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目 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基本要求.4.1 总体要求.4.2 目标.4.3 原则.5 组织管理机构.5.1 机构设置.5.2 职责.6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和内容.6.1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6.2 风险点确定.6.3 危险源辨识.6.4 风险评价.6.5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6.6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6.7 实施风险分级管控.6.8 文件管理.6.9 分级管控效果验证.6.10 持续改进.附录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提示卡(样卡);附录2: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样卡);附录3:危险源点警示卡(样卡);附录4:事故隐患和职
2、业危害监控卡(样卡);附录5: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一览表及防范措施1 范围本实施细则给出了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责任主体在市内从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相关要求。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责任主体在市内从事生产安全管理活动中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实施。不论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责任主体的资质等级、管理模式,工程规模、类型、地点,均适用于本实施细则。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责任主体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时,除应遵从本实施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3、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16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8、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10.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11、壮族自治区建筑工程
4、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 第124号)12、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全面开展生产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的通知(北安委20183号)13、其它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标准、规定等。3 术语和定义3.1风险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危害和健康损害及财产损失的组合。风险的主要特性为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可能性,即危险情况发生的开率;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造成其他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3.2风险分级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3.3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
5、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3.4危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3.5风险源(危险源)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6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危险性较大的,存在重特大事故隐患、容易造成群死群伤或财产重特大损失,给社会带来重特大影响的危险源。3.7施工重大危险源施工重大危险源是指因工程施工发生可能导致死亡及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预后危害严重。其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与能量、不良的环境影响、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等3.8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建
6、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4 基本要求4.1 总体要求结合建筑施工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差异化、标准化分级管控。根据安全风险等级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4.2 目标全面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有效
7、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4.3 原则按照“动态识别、科学评估、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和管控体系,明确各级机构与人员的职责,建立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分级管控工作流程与节点标准,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与类别,落实预控和应急措施,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企业应遵照“全员参与、分级管控;自主建设、持续改进;系统规范、融合深化;注重实际、强化过程;激励约束、重在落实”的原则,从最高管理者到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持续、有效、稳定、健康。5 组织管理机构5.1 机构设
8、置5.1.1 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责任主体应在公司和项目部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5.1.2 企业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成员应包括分管安全经理、分管生产经理、分管经营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总监,以及技术、安全、质量、设备、材料、人力、财务、合约等机构负责人。日常办事机构宜设置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5.1.3 项目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应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至少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施工员、机械员、资料员、班组长等部门负责人。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活动的
9、实施中,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活动涉及工程项目的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时效性。5.2 职责5.2.1建筑施工企业管理职责(一)施工单位是履行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市及行业主管部门施工安全风险作业管理的有关规定。负责落实所属在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要求。(二)负责对在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分级。负责本单位年度基建施工安全风险项目的梳理、识别和评估工作,并动态调整,跟踪管控。(三)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制度,组织本单位员工开
10、展风险管理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并认真执行,及时完成相关工作。(四)审查施工项目部报送的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指导、督促各施工项目部落实风险识别、评估、预控及风险控制过程的各项工作。(五)负责应用“一法三卡”(附录14) (即“一法”: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三卡”: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危险源点警示卡和安全检查提示卡)(“一法三卡”样卡详见附件)分析、排查、评估本单位及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统一制作“信息卡”或“警示卡”标牌,并张贴于相应工作岗位的醒目位置;对照提示卡严格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以“信息卡”、“警示卡” “提示卡
11、”为主要内容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演练。使安全生产既动态又预先地得到有效控制。(六)一级风险作业时,施工单位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进入现场检查监督。(七)负责对在建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开展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工作,要求施工单位每季度至少对项目开展安全风险分级控制管理工作情况时行检查。(八)签订所属工程建设合同时,明确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条款,并在过程中严格执行。(九)负责所属工程项目安全事故(事件)信息的归口报送。5.2.2监理单位管理责任(一)负责本单位年度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项目的梳理、识别和评估工作,并动态调整,跟踪管控。(二)负责组织本单位员工开展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技能培训,确
