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上2(优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上 1928年弗莱明的发现,造就了青霉素的年弗莱明的发现,造就了青霉素的诞生,这一年被视为诞生,这一年被视为“抗生素元年抗生素元年”,开,开启抗生素时代。启抗生素时代。1940年钱恩、弗罗里正式提纯生产青霉年钱恩、弗罗里正式提纯生产青霉素,二战期间大规模应用。素,二战期间大规模应用。青霉素的应用,从此结束了感染疾病控制的黑暗青霉素的应用,从此结束了感染疾病控制的黑暗年代年代 青霉素使外科青霉素使外科手术死亡率手术死亡率60%15%60%15%相继链霉素、金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发相继链霉素、金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发现现 较上个世纪,
2、人类平均寿命增加了近较上个世纪,人类平均寿命增加了近2020岁,其中岁,其中1010岁归功于抗生素岁归功于抗生素指导原则指导原则起草的背景起草的背景抗菌药物抗菌药物 万用灵药?万用灵药?医生们获得了抗菌医生们获得了抗菌药物这个奇妙的礼药物这个奇妙的礼物,但是由于他们物,但是由于他们不加节制地使用而不加节制地使用而导致这份礼物即将导致这份礼物即将毁灭毁灭!-Noman Simmos(英国著名微生物专家)(英国著名微生物专家)出现新的感染或已控制感染“死灰复燃”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和病原治疗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需长
3、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例如结核病、慢性骨髓炎等)。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混合感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万古霉素由于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2h开始给药)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据此调整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药物品种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用于预防一种或
4、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慎用红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培氟沙星、异烟肼(活动性肝炎时避免)(万古霉素由于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2h开始给药)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新生儿:指的是宝宝自脐带结扎起,至生后满28天这一 段时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上指导原则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滥用的惩罚!惩罚惩罚-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氯霉素灰婴综合征氯霉素灰婴综合征链霉素耳聋
5、链霉素耳聋四环素牙齿发育异常四环素牙齿发育异常惩罚惩罚-耐药的日益严重耐药的日益严重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PRSP)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及)及MRCNSMRCNS超广谱超广谱-内酰胺酶(内酰胺酶(ESBLESBL)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VRE)VR-MRSAVR-MRSA抗菌药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抗菌药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耐药性耐药性 毒副反应、变态反应毒副反应、变态反应 菌群失调、二重感染、院内感染菌群失调、二重感染、院内感染 资源有限,研发费用非常昂贵资源有限,研发费用非常昂贵指导原
6、则指导原则起草经过起草经过 2001年年11月月 卫生部医政司与总后卫生部药卫生部医政司与总后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研究品器材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研究决定,共同组织起草决定,共同组织起草指导原则指导原则,2004年年5月月 论证修订后形成终稿。论证修订后形成终稿。2004年年8月月19日日 颁布实施颁布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文件发布时间发布时间法规及文件名称法规及文件名称20042004年年8 8月月1919日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92009年年3 3月月2323日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
7、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知(卫办医政发200920093838号)号)20112011年年0404月月1818日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卫办医政发201120115656号号)20112011年年1111月月2525日日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2011年版)年版)20122012年年0303月月0505日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用专项整治
8、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卫办医政发201220123232号号)20122012年年0404月月2424日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卫生部令第8484号)号)指导原则具体内容 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
9、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一一)临床治疗性用药的基本原则临床治疗性用药的基本原则 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品种选择品种选择 给药剂量给药剂量 给药次数给药次数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 疗程疗程
10、是否联合应用是否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药物。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序贯治疗)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序贯治疗)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不宜吸收、不宜耐药、不宜不宜吸收、不宜耐药、不宜致过敏、不常使用)致过敏、不常使用)给药疗程给药疗程 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11、。小时。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凡使用一种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不要使用第二种和第三种。凡使用一种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不要使用第二种和第三种。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征 1.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12、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混合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混合感染。3.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重症感染(例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重症感染(例如: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败血症等)。4.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例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例如结核病、慢性骨髓炎等)。如结核病、慢性骨髓炎等)。5.5.联合用药时可以减少毒性反应。如:联合用药时可以减少毒性反应。如:两性霉素两性霉素 B 与氟胞嘧啶联合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治疗隐球菌
13、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应。二、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患者的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Noman Simmos(英国著名微生物专家)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据此调整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蓄积中毒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为常用药物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
1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二)评估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静脉)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B级:在动物生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 慎用2011年11月25日(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FDA对药物的妊娠危险性分级标准主要由肝脏清除的
15、药物,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无明显毒性,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联合用药注意事项: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联合用药时宜选用具有协同或相加抗菌作用的药物联合。用的药物联合。不良反应相同的药物应避免联合应用不良反应相同的药物应避免联合应用 为了防止二重感染,延迟耐药性的产生,为了防止二重感染,延迟耐药性的产生,一般用二联即可,最多不超过三联。一般用二联即可,最多不超过三联。(二二)临床预防性用药的基本原则临床预防性用药的基本原则 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
16、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往往无效。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患者的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患者的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冒、麻疹、水痘
17、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药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药1.1.清洁手术(清洁手术(I I类切口):类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应用抗生素,通常不需预防应用抗生素,仅在以下情
