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的变革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83016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的变革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备课的变革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备课的变革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备课的变革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备课的变革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备 课 的 变 革 西 南 大 学 魏 小 娜 寄语我亲爱的同学们:寄语我亲爱的同学们: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是以人为最高的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缺乏文化和责任的富人们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越来越高的交易成本和越来越多的危害。从教育上去入手,培养优秀和有良知的公民及社会领袖。概要概要*新时期备课的基本立场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视角:从“备课”走向“教学设计”*新时期“教案”的实践形态 第一章 新时期备

2、课的基本立场 (1)从“规范备课”到“理念备课”“理念式备课”为主。“镶嵌”在“课例研究”、“行动研究”、“课堂观察”等校本研究行为中,不可孤立展开。(2)从“普适性理念的推广”(师范生)走向“情境化问题解决”(成熟教师)针对具体情境下的问题展备展开备课 (3)从“经验范式”到到“理论范式理论范式”从“经验归纳总结”走向 “理论演绎转化”(余映潮、王荣生)一言以蔽之:需要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一言以蔽之:需要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然而,面对理论很容易“叶公好龙”!因为,理论要颠覆、重构过去的“轻车熟路”的习惯!但是,正因为此理论有着强有力的震慑力和解释力。不同的理论视角会为实践带来不同的启示,掌握一种

3、理论演绎的方法,其意义大于获得具体的理论。把“被给予的东西”变成认识的方法.比如:如何确定一篇文章教什么?如何解读文本?寻找答案的理论视角很多,答案也很多元,没有唯一正确的!第二章第二章 从“备课”走向“教学设计”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视角 传统备课主要是“三备”+“三写”:备学生(把握学生知识、能力基础和特点)备教材(钻研并吃透教材)备教法(设计教学方法)写教学进度计划、写单元教学计划、写课时教案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下,备课将会发生哪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下,备课将会发生哪些变化?(一)教学设计 1.定义: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首先提出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 简称ID

4、,的概念。)意指“指导学习的设计”,不是“教师教学的设计(Teaching Design)”2.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特点:(1)强调运用系统方法。现代教学设计的整个系统都是从学生起点出发的,基于学习结果的系统化设计。(各环节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和一致性,如学、教、评一致)所以教学设计与备课的异同很值得研究。看下列典型的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和凯瑞模式 *肯普模式 *史密斯和拉甘模式史密斯和拉甘模式 2.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特点: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特点:(2)以学习者为出发点。加涅力倡系统设计教学最基本的理念:“为学习设计教学”。“为指导而设计”。教是为了帮助学而出现的,教是安排帮助学的一系列事件。这一理

5、论看似容易理解教学成为干扰学生学习的现实触目惊心:背影、“一到校就下降”主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教师的备课和教案编制大多以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论思想为依据或标准,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为中心”,教师的备课是为了方便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和设计教学方案。反观现代教学设计系统,都非常重视分析学习者的特征、需求,强调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的发生和有效进行。(3)以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为基础 教学设计的发展是伴随着学习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正因为此,用现代教学设计取代传统教师备课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是教学上的一次深刻革命。能吸纳很多新鲜的学习理论和心理学支撑。我们有必

6、要从理论上与实践上找出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师备课之间的根本差别,实现了教学从自发的经验型向自觉的科学型的转变。“如何应用教学设计理论于各学科的实践研究,仍处于经验性的摸索阶段,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指导。”(徐学福 宋乃庆)这是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极大浪费,也是学科教学实践研究的极大落伍和失误。3.现代教学设计论视野下的“备课”您认为最理想的教案格式是怎样的?盛群力的观点:备学生、备任务、备目标、备检测和备过程 跟我们一般的教案设计流程区别何在?(1)备学生(“学情分析”)传统的备课也有这个环节,现状如何?陈隆升从近10年(1999-2008)的语文期刊上的教案样本605个,其中有“学情分析的

7、115个”。得出以下结论:A、采用“学情分析”的比例逐年增高,但最高点在2008年,比例为43.6%,仍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备课时不做“学情分析”。B B、“学情分析的主要内容”:基于课程和教材预设教学目的后,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知识、技能是否有助于达标。林黛玉进贾府的学情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学情分析:这些学生比较单纯,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太了解,所以对于作者刻画王熙凤的一些精彩语言,学生可能不容易领悟,这样也就不容易领悟到作者的用语之妙。毕竟,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尤其是王熙凤的性格,蕴涵了太多的社会学、心理学意义,这不是年纪轻轻的学生所能把握的。C、“学情分析的方法”

