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阴阳五行第二节第二节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v阴阳的概念阴阳的概念v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v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的含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阴阳的含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 或现象对立双方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属性的概括。的概括。(一)阴阳的概念(一)阴阳的概念阴阳的基本特征(属性归类)阴阳的基本特征(属性归类):关关联联性:性: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 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即相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即相 互关联的基础上。互关联的基础上。普遍性:普遍性:凡属相互
2、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凡属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 物的内部,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物的内部,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 其各自的属性,其各自的属性,划分阴阳。划分阴阳。相对性:相对性:阴阳的属性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比较阴阳的属性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比较 而确定的,(而确定的,(1 1)在一定的条件下,二)在一定的条件下,二 者可相互转化;(者可相互转化;(2 2)无限无限可分性,阴可分性,阴 阳中复有阴阳。阳中复有阴阳。(二)(二)阴阳的特性阴阳的特性(三)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三)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三)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三)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
3、标准(三)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三)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三)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划分阴阳属性的标准划分阴阳属性的标准:属于属于阳阳的范畴的范畴: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属于阴阴的范畴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四)气与阴阳(四)气与阴阳(四)气与阴阳(四)气与阴阳 气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气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也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一物两体,分为阴气和阳气。命活动的物质
4、基础。气一物两体,分为阴气和阳气。人体之气按阴阳特性可分为阴阳两类人体之气按阴阳特性可分为阴阳两类:阳气阳气: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气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气。阴气阴气: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对人体具有营养滋润作用的气。互根互用互根互用 互根互根 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 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用互用 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 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资生、相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资生、相 互为用的特点。互为用的特点。1阴阳互根是确定事物属性的依据阴阳互根是确定事物属性的依据;2阴阳互根
5、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阴阳互根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3阴阳互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互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根据。含义:含义:消,减少;长,增加。阴阳消,减少;长,增加。阴阳对立对立双方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变化双方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变化,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一个量变的过程。形式:形式:此长彼消此长彼消 此消彼长此消彼长 此长彼亦长此长彼亦长 此消彼亦消此消彼亦消阴阳消长阴阳消长 与与制约制约相关相关与与互用互用相连相连 相互转化相互转化含义:含义: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内在因素:内在因素:互根互用是转化
6、的内在根据。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条件: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物 极必反极必反”,“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交感与互藏交感与互藏 交感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是宇宙万物赖亦即相互发生作用。是宇宙万物赖 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阴阳交感表现为阴阳的对立、互根、阴阳交感表现为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和转化。消长和转化。互藏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相互对立
7、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 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 中有阴。中有阴。自和与平衡自和与平衡 自和自和 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 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能力。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能力。平衡平衡 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 于大体均势状态,即阴阳协调相对稳于大体均势状态,即阴阳协调相对稳 定的状态。定的状态。维持其维持其 动态的常阈平衡状态的机制,则
8、是建立在对动态的常阈平衡状态的机制,则是建立在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运动。长和转化运动。阴阳运动的相互联系:阴阳运动的相互联系:阴阳对立阴阳对立 阴阳学说最根本的原理阴阳学说最根本的原理 阴阳互根阴阳互根 阴阳消长阴阳消长 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运动的形式 阴阳转化阴阳转化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v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v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v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v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诊断v用于疾病的防
9、治用于疾病的防治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气(功能功能)生理活动生理活动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阴精阴精(物质物质)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是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升、出(阳)升、出(阳)降、入(阴)降、入(阴)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人体正常的生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命活动,就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升降相因,相反相成升降相因,相反相成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说明人体的病理变
10、化饮食居处,情志失调饮食居处,情志失调(阴阴)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六淫六淫阳邪:风邪、暑邪、火阳邪:风邪、暑邪、火(热热)阴邪:寒邪、湿邪阴邪:寒邪、湿邪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1)阴阳偏盛)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阴阳互损(4)阴阳转化)阴阳转化阳损及阴阳损及阴补阳配阴补阳配阴阴损及阳阴损及阳补阴配阳补阴配阳阴阳俱损阴阳俱损阴阳俱补阴阳俱补第三节第三节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v五行的概念五行的概念v五行五行的调节机制的调节机制v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的概念五行的概念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的基本概念木
