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三首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会写“侯、章”等7个字。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人们用手中的笔描绘自然风景,记录社会风貌,抒发心中之情。自古以来,每逢传统节日,诗人们的诗情显得更加蓬勃汹涌,留下许多与节日有关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你知道哪些与节日有关的诗篇呢?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 李清照薄雾浓云
2、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拔河等。韩翃(hng),唐诗人。字君平,南阳(今
3、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酬赠送别之作,寒食诗较有名。许尧佐作传奇小说柳氏传,即写他和柳氏的恋爱故事。有韩君平诗集三卷。整体感知,了解诗意1.请大家自由朗读古诗,注意字词的准确;2.有感情的朗读;3.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古诗诵读读准字音御斜散yxisnSn(松散)Sn(拆散)寒食寒食 韩翃韩翃春城春城/无处无处/不飞花,不飞花,寒食寒食/东风东风/御御柳柳斜斜。日暮日暮/汉宫汉宫/传蜡烛,传蜡烛,轻烟轻烟/散散入入/五
4、侯家。五侯家。明晰诗意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青烟在王侯贵戚的府地飘散开。日暮日暮/汉宫汉宫/传蜡烛传蜡烛,轻烟轻烟/散散入入/五侯家五侯家。寒食节当天禁止生火,皇宫上特赐宫中传赐新火给权贵豪门,以示皇帝的恩宠与皇宫的特权。泛指权贵豪门。寒食节这一天,长安城的景色奇特迷人。城中处处可见花絮随风飘舞,皇宫中柳树的柳枝也在风中轻轻摆动。到了傍晚皇宫中挨门挨户传赐烛火,豪门贵族也得到赏赐,家中也因此飘出缕缕轻烟。圈画景物,描绘画面诗人描写了寒食节长安城内早晚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在千景万象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两种景象呢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鹅绒数点似雪帘栊朦胧轻络玉楼雪景虽然美妙但因为是寒冬,万物失去了生机,而像雪一样的杨花是在暮春时节飞扬,此时大地生机勃勃。这是奇妙的景象。春城从景物的颜色中感受到奇妙。大雪纷飞的时候世界只有一种颜色就是白色;而杨花飞舞的时候世界早已是花红柳绿了,各种颜色的衬托下,杨花的白就不是那么单调,这种颜色的搭配非常奇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人们出外游玩,长安城内一定热闹非凡,但诗人仍把目光停留在景物上,那这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结合诗意来说一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诗人目睹寒食节白天长安城美妙的景色,选择了
6、两个典型的景象表达了对春景的喜爱。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日暮汉宫传蜡烛传蜡烛,轻烟散入,轻烟散入五侯五侯家。家。“汉宫”这里指的就是唐宫,这是唐诗中常见的以汉喻唐的写法。“传”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皇宫中的宫女和侍卫分传蜡烛时的繁忙景象。通过“日暮”一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天黑了,一切景色都变得模模糊糊,但是皇宫和一些贵族家可以看到夺目的灯火,这些灯火在一片昏黑的长安城中显得格外耀眼。同学们都能通过想象和结合生活经验进入诗中描绘的景象,你们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寒食节这天老百姓都不能用火,吃的都是冷食,可皇宫贵族家里到处还是灯火通明,这些王公贵族照样吃香的喝辣的,从这里可以感受
7、到作者的讽刺之意。寒食写成之时,皇帝唐德宗刚刚即位。唐德宗试图将国家恢复到盛唐大一统的气象,而韩栩这首寒食诗正是这一气象的诗意再现,所以深受德宗皇帝的激赏。在他即位的这一年(建中初),中书省两次送来知制诰的人选,都被德宗否定了,独独看中了闲居十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韩翃,凭的就是这首诗。皇帝的制语一般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寒食诗恰恰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皇上可能这样理解一、二行街:因为“寒食东风御柳斜”,所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给人们带来快乐,这种快乐来自皇宫,来自皇帝,这就是皇恩浩荡;“轻烟散入五侯家”直接写出了皇恩浩荡。皇帝又是怎么读出了诗人对他
8、的赞美的呢?韩翃真的是出于这种考虑写成了这首诗,你想用怎样的语气读这首诗?赞美像寒食这样对诗人的感情在理解上有争议的诗歌还有不少,在诵读这些古诗时,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细细品味诗句语言,就能够渐渐贴近诗人内心,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对于不同的体会,只要有理有据,我们都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寒食 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白天春城,花飞,东风,柳斜春景迷人暗含讽刺日暮传蜡烛,轻烟会写“章、脉”等4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
9、田。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简介在我国的诗歌历史上,有一组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它就是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是文人仿照乐府诗而创作的。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所编,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非一时一人所为,内容多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千百年来引起读者广泛共鸣。它的艺术成就很高,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迢迢/牵牛星,皎(jio)皎/河汉女。纤(xin)纤/擢素手,札(zh)札/弄机杼(zh)。终日/不成章,泣(q)涕(t)/零如雨。河汉/清
10、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yng)/一水间,脉脉(m)/不得语。迢迢牵牛星迢迢:遥远。纤纤:细长。去:距离。语:说话。复几许:又能有多远。品读诗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牵牛星喝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织女深处纤纤素手拨弄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一条银河,却只能默默看着对方相顾无言。银河边,牵牛星遥遥可见。星河的那一头,织女星闪烁着明亮皎洁的光芒。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遥远姿态娇美织女伸出纤柔、白皙的双手摆弄
