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深入地下的隐蔽工程,其质量不能直接进行外观检查。如果上部工程完成后发现桩的质量问题,要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以消除隐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灌注桩质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灌注桩质量包括桩位、桩径、桩斜、桩长、桩底沉渣厚度、桩顶浮渣厚度、桩的结构、混凝土强度、钢筋笼,以及有否断桩夹泥、蜂窝、空洞、裂缝等内容。1、桩位控制施工现场泥泞较多,桩位定好后,无法长期保存,护筒埋设以后尚需校对。为确保桩位质量,可采取精密测量方法,即用经纬仪定向,钢皮尺测距的办法定位。护筒埋设时,再次进行复测。采用焊制的坐标架校正护筒中心同桩
2、位中心,保持一致。2、桩斜控制埋设护筒采用护筒内径上下两端十字交叉法定心,通过两中心点,能确保护筒垂直。冲机就位后,冲锤中心悬垂线通过护筒上下两中心点,开孔定位即能确保准确、垂直。遇较大块石偏孔时,及时测定孔斜,保证孔斜率小于1%。发现孔斜过大,立即采取回填二次成孔纠斜措施。3、桩径控制根据地质情况,合理选择冲锤直径,对桩径控制有重要作用。4、桩长控制施工中对护筒中高程与各项设计高程都要搞清,正确进行换算。5、桩底沉渣控制土层钻进,一般用泥浆换浆方法清孔。应合理选择泥浆性能指标,换浆时返出钻孔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才能保持孔底清洁无沉渣。清孔确有困难时,孔底残留沉渣厚度,防止沉渣过多而影响
3、桩长和灌注混凝土质量。6、桩顶控制灌注的混凝土,通过导管从钻孔底部排出,把孔底的沉渣冲起并填补其空间。随着灌注的继续,混凝土柱不断升高,由于沉渣比重比混凝土小,始终浮在最上面,形成桩顶浮渣。浮渣的密实性较差,与混凝土有明显区别。当混凝土灌注至最后一斗时,应准确探明浮渣厚度。计算调整末斗混凝土容量。灌注完以后再复查桩顶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将导管拆除,否则应补料。7、混凝土强度控制严格按规定作试块,应在拌合机出料口取样,保证取样质量。8、桩身结构控制制作钢筋不能超过规范允许的误差,包括主筋的搭接方式、长度。定心块是控制保护层厚度的主要措施,不能省略。钢筋笼的全部数据都应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记录。钢筋笼底应制成锥形,底面用环筋封端,以便顺利下放。起吊部位可增焊环筋,提高强度。起吊钢绳应放长,以减少两绳夹角,防止钢筋笼起吊时变形。确保导管密封良好,灌注时串动导管时提高不能过多,防止夹泥、断桩等质量事故发生。如发生这些事故,应将导管全部提出,处理好以后再下入孔内。9、原材料控制对每批进场的钢筋应严格检查其材质证明文件,抽样复核钢筋的机械性能,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使用。认真检查每批进场的水泥标号、出厂日期和出厂实验报告。使用前,对出厂水泥、砂、石的性能进行复核,并作水下混凝土试验。严禁使用不合格或过期硬化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