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腰穿引流置管的护理1腰穿:从腰椎管的蛛网膜下腔穿刺称为腰椎穿刺,简称腰穿。腰穿持续引流:是在腰穿的基础上,将导管放入腰蛛网膜下腔内,外接引流袋,进行持续的引流。2腰穿体位患者取侧卧位,需尽量选择硬板床,保持整个背部和床面垂直,穿刺的腰部的切面与床纵轴平行体位要求: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或由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常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为穿刺点,有时也可在下以腰椎间隙34腰穿适应症:一、诊断性穿刺:(1)检查脑脊液的成分,了脑脊液常规,生化(糖、氯化物和蛋白质)、细胞学、免疫学变化以及病原学证据。(2)测定脑脊液的压力(3)注入造影剂、
2、空气或示踪迹,分别进行椎管造影和脑脊液循环检测,以了解椎管有无梗阻或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情况。5适应症二、治疗性穿刺1.主要为注入药物或放出炎性、血性脑脊液。2.对颅内出血性疾病、炎症性病变和颅脑手术后的病人,通过腰椎穿刺引流炎性或血性脑脊液,以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恢复。3.鞘内注射药物,如注入抗菌药物可能控制颅内感染,注入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可以减轻蛛网膜黏连等6适应症 三、诊断性腰穿 1.脑血管病 观察颅内压高低,脑脊液是否为血性、以鉴别病变为出血性或缺血性,帮助决定治疗方案。2.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各种脑膜炎、脑炎 可通过脑脊液检查加以确诊,并追踪治疗效果 3.脑肿瘤 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
3、增加,蛋白含量增多有助诊断,且脑和脊髓和转移癌可能从中找到癌细胞。4.脊髓病变 通过脑脊液动力学改变及常规、生化等检查,可了解脊髓病变的性质,鉴别出血、肿瘤或炎症。5.脑脊液循环障碍 如吸收障碍、脑脊液鼻漏等,可通过穿刺注入示踪剂,再行核医学检查,以确定循环障碍的部位。6.用于某些造影剂检查7腰穿穿刺禁忌症1.穿刺部位皮肤和软组织有居灶性感染或有脊柱结核者2.颅内病变伴有明显颅内高压已有脑疝先兆3.病情危重,处于呼吸循环衰竭状态者4.脊髓压迫症提别是明确骨质有无破损或高颈髓病变的病人8护理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引流袋的放置:引流滴管口高于腰椎管水平3-4cm 引流袋则低于椎管水平搬动或转运患者
4、的途中应先关闭引流管9护理严格控制滴速及引流量:成人每天200-300ml,或根据医嘱放置时间:脑脊液漏者为5-7天 如患者需要放置较长时间,5-7天更换一次引流管10引流液的观察脑脊液由脑室内脉络丛生成,每日量约400500ml,应严格控制引流速度,一般为24滴/min,每小时引流量约12ml,每日引流量约300ml。引流袋应置于床边,引流袋入口处高于外耳道平面1015cm为佳。根据患者颅内压高低调整引流袋高度,以防脑脊液引流过多或引流不畅,从而继发枕骨大孔疝、颅内出血、低颅压及气颅等。11引流液的观察当患者改变体位时,重新调节引流管口的高度,使颅内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
5、,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引流液为浅红色,如脑脊液由清亮变浑浊、有沉淀物或出现鲜红色脑脊液时,应立即报告医生。12拔管在腰穿持续外引流中,随着脑脊液色泽的清亮,蛋白含量的下降,细胞计数的减少,脑脊液漏的停止,应及时拔除引流管,拔管先试行夹闭24-48小时,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无异常,则可拔出引流管,拔管后仍注意意识、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注意置管处有无脑脊液漏。13脑疝 穿刺前30min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ml降低颅内压,以避免因脑脊液压力梯度差过大诱发的脑疝形成。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低颅压性头痛,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头或坐位时,头痛加重,给予放低床头及减慢引流速度处理后
6、,头痛得到缓解: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较烈,有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对意识清楚的患者询问其头痛症状是否减轻。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的症状,对意识障碍患者观察瞳孔变化及神态恢复情况,及早发现脑疝形成先兆,严密观察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头痛呕吐情况,稳定血压及时透水降低颅内压。预防肺部感染,防止剧烈咳嗽,烦躁不安者适当应用止痛镇静药,避免用力排便和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大便通畅。14腰椎穿刺后低颅压病人腰椎穿刺后感觉头昏头痛,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在头位抬高时加重,平卧后减轻或消失。此类病人可让其卧床数日,床尾抬高15-20。每日静脉输入等渗盐水500-1000ml或无菌蒸馏水10ml,
7、也可注射乌洛托品以促进脑脊液分泌,并尽量不使用影响脑脊液分泌的药物,如阿托品、颠茄、山莨菪碱15神经根刺痛腰椎穿刺针偏离中线矢状面,可刺激脊神经根病人于穿刺时感到向下肢等处放射的剧烈疼痛或麻木感,退针后疼痛或麻木感立即消失反复的神经根刺伤后可遗留数天的疼痛等不适感。可让其适当休息,理疗,严重时可应用的镇静止痛药物。16感染的护理颅内感染 :由于置管时间过长或者操作不正当引起的逆行性感染!护理:首先病室内定时通风,减少探视和人员流动,保持空气清新。其次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病人体位和引流瓶的高度,一般病人取仰卧位,头高15-20,如果病人改变体位,引流瓶重新调节高度,防止脑脊液反流,搬动患者时可暂夹闭引流管,防止引流液逆流,在进行各项操作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定期留取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查脑脊液糖、蛋白及细胞计数,必要时可做细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治疗颅内感染。17181920212223谢谢观看24