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腧穴是什么?腧穴是什么?n腧穴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的刺激点。应点和针灸的刺激点。腧腧穴穴古代古代通通“俞俞”、“输输”:输注、转输输注、转输。原义为原义为“土室土室”:引申指:引申指孔隙、空窍、凹陷处。孔隙、空窍、凹陷处。古代,三字音义相通,有转输输注含义,通用;古代,三字音义相通,有转输输注含义,通用;近代,近代,“腧腧”、“输输”、“俞俞”在应用时则各有所指:在应用时则各有所指:“腧腧”标明与人体形肉有关,腧穴是所有穴位总称;标明与人体形肉有关,腧穴是所有穴位总称;“输输”特指五输穴,又指十二
2、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特指五输穴,又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穴中的第三个穴位;“俞俞”专指背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穴专指背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穴位。位。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穴位。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穴位。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按压痛点取穴按压痛点取穴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十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十四经)的腧穴,总称四经)的腧穴,总称“经穴经穴”。有具体穴名和固定有具体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主治证。经穴的数目: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经穴的数目:
3、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361穴,穴,一直延用至今。一直延用至今。其中其中双穴双穴(十二经穴)(十二经穴)309309穴穴 单穴单穴(任、督脉)(任、督脉)5252穴穴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经外奇穴穴”,简称,简称“奇穴奇穴”。有名称有名称 有固定位置。有固定位置。但无经属但无经属 对某些病有奇特疗效对某些病有奇特疗效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或敏感)点作为腧穴的,统称为阿是穴,(或敏感)点作为腧穴的,统称为阿是穴,即即“以痛为腧以痛为腧”。又称。又称“
4、不定穴不定穴”、“天应天应穴穴”。无穴名无穴名 无固定位置。无固定位置。无经属无经属 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 刺穴刺穴三类腧穴的特点三类腧穴的特点 定定 经经 定定 位位 定定 名名 主治作用主治作用 经经 穴穴有归经有归经分布在十四分布在十四经中经中 有固定有固定 位置位置 有专用有专用穴名穴名 局部作用局部作用循经治本经本循经治本经本脏腑器官病脏腑器官病 奇奇 穴穴无归经无归经 有固定有固定 位置位置 有专用有专用穴名穴名 主要对某病有主要对某病有特效特效局部作用局部作用阿是穴阿是穴 无归经无归经 无固定位无固定位置置 无专用无专用穴名穴名 治局部病变
5、治局部病变(一)(一)诊断诊断 反应病证、协助诊断。反应病证、协助诊断。1.1.反映形式反映形式腧穴范围以内腧穴范围以内 的的痛痛(压痛)、(压痛)、温温(局(局部发凉发热)、部发凉发热)、形形(肿胀、硬节、突起、凹陷、丘疹(肿胀、硬节、突起、凹陷、丘疹 、脱屑)、脱屑)、色色(发白、红,瘀点、瘀斑)。(发白、红,瘀点、瘀斑)。2.2.反应特点反应特点五脏病五脏病背俞穴、募穴、原穴、夹脊穴、阿是穴(脊背俞穴、募穴、原穴、夹脊穴、阿是穴(脊柱两侧)柱两侧)六腑病六腑病募穴、下合穴、郄穴、夹脊穴、阿是穴(脊募穴、下合穴、郄穴、夹脊穴、阿是穴(脊柱两侧)柱两侧)外经病外经病局部穴、阿是穴局部穴、阿是
6、穴表里经病表里经病表里经穴表里经穴(二)(二)治疗治疗 腧穴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腧穴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的作用。近治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特殊作用 近治作用:近治作用:腧穴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腧穴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的病症。近部位的病症。“腧穴所在,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及”举例:举例:眼病:眼病: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白、瞳子髎耳疾:耳疾:耳周的耳门、听宫、听耳周的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会、翳风头面部疾病:头面部疾病:头面部穴位头面部穴位合谷发汗、止汗动态体表标志法利用关节、肌肉、肢体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无主
7、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古代通“俞”、“输”:输注、转输。又称“不定穴”、“天应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原义为“土室”:引申指孔隙、空窍、凹陷处。无固定位置。前臂肘横纹腕横纹 12寸“腧”、“输”、“俞”的异同“腧穴所在,主治所及”举例:天枢止泻止痢、通便“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刺穴“俞”专指背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穴位。“输”特指五输穴,又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刺穴“输”特指五输穴,又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有的腧穴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 但无经属 远治作用:远治作用:经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还经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