11、、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化。不是表示五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而是代表不是表示五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而是代表五种五种功能功能属性属性。木木曰曲直曰曲直火火曰炎上曰炎上土土爰稼穑爰稼穑金金曰从革曰从革水水曰润下曰润下五行各自的特性五行各自的特性木曰曲直木曰曲直 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木具有生长、能曲能伸、升发的特性。特性。引申为凡具有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生长、升发、条达、舒畅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木;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火曰炎上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火具有发热、温暖、向上的特性。引申
12、为凡具有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火;或现象,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土爰稼穑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土具有载物、生化的特性。引申引申 为凡具有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等性质或作用的事 物或现象,均归属于土;物或现象,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金曰从革 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 特性。特性。引申为凡具有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等性质 或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金;或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金;水曰润下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水具有滋润、就下、
13、闭藏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等性质 或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水。或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均归属于水。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和分类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和分类依据:五行属性依据:五行属性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 五行学说的归类和推演的思维方法是:五行学说的归类和推演的思维方法是:观物观物取象取象比类比类运数(五行)运数(五行)求道(规律),即应象以尽意。求道(规律),即应象以尽意。意义: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意义: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统;将人体的各种组
14、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说明人体与自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然界的统一性。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五行五行的调节机制的调节机制1五行的正常调节机制五行的正常调节机制2五行的异常调节机制五行的异常调节机制(1)相生规律)相生规律含义: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 和和滋滋生作用。生作用。规律:规律:意义:意义:是事物发生和成长的根由。是事物发生和成长的根由。难经难经把相生关系比喻为把相生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母子关系,“生生我我”者为母,者为
15、母,“我生我生”者为子。者为子。比如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比如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2)相克规律)相克规律含义: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 作用。作用。规律:规律:意义:意义:维持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平衡协调。维持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平衡协调。内经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胜”、“所不胜所不胜”关系,关系,“克我克我”者为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不胜”,“我克我克”者为我者为我“所胜所胜”。比如水为火之比如水为火之“所不胜所不胜”,金为火之,金为火之“所胜所胜”。(3)制化规律)制化规律 含义:含义:制,制约;化,化生。制化是生克关系制
16、,制约;化,化生。制化是生克关系 的结合,事物生中有克的结合,事物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克中有生(制中有化)(制中有化),相反相成,维,相反相成,维 持持和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和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内容:内容: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结合,维持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结合,维持 平衡。如:平衡。如:以相生言之以相生言之,木能生火,是,木能生火,是“母来顾子母来顾子”之意,之意,但是木之本身又受水之所生,这种但是木之本身又受水之所生,这种“生我生我”、“我生我生”的关系是平衡的。另一方面,水与火之的关系是平衡的。另一方面,水与火之间,又是相克的关系,所
17、以相生之中,又寓有间,又是相克的关系,所以相生之中,又寓有相克的关系,而不是绝对的相生,这样就保证相克的关系,而不是绝对的相生,这样就保证了生克之间的动态平衡。了生克之间的动态平衡。以相克言之以相克言之,木能克土,金又能克木(我克、,木能克土,金又能克木(我克、克我),而土与金之间,又是相生的关系,所克我),而土与金之间,又是相生的关系,所以就形成了木克土、土生金、金又克木(子复以就形成了木克土、土生金、金又克木(子复母仇)。这说明五行相克不是绝对的,相克之母仇)。这说明五行相克不是绝对的,相克之中,必须寓有相生,才能维持平衡。中,必须寓有相生,才能维持平衡。相生相克的过程,也就是事物消长发展
18、的过程。相生相克的过程,也就是事物消长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太过和不及的情况。其在此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太过和不及的情况。其本身就是再一次相生相克的调节。本身就是再一次相生相克的调节。子母相及:子母相及:异常的异常的相生现象相生现象含义: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 子两行皆异常。子两行皆异常。规律:规律: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 足。足。母及于子与相生次序一致母及于子与相生次序一致。含义:含义: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导致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
19、及其母行,导致母 子两行皆异常。子两行皆异常。子及于母则与相生的次序相反。子及于母则与相生的次序相反。母病及子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子病及母规律:规律:子行虚弱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一般称为子母俱不足,一般称为“子盗母气子盗母气”。子行亢盛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子病犯母”。相乘规律相乘规律含义: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但被克者更加虚弱。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但被克者更加虚弱
20、。规律:规律:引起相乘的原因:分两个方面引起相乘的原因:分两个方面 (1 1)太过)太过 克者太过克者太过 如:木旺乘土如:木旺乘土 (2 2)不及)不及 被克者太弱被克者太弱 如:土虚木乘如:土虚木乘相克与相乘的异同:相克与相乘的异同:同:次序一致同:次序一致 异:相克异:相克 正常、生理正常、生理 相乘相乘 异常、病理异常、病理相侮规律相侮规律含义:含义: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本身太过,使原来克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的一行,不仅不能去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即反克,又称即反克,又称“反侮反侮”。规律:规律:引起相侮的原因:分两个方面引起相
21、侮的原因:分两个方面 (1 1)太过)太过 被克者太过被克者太过 如:木旺侮金如:木旺侮金 (2 2)不及)不及 克者太弱克者太弱 如:金虚木侮如:金虚木侮相侮与相乘的异同:相侮与相乘的异同:同:均为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异同:均为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异 常相克现象,两者皆因常相克现象,两者皆因“太过太过”或或“不及不及”引起。引起。异: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异: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 相乘与相克次序一致相乘与相克次序一致 相乘与相侮密切相关,往往同时发生。相乘与相侮密切相关,往往同时发生。“乘乘”为相克之有余,为相克之有余,而危害于被克者,也就而危害于被克者,也就是某一行对其是
