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22022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高三语文试卷高三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717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材料一: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相互斗争过程中,“不断借鉴、吸取、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文学、地理、天文、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形成的传统医学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和疾病观。中
2、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医道、医理、医术,包含精神文化(如大医精诚、天人合一、致和尚中等核心理念)、行为文化(如维护整体、自然顺势、善治未病、平衡阴阳等行为方式)和物质文化(如器物形态、建筑环境和品牌形象等)。中医药文化传承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流变性。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不离宗,中医药文化传承,要坚守中医药核心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发挥其引领作用。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性传承,体现为传承者和文本的沟通,如对中医经典的研习;体现为传者和承者的互动,如名老中医、中药专家的经验传授和临床实践带教等。师古不泥古,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
3、创新性传承,体现在对中医古籍文献研读的新理解、对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中,如屠呦呦基于肘后备急方,改善实验方法,成功提取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等;体现在师承式传承和学校教育中,是传者和承者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不断互动后的一种超越;体现在承者不断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创新中医药的理法方药,提升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时代应用价值与活力,推动中医药的产业发展,服务人类健康。摘自中医药文化传承战略思考 材料二:材料二: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在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人类健康贡献了古老的知识和智慧。但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传统医学多趋于萎缩或被替代,唯有中医药
4、保持着绵延不息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念的理论内核、原创性的辨证思维以及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中医药学“整体观念”受到古代哲学气论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内核,对当今世界复杂疾病的诊疗将产生深远影响。其一,它将人自身视为统一和完整的整体例如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相互协调、相互为用;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将人体功能完美自洽。其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观”深刻阐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三,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精神情志和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其四,人的灵性与身体的和谐
5、统一。由此可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从四个层面对人进行了深刻把握,即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心身和谐。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的本质概括。辨证与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前提,根据中医理论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关于疾病本质的正确诊断结论,中医学在演进的过程中发展出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等辨证方法;论治则是针对辨证已经判断出某一病证的病邪2 性质和病变部位之后拟定针对性的治法治则,选择合适的处方,斟酌用药。目前,中医学辨证论治和西方医学辨病论治相结合的模式是研究的热点和关键。中医辨证思维讲究整体、注重变化和个体化