8、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远隔部位的病症。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远隔部位的病症。“经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络所过,主治所及”举例:举例:合谷合谷上肢病症、头面部病症、外感发热上肢病症、头面部病症、外感发热足三里足三里下肢病症、胃肠、胸腹、全身强下肢病症、胃肠、胸腹、全身强壮要穴壮要穴四总穴歌四总穴歌前人:前人: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后人增:后人增: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双相良性调节作用双相良性调节作用 当机体功能低下时机体功能增强当机体功能低下时机体功能增强某些
9、穴位某些穴位 (同一穴位同一穴位)当机体功能亢进时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恢复正常 举例:举例:天枢天枢止泻止痢、通便止泻止痢、通便 合谷合谷发汗、止汗发汗、止汗 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内关内关减慢心率减慢心率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内关内关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相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v四缝四缝疳疾疳疾v至阴至阴矫正胎位矫正胎位v大椎大椎退热退热v少泽少泽通乳通乳v少商少商利咽利咽v素素髎髎升压升压近治作用近治作用远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特殊作用概念概念1.1.腧穴所在腧穴所在部位的疾患部位的疾患2.2.邻近组织邻近组织器官的疾患器官的疾患1.1.远隔部位的脏腑、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组织器官的病症2.
10、2.有的腧穴具有影响有的腧穴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全身的作用1.1.双向良性调双向良性调整作用整作用2.2.相对特异性相对特异性的作用的作用依据依据腧穴所在,腧穴所在,主治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腧穴腧穴范围范围一切腧穴一切腧穴十四经肘膝关节以下十四经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的腧穴某些腧穴某些腧穴临床临床应用应用近治作用近治作用近部取穴近部取穴远治作用远治作用远部取远部取穴穴特殊作用特殊作用随证取穴随证取穴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三间:三间:二间:二间:商阳:商阳:曲池:曲池:阳溪:阳溪经脉名称经脉名称 井井(金金)荥荥(水水)输输(木木)经经(火火)合合(土土)手阳明大肠经手
11、阳明大肠经商阳商阳二间二间三间三间阳溪阳溪曲池曲池手少阳心包经手少阳心包经关冲关冲液门液门中渚中渚支沟支沟天井天井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少泽前谷前谷后溪后溪阳谷阳谷小海小海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厉兑厉兑内庭内庭陷谷陷谷解溪解溪足三里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窍阴足窍阴侠溪侠溪足临泣足临泣阳辅阳辅阳陵泉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至阴至阴足通谷足通谷束骨束骨昆仑昆仑委中委中 体表标志法体表标志法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手指比量法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 固定体表标志法固定体表标志法依骨胳、肌肉、肢体在体表上的依骨胳、肌肉、肢体在体表上的特定突起及凹陷取穴的方法。特定突起及凹陷取穴的方法
12、。如:桡骨茎突上寻如:桡骨茎突上寻列缺。列缺。背部的标志:背部的标志: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肩胛冈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冈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固定体表标志法固定体表标志法动态体表标志法动态体表标志法利用关节、肌肉、肢体随活动利用关节、肌肉、肢体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如:屈肘如:屈肘,横纹尽头取曲池横纹尽头取曲池;张口张口,耳屏前方凹耳屏前方凹陷取听宫陷取听宫;咬牙咬牙,咬肌隆起最高点取颊车。咬肌隆起最高点取颊车。(同一
13、穴位)“腧”、“输”、“俞”的异同足三里下肢病症、胃肠、胸腹、全身强壮要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经穴,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穴位。动态体表标志法利用关节、肌肉、肢体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当机体功能低下时机体功能增强某些穴位见79“常用骨度分寸表”外经病局部穴、阿是穴如:桡骨茎突上寻列缺。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股骨大转子膝中 19寸无经属(同一穴位)“腧”标明与人体形肉有关,腧穴是所有穴位总称;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腧穴所在,主治所及”v