22、某一行对其“所胜所胜”过度克制。过度克制。“侮侮”为被克者有余,为被克者有余,而反侮其克者,也就是而反侮其克者,也就是某一行对其某一行对其“所不胜所不胜”的反克。的反克。胜复胜复规律规律 含义:含义: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是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规律:规律:调节规律是:先有胜,后必有复,以报调节规律是:先有胜,后必有复,以报其胜。其胜。“胜气胜气”重,重,“复气复气”也重;也重;“胜气胜气”轻,轻,“复复气气”也轻。也轻。“有胜则复有胜则复”。次
23、序:次序:五行胜复,又称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子复母仇”。如:木行亢盛为胜气,金行旺盛为复气;土为如:木行亢盛为胜气,金行旺盛为复气;土为木之所胜,而土之子金能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木之所胜,而土之子金能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则为平复,则为子复母仇子复母仇。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v说明五脏的说明五脏的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v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v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诊断 v指导疾病的治疗指导疾病的治疗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构建天人一
24、体的五脏关系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关系 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肝属木:肝属木:木曰曲直,升发条达,木曰曲直,升发条达,肝性条达,有疏泄之功肝性条达,有疏泄之功心属火:心属火: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脾属土:脾属土:土性敦厚,生化万物土性敦厚,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化生气血脾居中焦,化生气血肺属金: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肃杀金性清肃,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以降为顺肺性清肃,以降为顺肾属水:肾属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肾有藏精,主水之功肾有藏精,主水之功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的
25、相互关系相生:相生: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间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间相互滋生的关系相互滋生的关系。肝藏血以济心肝藏血以济心 木生火木生火 心之阳以温脾心之阳以温脾 火生土火生土 脾散精以充肺脾散精以充肺 土生金土生金 肺肃降以助肾肺肃降以助肾 金生水金生水 肾藏精以养肝肾藏精以养肝 水生木水生木相克:相克: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 木克土木克土 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 火克金火克金 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 土克水土克水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肺气肃降以
26、克制肝阳之上亢 金克木金克木 肾水上承以制约心火之亢烈肾水上承以制约心火之亢烈 水克火水克火 以五行制约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以五行制约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我克的关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致于虚损,又能脏在功能上有他脏的资助,不致于虚损,又能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克制另外的脏器,使其不致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 本脏之气虚损,则有他脏之气补之本脏之气虚损,则有他脏之气补之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说
27、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相生关系传变:相生关系传变:母病及子母病及子又称又称“母虚累子母虚累子”。疾病的传变从疾病的传变从 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子病子病犯犯母母又称又称“子盗母气子盗母气”。疾病的传变从疾病的传变从 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相克关系传变:相克关系传变:相乘相乘 相克太过而为病。相克太过而为病。如如“木旺乘土木旺乘土”和和“土虚木乘土虚木乘”。相侮相侮 反向克制而为病。反向克制而为病。如如“木火刑金木火刑金”和和“土虚水侮土虚水侮”。按相生规律传变,其病轻浅,称为按相生规律传变,其病轻浅,称为“顺传顺传”。按乘。按乘
28、侮规律传变,其病深重,称为侮规律传变,其病深重,称为“逆传逆传”。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是肝病犯脾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是肝病犯脾 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是肾水凌心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是肾水凌心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五色五色 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 得相生之脉为顺得相生之脉为顺色脉合参色脉合参 得相克之脉为逆得相克之脉为逆 轻重顺逆推断轻重顺逆推断病情的预后病情的预后 色味色味脉脉确定五确定五脏的脏的 病变部位病变部位 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诊断 面见青面见青色色,喜食酸,喜食酸味味,脉脉弦弦,为肝病为肝病面见赤面见赤色色,口,口味味苦,苦,脉脉洪,为
29、心病洪,为心病 他脏所主之色他脏所主之色推测病的传变推测病的传变指导疾病的治疗指导疾病的治疗 1.1.控制疾病的传变控制疾病的传变 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侮规律,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侮规律,来来调整其太过与不及,调整其太过与不及,及早控制传变,防患于及早控制传变,防患于未然。未然。2.2.确定治则和治法确定治则和治法u以相生规律确定以相生规律确定 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治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治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 培土生金,金水相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u以相克规律确定以相克规律确定 治则:抑强(治则:抑强(相克太过相克太过),),扶弱(扶弱(相克不及
30、相克不及)治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治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 佐金平木,泻南补北佐金平木,泻南补北3.3.指导脏腑用药指导脏腑用药 中药以色味为基础,以归经和性能为依据中药以色味为基础,以归经和性能为依据。药物的色味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还需结合药药物的色味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还需结合药物的四气和作用方向等综合分析)。物的四气和作用方向等综合分析)。如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黄色、如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4.4.指导针灸取穴:指导针灸取穴: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根据不同的病情以
31、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穴治疗。5.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临床上运用不临床上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思思 考考 题题1.怎样确定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怎样确定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2.如何理解阴阳的互根互用?如何理解阴阳的互根互用?3.试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试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试述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试述五行生克乘侮规律。5.如何以五行生克关系来阐释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如何以五行生克关系来阐释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6.五行学说是如何指导临床治疗的?五行学说是如何指导临床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