11、着织布机,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细长擢,弄:织技娴熟,心不在焉,心神不宁思考:织女的心思并不在织布上,那么她在想些什么呢?思念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此诗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从织女角度写,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是诗人的慨叹。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感慨爱人咫尺天涯。这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塑造织女相思之苦。那泪如雨下的神态,就是织女相思成痴最好的表达。终日不成章,泣
12、涕零如雨。夸张,比喻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既能形容银河水的清澈,又能表现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让人仿佛看到了织女在银河水中的婀娜的倒影和优美的身姿;“脉脉”,是凝视的样子,后来形容默默用眼神表达情意,形容含有感情,默默表露的样子。离愁别绪银河清澈且水不深,他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又能有多远呢?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再读诗歌,边读边思考:作者描绘织女的形象仅仅是为了表达织女的相思吗?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彼此混战,很多人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妻离子散,这首诗借牛郎喝织女被银河相隔而舍不得相会的神话传说,表达夫妻之间的离情别意。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诗
13、十九首中最具天上人间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间之情。这样的浪漫不仅在内容,还有它的语言形式,用“深衷浅貌,短语长情”评价最为贴切。再次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深深的话,浅浅的说”的语言之美。体会语言特色“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织女手的形态;“札札”,是织布机的声音;“脉脉”,是织女凝望的神情这些叠词无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着缠绵的情境。体会叠词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诵读记背1.再读诗歌,背诵积累。2.课下搜集一些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
14、诗,读一读,背一背。迢迢牵牛星 情感:离愁别绪叠词:深深的话,浅浅的说自主学习字词,会写“栖、鸦”2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借助注释了解诗歌大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生活。在热闹的中秋佳节,而你却孤独一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今天,让我们走近十五夜望月,感受当时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吧!十五夜望月王建,字仲初,许州人。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此诗是诗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写的诗,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言绝句
15、。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q)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庭院里的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仰望,不知这秋日情思会落到谁家?赏析诗意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q)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农历十五的夜晚指庭院中休息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秋天的情思此处指怀人的思绪中庭/地白/树栖(q)鸦,冷露/无声/湿桂花。诗人此时身处一个怎样的环境?他看到、听到、感受到了哪些景物的存在?庭院、月
16、光、树、乌鸦、露水、桂花,庭院的地面铺满了月光,像撒了一层白霜一样,树上的乌鸦已经休息了,露水悄无声息地打湿了桂花。这幅画面给大家一种怎么样的感觉?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内心孤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啊,普天之下人尽望月,有谁不望月思乡?有谁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哪一边?望月怀远、思念友人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落”字新颖,将抽象的“秋思”具体化,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更加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所以落字用得更好。你们知道吗?“落”字曾被换为“在”,你觉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为什么最后还是觉得“落”字用
17、得好?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想一想,并写下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王昌龄秋思秋思月亮在中国人的眼里,尤其是古代中国人的眼里,是浪漫的、多情的、美丽的。看到月亮,许多美妙的感受、联想就会自然而然涌上心头。淡淡的月光,浓浓的情愫,无论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月,依旧恒悬于黑幕上,照在所有爱月之人的心上。于是,成就了一种淡泊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成就了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成就了一种惆怅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望月之情成就了一种伤情叫“杨柳岸,晓风残月”,成就了一种安慰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更成就了一种祝福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们寄情于月,月亮,也就承载着人世间种种情思,如诗一样,悬挂在天空之上,悬挂在古人与我们之间,也悬挂在你我之间。让我们用朗读读出这一份思念之情吧!十五夜望月景物: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月)情感:秋思:望月怀远、思念友人1.背诵并抄写十五夜望月。2.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并加以背诵,完成课后习题。同学们,下课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