14、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准。v见见7979“常用骨度分寸表常用骨度分寸表”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头部头部部位起止点:部位起止点:前发际至后发际为前发际至后发际为1212寸。寸。说明:说明:如:前后发际不明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18寸,眉心至前发际寸,眉心至前发际3 3寸寸,大椎穴至后发际大椎穴至后发际3 3寸。寸。胸腹部胸腹部 直寸直寸胸部以肋间隙为定穴依据胸部以肋间隙为定穴依据胸剑联合胸剑联合脐中脐中 8 8寸寸脐中脐中耻骨联合
15、上缘耻骨联合上缘 5 5寸寸横寸横寸两乳头之间两乳头之间 8 8寸寸 背部背部 以脊椎棘突为定穴依据以脊椎棘突为定穴依据肩胛骨脊椎缘至背正中线:肩胛骨脊椎缘至背正中线:3 3寸寸肩胛骨下角肩胛骨下角第七胸椎第七胸椎 髂嵴髂嵴第四腰椎棘突第四腰椎棘突 第七胸椎第七胸椎第四腰椎第四腰椎上肢部上肢部 v腋前纹头腋前纹头肘横纹肘横纹 9 9寸寸v前臂肘横纹前臂肘横纹腕横纹腕横纹 1212寸寸v用于手三阴手三阳取穴用于手三阴手三阳取穴下肢部下肢部 足三阴足三阴v耻骨联合上缘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1818寸寸v胫骨内侧髁下缘胫骨内侧髁下缘内踝尖内踝尖 1313寸寸足三阳足三阳v股骨大转子
16、股骨大转子膝中膝中 1919寸寸v膝中膝中外踝尖外踝尖 1616寸寸 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屈曲时,中节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侧两端纹头之间掌侧两端纹头之间为寸。为寸。拇指同身寸法:拇指同身寸法:v拇指指关节的横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寸。度作为寸。v用于四肢部取穴用于四肢部取穴横指同身寸法:横指同身寸法:v将食、中、无名、将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准第二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横度为,四指的横度为寸。寸。又称又称“一夫法一夫法”。v 用于下肢直寸,用于下肢直寸,背部的横寸背部的横寸(4)简便定位法)简便定位法 v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简便取穴法
17、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列如列缺、劳宫、风市、章门、百会。缺、劳宫、风市、章门、百会。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经外奇穴穴”,简称,简称“奇穴奇穴”。有名称有名称 有固定位置。有固定位置。但无经属但无经属 对某些病有奇特疗效对某些病有奇特疗效近代,“腧”、“输”、“俞”在应用时则各有所指: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心动过速内关减慢心率将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横度为寸。如:屈肘,横纹尽头取曲池;张口,耳屏前方凹陷取听宫;咬牙,咬肌
18、隆起最高点取颊车。经穴,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穴位。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六腑病募穴、下合穴、郄穴、夹脊穴、阿是穴(脊柱两侧)但无经属“腧穴所在,主治所及”举例:天枢止泻止痢、通便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腧”标明与人体形肉有关,腧穴是所有穴位总称;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又称“不定穴”、“天应穴”。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动态体表标志法利用关节、肌肉、肢体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或敏感)点作为腧穴的,统称为阿是穴,(或敏感)点作为腧穴的,统
19、称为阿是穴,即即“以痛为腧以痛为腧”。又称。又称“不定穴不定穴”、“天应天应穴穴”。无穴名无穴名 无固定位置。无固定位置。无经属无经属 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 刺穴刺穴经脉名称经脉名称 井井(金金)荥荥(水水)输输(木木)经经(火火)合合(土土)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商阳商阳二间二间三间三间阳溪阳溪曲池曲池手少阳心包经手少阳心包经关冲关冲液门液门中渚中渚支沟支沟天井天井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少泽少泽前谷前谷后溪后溪阳谷阳谷小海小海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厉兑厉兑内庭内庭陷谷陷谷解溪解溪足三里足三里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窍阴足窍阴侠溪侠溪足临泣足临泣阳辅阳辅
20、阳陵泉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至阴至阴足通谷足通谷束骨束骨昆仑昆仑委中委中动态体表标志法动态体表标志法利用关节、肌肉、肢体随活动利用关节、肌肉、肢体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如:屈肘如:屈肘,横纹尽头取曲池横纹尽头取曲池;张口张口,耳屏前方凹耳屏前方凹陷取听宫陷取听宫;咬牙咬牙,咬肌隆起最高点取颊车。咬肌隆起最高点取颊车。背部背部 以脊椎棘突为定穴依据以脊椎棘突为定穴依据肩胛骨脊椎缘至背正中线:肩胛骨脊椎缘至背正中线:3 3寸寸肩胛骨下角肩胛骨下角第七胸椎第七胸椎 髂嵴髂嵴第四腰椎棘突第四腰椎棘突 第七胸椎第七胸椎第四腰椎第四腰