6、的诊疗,根据每一位患者体质状态,所患病证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调理。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有机结合,对治疗多因素、复杂性重大疑难疾病具有优势,能够推动中西医学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中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奠基的思维起点。中医药萌芽之初,知识形态表现为零散、模糊的医疗经验,黄帝内经吸纳了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成果,其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实际上,两千多年医学史演进过程中,中医药学正是凭借其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充分地与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涵的多学科进行知识互换,广泛地吸收融合各领域的发展成果,从而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
7、成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如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蔚为可观的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即受到了宋代主流思想理学的影响;而金属针具之所以发展成为针灸操作的主要器具,与当时冶铁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变迁的直接因素。近代百年间,西方医学思潮大规模传入,中医药面临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变革,中西医之间的论争与争鸣成为了当时医学界的核心问题,而“改良中国医学”的主张成为了近代中医发展的新趋向。沟通中西医、参合中西医、取长补短、择是而从等具体主张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几乎所有提倡改良中医的人士都主张或不反对吸收西医的长处。中医药继承了传统医学理论的精髓,同时不断融汇新知,在自身内部及其他异质医学之间交流互鉴,不
8、断丰富完善。摘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遵循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的一项是()(3()(3 分分)A.中医药文化是在与疾病的相互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其传承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流变性。B.屠呦呦改善实验方法,成功提取青蒿素,说明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性传承、创新性传承、师承式传承。C.辨证与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前提;论治是拟定针对性的治法治则,合理用药。D.凭借其开放包容的品格,黄帝内经吸纳了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中医学理论
9、体系。2.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的一项是()()(3 3 分)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医药发展的动力或生命力,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改良中国医学”并不是全盘接受西医的做法,对此中国医学界人士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代自然、社会科学知识,甚至冶铁技术都可为当代中医药学科发展提供营养。D.广泛吸收,取长补短、择是而从等主张都体现了中医药学科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3.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医药文化传承”观点的一项是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医药文化传承”观点的一项是()(3()(3 分分)A.张仲景为了治疗
10、大范围瘟疫,他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撰写完成伤寒杂病论。B.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盛赞扁鹊医德高尚。C.“神农尝百草,日而遇七十毒”,对中医药的起源及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D.钱乙受颅囟经“小儿纯阳”之说的启示,结合其临床实践写成小儿药证直诀。4.4.材料一在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材料一在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4 分分)5.5.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总结,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总结,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中医药在“防、治、康”各个
11、阶段一体化参加抗疫并取得显著成绩,“场场不落”。间,中医药在“防、治、康”各个阶段一体化参加抗疫并取得显著成绩,“场场不落”。请结合材料二谈谈疫情当下该如何保持中医药的生命力。请结合材料二谈谈疫情当下该如何保持中医药的生命力。(4(4 分分)3 (二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818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 6-9 9 题。题。云上的伤疤云上的伤疤 张淑清 母亲在楼里住了一周,怎么也不愿呆了。她早早将随身携带的一个布包找出来,做着离开的准备,布包里盛着两件换洗衣服,一只牙刷,半管黑人牙膏。一个塑料袋卧着几张皱巴巴、充满汗味的钱,两张
