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内部-培训班-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830487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内部-培训班-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内部-培训班-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内部-培训班-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内部-培训班-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内部-培训班-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家好大家好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第二节第二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第四节第四节 培养培养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一)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要点:要点: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不失实际反应本身;、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

2、,不失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不同于能力,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态度不同于能力,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做的问题;3、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二)态度的结构 1、认知成分、认知成分 认知是指认识事物的过程。态度的形成,必须先有认知,才能确定人或事物认知是指认识事物的过程。态度的形成,必须先有认知,才能确定人或事物的作用、意义、结果等。倾向性思维方式。的作用、意义、结果等。倾向性思维方式。2、情感成分、情感成分 对一事物的态度,总是掺杂或多或少的感情色彩,并且感情往往比认知更重对一事物的态度,总是掺杂或多或少的感情色彩,

3、并且感情往往比认知更重要。要。3、行为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直接导致人的行为意向。态度直接导致人的行为意向。三因素中情感起到主要作用。三因素中情感起到主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趋向 喜爱?接受回避回避厌恶厌恶?拒绝拒绝一一定定类类型型的的行行为为环境事件刺激认知加工认知加工态度的发展模式理解态度时应注意理解态度时应注意:1.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内部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与态度与能力能力不同不同。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完成任务(能不能)态度则决定人们的任务的选择(愿不愿意)策略(会不会学)3.态度

4、是通过后天后天学习学习而形成的。态度不是天生的,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习得的。态度的五种基本特性:经验性;经验性;倾向性;倾向性;社会制约性;社会制约性;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可变性;可变性;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品德的实质(一)品德的实质 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是将外在的社会规范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过、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是将外在的社会

5、规范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需要的过程;程;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知与行的统一;、品德是知与行的统一;态度与信念我们来体会下面的两句话:我们来体会下面的两句话: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信仰。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信仰。无信念的躯体,如同行尸走肉。无信念的躯体,如同行尸走肉。信念为什么重要 信念转变,态度才会改变!信念转变,态度才会改变!态度转变,行动才会改变!态度转变,行动才会改变!行动转变,习惯才会改变!行动转变,习惯才会改变!习惯转变,人格才会改变!习惯转变,人格才会改变!人格转变,命运才会改变!人格转变,命运才会改变!命运转变,人生才会改变!命运转变,

6、人生才会改变!心态控制你的命运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质量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控制它的质量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控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利用今天 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你不能样样胜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

7、执行意义的认识。其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其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 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有三种形式:一是直觉的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有三种形式: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即对某种具体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

8、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介的情感体验。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 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道德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品德品德是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体身上的落实和表现。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道德是社会现象 品德反映了人的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社会特性。品德具有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的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的自觉行自觉

9、行为为,是,是知情与行为的统一知情与行为的统一。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同同 1、实质相同:态度包括在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实质相同:态度包括在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品德也是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定的心理特征;品德也是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2、结构一致:都由知、情、行三个部分组成。、结构一致:都由知、情、行三个部分组成。异:异: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包括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其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包括对各种事物的态度,其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

10、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态度才能称为品德。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分、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分别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只有价值观别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达到性格化水平的稳定状态才能被称念经过组织且已达到性格化水平的稳定状态才能被称为品德。为品德。第二节 中小学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一、品德发展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他人设定的

11、外在标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准,称为他律道德(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不关心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支配的道德判断)。在该阶段,道德判断受外部的价值标准支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配和制约,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自我中心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岁)对引起事情的原因只有朦胧的了解,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支配。没有形成道德判断。权威阶段(权威阶

12、段(68岁)岁)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规则是不能改变的;评定是非时总是报极端的态度,非好即坏;判定行为总是看后果的严重性,不考虑主观动机;把惩罚看作是天意和报应。可逆阶段(可逆阶段(810岁)岁)不再无条件服从权威,当然判断仍然是不成熟的。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儿童根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他们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和修改规则,规则

13、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和修改规则,规则只是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关系。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公正阶段(公正阶段(1112岁)岁)可以独立地作出合理的判断。可以独立地作出合理的判断。规则是人们相互协商的,可以改变;规则是人们相互协商的,可以改变;判定行为要看行为的后果,也必须看主观动机;判定行为要看行为的后果,也必须看主观动机;“好心好心”还是还是“坏心坏心”?惩罚是人们协定的,必须与所犯的错误相称。惩罚是人们协定的,必须与所犯的错误相称。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 设计

14、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中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两对对偶故事。第一对:第一对:A、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饭,就、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杯子,结果撞翻了盘子只杯子,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打碎了15只杯子。只杯子。B、一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想吃柜、一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想吃柜子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子里的果酱,