21、椎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腧”、“输”、“俞”的异同当机体功能亢进时 恢复正常概念: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概念:经穴,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十四经)的腧穴,总称“经穴”。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前臂肘横纹腕横纹 12寸古代通“俞”、“输”:输注、转输。概念:经穴,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十四经)的腧穴,总称“经穴”。耳疾:耳周的耳门、听宫、听会、翳风近代,“腧”、“输”、“俞”在应用时则各有所指:概念: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
22、穴”,简称“奇穴”。但无经属近代,“腧”、“输”、“俞”在应用时则各有所指: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近代,“腧”、“输”、“俞”在应用时则各有所指:经穴,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穴位。近代,“腧”、“输”、“俞”在应用时则各有所指: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脐中耻骨联合上缘 5寸“输”特指五输穴,又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但无经属古代通“俞”、“输”:输注、转输。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近代,“腧”、“输”、“俞”在应用时则各有所指: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腧”、“输”、“俞”的异同无固
23、定位置。“输”特指五输穴,又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外经病局部穴、阿是穴“输”特指五输穴,又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概念: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或敏感)点作为腧穴的,统称为阿是穴,即“以痛为腧”。胸剑联合脐中 8寸肩胛骨下角第七胸椎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古代通“俞”、“输”:输注、转输。对某些病有奇特疗效耻骨联合上缘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耳疾:耳周的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经穴,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穴位。刺穴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单穴(任、
24、督脉)52穴说明: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穴至后发际3寸。(同一穴位)眼病: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说明: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穴至后发际3寸。有的腧穴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脐中耻骨联合上缘 5寸“腧”标明与人体形肉有关,腧穴是所有穴位总称;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 中指同身寸法: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侧两端纹头之间为寸。耳疾:耳周的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 对某些病有奇特疗效古代通“俞”、“输”:输注、转输。又称“不定穴”、“天应穴”。前臂肘横纹腕横纹 12寸“腧”标明与人体形肉
25、有关,腧穴是所有穴位总称;“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又称“不定穴”、“天应穴”。“俞”专指背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穴位。概念: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2)骨度分寸法(骨度法、折量法):有的腧穴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经穴的数目: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361穴,一直延用至今。近治作用:腧穴能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的病症。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外经病局部穴、阿是穴心动过速内关减慢心率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古代通“俞”、“输”:输注、转输。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无主治规律,以疼痛、反应点为针“输”特指五输穴,又指十二经肘、膝关节以下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脐中耻骨联合上缘 5寸其中双穴(十二经穴)309穴有的腧穴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横指同身寸法:横指同身寸法:v将食、中、无名、将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准第二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横度为,四指的横度为寸。寸。又称又称“一夫法一夫法”。v 用于下肢直寸,用于下肢直寸,背部的横寸背部的横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