分夸大旅游业的作用;旅游业是国民经济几个相关行业部门的组合,采用这种简单的模型分析旅游业对国民消费的作用更为客观合理。3.福建省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分析3.1 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1992年以来,我国国内旅游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国内旅游从接待人数
19、和旅游收入上远超过入境旅游。以福建省为例,2009年接待的国内游客是入境游客的31倍,国内旅游收入是入境旅游收入的5.4倍,国内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力军。2008年福建人均国内旅游消费995.1元,与1997年579.0元相比增长了416.1元,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呈直线增长,倾向率为39.49元/人.年。其中,人均购物花费182.1元,较1997年67.7元增长114.4元,倾向率为9.29元/人.年;餐饮和游览花费呈直线上升趋势倾向率分别为3.98元/人.年和4.20元/人.年;住宿消费、交通消费、娱乐费和邮电通讯费波动上升,其中住宿和交通消费增长速度较快,倾向率分别为2.01元/人.年和
20、4.40元/人.年。表1.福建省国内旅游消费支出金额及结构变化年份199820002002200420062008变化趋势平均值倾向率消费额变化/美元人均花费534.7554595616641816直线上升623.6 28.45餐饮费49.248.251.256.762.868.6直线增长607.71.97住宿费72.779.265.570.811282.5波动上升846.02.12交通费221.1231233234263318波动上升2566.49.5游览费14.419.919.622.817.926.1波动上升225.31.17购物费90.496.4101121131166波动上升1282
21、.07.29娱乐费3934.438.14544.258波动上升474.63.09其他46.552.185.772.758.380波动上升711.93.62结构变化/%餐饮9.28.78.69.29.88.4波动下降8.9-0.08住宿13.614.31111.517.510.1波动下降12.5-0.19交通42.343.140.439.339.839.4波动下降40.3-0.23游览2.73.63.33.72.83.2波动上升3.20.04购物16.917.41719.720.420.3波动上升180.29娱乐7.36.26.47.36.97.1波动上升6.80.18其他8.79.414.41
22、1.89.19.8波动变化10.30.14由表1.可以看出,国内旅游消费可分为五大项和三小项:五大项分别为交通、住宿、购物、餐饮和交给旅行社的费用,占人均消费额的比重高达79%;三小项分别为其他消费、游览和娱乐消费,仅占人均消费额的21.0%。旅游消费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从1997年到2008年,旅游购物呈波动上升,购物花费所占比重提高将近7个百分点;娱乐和交给旅行社的费用比重稍有下降,降低了不到1个百分点;餐饮、交通、住宿三大基本花费波动下降,其中交通费降低幅度较大,降低了7个百分点。3.2 福建省入境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分析表2.入境旅游消费支出金额及结构变化年份19982000200220
23、0420062008变化趋势平均值倾向率消费额变化/美元人均花费535554595616641816直线上升623.6 28.45餐饮费49.248.251.256.762.868.6直线增长607.71.97住宿费72.779.265.570.811282.5波动上升846.02.12交通费221231233234263318波动上升2566.49.5游览费14.419.919.622.817.926.1波动上升225.31.17购物费90.496.4101121131166波动上升1282.07.29娱乐费3934.438.14544.258波动上升474.63.09其他46.552.18
24、5.772.758.380波动上升711.93.62结构变化/%餐饮9.28.78.69.29.88.4波动下降8.9-0.08住宿13.614.31111.517.510.1波动下降12.5-0.19交通42.343.140.439.339.839.4波动下降40.3-0.23游览2.73.63.33.72.83.2波动上升3.20.04购物16.917.41719.720.420.3波动上升180.29娱乐7.36.26.47.36.97.1波动上升6.80.18其他8.79.414.411.89.19.8波动变化10.30.142008年人均入境旅游消费816.4美元,与1997年522
25、.8美元相比增长了293.6美元,人均入境旅游消费呈线性增长,倾向率为28.45美元/人.年。其中,餐饮费呈线性增长,倾向率分别为1.97美元/人.年;交通和购物消费波动上升,增长速率较快,倾向率分别为9.50美元/人.年和7.29美元/人.年。而餐饮和娱乐增长速率较慢,倾向率为1.97美元/人.年和3.09美元/人.年。福建省入境旅游消费可划分为两大项和五小项。其中,两大项是交通费和购物费,分别占人均旅游消费的40.3%和18.4%;五小项为住宿费、其他、餐饮费、娱乐费和游览费,占人均消费额的41.3%。从1997到2008年,基本消费的旅游购物倾向率为正,所占比重上升了1个百分点。餐饮、游
26、览、娱乐所占比例变动不大,维持在均值上下波动。3.3 旅游消费结构指数的变化与比较早在50年前,英国经济学家Clark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并以40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了验证,被称为产业结构演化的配弟-克拉克定律。那么,在旅游业内部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结构演化规律。本文依据旅游消费结构指数值对其进行分析,揭示福建省国际与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图2.国内旅游消费结构 指数(1997-2008)图3.入境旅游消费结构指数(1997-2008)人均国内旅游消费和结构指数呈现“双增长”趋势。1997年人均旅游花费579.0