12、保监理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及时完成相关工作。(三)四级及以上风险作业时,监理单位应组织开展现场检查、旁站监督。(四)对监理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状况开展检查、评价、考核,及时掌握监理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情况,提出整改措施。5.2.3设计单位管理责任(一)负责将项目环境(海拔、地质、边坡等)、工程主要特点(高支模、深基坑等)内容写入设计文件,并进行安全风险交底。(二)配合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5.2.4建设单位项目部管理职责(一)编制项目建设管理纲要、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时,明确安全风险管理要求。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要求的落实。(二)工程开工前,按照要求,负责组织项目设
13、计单位对施工、监理项目部进行作业风险交底及风险点的初勘工作。(三)审查施工项目部编制的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四)负责对二级及以上风险作业的控制工作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并签署相应施工作业票。5.2.5监理项目部管理责任(一)工程开工前,参与项目安全风险交底及风险点的初勘。(二)审查施工项目部报送的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三)严格控制二级及以上风险作业,作业过程必须进行旁站监理,并做好记录。(四)对施工作业风险控制流程执行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和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实现闭环管理。5.2.6施工项目部管理责任(一)施工项目部是现场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的
14、执行主体,必须严格执行本细则的各项规定。(二)组织本项目部所有员工学习本细则,确保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及相关工作。(三)开展现场初勘,确定本项目各工序固有风险。编制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四)将危险源清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防控措施报监理项目部审核业主项目部审批。(五)根据作业前动态因素,计算确定作业动态风险等级,建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动态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台帐,并根据动态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六)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前,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到岗到位。(七)应用“一法三卡” (即“一法”: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三卡”: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
15、息卡、危险源点警示卡和安全检查提示卡)(“一法三卡”样卡详见附件)分析、排查、评估本单位及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统一制作“信息卡”或“警示卡”标牌,并张贴于相应工作岗位的醒目位置;对照提示卡严格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以“信息卡”、“警示卡” “提示卡”为主要内容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演练。使安全生产既动态又预先地得到有效控制。6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和内容6.1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6.1.1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编制清单、制定措施、管控实施、验证效果、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九个关键控制环节。6.1.2 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风险分级管控过程
16、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方法、步骤及要求,有组织地有序开展。6.2 风险点确定6.2.1 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涵盖建筑施工活动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6.2.2 风险点划分方法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管理方式、方法、经验,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对风险点进行划分。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 4 种典型因素进行划分,示例如下:1 根据风险点的区域、场所、部位等作业环境因素划分,如施工现场功能区的划分、现场周围建筑物构筑物情况、外电防护情况、地质岩土情况、基坑周边市政工程分布情况等。2 根据风险点的设备、设施、材料等物的状态因素划
17、分,如起重机械安全保险装置完好程度、脚手架管材质量情况、安全防护棚的搭设情况等。3 根据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行为等人的行为因素划分,如影响高处作业的职业禁忌、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4 根据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管理因素划分,如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制度建立执行情况、教育培训制度落实情况、领导带班值班情况等。6.2.3 风险点排查1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以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等可能导致事故风险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作业空间、作业行为、管理情况等进行排查。风险点排查至少应包含 JGJ59 所涉及的安全管理、文明施工、脚
18、手架、基坑工程、模板工程、高处作业、施工用电、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与起重吊装、施工机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2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建筑施工企业根据承包工程的类别、等级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规定、企业以往经验等排查企业施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施工环境、施工阶段、分部分项工程,以及设备、设施、装置、作业活动、管理情况等进行风险点排查。3 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企业资质情况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实现“一企一册”;项目部应根据承包工程情况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实现“一项目一册”。台账信息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位置、风险点范围、潜在事故类型、事
19、故危害程度、风险点风险等级、管控措施等信息。6.3 危险源辨识6.3.1 识别危险源应考虑的伤害类型参照GB6441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事故分为20 类: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械伤害; 4、起重伤5、触电; 6、淹溺; 7、灼烫; 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6.3.2 危险源识别的内容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施工现场所有的作业活动,包括施工
20、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以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2 危险源识别状态与时态,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3 危险源辨识还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a、常规和非常规施工作业活动;b、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包括建设单位人员、监理单位人员、施工总承包单位人员以及专业分包人员、工程来访人员等)的活动;c、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包括工序交接前后产生的危险源);d、在施工现场附近,由施工作业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包括周边配送电线路、周边构筑物、市政工程等);e、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工艺、施工作业工序的变更及气象作业条件的变化等产生的危险源;
21、f、对施工作业区域、设备、操作程序、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6.3.3 危险源辨识方法及途径施工现场风险辨识的方法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两种方法。1 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即先把整个施工作业活动划分成多个施工工序,将每个施工工序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应制定新的安全控制措施
22、以保证安全施工;危险性仍然较大时,还应将其列为重点对象加强管控,必要时还应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加以保障,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安全检查表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施工现场及周边构筑物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主要是依据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a、国家、地方的建筑施工有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b、国内外建筑行业、建筑施工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c、建筑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