12、一百元的,一张十元的,布包陈旧干瘪,如此刻的母亲。捏着钱袋,我的泪水不争气地流。母亲说,我不能花你们的钱,你们这个词,语气坚定,好像我和弟是外人。出院后,我重新把钱塞在母亲穿的袜子里,藏在那只褐色的布包底。在此之前的七天里,她是这座城市、这只鸟笼的一个客人。小心谨慎的样子,像做错事的孩子。不习惯坐马桶,清晨四点就醒了,悄悄起床,下楼要去小区外面的公厕。那些个夜晚,熄灯后,母亲趴在八楼窗前,朝城市张望,她在万家灯火中,在车流湍急下,寻找村庄的蛛丝马迹。错把对面高楼的灯光,当成好久不见的月亮。我披衣下地,决定和母亲沿着城市的街巷走一走。华灯初上的小城,夜生活还没开始。白昼的燥热尚未退去,空气中有一
13、股绵软的热气,紧紧拥抱着行人。母亲走出鸟笼后,心情好多了。过马路,她主动牵着我的手,这是以前没有的现象。我可以感受到那只手,羞涩中带着一份无奈和彷徨。眼泪不由自主落下,我不敢想这双手,上帝还能让我牵多久,那个像村庄白杨般挺拔结实的人,她走着走着,就老了。母亲对跳广场舞的队伍产生兴趣,她坐在石阶上,目光里有月亮升起,有晶莹的光芒闪烁,通透纯粹,灼伤我的眼。那一瞬,很希望时间慢下来,再慢下来。我和母亲偎依着一块绿色的植被,坐在院中的石凳上,像过去一样,看一朵一朵云,从一座山头飘到另一座山头,从村庄飘到更远的地方。它们有形有象,在那个叫故乡的地方,低调地行走。我们追逐着云朵的脚踪,直至睡在一页苇席上
14、。露珠顺着葡萄架的叶片,一滴一滴落在脸上、身上。蛐蛐在歌唱,云在头顶。许多年,守着老房子,盛大的夜晚,门口两棵杏树,院中几棵桃树枣树。它们相互搀扶、对视、仰望。日子一天一天穿过老井的深处,在石壁生长一层一层青苔,一颗一颗流星从天空陨落,村子的山坡,就有新坟垒起,乌鸦的造访,谁也驱赶不了。母亲说,乌鸦来的时候,那个人的灵魂就离开肉体,走在去天堂的路上。在村庄,一个人的生死,甚至一只麻雀、一棵菜苗的死,都有征兆。母亲坚信,种善因结善果,数不清的夜晚,家里的门是不上锁的,最多是虚掩着,窗户也是敞着的。无论是阴天还是晴空万里,门都是半开着。有时,夏夜漫长,母亲卸下一扇门,睡在院子里,这样和日月星辰走得
15、近一些。我们在月光里,母亲在一只簸箕内搓着苞米,米粒沙沙沙,旋起一阵凉风。云很低,触手可及。那年,牵牛花开得正旺,祖父像一盏灯花,突然凋零了。睡在永远的杨木盒子里,被埋在山谷。母亲说,祖父在云朵里住着,山谷是暂时的家,有一天,亲人们也将去那里聚集。苍天收割走祖父后,我眼里的云缺了一道口子,仿佛西院二奶最后一颗牙齿的嘴巴。云有伤疤,母亲在经年的光阴中,试着一点一点修补那朵刻着伤疤的云。摞上一块一块红的、紫的、黄的,蓝的补丁。透过一场一场细微的、粗犷的雨,我也能感受到发自灵与肉的双重疼痛。母亲的话,我深信不疑。祖父在云朵后面,和英年早逝的祖母种一片向日葵、谷子与大豆,也栽桑养蚕,月亮上来时,祖母就
16、着月色纳一双鞋。他们将尘世的爱情,带到云端,祖4 父操着锤子,凿一盘磨,养一头驴,祖母纺线,祖父犁地,人世间,真的有轮回涅槃?祖父之后,又有人相继离开,其中就有我的堂哥,他赶着牛去山垭放牧,结果躺着回来。摔落山涧的堂哥,送医院的途中,就咽下最后一口气。我和母亲冲进堂哥家时,几个女人将一块块白布拆了,做成孝衣孝帽,那是一朵朵受伤的白云落在民间,大的小的方的圆的,长方形的,椭圆形的,挤挤挨挨,穿在人身上。白云一朵一朵,簇拥在堂哥家的院落,又从院子飘往村口,人们给死去的堂哥铺路,喊魂。人像云,在村庄呆得不耐烦,去了城市。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飘着,不知不觉故乡就丢了。在村子走出去的人,西装革履回来,狗子
17、认不得,狂吠几声,无法靠近它半步,你身上带着陌生的气味。但土地认得你,地垄间歪歪扭扭留着你的脚印,地头你亲手埋下的大石头做分界线,十年前栽的柳树,也有六米高了。你在树干刻的刀痕结了一层斑驳的痂。人是回来了,心却回不来了。村庄从此就活在一张纸上,想它时,搬出来疗疗伤,细细回味一番。更多的人让村庄活成一个名词,躺在字典里,在村子的土地站一站,转一转,存一宿,匆匆走了,他将灵魂给了城市。幸好,父辈没有走远。母亲和父亲肩并着肩,咬着牙坚守,替儿女留住回家的那道门槛。现在,我步母亲的后尘。孩子去了我看不到的城市,像候鸟似的,季节性地飞来飞去。他走时,扔给我一盘受了伤的月亮和云朵,我在北方,他在南方。我每
18、日每夜均在修补那盘月亮,用文学的种子,在月亮上、在云朵里,播下一份期待和渴望。年复一年,花开花谢,活着活着,儿子成了我的诗歌与远方,而我不折不扣成了儿子的故乡。6.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的一项是()()(3 3 分)分)A.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我”串联起村庄与城市,是村庄生活的参与者,也是城市生活的参与者、旁观者。B.文章以诗一样的语言描写故乡,描绘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的,营造出一种轻快、温馨的氛围。C.云漂泊不定,象征游子,这里暗指在城市生活没有归属感;母亲经年累月修补云上的伤疤,是在修补离乡、
19、离世的伤痕。D.文章以浓浓的亲情传承为主线,祖父与祖母,父亲与母亲,我,孩子,代代相传,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方故土需要守护。7 7关于“母亲”的描写,下列说法关于“母亲”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的一项是()()(3 3 分)分)A“她是这座城市、这只鸟笼的一个客人”,把城市比作鸟笼,写出了城市对人的束缚。B“过马路,她主动牵着我的手”,写出了母亲在城市生活的彷徨,与城市的格格不入。C“母亲卸下一扇门,睡在院子里”,写出了母亲在村庄生活的舒适,与自然的亲近感。D母亲在城市与在村庄形成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村庄生活的喜爱和对城市生活的厌恶。8.8.木心木心在在从前慢从前慢说:说:“从前的锁
20、也好看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本本文文第五段“在数不清的夜晚,家里的门是不上锁的”。第五段“在数不清的夜晚,家里的门是不上锁的”。“锁与不锁”“锁与不锁”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异曲同工之妙,试试分析分析这么说的原因这么说的原因。(。(6 6 分)分)9.9.有人评价云上的疤痕一文充满对灵魂的拷问和对人生的思考,富有深邃的哲理性,有人评价云上的疤痕一文充满对灵魂的拷问和对人生的思考,富有深邃的哲理性,请根据文本分析文章的哲理。(请根据文本分析文章的哲理。(6 6 分)分)5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