18、况:仅在以下情况: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手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手术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手术、高龄、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术、高龄、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2.2.清洁清洁-污染手术(污染手术(IIII类切口)类切口)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
19、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导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能污染手术野导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3.3.污染手术(污染手术(IIIIII类切口)类切口)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4.4.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
20、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防应用范畴。药物品种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格相对较低的品种。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名称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抗菌药物选择颅脑手术颅脑手术第
21、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周围血管外科手术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胃十二指肠手术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
22、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舒巴坦胸外科手术胸外科手术(食管、肺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泌尿外科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
23、合术、关节置换术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加用甲硝唑剖宫产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注:注:1.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头孢唑啉或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头孢拉定。2.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头孢呋辛 1.5g;
24、头孢曲松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甲硝唑 0.5g。3.对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等),也可选用
25、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染。(万古霉素由于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万古霉素由于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2h开始给药)开始给药)我院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主要存在主要存在的问题的问题:1、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未在术前0.5-2h内首次预防应用抗菌药物。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过长。(三三)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新生儿、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新生儿、小
26、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避免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氯霉素、利福平、两性霉素B、酮康唑、咪康唑、磺胺药相继链霉素、金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发现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不可用于 8 岁以下小儿。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Noman Simmos(英国著名微生物专家)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FDA对药物的妊娠危险性分级标准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组织感染、临床微生物、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点评小组,结合医院
27、实际情况设定点评目标,重注特殊使用级药物、围手术期(尤其是类切口)的预防用药以及重症医学科、感染科、血液科、外科、呼吸科等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万古霉素由于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2h开始给药)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菌群失调、二重感染、院内感染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1940年钱恩、弗罗里正式提纯生产青霉素,二战期间大规模应用。2004年8月19日 颁布
28、实施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B级:在动物生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 慎用指导原则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虽然新的、强力广谱抗菌药物不断开发上市,但人类与细菌性感染的斗争却没有因此而轻松,反而变得更加激烈,究其原因乃不合理甚至滥用抗菌药物的结果!WHO于2000年发布了“遏制抗微生物药品耐药性全球战略”,其中制定“抗微生物应用指南”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种情况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万古霉素
29、由于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2h开始给药)如:两性霉素 B 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前者的剂量可适当减少,从而减少其毒性反应。C级:动物研究显示毒性,人体研究资料不充分,但用药时可能患者的受益大于危险性 充分权衡利弊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应用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包括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以及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清洁-污染手术(II类切口)上、下呼吸道、上
30、、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主要由肝脏清除的药物,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无明显毒性,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主要由肝脏
31、清除的药物,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无明显毒性,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静脉)不可用于 8 岁以下小儿。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低肾毒性抗菌药物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低肾毒性抗菌药物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
32、方法肾功能减退用药调整肾功能减退用药调整 避免使用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氟胞嘧啶、伊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氟胞嘧啶、伊曲康唑(静脉)曲康唑(静脉)不宜选用不宜选用四环素、土霉素、特比奈芬、呋喃妥因四环素、土霉素、特比奈芬、呋喃妥因、萘啶酸萘啶酸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主要由肝脏清除的药物,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无明显毒性,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慎用慎用红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培氟沙星、异烟肼红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培氟沙星、异烟肼(活动(活动性肝炎时避免)性肝炎时避免)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功能减退时清除
33、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应避免应用:避免避免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氯霉素、利福平、两性霉素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氯霉素、利福平、两性霉素B B、酮康唑、咪康唑、磺胺药酮康唑、咪康唑、磺胺药 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不需调整剂量或稍微调整剂量氨基糖苷类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正常治疗量的正常治疗量的2/32/31/21/2 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青霉素类
34、、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为常用药内酰胺类为常用药物物应尽可能避免使用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有明确指征应在严密观察下使用,使给药方案有明确指征应在严密观察下使用,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个体化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u新生儿:指的是宝宝自脐带结扎起,至生新生儿:指的是宝宝自脐带结扎起,至生后满后满28天这一天这一 段时间段时间u生理特点:生理特点:新生儿肝肾均未为发育完全,新生儿肝肾均未为发育完全,肝酶分不足或缺乏,肾清除率较差肝酶分不足或缺乏,肾清除率较差u主要主要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
35、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蓄积中毒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以防蓄积中毒u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包括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以及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据此调整给药方案,个体化给药,以确保治疗安全有效。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u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物: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禁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u应用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应用时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小儿