8、:只有 3.5%的教案说明了自己的方法(经验分析、调查问卷、课前预习检查、课堂上交流、课下找学生谈话了解、根据每一次语文测试成绩)大家可曾做过这样的小试验:通过班内谈话或问卷,看学生心目中的“疑点”“重难点”“兴趣点”跟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有多大的重合度。现代教学设计论的“备学生”:A、目的是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后续各项备课活动制定决策的主要依据。(是确定教学目标前的环节)“备课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像以往那样从备教材出发,这是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即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指覆盖了多少教学内容。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明确,就谈不上会有多少教

9、学创意和明确的教学意图。可以说,从备学生启动备课程序,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盛群力)B、将学生的学习需求细分为几个主要方面、将学生的学习需求细分为几个主要方面:知识技能方面;知识技能方面;情感态度方面:学习愿望、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方面:学习愿望、动机、兴趣等 自我监控方面:学习习惯、方法、策略及风格等自我监控方面:学习习惯、方法、策略及风格等 C、学习需求分的操作路径、学习需求分的操作路径 内部参照:课程标准内部参照:课程标准现有水平表现现有水平表现=学习需要 外部参照:社会需要外部参照:社会需要现有水平表现现有水平表现=学习需要 数据收集:(问卷搜集、教学结果尝试)数据收集:(问卷搜集、

10、教学结果尝试)附:国外的学情研究调查附:国外的学情研究调查 调查方式调查方式:一是资料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经验背景,了解学生知道些什么;二是课前临时性的询问,了解学生在下节课的学习中想学习什么和怎样学习;三是对入学新生进行学习风格之类的问卷调查或心理测试。有的等使用专门软件,学生在电脑上接受约20分钟的测试,软件自动完成对该生学习特征的分析,各任课教师随时可以上网调阅。有的则在新生报到时发给一张学习风格调查表,将其分为不同的学习风格类型。通过调查来了解学生的优先认知方式,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成为“全面的学习者”。相比较而言,我国也很重视,但是更多的是教师个体的经验认识和把握。没有体

11、系化的研究。案例实践1:修改上述林黛玉进贾府的“学情分析”这些学生比较单纯,没有什么社会阅历,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太了解,所以对于作者刻画王熙凤的一些精彩语言,学生可能不容易领悟,这样也就不容易领悟到作者的用语之妙。毕竟,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尤其是王熙凤的性格,蕴涵了太多的社会学、心理学意义,这不是年纪轻轻的学生所能把握的。依据课标目标(单元目标),学习本课预期达成的标准为:小说人物性格的分析、小说人物的语言、小说的语言。通过课下访谈(以往的教学经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达成这些目标的既有水平:学生背景知识方面的储备:社会阅历、人际关系简单,不易领会 学生鉴赏小说的知识和能力(调查很重要

12、):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较好,但对细节关注不够;对精彩的好词好句关注较多,对质朴的语言描写缺乏鉴赏的基本素养;学生既有的小说鉴赏方法:借助语感,方法不清晰,不会通过比较、朗读、还原 学生认为难点: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最想知道,对不感兴趣 (2)备任务 备任务的实质是确定:目标的性质+类型+结构 A、目标的性质:根据学习需求确定终点目标,并从学生心理逻辑和学科知识逻辑来分析目标的难点和重点。心理逻辑应被置于优先的位置。B、目标的类型:最常见的分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依据不同类型设计教学。C、目标的结构分析:也叫任务分析,分析为了达成终点目标,学生必须先掌握哪些过渡目标,最终分析出教

13、学起点。案例实践1:依据林黛玉进贾府的 “学情分析”进行“任务分析”依据课标目标(单元目标),学习本课预期达成的标准为:小说人物性格的分析、小说人物的语言、小说的语言。通过课下访谈(以往的教学经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达成这些目标的既有水平:学生背景知识方面的储备:社会阅历、人际关系简单,不易领会 学生鉴赏小说的知识和能力(调查很重要):对小说情节的把握较好,但对细节关注不够;对精彩的好词好句关注较多,对质朴的语言描写缺乏鉴赏的基本素养;学生既有的小说鉴赏方法:借助语感,方法不清晰,不会通过比较、朗读、还原 学生认为难点: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最想知道,对不感兴趣 教学目标:学生能借助朗读、比