21、(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审审 微微 贾谊“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夫事有遂奸,势有召祸。老聃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管仲曰:“备患于未形,上也。”语曰:“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智禁于微,次也。”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昔者,卫侯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名。曰:“卫侯辟疆”。周行人
22、还之,曰:“启疆、辟疆,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卫侯更其名曰燬,然后受之。故善守上下之分者,虽空名弗使逾焉。古者周礼,天子葬用隧,诸侯县下。周襄王出逃,晋文公率师诛贼,定周国之乱,复襄王之位。于是襄王赏以南阳之地。文公辞南阳,请即死得以隧下。襄王弗听,曰:“周国虽微,未之或代也。天子用隧,伯父用隧,是二天子也。以地为少,余请益之。”文公乃退。礼,天子之乐宫县,诸侯之乐轩县,大夫直县,士有琴瑟。叔孙于奚者,卫之大夫也。轩县者,卫君之乐体也;繁缨者,君之驾饰也。齐人攻卫,叔孙于奚率师逆之;大败齐师。卫于是赏以温,叔孙于奚辞温而请曲县、繁缨以朝,卫君许之。孔子闻之,曰:“惜乎,不如多与之邑。夫乐者
23、所以载国,国者,所以载君。彼乐亡而礼从之,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国亡而君从之。惜乎!不如多予之邑。”宓子治亶父。于是齐人攻鲁,道亶父。始,父老请曰:“麦已熟矣,今迫齐寇,民人出自艾傅郭者归,可以益食,且不资寇。”三请,宓子弗听。俄而,麦毕资乎齐寇。季孙闻之,怒,使人让宓子。曰:“岂不可哀哉!民乎,寒耕热耘,曾弗得食也。弗知犹可,闻或以告,而夫子弗听。宓子蹴然曰:“今年无麦,明年可树,令不耕者得获,是乐有寇也。且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季孙闻之,惭曰:“使穴可人,吾岂忍见宓子哉?”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故邪不前达。10.10.下列对文
24、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3 分)分)A.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B 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C.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D 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1111下列对文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
25、,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的一项是()()(3 3 分)分)A.跬,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跬相当于现在的步,也可以用来6 形容极近的距离。B.朝,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朝;有五年一朝或三年一朝的,每次朝见天子要带贡品。C.周襄王,“襄”,是谥号,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去世之后根据生平给予的称号,“襄”是美谥。D.隧,指凿隧道作为墓穴。与郑伯克段于鄢文末“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的“隧”意思相同。12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的一项是()()(3 3 分)分)A.老子、管仲都强调采取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26、并用灭火和伐木来证明在萌芽状态扼杀是上策,在刚发生时阻止是下策。B.卫文侯朝见周天子,周天子在其改名之后才接受他的朝拜,意在说明诸侯应杜绝超越本分的现象,不能僭越天子。C.晋文公尊崇周室,周襄王因为国内叛乱出逃时,晋文公接纳了周襄王并帮助其平定内乱、恢复了周襄王的皇位。D.叔孙于奚打败齐国后,卫国国君答应其使用曲悬的乐制和使用繁缨作马饰的请求,孔子感叹礼制因此被破坏。13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8 分)分)(1)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2)且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1
27、414 贾谊运用哪些论证方法劝说汉文帝要杜绝超越本分的现象,使人人守上下之分。(贾谊运用哪些论证方法劝说汉文帝要杜绝超越本分的现象,使人人守上下之分。(3 3 分)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16 题。咏白海棠 清代曹雪芹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15.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的一项是()()(3 3 分)分)A.“秋容”,指海棠花素淡的姿容。
28、五行中秋色属白,“秋”既点明花开的季节,又指花容素淡美好,吻合“浅淡”二字。B.“攒”,簇聚。“七节攒成”说花在枝头层层而生,形容海棠枝节繁茂;“雪满盆”,以“雪”借代花,也写海棠花开繁盛之意。C.“独倚画栏”,独自斜倚画栏像是默默思念。这里以花喻人,把海棠喻为独守空闺的女子,“独”指写出其孤苦。D.“清砧怨笛”,清砧,清冷捣衣声。古时常秋夜捣衣,女子为远行人作寒衣,故砧声多用于怀念远人;“怨笛”也与悲感有关。16.16.曹雪芹擅用隐语,红楼梦中诗作多半“寄兴寓情”,往往让诗与文中人物相关,曹雪芹擅用隐语,红楼梦中诗作多半“寄兴寓情”,往往让诗与文中人物相关,此诗是红楼梦三十七回中海棠诗社结社