36、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小儿定义:一般指小于12周岁的儿童。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215岁),少年后期(1518岁)小儿患者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氨基糖苷类:明显明显耳、肾毒性,小儿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有明确指征可应用,但应严密观察ADR、有条件者应TDM个体化给药。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有一定肾、耳毒性。应用注意事项同上。四环素类: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不可用于 8 岁以下小儿。喹诺酮类: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 18 岁以下未成年人。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妊娠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
37、 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需考虑药物对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影响 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四环素、喹诺酮类,妊娠期避免应用四环素、喹诺酮类,妊娠期避免应用 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妊娠期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妊娠期避免应用;确有应用指征时,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须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青霉
38、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种情况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均属此种情况FDA对药物的妊娠危险性分级标准对药物的妊娠危险性分级标准A级:级: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危险性安全使用在孕妇中研究证实无危险性安全使用B级:级:在动物生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在动物生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 慎用慎用C级:级:动物研究显示毒性,人体研究资料不充分,但用药时可能患者的动物研究显示毒性,人体研究资料不充分,但用药时可能患者的受益大于危险性受益大于危险性 充分权衡利弊
39、充分权衡利弊D级:级:有对胎儿造成危害的明确证据,但仍可能受益多。有对胎儿造成危害的明确证据,但仍可能受益多。权衡风权衡风险,严密观察险,严密观察 X级级:对人类致畸,危险性大于受益禁用对人类致畸,危险性大于受益禁用常见抗菌药物的分级常见抗菌药物的分级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度,无论乳汁中药物浓度如何,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并可能如何,均存在对乳儿潜在的影响,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一、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一、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 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各
40、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使用、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分级原则分级原则 安全、有效、不宜耐药,价格低廉安全、有效、不宜耐药,价格低廉 存在局限性存在局限性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
41、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于现用药物者;价格昂贵价格昂贵 B级:在动物生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 慎用医生们获得了抗菌药物这个奇妙的礼物,但是由于他们不加节制地使用而导致这份礼物即将毁灭!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Noman
42、Simmos(英国著名微生物专家)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新生儿:指的是宝宝自脐带结扎起,至生后满28天这一 段时间各医疗机构应结合本机构实际,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类进行分级管理。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污染手术(III类切口)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二、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主要由肝脏清除的药物,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无明显毒性,可正常应用,但需谨慎,必要时减量: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混合感染。第
43、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分级管理办法分级管理办法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参照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治疗”选用药物选用药物 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首先选用非限制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 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病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严格控
44、制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严格控制 临床医师临床医师-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具有具有,经抗,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具有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具有签名签名-特殊使用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菌药物二、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二、加强病原微生物检测 各级医院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各级医院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并及时报告细菌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并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药敏试验结果 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临床微生物三级医院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接受室实验室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接
45、受室间质量评价检查间质量评价检查 二级医院应创造和逐步完善条件,在具备二级医院应创造和逐步完善条件,在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后,也应建立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后,也应建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三、培训、评估、督查三、培训、评估、督查(一)加强各级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的培训 (二)评估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 1.根据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及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科学设定医院和科室的抗菌药物应用指标,对抗菌药物使趋势进行分析。2.重视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的专项点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组织感染、临床微生物、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点评小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设定点评目标,重注特殊使用
46、级药物、围手术期(尤其是类切口)的预防用药以及重症医学科、感染科、血液科、外科、呼吸科等科室抗菌药物应用情况。3.根据点评结果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突出问题在全院范围内通报,对责任人进行告知,对屡次发生问题的责任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处罚。4.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对存在问题的相关科室、个人进行重点监测以跟踪其改情况,通过监测-反馈-干预-追踪模式,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持续改。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少年期(1215岁),少年后期(1518岁)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B级:在动
47、物生殖性研究中未见到对胎儿的影响,人类研究资料不充分,或对动物有毒性,但人类研究无危险性 慎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仅限于1天用量抗菌药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药物品种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万古霉素由于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2h开始给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MRCNS二级医院应创造和逐步完善条件,在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后,也应建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临床医师-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缺乏明确的指导性原则供医师遵循是导致目前滥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因。2011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