15、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打碎了。地上打碎了。第二对:第二对:A、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使母亲高兴,于是她替母亲裁衣。但、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使母亲高兴,于是她替母亲裁衣。但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是,因为她还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大洞。洞。B、有一个叫玛格丽特小女孩,在她母亲外出时拿剪子玩,因为她不、有一个叫玛格丽特小女孩,在她母亲外出时拿剪子玩,因为她不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小洞。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

16、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小洞。问题: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两难故事法: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两难故事法:故事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的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的道德发展水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的道德发展水平。平。欧洲有个妇女患了一种特殊的绝症,生命垂危。医生欧洲有个妇女患了一种特殊的绝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

17、能救她,就是本镇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镇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药剂师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而他索价还要高出成镭。药剂师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而他索价还要高出成本的本的1010倍。药剂师花了倍。药剂师花了400400美元制造镭,而一小剂药他竟索美元制造镭,而一小剂药他竟索价价40004000美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借钱,试过各种合法美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借钱,试过各种合法途径,但他一共才借到途径,但他一共才借到20002000美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美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死了,请求药兹不得已,只好告诉药剂师,说他的妻子

18、快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他赊帐。但药剂师说: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他赊帐。但药剂师说:“不不行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试过了一切合法海因兹试过了一切合法手段,但他都失败了。于是,一天夜晚他撬开药店的门,手段,但他都失败了。于是,一天夜晚他撬开药店的门,为他妻子偷来了药。为他妻子偷来了药。海因茨两难故事海因茨两难故事 海因兹是对还是错?为什么?他是不是好丈夫?药店老板对不对?如果生病人不是他太太,他会不会去偷?从法律上看,对还是错?从道德上看,对还是错?柯尔伯格道德发展论的主要内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水平判断水平发展阶段发展

19、阶段心心 理理 特特 征征儿童对偷药故事可能的反应儿童对偷药故事可能的反应 一一(9岁岁以以下)下)*前 习 俗 水前 习 俗 水平(根 据平(根 据行 为 的 直行 为 的 直接 后 果 和接 后 果 和自 身 的 利自 身 的 利害 关 系 判害 关 系 判断 好 坏 是断 好 坏 是非)非)1服从服从与惩与惩罚取罚取向向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赞成: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赞成:他可以偷药,因为他先提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出请求,又不偷大的东西,不该

20、受罚。反对:偷药会受到惩罚。受罚。反对:偷药会受到惩罚。2相对相对功利功利主义主义取向取向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赞成:他妻子要这种药,他需要赞成:他妻子要这种药,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反对:他的妻子在他出狱前可能反对:他的妻子在他出狱前可能会死,故对他没有好处。会死,故对他没有好处。二二(10-2 0岁)岁)习俗水平习俗水平3好孩好孩子取子取向向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否则就是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否则就是坏的。赞成:他只不过做了好丈夫应

21、做赞成:他只不过做了好丈夫应做的事。的事。反对: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反对:他这样做会给家庭带来苦恼和丧失名誉。恼和丧失名誉。4遵守遵守法规法规取向取向遵守社会法规,认定规范中所定的遵守社会法规,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赞成:不这么做,他要为妻子的赞成:不这么做,他要为妻子的死负责。死负责。反对:他要救妻子的命是自然的反对:他要救妻子的命是自然的,但偷东西犯法。,但偷东西犯法。三三(2 0岁岁以以上)上)后 习 俗 水后 习 俗 水平平(能摆脱能摆脱外在因素,外在因素,着 重 根 据着 重 根 据个 人 自 愿个 人 自 愿选 择 的 标选 择 的 标准 进 行 道准

22、进 行 道德判断德判断)5社会社会法制法制取向取向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是为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是为维持社会秩序而经大家同意所建立维持社会秩序而经大家同意所建立的,的,赞成: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赞成:法律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反对:不论情况多么危险,总不反对:不论情况多么危险,总不能采用偷的手段。能采用偷的手段。6普遍普遍伦理伦理取向取向认为个人一贯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认为个人一贯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换言之,个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换言之,个人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具人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具有一致性与普遍性。有一致性与普遍性。赞成:尊重生命、保存生命的原赞成

23、:尊重生命、保存生命的原则高于一切。则高于一切。反对:别人是否也像他妻子那样反对:别人是否也像他妻子那样急需这药,要考虑所有人生命的急需这药,要考虑所有人生命的价值。价值。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道德价值取决于外在要求外在要求。惩罚和服从取向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相对功利取向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习俗水平习俗水平:道德价值着眼于社会要求社会要求。寻求认可取向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遵守法规取向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道德价值着眼于道德原则道德原则。社会契约取向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普遍伦理取向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口诀:口诀:惩惩 功功 寻寻