23、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d、 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如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找出的不安全因素,或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6.3.4 危险源识别的步骤1 施工作业人员对所施工的施工工序前后发现的风险点向班组负责人汇报。2 班组负责组织对施工范围内可能或已经造成安全风险的危险源和施工人员上报的风险点进行识别,填写危险源清单,报项目部。3 项目部负责组织对施工现场范围内可能或已经造成安全风险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填写危险源清单,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4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对项目部上报的危险源清单进行汇总,编制企业危险源清单。5 危险源的
24、识别应在建筑工程材料设备进场、施工、验收等过程中随时评价,及时补充发现的新的危险源。6 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管理,必须重点梳理以下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管理的通知(桂建管201434号)范围):(1)基坑及边坡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高度超过m或虽未超过m,但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高边坡、高切坡支挡工程,堤岸工程。(2)
25、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3)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4)脚手架工程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包括采光井
26、、电梯井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悬挑式脚手架工程;高处作业吊篮;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异型脚手架工程。(5)拆除工程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6)暗挖工程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7)其它人货两用施工电梯;临时活动板房;m及以上高空作业;立交桥、高架桥等桥梁工程;建筑幕墙安装工程;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人工挖孔桩工程;水下作业工程;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爆破与拆除和其他土石方爆破,爆炸性物质的储存与使用;建筑施工防火;封闭、半封闭场所施工;装饰装修工程中危险物质的储存与使用;采
27、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6.4 风险评价6.4.1 风险评价的基本要求风险评价应满足以下要求,以确保其科学合理性:1 在危险源充分辨识的基础上,对其危害程度即风险进行评价;2 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管控措施;3 风险评价应为确定设施要求、培训需求和运行控制提供信息,为管控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4 风险评价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企业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各项决策的基础,为持续改进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提供衡量的基准。6.4.2 风险等级的划分1 根据风险危险程度,依据企业对风险可接受的程度,按照
28、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一、二、三、四等四个风险级别,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一)低风险(蓝色):指作业过程存在较低的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可能发生轻伤及以下事件的施工作业。(二)一般风险(黄色):指作业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可能发生人身轻伤事故的施工作业。(三)较大风险(橙色):指作业过程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可能发生人身重伤或人身死亡事故的施工作业。(四)重大风险(红色):指作业过程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可能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施工作业。2 企业对划定的风险级别实行提级管理,对有下列情形的,风险等级提高一级,直至提至一级风险:(1)年内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导致
29、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的;(2)年内受到过行政处罚或因现场安全管理不善被行业管理部门记入不良行为的;(3)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没有采取治理措施或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的;(4)随着施工工序、工法、工艺的变化,风险等级急剧增加的;(5)受天气、环境等自然条件影响,需要提级管理的;(6)其他需要实行提级管理情形的。6.4.4 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的方法很多,如安全检查表法、专家评议法、头脑风暴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风险程度分析法、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风险矩阵分析法、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等。其中“作业条件风险评价法”(LEC 法)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主
30、要是以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三个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序。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评价公式:DLEC注:D危险性分值 L将L值最小定为0.1,最大定为10,在0.110之间定出如下表的中间值: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能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1实际不可能E将E值最小定为0.5,最大定为10,在0.510之间定出如下表的个中间值: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3每周一次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
31、常罕见的暴露C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值规定为100,其它情况值为1100之间,如下表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大灾难,9人以上死亡40灾难,3人以上死亡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严重,重伤3重大,致残1引人注目,需要救护D危险性分值。根据经验,总分在20分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总分在320分以下是高危险分值,应立即改善;总分在160320分之间,属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总分在70160分之间,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危险等级划分如表如示:分数
32、值危险程度160320及以上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不可能继续作业70160较大风险,需要整改2070一般风险,需要注意20低风险,可以接受6.5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建筑施工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承包工程复杂程度及时更新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工程项目部应当在开工前,对风险进行辨识和评价,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随着工程进度情况及时更新。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现场风险点的状态和已采取的防控措施对风险点的危险等级进行重新辨别,及时消除或降低安全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可参考本指南附录5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一览表及防范措施根
33、据工程实际和周边环境制定项目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6.6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6.6.1 风险管控措施的主要内容建筑施工企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时,宜遵照系统工程原理,对每一个风险点覆盖或包括的危险源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五个逻辑层次逐一考虑,制定相应的实施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分级管控常用的措施有重大危险源公示、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监理旁站等,施工企业可根据风险严重程度和危害大小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用上述多项管控措施进行综合管控。6.6.2 重大(风险源)危险源公示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重大(风险源)危险源公示制度。工程项目部应在施工现场醒目位