29、之前,贾宝玉所作,分析颔联中影射的人物分此诗是红楼梦三十七回中海棠诗社结社之前,贾宝玉所作,分析颔联中影射的人物分别是“金陵十二钗”中的哪两位,试分析原因。(别是“金陵十二钗”中的哪两位,试分析原因。(6 6 分)分)7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17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6 分)分)(1)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这个说法与韩愈师说中的“,”的观点是相同的。(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宏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
30、是:“,。”(3)在描写难以捉摸的音乐时,诗人常从听者落笔,侧面表现音乐的巨大魅力。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用“吴刚”和“玉兔”来表现音乐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111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职业选择,尤其是各种人生选择。最近几年,身边新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是,不是在找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他们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找到一份工作,一边做一遍羡慕别的工作,于是跳槽成了家常便饭。
31、跳槽之后,又不满足,于是接着跳,这样下去,工作无法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一份工作,做到皮毛就 ,永远领略不到其中的魅力。我很想对他们说:不要总羡慕别人的风景,属于自己的风景最美。如果你选择属于自己的风景,就要做到专注。一份工作的魅力,与认识到的风景的魅力是同样的道理,需要你深入其中,慢慢发现其中的奥秘。每一处风景都有独特的魅力,既然选择了,就要 ,专注当下。认识风景,就像欣赏一座山一样,你只有走进去,完全沉浸,才能了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才能领略到曲径通幽的妙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几番周折,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美好的体验,都是深入其中得到的。人生短暂,我们不可能看
32、遍所有的风景,那就把自己的一片风景经营得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属于自己的风景,才是最美的。18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3 分)分)19.19.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加以修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加以修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 3 分)分)A.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都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人生选择,尤其是职业选择。B.无论这片风景怎样,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都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人生选择,尤其是职业选择。C.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都要专注
33、于眼前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职业选择,尤其是人生选择。D.无论这片风景怎样,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都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人生选择,尤其是职业选择。20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语言有特色,请结合材料简要赏析语言的特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语言有特色,请结合材料简要赏析语言的特点(5 5 分)分)(二二)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 II(II(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虽然收入差距在扩大,8 但因为经济整体在飞速增长,。经济增长过程伴随着生产率的提高和各种机
34、会的不断涌现,虽然不一定会降低收入差距,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贫富差距在代际间传递。如果每代人的收入都远远高于上一代人,那人们就会更看重自己的劳动收入,继承自父母的财富相对就不太重要。收入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国也无法承受过大的收入差距所带来的剧烈冲突,因为对收入差距的容忍程度与社会的稳定密切相关。古语云“不患贫而患不均”,确实,你可以改两个小孩每人一块糖,但却不可以给其中一个两块巧克力,另一个只给一块。以史为鉴,如若我们不重视这一有关民生问题,任矛盾继续加深,随之而来的将是可怕的现实,就有可能重蹈今日南美洲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分化的后尘,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力量会自动降低收入不平等,“先富带动后富