24、 遵遵 社社 伦伦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主要表现为:形成了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形成了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道德观念原则性增、初中生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道德观念原则性增强,但仍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丰强,但仍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道德情感丰富,但比较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愿望富

25、,但比较冲动;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但愿望与行动常有一段距离。与行动常有一段距离。初二年级时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初二年级时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品德以自律形式为主品德以自律形式为主 总的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总的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原则、信念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学

26、习的一般过程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在既有态度背景下形成新的态度的过程。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一)依从(一)依从 有从众和服从两种类型有从众和服从两种类型 从众是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从众是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被迫服从称为顺从,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被迫服从称为顺从,是表面的,多受

27、奖惩原则的支配。依从阶段行为的特点: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的依从阶段行为的特点: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的压力而不是内在的需求。压力而不是内在的需求。(二)认同(二)认同 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指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行为的特点: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的特点: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不受外界压力控制。(三)内化(三)内化 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

28、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行为特点: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行为特点: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一)外部条件(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同伴群体(二)内部条件(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 它是认知改变的先决条件。人有一种维持平衡的需要,当认知不平衡时,会产生它是认知改变的先决条件。人有一种维持平衡的需要,当认知不平衡时,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促使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消极的情绪,从而促使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和信念。2、态度定势、态度定势

29、3、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性格地图:上海人:永远的时尚,永远的软 精明精细,虚荣,市侩,耍滑头.但是办事认真,守规,效益高.江浙人:因为有水,永远与灵性在一起,重商,男人细腻,女漂亮.安徽人:斜阳殘照徽州梦.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但小农意识,是安徽最大的弱点.广东人:只有一个标准.先行后思考,重实干,讲效益,轻理论,全民皆商,目的就是赚钱四川人:嘴上有一种火锅味道 直爽,好斗,有韧性,耿直,火爆,天性幽默达观.北京人:北京人干什么都要大.关心政治,热情,开朗,率直,大气,做什么要大.东北人:打架胆大,经商胆小.讲义气,

30、粗犷,野性,无酒不言商,不挣小钱山东人:文得好,武得也好.义气,敦厚尚礼,恋乡,排外,侠义尚武.蒙古人:在草原上奔跑的汉子.剽悍不屈,英勇善战,奔放,坚强,落莫孤烟,亦酒亦歌.河南人:中国的娘。河南人是中国的缩影,古老,典型的中国人.刚直,忠厚,儒骨道民,包容开放.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一、有效的说服一、有效的说服 注意的问题:注意的问题:1、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的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可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面的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高的高年级学生可考虑提

31、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2、说服时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说服时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二、树立良好的榜样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研究: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社会学习、模仿学习或替代性学习,班杜拉的研究: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社会学习、模仿学习或替代性学习,指学习者通过对榜样人物的行为及结果的观察来进行的学习。指学习者通过对榜样人物的行为及结果的观察来进行的学习。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尽量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尽量与学生相似。与学生相似。最能引起儿童模仿的楷模 1、儿童最喜欢模仿心中最重要的人、儿童最喜欢模仿

32、心中最重要的人;2、儿童最喜欢模仿与他同性别的人、儿童最喜欢模仿与他同性别的人;3、儿童最喜欢模仿曾获得荣誉的人、出身高层社会及富有家庭儿童儿童最喜欢模仿曾获得荣誉的人、出身高层社会及富有家庭儿童的行为的行为;4、同辈团体内有独特行为甚至曾受到惩罚的人,并不是一般儿童最、同辈团体内有独特行为甚至曾受到惩罚的人,并不是一般儿童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喜欢模仿的对象 5、同年龄同社会阶层出身的儿童,彼此间较喜欢相互模仿。同年龄同社会阶层出身的儿童,彼此间较喜欢相互模仿。经典实验经典实验攻击实验攻击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道德行为也表现在能否抗拒诱惑方面,对诱惑的抗拒也可以通过榜样的影响加以学习和改变。

33、瓦尔特斯(R.H.Walters,1963)的实验:他将5岁儿童分为三组,让其参观诱人的玩具,并告知不许玩。过程过程 榜样榜样奖励组:奖励组:看电影,情景相同,小孩玩后,其母看见大加赞赏并一起玩;榜样榜样批评组:批评组:看电影,情景相同,小孩玩后,其母看见后批评;控制组:控制组:不看电影。然后让儿童单独呆在房间里十五分钟。结果结果 第一组不顾禁令去玩,平均克制80秒;第二组平均克制7分钟,有的15分钟;第三组平均克制了5分钟。结论结论 对诱惑的抗拒可以通过榜样、模仿而获得。道德和道德行为不能单靠道德说教去完成,周围人的现实道德榜样更重要。电影、电视、书刊一类的宣传工具的作用不容低估。抗拒诱惑实