34、置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公示牌应注明危险源、施工部位、可能出现的后果、防护措施和责任人等内容。对于一级风险的重大危险源还应在施工部位挂牌公示。6.6.3 专项施工方案凡含有一级、二级风险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均应按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编制,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设备、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由专业公司承包施工的起重机械设备安拆、基础基坑、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建筑幕墙、钢结构等专业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由专业承包单位组织编制,报施工总承包单位审查后,由施工总承包单位报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
35、程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专家论证。6.6.4 安全技术交底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或者有特殊风险项目作业前,都应由总承包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对分包单位工程项目相关技术人员、分包单位工程项目相关技术人员对施工作业班组长、施工作业班组长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层级安全技术交底。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对交底情况进行监督。安全技术交底应包括工程项目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概况;工程项目和分部分项工程的危险部位及可能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针对危险部位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作业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以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应采取的措施和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躲避和急救措施。6.6.5 一法三卡三级及以上风险工序作
36、业前,施工项目部要组织进行实地复测,填写和张挂“一法三卡”,落实相关的防控措施,实施动态管理。(即“一法”: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三卡”: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危险源点警示卡和安全检查提示卡)(“一法三卡”样卡详见附件)分析、排查、评估本单位及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作业点,统一制作“信息卡”或“警示卡”标牌,并张贴于相应工作岗位的醒目位置;对照提示卡严格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以“信息卡”、“警示卡” “提示卡”为主要内容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演练。使安全生产既动态又预先地得到有效控制。6.7 实施风险分级管控6.7.1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
37、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企业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6.7.2 风险分级管控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风险级别不同对风险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针对不能及时整改,但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较大及以上事故经济损失的隐患,应立即制定临时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并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同时按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预案等进行紧急处理,必要时应停止施工。(1)重大风险(一级)管控重大风险的管控由企业负
38、责制定重大(风险源)危险源管控方案,并实行公司挂牌督办,下达一级重大隐患挂牌督办通知书,项目部按照方案的要求实施管控。重大风险实施的管控措施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编制重大风险管控方案。2 工程开工前应在现场醒目位置进行重大(风险源)危险源公示。3 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审批、论证和实施。4 专项方案实施前应组织安全技术交底。5 专项方案实施时,公司应根据管控计划派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人员进行检查督导。6应急处置。针对现场主要危险源和风险作业项目应编制应急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并进行实战演练。7监理项目部应及时了解施工项目部每日工作内容,
39、对隐蔽施工、重要工序和危险作业等施工过程应实施旁站监督,未经三方验收通过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对任何违反安全规定或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施工行为,监理应立即制止。(2)较大风险(二级)管控较大风险的管控由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企业组织监督指导。项目部应参照重大危险源管控方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项目部重大危险源管控方案。较大风险实施的管控措施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 项目部应编制较大风险管控方案。2 工程开工前应在现场醒目位置进行重大(风险源)危险源公示。3 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审查、实施。4 专项方案实施前应组织安全技术交底。5 专项方案实施时,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应进行检查
40、。6应急处置。针对现场主要危险源和风险作业项目应编制应急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并进行实战演练。7监理项目部应及时了解施工项目部每日工作内容,对隐蔽施工、重要工序和危险作业等施工过程应实施旁站监督,未经三方验收通过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对任何违反安全规定或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施工行为,监理应立即制止。8特殊条件(暴雨、雷雨、大雾、冰雪等恶劣天气时的户外作业)下,经动态因素调整后,对风险等级低于二级的,考虑到作业条件的特殊性,应将风险等级按照二级及以上风险进行控制,极端情况下,应停止施工。(3)一般风险(三级)管控一般风险的管控由施工班组负责组织实施,项目部负责监督指导。三级风险实施的管控措
41、施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 项目部应编制安全技术交底书,交底书应包含一般风险管控措施。2 施工前项目部应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作业时专职安全员应进行巡查。(4)低风险(四级)管控低风险管控由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实施,施工作业班组长负责监督指导。低风险实施的管控措施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措施:1 项目部应编制安全技术交底书,交底书应包含低风险管控措施。2 施工前项目部应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作业时班组长应进行检查指导。6.8 文件管理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施工现场文件管理应包括危险源评价清单或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表、重大危险源分类汇总表、整改
42、报告、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6.9 分级管控效果验证a)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应每半年对以下效果进行验证;b)风险管控措施得以改进,风险分级管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c)重大风险区域、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持续保持和改善;d)施工作业人员对所施工的工序或作业活动的风险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作业;e)人员风险分级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f)安全生产风险分级制度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g)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得到进一步改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6.10 持续改进6.10.1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评审和更新工作,评审结果的内容、结论以及确定的措施等内容应做好记录。6.10.2 项目部应在工程开工前组织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评审工作,并根据工程施工进度、施工阶段随时识别、评价危险源,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实用性。6.10.3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企业应及时对危险源进行更新:1 企业安全管理目标和要求发生变化时;2 企业的施工管理发生较大变化(增加新设备、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3 与建筑施工、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时;4 重大危险源范围之外的突发重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