35、”也不会自然发生,而需要国家出台政策加以干预。不断扩大的不平等会让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21.21.下列句子中的下列句子中的“我们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3 分分)A.高中时间有限,几个细微但高效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成绩飙升。B.我们知道有种保险叫“重疾险”,就是为了保障普通保险覆盖不了的那些病。C.一直以来,美军都仗着强大的海军实力,在我们周边有恃无恐,多次在我国南海地区 干扰我国作业船只。D.一份年薪百万的工作,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非常有诱惑力的,而对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来说,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机
36、会。22.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每处不超过 1515 个字。个字。(6(6 分分)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现实中有一种老实人,总觉得自己没大本事,所以干事勤奋踏实,不敢怠慢生活。现实中也有一类聪明人,总想找到捷径,付出少而得到的多。两种人面对生活的失意时,前一类的老实人更多的觉得是自己的原因,于是干事变得更有韧劲;后一类人却往往哀怨时运不济、命运不公,不懂得把付出转化为养分需要一定的过程的道理,
37、于是很容易就坠入自怨自艾的陷阱。对于这种现象,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20222022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1.(3 分)B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只能说明是创新性传承 2.(3 分)C “都可为当代提供营养”错 3.(3 分)D 4.(4 分)论证思路清晰。第一段引入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分析;第二段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先总说“传承精
38、华、守正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再从“继承性传承”“创新性传承”及其体现等几个方面具体分析。论证方法主要采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有力,说理透彻。5.(4 分)中医药要进一步完善其理论,特别是要完善其抑制甚至消灭新冠病毒的作用机制和原理;要注重辨证与论治,特别是辨别新冠症状,做到对症下药,合理用药;要开放包容,中西医药结合,取长补短,不盲目自大等。6.(3 分)B “轻快”错误,“村庄的山坡,就有新坟垒起,乌鸦的造访,谁也驱赶不了”,隐带忧伤。7.(3 分)D “对城市生活厌恶”错误,是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8(6 分)“锁”,是明确的告诉别人不在家,别人就不会来了(1 分);“不锁”,是不
39、需要锁,门不夜关,是在村庄生活的安心(1 分)。“锁”与“不锁”,都指人心不需要设防,突出了人性的美好,表现了生活的安宁(2 分)。木心怀念旧日生活,作者怀念家乡生活,不约而同地表现了乡愁(2 分)。9(6 分)回不去的故乡,有对亲人和乡村的怀念、对故土的眷恋。“一座城市一座城市地飘着,不知不觉故乡就丢了”。(2 分)或理想驱使、或生存压迫,人总想走向远方,出去过就再也无法回去原来的状态。“人是回来了,心却回不来了。”(2 分)亲情的传承、乡土的坚守代代相传。“幸好,父辈没有走远”“儿子成了我的诗歌与远方,而我不折不扣成了儿子的故乡”。(2 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二、古代诗文阅读(
40、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10.(3 分)B “适乱”指情势遇到混乱,故断在“乱”后,排除 AD,“见衢路而哭之”指墨子遇到岔路就哭泣,中间不能断开。11.(3 分)D 后者的“隧”,挖隧道不是指墓穴中。12.(3 分)A “下策”错误,文本是“其次”。13.(8 分)(1)如果不重视事情的开始和萌芽状态,那么最终一定会出现大的祸乱,因此统治者一定要慎重对待。(“当”同“倘”、始微、子民者、谨各 1 分)(2)况且,收一季的麦子,不会使鲁国变得更强大,不收这一季麦子,也不会使它变弱。如果让百姓们有了不劳而获的心理,所造成的心理伤害一定多年不停止。(丧之、自取之心、创、息各 1 分)1
41、4(3 分)举例论证,卫侯朝周、晋文复周襄王位、叔孙败齐、宓子禁民割麦。(1 分)对比论证,叔孙败齐是反面例子,卫侯、晋文、宓子是正面例子,对比。(1 分)引用论证,引用老子、孔子、管仲等名言。(1 分)15.(3 分)B “雪”不是借代,这里是借喻。16.(6 分)薛宝钗、林黛玉(各 1 分)。“出浴太真冰作影”,太真,指杨贵妃。薛宝钗曾被贾宝玉喻为杨贵妃(1 分),“冰作影”点出了服用“冷香丸”的“雪”姑娘其内心冷漠无情恰如“冰”人(1 分)。“病如西子胜三分”西子,指西施,西施捧心而颦为其美。林黛玉刚进贾府,贾宝玉因见其“眉尖若蹙”送“颦颦”两字作黛玉的字(1 分),林黛玉以“玉为魂”,
42、恰说明了宝玉心中的林妹妹纤瑕不染,分外清高(1 分)。17.(6 分)(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3)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18(3 分)不了了之 心无旁骛 多姿多彩 19.(3 分)A 20.(5 分)短句的运用(1 分),节奏鲜明,使语言生动简洁(1 分)。化用(1 分),如“横看成岭侧成峰”“山重水复疑无路”等。增添文章的古典韵味,使文字耐人寻味(1 分)。语言生动优美,表达了要专注于风景、深入才能领略其中之美的思想(1 分)。21.(3 分)C 22.(6 分)收入差距