34、验抗拒诱惑实验言行一致实验言行一致实验家长、教师对儿童的社会道德标准教化有两种:一是口头劝导;二是在其面前展示自己的行为,而后者更重要。米斯切尔(W.Mischel,1966)等人的实验。让儿童玩小型滚球游戏,按一定规则将木球投入门内,投中得分,20分有奖。严守规则很难得分,偷偷违反规则容易得分。过程过程 将儿童分两组与成人一起玩。第一组第一组成人言行一致,告诉儿童规则并遵守规则;第二组第二组成人言行不一,对儿童进行口头劝导而自己却当其面违反规则。结果结果 成人在场时,儿童都遵守规则,当成人离开后,第一组得奖人次占总人次的1%左右,而第二组占50%以上。然后将两组儿童放在一起玩,第一组也开始不

35、遵守规则。结论结论 要使儿童遵守一定的规则,不仅要有成人的口头劝导,更要有成人严于律己的实际行动,同时还要注意儿童伙伴的作用。“官德隆而民德盛,官德降而民德衰”三、利用群体约定三、利用群体约定 态度改变与团体密切相关,当一个人对团体具有认同感和忠诚心态度改变与团体密切相关,当一个人对团体具有认同感和忠诚心时,要让他采取与团体规范不一致的态度不容易。时,要让他采取与团体规范不一致的态度不容易。四、价值辨析四、价值辨析 个体的价值观在开始时不能被个体清晰地意识到,只有经过一个体的价值观在开始时不能被个体清晰地意识到,只有经过一步步地辨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价步步地辨析才能形

36、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价值辨析一般要经过三阶段七个子过程:值辨析一般要经过三阶段七个子过程:1、选择阶段、选择阶段(1)自由选择)自由选择(2)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3)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选择)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选择 2、赞赏阶段、赞赏阶段(4)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5)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 3、行动、行动(6)按自己的选择行事)按自己的选择行事(7)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注意:诱导性的,不是灌输性、说教性的,教师只能注意:诱导性的,不是灌输性、说教性

37、的,教师只能启发诱导而不能强加自己的观念。启发诱导而不能强加自己的观念。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选择确实可奖励的行为;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以内部奖奖励:选择确实可奖励的行为;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以内部奖励为主。励为主。惩罚:正性的(给予厌恶刺激或厌恶活动)、负性的(剥夺强化物惩罚:正性的(给予厌恶刺激或厌恶活动)、负性的(剥夺强化物)张三和李四同一时间进了同一家公司做事,他们的学历及岗位都一样,工资也一样。他们都勤勤恳恳地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老板给张三加了工资。李四为此感到很不公平,就去找老板要答案。老板也没急着跟他解释,吩咐他去市场上看有没有土豆卖。几

38、分钟后李四气喘喘的跑回来跟老板汇报市场上有土豆卖。老板问他价格如何,他又跑去市场。很快李四又跑回来了,他跟老板汇报土豆是7毛钱一斤。老板让他在旁边看着,然后把张三叫来。他同样吩咐张三去看下今天有没有土豆卖,张三就往市场跑去了。十几分钟后,张三回来跟老板汇报:“今天市场有个莫老头卖的土豆质量很好,价格也便宜,才卖7毛钱一斤,比其他的便宜了20%,他共有1000斤,我带了一个样本回来。根据公司的过往销量,1000斤一个星期就能卖完,建议公司全部收购。如果全部收购的话,估计价格还能便宜,我已经把那个莫老头带到公司来了,就在外面,老板您需要跟他谈谈吗?”这时老板对李四说:“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要为张三加

39、工资了吧?”聪明并有才能的人处处可见,但很多人却鲜有建树;反倒是心态端正,做事勤奋、塌实的人往往获得成功。成功者总在找方法,敷衍者总在找借口。成功者愿做别人不愿或不屑于做的事情,所以他们成功。世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必定失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有一个人,他一年收入不是很多,只有四千万美金。记者采访他,问:“你一年有这么高的收入,是怎么看的?”他说:“MOMEY?OH,NO,NO。我从来没有想过它。”记者又问:“那你平常想什么呢?”他说:“我只是在想,怎么把球打进框里。一不小心,就有了这个收入。”这个人就是:迈克尔乔丹【模拟题】一、选择 以下成分中,不是态度所包括的是 A.认知 B.态度 C.意志 D.行为 以下成分中,不是品德所包括的是 A.认识 B.情感 C.性格 D.行为 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A.认识 B.情感 C.性格 D.行为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形成时期 A.情感 B.意志 C.个性 D.伦理 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主观 B.人格 C.个性 D.伦理二、填空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皮亚杰认为,道德发展是从 阶段到 阶段 品德与态度的形成一般经历 、阶段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 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师资格证备考资料-内部-培训班-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