27、元,2008年人均旅游花费995.1元,增长了1.72倍。元;而消费结构指数从1997年的54.3%提高到2008年的77.9%,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旅游消费结构指数的提升,反映了福建省旅游消费结构日趋成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相对繁荣,国内旅游购物花费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人均国际旅游消费与结构指数呈现“双增长”格局。即从1997年到2008年,人均旅游消费额从522.8美元增长到816.4美元,增长了1.56倍;而旅游消费结构指数从49%增长到59.2%,上升了10个百分点。结合表4可看出,结构指数值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旅游购物、娱乐等非基本消费所占比例的增加,以及旅游餐饮、交通和
28、住宿等基本消费所占比例的减少,这可能与入境游客对福建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需求较强相关。4.旅游消费对扩大居民消费的贡献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消费。发达的旅游业为世界城市带来了旺盛的旅游消费需求,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而持久的驱动力。巴黎是旅游收入最高的城市,每年旅游外汇收入占法国一半以上。东京直接旅游收入为363亿美元,由于旅游消费包括“游、行、住、吃、购、娱”等活动,旅游带动的总消费额高达854亿美元,对当地的交通、商业、餐饮、文化等都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进入福建省的旅游者,无论是入境游客还是国内游客,旅游消费均构成本省居民的社会消费。福建省满足其在旅行期间“吃、住、行、邮、购、娱
29、”等方面的需求,所获得的旅游收入归福建省所有,由此带动福建省国民经济的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福建省总人口为3604万人,接待游客8855.2万人次,接待游客是福建省总人口的2.46倍,如此巨大的旅游人口是拉动国民消费的重要力量。年份旅游住宿餐饮/亿占住餐饮业比重/%旅游航空/万人占民航客运比/%铁路游客/万人占铁路客运比重/%199753.7357.71147.8346.77599.3542.78199877.1464.28159.8052.92660.4447.21199992.7868.00186.6756.94787.8053.23200093.8961.55227.7764.
30、48767.7753.772001114.8869.22314.2875.81863.2062.92200298.7452.47367.5877.301019.7170.522004142.8059.21411.4666.021195.3376.232005168.2058.64557.8480.591166.3978.492006218.7066.33658.6984.611390.2080.362007240.3660.35825.2689.221648.5486.272008245.4550.38835.6986.871756.4285.02表3.六大旅游消费占国民消费、第三产业及各主要
31、要素的比重年份旅游总收入/亿元占三产业比重/%旅游购物/亿元占批发零售比重%1997160.8814.9030.233.851998199.9016.4636.554.071999250.0518.5150.185.022000304.9920.3954.314.922001345.9721.3873.876.102002424.0724.0254.844.062004551.1524.9888.214.972005684.9326.85114.985.722006811.2726.84130.805.6320071002.9426.60180.306.6020081018.2323.4318
32、9.675.79年份旅游收入增长率对三产业弹性系数旅游购物增长率对零售业弹性系数旅游住餐增长率对住餐的弹性系数旅游航空增长率对航空运弹性系数旅游铁路增长率对铁客运弹性系数199824.25 1.93 20.91 1.45 43.57 1.51 8.10-1.81 10.19-71.41 199925.09 2.24 37.29 3.30 20.27 1.48 16.82 1.96 19.28 3.33 200021.97 2.05 8.23 0.78 1.20 0.10 22.01 2.84-2.54 0.72 200113.44 1.64 36.02 3.71 22.36 2.54 37.9
33、8 2.19 12.43-3.17 200222.57 2.48-25.76-2.25-14.05-1.05 16.96 1.15 18.13 3.36 200429.97 1.20 60.85 1.94 44.62 1.58 11.94 0.38 17.22 2.04 200524.27 1.55 30.35 2.28 17.79 0.94 50.71 4.58-2.42 0.46 200618.45 1.00 13.76 0.89 30.02 2.01 18.77 1.51 19.19 1.17 200723.63 0.96 37.84 2.15 9.90 0.48 18.33 0.97
34、18.58 1.78 20081.52 0.10 5.20 0.26 2.12 0.09 6.92 1.73 6.54 0.81 表4.六大旅游消费对国民消费、第三产业及各主要要素的弹性系数4.1 旅游对住宿和餐饮业的贡献分析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旅游住宿餐饮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指数仅次于交通,从1997年到2008年旅游住宿餐饮业在国民经济相应部门中所占的比重波动变化,略有下滑。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旅游住宿餐饮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指数仅次于交通,从1997年到2008年旅游住宿餐饮业在国民经济相应部门中所占的比重波动变化,略有下滑。但是1997-2002年和2004-2008年
35、这两个阶段来看,后期旅游住宿餐饮所占平均比重较前期略有提高,说明旅游住宿餐饮业的地位在越来越高对国民消费的拉动作用也日趋增大;并且2004-2008年间旅游住宿餐饮的消费弹性为1.25,而1998-2002年间消费弹性1.84,消费弹性的增长,反映了旅游住宿餐饮消费对国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大。4.2 旅游购物对批发零售业的贡献分析旅游购物是指旅游者为了旅游或在旅游活动中购买各种实物商品的经济文化行为,它不仅包括专门的购物旅游行为,还应包括旅游中一切与购物相关的行为总和。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1997年到2008年,从旅游业内部来看,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入境旅游,人均购物花费和旅游购物所占的