14、较、还原的阅读方法,鉴赏看似平易的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学生能够借助背景知识体会人物之间关系的复杂和微妙;学生能够体会到经典小说的魅力。任务结构分析:以“借助朗读、比较、还原的阅读方法,鉴赏看似平易的人物语言”为例 终点目标:“借助朗读、比较、还原的阅读方法,鉴赏看似平 易的人物语言”过渡目标:朗读方法、比较方法、还原方法 平易的人物语言 前提条件:以声传情的朗读技巧、比较材料的选择、比较点的 (教学起点)提取 还原方法及示例,语言的风格 “任务分析”同“教材内容分析”不是一回事:“任务分析”的重点是:如何达成目标(基于学生需求的);“教材内容分析”是落脚点是预设教什么、如何教。(3)备目

15、标)备目标 基于任务分析的目标系列。基于任务分析的目标系列。好的教学目标:清晰、可测量、系统化(各目标有内在逻辑体系)案例实践1::以“借助朗读、比较、还原的阅读方法,鉴赏看似平易的人物语言”为例 终点目标:“借助朗读、比较、还原的阅读方 法,鉴赏看似平易的人物语言”过渡目标:朗读方法、比较方法、还原方法 平易 的人物语言 前提条件:以声传情的朗读技巧、比较材料、还 原方法及示例,语言的风格 教学目标:1.借助朗读、比较、还原的阅读方法,鉴赏看似平易的人物语言 1.1能够熟练运用以声传情的朗读技巧,体会人物语言反映的人物性格 1.2能够准确说出“比较”“还原”的操作要领 1.3能够寻找恰当的比

16、较语言材料,提炼比较点,体会人物语言反映的人物性格 1.4能够正确运用还原法分析人物语言反映的人物性格 1.5能够清晰指出人物语言“平易”的具体表现 经过认真分析后的教学目标才真正达到清晰、可测量。教学的“点”也很明晰。传统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人物语言分析任务的性格”试比较了两种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繁琐之后的精致”与“简单背后的含混”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专注、精准:法国人菲力浦勒热讷从1971开始研究“何谓自传”的问题,此后他术有专攻,到1986年对“自传”下了一个定义。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引发了系列原创性原创性的研究:自传的文体特性、读者阅读的提示、编集和评选、出版、批评、副文本。语文

17、教学“教学内容的混乱、随机、漫无边际”本质就是教学设计思维方式的不当。(4)备检测 传统教学检测有两个问题:*检测项目不完全是(或根本不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 *检测的时间大多临近教学结束的时候,这就难以保证实际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 加强教师这方面的必要训练实属当务之急。很多家长都在埋怨:学生到底在学校都在干什么?怎么什么都不会?回到家里作业还一大堆?教学低效、干扰学生学习、增加学习负担 大多源自课堂教学目标的模糊和检测的弱化。附:国外教学设计中的评价附:国外教学设计中的评价 国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必须安排落实检测手段与样本试题。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只有一个:“为测验而教”(由于测验题来自于

18、具体目标,因此实际上是为达成具体目标而教)。国外很多课程标准的研制出台,紧跟着就是国外很多课程标准的研制出台,紧跟着就是评价标准或者评价框架。教学目标制定的情况直接决定了检测的设计。比如:教学目标制定的情况直接决定了检测的设计。比如:教学目标:1.借助朗读、比较、还原的阅读方法,鉴赏看似平易的人物语言 1.1能够熟练运用以声传情的朗读技巧,体会人物语言反映的人物性格 1.2能够准确说出“比较”“还原”的操作要领 1.3能够寻找恰当的比较语言材料,提炼比较点,体会人物语言反映的人物性格 1.4能够正确运用还原法分析人物语言反映的人物性格 1.5能够清晰指出人物语言“平易”的具体表现 评价题目设计

19、:1.请学生朗读一段人物对话,看是否能够恰切表现任务的性格 2.简答:什么是比较?什么是还原?3.欣赏实践:用比较法鉴赏下面两段材料中人物的性格。4.欣赏实践:用还原法鉴赏下面一段话中带点的句子(词语)。5.欣赏实践:你认为下面一段人物对白的语言风格是“平易”的吗?说明理由。实例: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一个基于标准的作文教学教案设计 (5)备教学过程 主要包括:?要考虑课时。?要安排好教学内容?选择策略、方法和媒体?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安排教学行为 书写格式的选择:推荐使用表格式(分栏式)教学已由单一传授趋向于多维的、开放。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

20、行为(探索、思考、讨论、操作等等)和方式、媒体的使用、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等。人们对传统的以教师教学行为为主线的单线型教案做了革新,对教案核心部分的“课堂教学步骤”普遍采用分栏式教案:3栏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4栏式:教学活动及提问、预期的学生应、教师应对学生不同反应及重要事项、课堂教学评估 更多栏 小结:小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备课程序的备课程序 备学生:依据标准(或社会需求):分析学习需求 备任务:依据学习需求确定终点目标展开任务分析确定“过渡目标”“学习起点”备目标:确定清晰、详细、体系化的教学目标 备测评: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测试题目 备教学过程:儿童基金会娜塔的工作思路,就

