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分析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血液分析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一、白细胞总数(WBC):它是血液分析中三大信息之一,一般来说白细胞总数升高表示有细菌感染,而降低或在正常范围内则表示有病毒感染。但并不是绝对,要结合白细胞分类的各项指标,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二、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和淋巴细胞百分比(LYM%):这两个指标是淋巴细胞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两者临床意义差不多,但淋巴细胞绝对值是以每升多少个来表示所以它比淋巴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例如:非典的诊断标准。它的意义要结合白细胞总数来判断,一般来说白细胞总数降低或在正常范围内而淋巴细胞绝对值和(或)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则表示有病毒感染。三、中性粒细胞
2、绝对值(NEUT#)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这两个指标也是中性粒细胞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两者临床意义差不多,同样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以每升多少个来表示所以它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它的意义要结合白细胞总数来判断,一般来说白细胞总数升高并伴有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或)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则表示有细菌感染。四、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和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这两个指标也是单核细胞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两者临床意义差不多,同样单核细胞绝对值是以每升多少个来表示所以它比单核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一般来说单核细胞增多往往伴随白细胞总数升高,是严重感染的表现,还有就是单核细胞增多是某些血液病
3、的表现。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五、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这两个指标也是嗜酸性粒细胞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两者临床意义差不多,同样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是以每升多少个来表示所以它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一般来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猩红热(一般急性传染病时嗜酸性粒细胞均减少唯独猩红热增高)、慢粒及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EO#)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EO%):这两个指标也是嗜碱性粒细胞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两者临床意义差不多,同样嗜碱性粒
4、细胞绝对值是以每升多少个来表示所以它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更有意义,一般来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慢粒、真性RBC增多症、粘液性水肿、溃疡性结肠炎、变态反应、甲减。嗜碱性粒细胞减少常见于速发型变态反应(荨麻疹、过敏性休克)心梗、严重感染、出血、甲亢。在临床上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常用于慢粒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和观察变态反应。七、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这两个指标主要是观察贫血及贫血的类型。一般来说HGB和RBC是成正比关系,现在临床上观察贫血的程度医生主要是看HGB,HGB:90110g/L为轻度;6089g/L为中度;60g/L为重度。八、红细胞比积(HCT):它与RBC数量及其大
5、小有关,常用来诊断贫血及其严重程度,它的测定方法有多种:离心法、电阻抗法和放射性核素法等,放射性核素法被ICSH规定为参考方法,离心法中的温氏法已属淘汰之列,渐被微量高速离心法所代替。血液分析仪多数是用电阻抗法测定,它是通过测定成千上万个RBC体积产生的脉冲叠加后换算的结果,因此避免了血浆残留日误差,结果比较准确。九、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这个指标用通熟的话说就是每个RBC的大小,它的计算公式为:每升血液中RBC比积/每升血液中RBC个数,它是判断贫血类型的三个指标之一。十、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也就是每升RBC所含的血红蛋白量,它与HGB的区别是:HGB是指每升血液所含的血
6、红蛋白量(含有血浆)而MCHC是每升RBC(不含血浆),它也是判断贫血类型的三个指标之一。十一、三种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的临床意义:根据在某一病例中,三个指数的变化情况,可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其诊断标准及导致该类贫血的病因见表1表1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鉴别表十二、血小板计数(PLT):PLT的主要功能是起到凝血、止血的作用,PLT减少容易出血。十三、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和红细胞体积大小标准差(RDWSD):RDW是反映RBC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CV是变异系数;SD是标准差。它是仪器测得RBC体积和数量后经统计学处
7、理而得RDW值。与手工法相比结果更加准确可靠。RDW的临床意义:1、鉴别缺铁性贫血和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地贫),两者都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前者RBC形态明显大小不等(RDW明显异常),一般认为,如果患者血常规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并伴有RDW异常,则患缺铁性贫血可能性大,后者形态大小较为均一(RDW无异常)。十四、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同RBC一样,它也是反映PLT大小不等的客观指标。十五、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各种疾病PLT与MPV的临床意义如下:1、PLT总数低而MPV值高:骨髓自身功能是正常的,PLT低主要是外周血中的PLT数减少(各种原因引起)。2、PLT总
8、数高而MPV值正常:骨髓功能有问题,考虑骨髓增生性疾病。3、PLT总数和MPV值均下降:主要见于AIDS(艾滋病)、再障、骨髓纤维化、化疗等骨髓受抑制的疾病。4、PLT总数和MPV值均升高:一般是急性大出血、内出血等应激性升高。5、PLT总数正常而MPV值均升高:慢性白血病、地贫。另外MPV可用于观察病情变化:白血病化疗时MPV上升是骨髓功能恢复的第一征兆;局部炎症时MPV正常而败血症时MPV;在感染时如果说MPV持续低说明感染未能得到控制,如果MPV随PLT数持续下降则为骨髓衰竭的征兆。十六、大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比积(PCT):十七、白细胞直方图变化的临床意义:1、从图形的变化可
9、以估计被测血液中细胞群体的变化,提示检验者粗略判断细胞比例变化或有无明显异常细胞出现从而确定是否做进一步的涂片镜检。人们通过研究发现:尽管引起血液变化的病因不同、细胞形态变化不同,但直方图很相似,所以说白细胞直方图变化并无特异性。2、白细胞直方图变化可以反映某些人为的或病理变化干扰WBC计数和分类计数。比如外周血出现有核RBC或巨大PLT,采血时由于技术原因造成PLT聚集或RBC溶血不完全使标本中有大量RBC膜碎片等情况时均可使白细胞直方图在50fl以下区域出现一个或大或小的峰。当实验结果出现这种图形时,提示WBC计数和分类计数不准确,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进一步检测。十八、红细胞体积直方图的临床
10、意义:与WBC不同,某些贫血RBC体积直方图有其特点,根据图形变化结合其它参数进行分析对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很有价值。分析时要注意观察图形的位置、峰底的宽度、峰顶的形状及有无双峰现象。1、缺铁性贫血的直方图:其特点是波峰左移,峰底变宽,显示小细胞不均一性。2、轻型B-地贫的直方图:图形表现为小峰左移,峰底变窄,典型的小细胞均一性贫血。3、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直方图的特点是出现“双峰”。4、巨幼贫的特征是波峰右移,峰底增宽,显示出大细胞不均一性。十九、血小板直方图的变化:血小板测量结果是根据血小板直方图得出的,微机根据直方图的形状,绘出拟合曲线,决定大血小板数目的补偿并计算MPV、PC、PDW各项参
11、数。当标本中小RBC增多或出现细胞碎片或血小板凝聚时,影响实验结果,血小板直方图均能反映这些变化。因此在发出血小板报告之前,首先要观察其图形是否正常,如为异常的图形均应检查是否有血小板凝聚,必要时作血涂片检查是否有小RBC或大血小板增多现象。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