43、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扩大 所以绝对收入都在快速增加 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内 23(60 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参考译文】“不能因为善事小就认为它没有好处而不去做,也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就认为它没有害处就去做。”但也不是说做了一点好事就足以给国家带来好处,做了一点不好的事就足以给国家带来祸乱。如果不重视事情的开始和萌芽状态,那么最终一定会出现大的祸乱,因此统治者一定要慎重对待。人们登到高处总是要向远处眺望,下临深溪总要向下探看,人的本性并不是具有远望或窥探的特性,是所面临的地势使他们这样的。某些事情有能引发奸邪之情的,某些情势有时能招致祸患。老子说:“在事情尚未发生
44、时就采取防范措施,在没出现动乱前就进行整治。”管仲说:“防患于灾祸形成之前,是上策。”俗话说:“火势才发生时不予扑灭,到了大火熊熊时又将怎样呢?树木萌芽时不予砍伐,长成参天大树后再砍伐,将会折断斧柄。用智谋把事情扼杀在刚出现时,是其次的。”情势遇到混乱,如同地形能让人迷惑。逐渐前行,忽而东忽而西改变了方向,人们自己却未察觉。所以墨子遇到岔路就哭泣,感到悲伤的是走错一步就会错千里。从前卫文侯去朝见周天子,周朝外交人员询问其名字,卫文侯回答:“卫侯辟疆。”周朝外交人员退去后,说:“启疆、辟疆是天子才用的名号,诸侯不能用。”卫文侯于是把他的名字改作“燬”,之后周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拜。所以即使是没有实
45、际意义的空名,也不能超越礼义名分。从前周代礼节,天子葬礼是挖隧道将灵枢送入墓穴中,诸侯的葬礼是用绳子把灵柩吊着放入墓穴。周襄王因叔带叛乱而出逃,晋文公率兵征讨叛乱者,平定了周的叛乱,恢复了襄王的皇位。因此周襄王封赏给他南阳的土地,晋文公对南阳之地辞而不受,而是请求襄王允许他死后按天子葬礼挖隧道将棺木送入墓穴。周襄王不答应,说:“周朝虽然已经衰落了,但还没有谁能代替他。天子才用挖隧道方式放棺材于墓穴,您如果也用这种葬礼,这是天子变成两个了。如果您认为赏您的地少,可以增加赏赐的土地。”晋文公于是退下了。周礼规定,天子用乐用的是宫悬,诸侯用乐是轩悬,大夫所用乐为直悬,士用的是琴瑟。叔孙于奚是卫国的大
46、夫,轩悬是卫国国君才可使用的乐制;繁缨,是君王才用的马饰。齐国人进攻卫国,卫叔孙于奚率军队迎击齐军,大败齐军。卫君因此把温地赏赐给他,叔孙于奚推辞而不接受,却请求使用轩悬的乐制,并请求朝拜时用繁缨作马饰,卫国国君答应了这种请求。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可惜啊,还不如多赏给他一些土地。音乐是国家存在的象征,国家是君王的象征。乐制被破坏了,礼制也就不存在了;礼制不存在了,政令也就跟着灭亡了;政令没有了,国家也会跟着灭亡了;国家灭亡了,国君也就没有了。可惜啊!不如多给他一些土地。”从前宓子治理亶父之时,当时齐国人进攻鲁国,取道亶父。当初,父老请求说:“麦子已经成熟了,现在齐国进攻我国,百姓们各自割回
47、近郊的麦子,可以增加粮食,而且也不会让这些麦子资助侵略者。”父老再三请求,宓子始终不答应。不久,麦子全部被齐国入侵者收割去了。季孙氏闻听此事后很愤怒,派人谴责宓子说:“那不是很可惜吗!百姓们春耕夏锄,竟然未能吃到这些粮食。如果事先不知道还情有可原,听说有人把情况告诉了您,可是您却不听。”宓子恭顺地说:“今年没有麦子,来年还可以重新种植,如果那些没有耕种的人也收获麦子,这便是让百姓为有侵略者而高兴。况且,收一季的麦子,不会使鲁国变得更强大,不收这一季麦子,也不会使它变弱。如果让百姓们有了不劳而获的心理,所造成的心理伤害一定多年不停止。”季孙氏听了这番话,惭愧地说:“假如地下有洞可以钻进去,我怎么
48、忍心再见到您呢?”因此,明智的人觉察产生坏事的缘由会很及时,根除动乱的根源也会远在其出现前,所以邪恶的事不会出现在防范之前。语文答题卡 第 1 页 共 2 页 8.(6 分)9.(6 分)13.(8 分)(1)(4 分)(2)(4 分)14.(3 分)16.(6 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8.(3 分)20.(4 分)22.(6 分)17.(6 分)(1)(2)(3)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2022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高三语文试卷答题纸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
49、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缺考标记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2、选择题部分必须用 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时,可先使用 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或钢笔描黑。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 2B 铅笔填涂下面的缺考标记 贴条形码区 4.(4 分)5.(4 分)1 2 3 6 7 10 11 12 15 1921 请在
50、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语文答题卡 第 2 页 共 2 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3.作文(0 分)100 200 3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400 500 600 7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800 900 1000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