21、是典型的教学设计系统思路。我们传统的培训思路是:反思:“传统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差异:异:学生本位 科学化、精细化、实效化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较量与融合 实践:结合上述讲解,修改一份教案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成都市石室天府中学 *【教学设计思想】咬文嚼字是一篇结构谨严、内涵丰富的文化随笔。朱光潜先生旁征博引,讲述了写文章时应该炼字的道理。读者从中既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又能随着作者的理性思考,感受文章蕴含的“理趣”。秉承先生的求真精神,锻炼学生的质疑能力。本节课力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经典诗句,感受炼字的妙处。尝试运用课文的观点解决在文艺欣赏及

22、文学创作方面的问题。【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首次接触文化随笔,对文中丰富的诗句、成语、文化现象感到陌生,在阅读上产生排斥感,进而也就不阅读上产生排斥感,进而也就不能深入钻研课文能深入钻研课文。针对此种状况,教师引领学生通读全文,筛选重要信息,抓住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概括总结课文观点。能力目标:从作者的观点中获得启示,品味炼字的妙处。体会作者提出的“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主张,并将其运用于修改和创作练习中。德育目标:培养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从课文中发现疑点,培育质疑精

23、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总结作者观点。【教学难点】品评诗句,体会作者观点。运用本课中作者的观点及精神指导实践 在“教学设想”一开始就预设教学内容,是一种鲜明的“文本本位“”教材本位”立场 此学情分析,只涉及了“整体把握文本信息”这一教学内容,其余的不管了?目标、重难点的设立与“学情”基本无关!教学只能是老师的想当然 改写上例教案,按照下列规范表述:改写上例教案,按照下列规范表述:备学生(学情分析)备任务(任务分析)备目标(教学目标)备测评(评价题目)(亦可结合自己讲过的课例改写,附上原来的教案设计)第三章第三章 新时期新时期“教案教案”的实践形态的实践形态 形式反作用于内

24、容 教案反作用于“备课”2011年调查报告:教案检查现状及教师对教案检查的态度(545名被测教师)关于教案检查的方式,243位教师(56.7%)表示“仅仅检查教师是否写教案,如在教案上盖章或签字”,74位教师(17.3)表示“仔细阅读教案,并详细写评语”,111位教师(26.0%)表示“就教案中的问题或不足与教师沟通”。醉心于数页数、看环节、是否整洁等;甚至一提醉心于数页数、看环节、是否整洁等;甚至一提起备课,就比谁写的字漂亮,于是校园立刻掀起了赛字、练字的热潮,厚厚的备课笔记上一笔一画、一个字一个字工工整整地写。在“促进教学”维度上,有139人对检查教案持肯定态度,认为教案检查对教学有促进作

25、用,而252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对教学没有促进作用,67人持中性态度;而在“阻碍教学”维度上,有235人认为检查教案对教学起阻碍作用,168人认为不阻碍教学,55人持中性态度。新时期呼唤新的“教案”实践形态 1.隐性教案(“0”教案、“腹案”)苏霍姆林斯基:“一辈子与15分钟”的故事。于永正:“隐性备课重于显性备课”。叶澜:将备课分为“直接的备课和间接的备课”,而“间接备课比直接备课重要得多”隐形教案的形式:可在教材、教参上批注,画出重难点;也可以在以前的教案上圈点修改;可作提纲式教案,重难点提示把握好,着重设计板书;运用“PPT+教材批注”;有时甚至还可以什么都不写。2.反思教案(二次备课教案

26、)反思教案(二次备课教案)3.“方案库”教案 打破了传统的“单线结构”的备课形式,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多种路径。4.材料式教案 从为教学准备充分的材料的角度来备课,包括背景材料、文本材料、研究材料、教学材料。教师对材料烂熟于心,在课堂里与学生一起协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教学的基本过程也就在这种“协商”中明确或形成。例: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系资料 二、各国关于本文的翻译 三、权威人士对本文的评价 四、历年关于本篇文章的考题 5.非指示性教案 1教学设想 2教学流程 常规形式:激趣自读定向引导研读交流引导反思拓展结束语 3课后补记 6.一课多案与同课异构 诸位见多识广,有何高见?当前关注焦点话题:1.集体备课 2005年春中国教育报曾就“集体备课问题开展讨论;广州市天河区的区域集体备课;浙江省温岭市城西小学校长瞿梅福的集体备课管理 2.导学案 异化现象 欢迎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备课的变革培训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