36、比重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福建省的旅游消费结构日趋成熟;从旅游业外部来看,旅游购物占批发零售业的比重呈现波动上升,从3.85%增长到5.79%,上升近2个百分点。在1997到2002年和2004到2008年间两个时间段,旅游购物所占的平均比重从4.38%增长到5.37%,增长了1个百分点。从表4.可看出,旅游购物对批发零售的弹性波动变化,起伏较大,但在1998-2002年和2004-2008年两个阶段,旅游购物的平均弹性系数维持在1.27-2.31之间,后期较前期下降了1个百分点。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旅游购物促进了批发零售业的发展。4.3 旅游对交通运输业的贡献分析交通一般有四种方式:航空、铁路
37、、公路和水运,其中公路和水运对外省游客和入境游客进入本省的作用较小,故本文主要考虑旅游业对福建省民航和铁路业的带动作用。但是由于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及数据的难获取性,本文将福建省旅游的入境客流量和国内客流量按以下公式进行折算:旅游铁路客流量=入境客流量铁路游客比+国内客流量铁路游客比重航空旅游=入境客流量航空游客比+国内客流量(1-本省游客比)国内航空游客比从表3.可以看出,1997年到2008年,旅游占民用航空及铁路的比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从46.77%增长到86.87%和从42.78%增长到85.02%,分别上升1.9倍和2.0倍。1997年到2002年间旅游占的平均比重为62.37%和5
38、7.53%,而在2004到2008年间的平均比重为81.46%和81.27%,分别上升了19个和24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较大。从表4.可看出,旅游对民用航空和铁路的弹性波动变化,但从1998-2002年和2004-2008年两个阶段看,旅游对民用航空的平均弹性系数在2.0-2.03之间波动变化。在前期,旅游对铁路的弹性系数的波动大,不存在稳定的消费弹性,但是后期的平均弹性系数为1.25.4.4 旅游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TVA)的贡献分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门,旅游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中不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其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表3.可看出,
39、1997年到2008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从5.36%增长到9.41%,年均增长0.37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4.9%增长到23.43%,年均增长了0.78个百分点。在1997年到2002年间和2002年到2008年间这两个平稳阶段,旅游产业占GDP的平均比重从7.24%增长到10.19%,上升了3个百分点;而旅游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比重从10.19%增长25.74%,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上升幅度较大,说明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较高。从表4.可以看出,在1998-2002年和2004-2007年两个阶段,前期旅游产业对GDP及第三产业的弹性系数均大于2,后期弹性系数维持
40、在1.18-1.33之间。从以上几对指标的消费弹性来看,弹性系数均大于1,也就是说旅游消费的增长率均高于国民消费,这说明旅游消费正在成为拉动国民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5.结论一个地区的旅游消费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支持力度、旅游产品和项目的开发、以及旅游者的职业与收入、旅游产品的价格、购买偏好和受教育程度等。因此,在运用指数测定旅游业的发育程度时是有条件和相对的,不宜过分扩大和进行不同地区的简单比较;一般来说,对于某个特定的地区而言,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消费结构指数值具有某种指示作用。以福建省为例,旅游消费结构指数值不断上升,说明相对于全国而言,福建省经济发达,
41、旅游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基于以上分析,福建省在发展旅游上还应不断完善旅游环境,积极开发更新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和娱乐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本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旅游消费对国民消费的贡献模型,开发了四个新指标来分析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分别是倾向率、结构指数、地位指数和消费弹性,并以该模型分析了福建省旅游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对国民消费的贡献。结果发现,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际入境旅游,人均消费和结构指数均呈现“双向增长”,即人均旅游消费额和旅游消费结构指数逐年提高。旅游产业对航空、铁路运输,住宿与餐饮消费,以及旅游购物对批发零售业的弹性系数大于1,旅游收入的增长率高于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旅游消费在扩大内需、拉动国民消费,以及带动地区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